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初探

雨霏

<h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父辈当年是肩背着枪包,高唱这首歌,坐着列车奔赴朝鲜战场的。小时候我们也是通过这首歌知道了有个国家叫朝鲜。作为邻邦,朝鲜一直被国人所关注,因为两国有相同的社会制度,共同的战争经历,历史渊源有着密不可分且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由于朝鲜的封闭,很多消息我们只能从报纸、电视、网络上略知一二。通过父亲生前的口述和回忆录也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近邻产生了更强烈的好奇心。重新踏上这片故士曾是父亲生前的一大心愿,而做为生长于六十年代,从小看着《卖花姑娘》,《看不见的战线》,《摘苹果的时候》等朝鲜电影长大的一代人,都很想知道今日的朝鲜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老同学的相约促成了这次的朝鲜之行,……</h3> <h3>一纸“因朝鲜国家活动,飞机被国家征用,不接待游客”的通知,打乱了原定的行程安排,已出的机票一律做废,让大家领教了邻邦的任性。也为这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增添了一段序曲。因这不可抗力,大家无奈地承受退改签带来的损失。</h3> <h3>据说如果护照上显示有朝鲜出入境边境章,再办理美国等国家的签证会比较麻烦。为了方便游客后续签其他国家的签证,就釆用了这种单独的纸签,所有朝鲜相关的入境章都会只敲在这张朝鲜签证上,避免了麻烦。</h3> <h3>踏入高丽航空公司航班,天然未雕琢的靓亮空姐立即吸引了所有乘客眼球。</h3> <h3>机内色彩明快敞亮</h3> <h3>航空餐冷汉堡,简单口感尚好</h3> <h3>朝鲜我们来了!</h3> <h1>平安准点到达平壤机场,停机场稀稀拉拉停留约有十架飞机✈️。</h1> <h1>停车场上显眼位置停放有豪车</h1> <h3>全程陪同车辆整洁明亮</h3> <h3> 两位漂亮的导游全成玉小姐和郑月亮小姐都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且歌声优美,全程亲切友善,训练有素。</h3> <h3>朝鲜初印象-车窗外的平壤显得厚重,庄严,重复。这里的街道宽敞、整洁、安静、井然有序,这里的房子是联排的住宅,没有差别的窗户和阳台设计,流淌着平均主义的气息,能带给你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而新建的幢幢具有时代气息的高楼表明朝鲜已经迈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初步印象已经让我们出乎意外!</h3> <h3>入住的羊角岛酒店是朝鲜三家特级酒店之一,主要负责接待来朝的外宾。羊角岛酒店被水环绕,位于大同江江心羊角岛上,景色宜人、空气清新。</h3> <h3>大堂典雅宁静</h3> <h3>住宿条件相当国内三星酒店,电视节目除了朝语频道还有cctv-13和凤凰卫视,有如国内之感。</h3> <h3>酒店商店仅对外宾开放,人民币1:15朝鲜币(据说黑市上比率要高得多),商品品种不多。</h3><h3><br></h3> <h3>地下层娱乐城有赌场。赌场由澳门人承包,仅供外宾,朝鲜人不准进入,工作人员都是中国人,而赌徒们自然也是中国人,且赌资颇巨,一注十万的有之。除此台球室、乒乓球室、保龄球馆、卡啦OK厅也一应俱全。赌场作为“特区”果然有特殊之处,不仅可以有各种娱乐,而且还有wf,所以不少“手机控”都溜到这里蹭网。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朝鲜我们的手机没有信号,没有网络,进入朝鲜,仿佛“与世隔绝”,手机只能当相机使用。<br></h3> <h3>在平壤所见到的建筑,都最大程度的讲究对称之美,所有的建筑都很规矩,规矩的布局,规矩的颜色,规矩的大小。</h3> <h3>位于大同江畔的未来科学家大街气派现代,是朝鲜专门为高级知识分子和大学教师建设的住宅。可见朝鲜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h3> <h3>据说房屋及室内所有家俱,电器等一律由政府免费配置和分配。</h3> <h3>居民公寓-居民楼涂上各种柔和的颜色,多彩斑斓,多少冲淡了大多居民黑蓝着装帶来的沉闷感。朝鲜城市居民住房全由各级政府免费建设和提供。</h3> <h3>柳京饭店-建于1978年,历时40年。