<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木 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 武康路——旧上海法租界的核心区,上海百年历史名街。站在武康路入口,首先看见的是这栋大楼,武康路标志性建筑——武康大楼,黒森林建筑式,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匈牙利藉邬达克大师设计,全世界仅存三座。远远望去,像一艘汪洋中的巨轮。</h3><h3><br></h3><h3></h3> <h3> 站在楼下往上看,有一种不容商量的霸道。大楼建于1911年,旧时叫东美特公寓,为纪念二战又改称诺曼底公寓。抗战胜利后,由孔祥熙的二小姐买了下来,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商界精英、文人墨客纷纷入住。当年的电影大腕郑君里、赵丹夫妇、孙道临夫妇都曾在这里居住。</h3> <h3> 武康大楼的马路对面,是宋庆龄故居。主楼是砖木结构,一楼是客厅、餐厅、厨房,二楼是宋庆龄卧室和办公室。宋庆龄1948年就住在这里,直到1963年才搬到北京,这里只是逢年过节才回来小住。宋庆龄在这里,会见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朱德、陈毅等。触景生情,感慨万千。</h3> <p class="ql-block"> 走进武康路,那种空山鸟语的历史沉寂,竟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依然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容颜。法国梧桐,扑面而来,仿佛述说着往昔日旧上海叱咤风云的芸芸众生。</p> <h3> 没有小摊贩的吆喝,没有苍蝇馆的嘈杂,一切的一切,都与你习惯的一切不吻不合不习惯,又惊又喜又不安,有点迷糊,有点迷茫,有点不知所措。</h3> <h3> 街边的百年小屋,住过多少名人,旧时的军阀政要、达官贵人、名流文萃、爱国志士、洋商富贾,都淡然离去,人去楼空,过眼云烟,这些建筑,于树丛中,于闹市中,悠悠静处,百年不变,看世态更迭,观岁月演变。</h3> <h3> 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这样的红砖,斜坡,高烟囱,以及变化无穷的外立面上,脑海里浮现出全上海类似这样的小型别墅,大致有二千多栋的宏大图像,内心深处着着实实感受到了大上海的沉重份量。据悉,2011年,武康路被评为中国百年历史名街,有优秀历史建筑十四处,历史建筑三十七处,甚至有人说,不到武康路,等于没有到过上海。</h3> <h3> 仔细观察,武康路两旁的建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基本上是小巧玲珑的花园式别墅和体量不大的䄂珍公寓,建筑样式丰富多样,富于变化,与建筑四周形成疏密有致和谐空间。你站在任何地方看出去,房物建筑与街道风貌融为一体的爽心悦目,温浸心田而䁔意四溢。</h3> <h3> 从建筑样式看,以西班牙花园别墅式、英国乡村别墅式、法国文艺复兴复兴式为主,既注重庭院与庭院的和谐,又注重房屋与房屋的有致,也不忽略外墙立面和局部细节的装饰与点缀,有意中的无意,无意中的有意,彰显出一种低调奢华与人文气息。<br></h3><h3><br></h3><h3></h3> <h3> 这样的文艺小店,在路边的小别墅里,时时闪现,店主一般为八零后的年轻人,理想的翅膀与浪漫的情怀,放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因为上海旅游景点众多,大批游客无暇光顾这里,使武康路得以始终保持着难得的宁静与雅致,近年来,渐渐成为上海的第二个新天地,成了上海年轻人聚会的后花园与时尚之地。</h3> <h3> 在这样一个,聚集着无数历史名人的地方,吃西餐,喝咖啡,谈论每一栋房子,每一个主人,每一个离奇的故事,成了上海年轻人聚会的首选,那种浮燥,那种空虚,那种无聊,都会在这样的环境与景致中,烟消云散。</h3> <h3> 旧时上海,租界有英租界,美租界,法租界,日租界。后来,英租界和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面积最大,但最有情调的是法租界。</h3> <h3> 1933年2月17日,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乘坐英国皇后号游轮抵达上海。他在蔡元培、鲁迅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武康路393号世界社礼堂,参加国际笔会中国分会的欢迎会。</h3> <h3> 会后,萧伯纳在武康路上闲庭漫步,看着满目的梧桐树,感慨万千地说:“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想画画,不会唱歌的想唱歌,感觉真是美妙极了。”</h3> <h3> 武康路,原名叫福开森路,以一个叫福开森的美国人的名字命名。他在上海办学,为方便教师上课,用自己的薪水修建了这条路。后来,法租界公董局在1907年改造升级了这条路,以福开森冠以街名,并按法国市政建设理念,以此路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形成了方圆几条街的法兰西社区,以西方驻沪官员和高级管理者驻住为主。</h3> <h3> 武康路有一公里多长,其间,会穿过几个小十字路口继续向前,十字路口的那些支路,也有着与武康路一样的道路,一样的法国梧桐,一样的法式建筑和西班牙建筑。