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听我说要去尼泊尔,战友惊得脸都变了形,问,你去那远的地方做什么!又没有什么名气。我说,不远,翻个山就到了,再说,有名气的地方景致都差不多,没名气的地方才各有不同。</h3><h3><br></h3><h3> 7/11 武汉→昆明→尼泊尔</h3><h1> 飞机停稳,空姐告诉说已到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这是一个国家的国际机场么?怎么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的南湖机场差不多!</h1> <h3>没有廊桥,只有踏板楼梯。</h3> <h3> 签证厅不敢称"大"。办事效率真的不高。我们办签证差不多等三个小时。</h3> <h3>行李提取处,是一栋一层的平房,还是清水红砖墙。穿越了吧。</h3> <h3>接机的车是这样的。行李放在车顶,窗户还缺玻璃,又穿越了吧。</h3> <h3>住的却是世界名店一一香格里拉,这在别的地方是难得的待遇哟。</h3> <h3>8一9/11 加都→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h3><h3> </h3><h3> 丰盛的早餐,跟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名气很匹配。</h3><h3> 世界八大高峰,有七座与尼泊尔关联。其国土面积是湖北的83%,人口只湖北的约50%。弹丸之地,海拔最高8844m,最低70m,恰如巨人脚下站了个矮子,想想也滑稽吧。</h3><h3> 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就是这个矮子。人们的常识,总以为森林在崇山峻岭,而这里却是平原湿地,古树参天。据导游介绍,这里有千余平方公里。生活有亚州象,白犀牛,梅花鹿,孟加拉虎,亚州鳄等,小动物更不知其数。有军队把守,常人不能穿越。</h3><h3> </h3><h3> </h3> <h3>森林公园的落霞,恬静得象一支歌!</h3> <h3>骑着大象去探奇。</h3> <h3>悠闲自得。</h3> <h3>开心无比。</h3> <h3>快乐淡定。</h3> <h3>一对悠闲的梅花鹿,正在缠绵。</h3> <h3>两头懒惰的白犀牛,还在贪睡。</h3> <h3> 第一次骑个庞然大物,好刺激!</h3> <h3>一只大象发现了黑熊,一声嘶鸣,其它大象立即围攻过来。一路大吼,追赶,同仇敌忾,连平时夹紧的尾巴都竖起来了。场面壮观。</h3> <h3>用独木剜成的小舟,象一片柳叶,把大家都吓得斯文不敢动。</h3> <h3>大象与独木舟竞渡。</h3> <h3>小舟从鳄鱼身边划过,吓得我们大气都不敢出。</h3> <h3>晚上,森林公园的土著民为远方的客人送上土著舞。</h3> <h3> 趁部分游伴去蓝毗尼释迦牟尼佛出生地参观时,我们走进了当地的土著村落Tharu村。尼泊尔每年最隆重的节日叫排灯节。共五天,依次为乌鸦节,狗节,黄牛节,公牛节和姊妹节。是日恰逢最最重要的姊妹节,全国放假。出嫁的姐妹这天要回娘家,给兄弟送花环以示祝福。我们正是在这个好时机走进了他们的家。</h3> <h3>村民的房子用芦苇杆编成篱笆,内外糊上泥就是墙。一般二至三层,每层约二米高。加起来面积不超百平米。</h3> <h3>现在也有这样村料盖的房。</h3> <h3>房上不安窗,亮从门口进。