曾经是世界第一高楼,高为330米,150层,只是目前仍在进行室内装修。也是三大豪华饭店之一。</h3> <h3>妙香山酒店一位于万寿台附近,是朝鲜除平壤之外的唯一豪华涉外酒店</h3> <h3>在朝鲜街上看不到商业广告,只有领袖画像和各种宣传画、标语</h3> <h3>  女交警-平壤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 <h3>乡村印象-车上随手拍。由于朝鲜工业化水平低,所以到处空气清新,河水清澈,保留着原生态的美……</h3> <h3>夜幕下的平壤市虽然因缺电而暗然不少,但主要建筑仍流光溢彩。</h3> <h3>朝鲜就像是一扇门,推开后便是我们过去的写照:我们曾经穿过那样的衣服,留过那样的发型,骑过那样的自行车,走过那样的街道……</h3> <h3>平壤市居民日常出行除步行外,主要是依靠自行车、电车、地铁,因为朝鲜没有油田,在外围经济制裁下,石油奇缺,所以只有少量出租车且价格很贵,起步价人民币15元。平壤市区外的农村,道路上基本已看不到多少车辆,几乎没有公交车,远观村庄里的农民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h3> <h3>所有大小商店都是国营的,很少大型综合商场。国民凭《人民手册》定量供应生活用品。涉外商店物品也算丰富,进口的电器价格数千至上万元人民币不等,相比月工资700元的居民是昂贵的,海鲜极便宜。国外游客只可去涉外商店,一般商场、超市不许去,同样涉外商店也不对国民开放。在朝鲜购物不能刷卡,只可用美元和人民币结算,也不允许兑换朝币。</h3> <h3>公职人员每年有14~28天带薪休假,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6天。人均约700元月薪。工作、住房等其它都由政府分配,水电房租支出占收入百分之三,农民全免。教育实行12年义务教育,医疗实行全免。如果没有无生育能力等疾病,不准离婚,鼓励多生孩子,对多子女家庭有额外补贴。</h3> <h3>朝鲜国际友谊展览馆一于1978年8月28日开馆,是朝鲜式建筑。展览馆为6层楼房,建筑高43.3米,总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190个房间。它的主要部分不是这外表的建筑物,而是开凿在其后的大山中的山洞部分。建筑不用木料并无窗,外观却酷似有窗之木造建筑,可自动控制屋内照明和温度。展览馆由本馆和别馆组成,本馆按大洲和国家陈列着世界五大洲各国政党、国家元首、社会界和政界人士向金日成赠送的10多万件极其珍贵的礼品,别馆陈列着赠送给金正日的礼品。</h3><h3><br></h3> <h3>普贤寺-位于妙香山下,环境幽静,是朝鲜五大名刹之一。</h3> <h1>板门店安全区一从平壤出发,往板门店沿途要经过四道哨卡检查。板门店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这里签字,板门店扬名于世。朝鲜停战后,朝鲜北南双方在三八线南北各2公里设置非军事安全区,在直径大约为800米的“联合安全区”内,建起了24座建筑物。</h1> <h3>板门店停战谈判地</h3> <h3>板门店停战协议签订处</h3> <h3>三八线一南北朝军事分界线。7幢房子,其中3幢蓝色建筑是韩国所建,横穿建筑中心线一条宽高各10公分的水泥阶线,就是军事分界线。对面韩国未见岗哨,只有电子监控。面对这条分界线,慨憾良多,为了这条线,数十万中朝韩美人民献出了宝贵生命,至今南北朝人民骨肉分离。</h3> <h3>自金正恩跨越此分界线和文正寅握手,此区域已变和平区。</h3> <h3>板门店有朝鲜最帅的兵哥</h3> <h3>高丽成钧馆-朝鲜高丽和李朝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自高丽忠宣王时(1309 年)起,最高学府改称此名。恭愍王时改为国子监,1367 年恢复原名。自李朝开国至其末期被正式用于称国家最高教育机构。设专门讲授儒学的明伦堂和供奉孔子的文庙。作为古代朝鲜最早的大学,设有国字学、大学、诗文学、律学、书学、算学等6个学科,主要贡献是为朝鲜研究出了“高丽青瓷”,掌握了活字印刷术,引进了棉花。今日的成钧馆古树参天,红叶遍地,幽美肃静。<br></h3> <h3>主体思想塔-为了祝贺金日成主席七十寿辰而建的纪念塔,塔高170米。</h3> <h3>万景台一金日成诞生并度过童年时代的旧居,是一座普通的茅草房,里面有简宜家具。