</h3> <h3> 这是原意大利领事官宅,东西南三面均有敞廊,两边设弧型环抱台阶,落地窗和阳台宽敞,典型的地中海建筑风格,在上海几乎绝无仅有。</h3> <h3> 看见这个小巧精致的阳台了吗?这是武康路上著名的罗密欧阳台,因上海著名作家陈丹燕其小说《上海的风花雪月》大量文字提到过而出名。这个房子建于1935年,西班牙式花园住宅,主人是一个孤独的女人,带着八个子女,在此居住多年,1951年卖给了一个姓李的企业家,李老板经不起五十年代运动的折腾而搬离。八十年代后,经李老板的后人多次申请,方从房产部门收回,现巳转卖他人。过往的行人记不住主人的更迭,却记住了这个欧风浪漫的阳台。</h3> <h3> 这是陈果夫故居,其弟陈立夫的故居离此也不远。因二人为蒋介石掌管党务,故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到了台湾后,兄弟二人倍遭冷落,陈立夫去了美国,陈果夫却一病不起,1951年病死于台湾,终年59岁。陈立夫则和夫人在美国养鸡为生,后因一场大火烧了养鸡场,陈立夫,又研发陈氏皮蛋,一炮打响。陈立夫一直活了102岁。兄弟虽是同根,命数不同。黄鹤已去,斯楼空矣。</h3> <h3> 这个房子,是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式,2009年一个房地产老板买下后,大兴土木隆重装修,却不知这个房子的主人是谁。这是顾祝同故居。顾祝同虽不以军功著称,却始终忠于蒋介石,以蒋介石的意志为意志,以蒋介石的主张为主张,深得蒋介石信任,曾任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国防部长,是到台湾后唯一晋升一级上将之人。蒋介石病重期间,将托孤重任交给顾祝同等,足见蒋对顾祝同的信任。顾祝同1987年死于台湾,终年94岁。</h3> <h3> 这是黄兴故居,建于1912年,新古典主义建筑式。孙中山曾几次到这里与黄兴共商大事。早年,黄兴虽中秀才,却独钟军事,是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总指挥,与孙中山一样是辛亥革命的领䄂,并称为辛亥二杰。因多年征战,劳累成疾,1916年病逝,终年42岁。</h3> <h3> 这是唐绍仪故居。唐绍仪是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被蒋介石所派特务剌杀在这栋房子里,特务利用唐绍仪酷爱古玩之爱好,将古玩亲自送到唐绍仪家中,趁唐绍仪观赏古玩之机,从身后用斧头猛砍颈部导致死亡,震惊全国。唐绍仪才华横溢,魄力超人,尤以擅长处理重大政治事件而著称,且一腔热血忧民爱国,是清末民初中国极具影响力的大腕人物。抗战爆发后,唐绍仪未撤离上海,一直住在这栋房子里,日本人想凭借唐绍仪之威望,组建华东傀儡政府,多次拉拢唐绍仪,导致国民党猜疑,则以汉奸除之。事发后,国务党内一些元老认为,唐绍仪当汉奸毫无证据,实属错杀。</h3> <h3> 这是巴金的故居,巴金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毎天都有很多学生来这里。在武康路三十几位名人故居中,像巴金故居这样向全社会开放的,极少极少。</h3> <h3> 这个花园式庭院,建于1923年,曾是苏联的商务办事处。庭院由一栋主楼和两栋辅楼及一个花园组成。1955年巴金全家搬到了这里,一住就是几十年。故居前面有一个小院,故居后面有一个草坪,朴素而优雅。</h3> <h3> 1936年,巴金的《家》一举成名,每天都要收到不少崇拜者的书信,很多年轻女性也向巴金表示爱慕之情,其中一个叫萧珊的高中女生,在半年的书信中走进了巴金心中,两人经过八年的恋爱终成连理,萧珊小巴金十三岁,两人相恩相爱,感天地泣鬼神,在巴金著名的《随想录》中,有大段真实感人的记录。</h3> <h3> 这是一张何等珍贵的照片,左起:师托、李济生、巴金、孔罗荪、张乐平、王西彦,难怪有人说,一条武康路,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h3> <h3> 这是巴金家人在一起的照片,爱妻萧珊依偎在他身边,巴金回忆录中,有大量篇幅,记录着他与肖珊,爱得天荒地老和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h3> <h3> 这是一楼的内阳台,窗户面朝草坪。巴金后半生的写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与他的爱妻萧珊在文革中的悲凉岁月,以及萧珊先他而去的痛不欲生,似乎都凝固在这些见证了那段历史的傢俱之中,催人泪下,欲哭无泪。</h3> <h3> 武康路,因名人而闻名,因岁月而生辉。今天所展,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历史名人历史故事,神秘而隐逸地沉睡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递进,也会终将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些房子,这些历史,这些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都在悠悠岁月中,永不磨灭,永不沉寂。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眼光,武康路,作为活着的历史化石,让人触摸过去,又触摸未来,这种穿越,不仅限于历史和文化,还有许多更广更深的寓意。</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拍摄:萍果6S;后期:Snapsee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