</h3> <h3>房里没有衣柜之类,衣服挂在梁上也方便。</h3> <h3> 一架压水井,算是现代机器了。全家早上洗脸,睌上洗脚,洗衣洗菜全有了。</h3> <h3>村子的卫生不敢恭维,但房前屋后特别是室内却干净得光光溜溜。客人来了,脱鞋进门,就在进屋或门口的凉棚里席地而坐,把酒水点心水果等摆在各人面前,宴席就开始了。他们是没有吃饭桌椅的一一不过,这种习俗正悄悄在变,我们看到有两户年轻人是用了小矮桌的。</h3><h3>这户人家正在举行姊妹节家宴,在座的均是兄弟及姐夫妹夫们。他们热情邀请我们入席,因怕不懂规矩出洋相,我们婉拒了。</h3> <h3>各家各户门前为迎接神而绘画的图案。中心就是神的降落点。</h3> <h3>载歌载舞的接神仪式。</h3> <h3>节日为迎接神的降临,村民的即兴表演。</h3> <h3>这大约是专门为富人或老板接神送福的表演队,类似我们家乡过年上门拜年玩的单人狮子。是有偿服务。见主人家端出吃食和钞票,我们也拿端出10O卢比打赏。</h3> <h3>用大盆盛咖喱饭,用手抓了吃。省事,方便。</h3> <h3> 妹妹吃手抓饭,要喝水,姐姐用盆端盘凉水就喝了。给小姊妹5O卢比小费,她有点不知所措。</h3> <h3> 姊妹节小妹带小女婿回娘家。瞧,小女婿挂的花环多漂亮,小俩口笑的多开心!我给他们小费,被他们拒绝了,生怕我没拍好,特意摆好pS让我照。</h3><h3> 尼泊尔提倡一夫一妻,但一人多个配偶也不禁止。导游说,如今年轻人崇尚一夫一妻,不花心。</h3> <h3> 姐妹回来了,小姑娘看我要拍照,高兴得又唱又跳。并提出要跟我的战友合影,战友吓得跑开了。</h3> <h3> 母女婆媳合影,我们互相听不懂,但情意却相通,摆好了让我拍。</h3> <h3>团聚散席了,媳妇儿们坐拖拉机回婆家。</h3> <h3>10/11 奇特旺→博卡拉</h3><h3><br></h3><h3> 博卡拉是尼泊尔的第二大城市,人口接近十万。她躺在珠峰山脉终年积雪的安娜普纳山峰和鱼尾峰的怀里,依偎在迷人的费瓦湖畔,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既是释迦牟尼传教的圣地和菩提树茂盛,由菩提籽做的饰物最多的地方,又是天生的旅游城市,是旅行达人冒险的乐园。爱玩刺激的,可以攀岩,蹦极,坐热气球,打滑翔伞,坐山地车,乘小飞机等;爱徒步的,可以安排1到16天驴游,走森林,爬雪山。登山服帽,野营帐篷,野餐饮食及挑夫,向导等全套服务。爱悠闲恬静的,可以在费瓦湖荡舟,进印度庙拜佛,沿湖畔幽林散步。在费瓦湖畔嬉皮士街上,有几十家咖啡厅,茶座,舞吧,各用轻质材料,或花卉盆景或霓虹彩灯相隔,营造各式不同风格的包间与小环境。这里是欧美人最爱。花二三十美金欧元,要一盏现煮咖啡或地产红茶或冷饮,几样小点心水果,邀约二三朋友,牵手真假情人,在明厅或暗间里,一混就是一天或一夜。而这样的时候,劳碌奔波的中国人,却正在商店里抢购,与老板为百儿八十卢比,争得气喘吁吁!</h3> <h3> 下午一点半才到博卡拉,饭后去费瓦湖泛舟。</h3> <h3>外国妞玩的嗨!</h3> <h3>不要救生衣,光着膀子玩。</h3> <h3>湖中岛上印度教的夏克蒂女神庙。印度教看来是最讲实效最俭朴的教了。不似中国的佛教道教,庙宇比几进几重,讲究高殿大宇,穷尽奢侈。而这算是尼泊尔印度教最奢华的庙了,也不过如此。而朝拜的人,却摩肩接踵。</h3> <h3>朝拜好了再跟神合个影,祈求保佑。</h3> <h3>11/11 在博卡拉</h3><h3><br></h3><h3> 早上5点出发,去萨朗科特山顶看普娜普纳峰日出。</h3><h3> </h3> <h3>6点10分,早霞从山后喷发。</h3> <h3>6点15分,太阳象火盘冉冉升起,渐渐撕开夜幕。</h3> <h3>鱼尾峰的雪也苏醒了。</h3> <h3>道拉吉里雪峰苏醒了。</h3> <h3>安娜普纳南峰的雪景。</h3><h3> 在十几分钟里,几座雪峰由暗灰变成浅灰,桔红以至金黄,虽不算壮观却很新鲜,使我们长了见识。</h3> <h3>与安娜普纳雪山合影,让神奇的圣光,护佑我们平安快乐!</h3> <h3>借光佑福。</h3> <h3>借光佑福。</h3> <h3>借光佑福。</h3> <h3>观完日出,下午参观大卫瀑布。此瀑布虽没有飞流千尺,却跌落百米深渊,也算一奇。</h3> <h3>走,登佛教白塔去!</h3> <h3>光着膀子上。</h3> <h3>这是释迦牟尼白塔,居高临下,庄严而简约。</h3> <h3>12/11 从博卡拉→纳加阔特</h3><h3><br></h3><h3> 从博卡拉去纳加阔特,230公里颠簸十一个小时,尤其是最后30公里上山路,差点把人颠簸得怀疑人生了。</h3><h3> 这是海拔2000米尼瓦尔人的小村。正对喜马拉雅山脊,素有"珠峰观景台"之誉。本来旅行社安排的酒店,是想让我们早上躺在床上,推开窗户就可看喜马拉雅的日出,若果真如此,也够有趣和浪漫了。可老天不给力,早上一团灰云在珠峰背脊徘徊,直到七点日头才从云缝露脸。灿灿霞光下,珠峰似有若无,我们引颈极目,终只能留下如恋人对情人的渴望和痴想。</h3><h3> 意外的收获是,在酒店两柜英,日,韩文的书籍中,看见一夲中文《读者》和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这在异域他乡,竟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三毛书的扉页上,用生涩的笔划写有"愿你像(纠错:应是象)三毛一样做个追梦人"。落款浙江金华xx,2017,10,22。遗憾的是,受赠人不知是梦已醒还是梦中迷,竟把赠物丢了,令人唏嘘。</h3> <h3>太阳从珠峰上款款而起。</h3> <h3>山顶酒店睌上还开暖气,而我们是从山下穿衬衣上来的。</h3> <h3>13/11 在加德满都</h3><h3><br></h3><h3> 先参观巴德岗广场。这里是马拉王朝的王宫所在地。包括三朝王宫,女神庙和五层塔等历史古迹和雕刻等艺术瑰宝。虽为王宫和广场,实在太小太破旧了,让看惯了故宫和天安门的中国人,难免失望。尤其是王宫的残墙断壁和用木柱撑着的倾钭宫殿,更让人顿生凄凉之感!还有无数的古迹和艺术珍品,完全裸露在天光水气之下,任其凋零,更让人扼腕叹息一一这都是因为贫困的缘故啊!</h3> <h3>玉宫倒坍危在旦夕,无力科学保护,只能用木头打撑以防倾倒。</h3> <h3>广场旁边也是居民晒谷场。</h3> <h3> 著名的女神庙,非常幸运。因为她身边的庙宇古建差不多都倒了或将要倾倒。</h3> <h3>庙宇的房顶房檐都是鸽笼和鸽粪。</h3> <h3>广场边的卖菜人。</h3> <h3>广场的地面砖破损失修。</h3> <h3> 午饭后,参观了尼泊尔地标式建筑博达哈大佛塔。这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之一。</h3> <h3>祈祷的祖孙。</h3> <h3>14/11 在加德满都</h3><h3><br></h3><h3> 早餐后,参观斯旺杨布拉神庙(俗称猴山)。这里的景致最为独特,站在这里,整个加都都在脚下。而她恰恰浓缩了加都乃至尼泊尔的精神之要。</h3><h3> 一是佛教佛塔与印度教的寺庙屋宇相通,烟火交融。这证明自古以来,宗教是友好的,包容的,互尊的。宗教只是在被政治绑架以后,才成了一些地方和国家纷争,杀戳,战争的祸根。所以宗教是美好的,龌龊的是政治。</h3><h3> 二是神与人,神与人和动物相依相存,和谐共处。这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共生共荣的美女願景。</h3><h3><br></h3> <h3>猴山的佛教白塔,</h3> <h3>佛教白塔一旁的印度教寺庙。</h3><h3>二者兄弟般并肩而立。</h3> <h3>印度教信众在排队向神奉供。</h3> <h3>猴子在佛塔上攀玩</h3> <h3>狗在守护拜佛人。</h3> <h3>供品由猴子与鸽子共享。</h3> <h3> 15/11 尼泊尔→昆明</h3><h3><br></h3><h3> 走出廊桥,眼前一亮,到了长水机场。突然加德滿都机场的场景又出现在眼前,不禁百感交集!</h3><h3> 人们传说,尼泊尔是片神秘,祥和的净土。走近了才发现,神秘是由于太偏僻,净土是因为远离现代文明,祥和是宗教的力量,使人们安贫乐道。</h3><h3> 尼泊尔在现代文明上走的很慢。尤其是基础设施落后。500万人口的加都,象个巨大的村庄散落在山谷河套之间。全城没有红绿灯,没有斑马线。唯一由中国援建的十几公里现代化柏油路上,虽有一处红绿灯,也形同虚设。全城无统一的供水下水,加油站一般只有一支油枪,想拍个照都不好意思。走在由中国援建的,只有双向两车道的国家骨干公路上,时速二十几公里,我们战友说,仿佛又走回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巴山和秦岭里拉练。</h3><h3> 感谢当地导游小苏(取的中文名)尽可能介绍了一切。他是地道的尼尔人,在北京语言大学进修了一年。他以虔诚教徒的品质接待我们。他说,佛告诉他,凡事只想好的方面,不好的让它走开。</h3><h3>所以,他们总感到佛与自己同在,在时刻保佑自己;尽管生活简约清贫,但却自感很幸福。</h3> <h3> 尼泊尔人早睡早起。每天约6点起床,洗漱后即去找佛祈祷,然后一杯茶,二片饼或土豆当点心,10点开工干活,12点正餐吃咖喱饭,下午5点收工,又吃正餐咖喱饭,然后祈祷,8点左右就睡了。</h3><h3> 尼泊尔的佛很亲民,不讲高寺大庙。象这样能有个小屋子供着,让教徒祈祷就很奢侈了。</h3> <h3> 象这样在村头的供佛,也是教徒祈祷的去处。</h3> <h3> 象这样在老树下,屋檐边放尊佛象,同样也可做祈祷。祈祷的关键在心诚,而不在形式美。</h3> <h3>屋檐下的佛。</h3> <h3> 从尼泊尔归来,明白了尼泊尔人的幸福感和中国人的抱怨多,同样真实。尼泊尔人不奢望,不燥动,不难为自己,过得心平气和,不象我们脱贫了想致富,致富了想当土豪,是土豪了还要上富人榜,总在不平,抱怨,浮燥,攀比中挣扎,总以为自己是最不幸福的那一个。</h3><h3> 尼泊尔人的这种无欲无求,也许正是他们贫困的根子,而我们中国人永不满足,对财富的不懈追求,也许正是我们中国前进的原动力。一一天啊,世上的事情怎么总是这样两难呢!</h3><h3> 尼泊尔人既然能把清贫过得平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富足的曰子,过得更幸福呢!幸福就在你身边,伸手就能拥抱!</h3><h3><br></h3><h3> (克勤定编于11月1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