</h3> <h3>平壤地铁一平壤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始建于1966年,是在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参观了北京正在建设中的地下铁路系统后,发起在平壤修建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支援下,平壤仿照北京及莫斯科,建成了世界最深的地铁系统,最深处达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达100米,某些山区路段更深入150米,因此除了交通运输外,地铁系统还有防空洞的功能,是特别为可能发生的战争所考虑设计的。</h3> <h3>车站里都镶嵌着丰富多彩的壁画,描绘朝鲜的革命事件。特别在我们参观的荣光车站及复兴车站,拥有豪华的内饰与水晶吊灯及各种大理石。</h3> <h3>站台两侧马塞克壁画生动形象,色彩缤纷</h3> <h3>凯旋门-建于1982年4月15日,是为纪念金日成主席领导朝鲜人民战胜侵略者和建立社会主义独立国家而建的。高60米,宽52.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凯旋门。</h3> <h3>祖国解放战争纪念馆一雄伟宏大,展示了1950年~1953年缴获的美军武器和朝鲜人民军武器。只是众多展示品中没有一件志愿军实物,漂亮的人民军解说员对在这场历时三年多,付出数十万志愿军伤亡代价的惨烈战争的介绍中也只字未提志愿军,仿佛这场战争的胜利完全与中国无关,只有他们人民军在和美军作战,十分郁闷。</h3> <h3>在大同江上停了一艘当年被朝鲜人民缴获的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h3> <h3>中朝友谊塔-建于1959年。是为了纪念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由周恩来访问朝鲜时和金日成亲自选定的。里面大理石台上摆放着装有志愿军烈士名册的盒子。</h3> <h3>烈士名册分为特等功臣、英模和团级以上干部两册,有我们熟悉的毛岸英、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h3> <h3>周围环境相比其他纪念建筑显的局促简朴。在朝鲜有几十个志愿军烈士陵园,其中规模最大是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因行程安排没有前往。</h3> <h3>金日成广场,朝鲜阅兵在此进行</h3> <h3>朝鲜人民大学堂</h3> <h3>金日成大学</h3> <h3>平壤将泉蔬菜专业合作农场-这是朝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杆,几代最高领导人先后亲临。朝鲜农民按劳动量计工分,多劳多得,年终根据工分分配。规定一般劳动者的口粮定量每天600克。</h3> <h1>走进农民家,室内一台类似我们八十年代的电视机是家中的亮点。厨房的锅台在地上,使用沼气做饭。</h1> <h3>社员家庭-百姓不准自建房,由国家统一建设分配,所以即使是农村,也感觉很有规划感,统一整齐。</h3> <h3>合作社里设有免费幼儿园,每个小宝宝在育儿师的指导下唱歌游戏</h3> <h3>参观中学并观看演出。学生只有上午上课,下午是各种素质教育活动。运动场人工草坪也算漂亮,学生能歌善舞,漂亮可爱。</h3> <h3>万寿台创作社一是朝鲜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美术创作基地。</h3> <h3>平壤刺绣研究所,展示的刺绣类似苏州刺绣,巧夺天工,彰显朝鲜妇女的精湛手艺。</h3> <h3>平壤电影制厂,年产50部电影,《卖花姑娘》等影片出自此厂。</h3> <h1>观看烽火民族艺术团精彩演出。载入吉尼斯纪录的十万人大型团队操《阿里郎》一年难得演出一次,作为《阿里郎》的主创艺术团一烽火艺术团的节目,舞美、服装、歌舞均佳,彰显其高艺术水准</h1> <h3>朝鲜团餐六菜一汤配啤酒,口味清淡以冷餐为主,米饭晶莹饱满,油润香糯,口感很好。为迎合中国游客,也配有重油热菜和烤肉。</h3> <h3>平壤冷面被文在寅称为最好吃的冷面,清淡微酸辣。</h3> <h3>开城传统铜碗餐和人参鸡</h3> <h3>目前朝鲜已对除美国,韩国之外的其它国家开放组团旅游,每年约有5万名游客,其中有80%以上来自中国,机场的显示屏上只有飞往中国的三个航班。</h3> <h3>机场可见朝鲜女军官谈笑风声和中国访问团人员合影。在朝鲜其它场所严禁对军人拍照,军人表情也总是严肃不拘言笑。</h3> <h3>经过短短六天的探访,走马观花,因不能自由行动,只能在导游陪同下参观指定的景点,看到的更多是表象和他们展示的盒景。但百闻不如一见,不管所见有多少真实性,至少和我们曾经的想像有很大不同。朝鲜人民既没有像电影《摘苹果的时候》那样的富裕,也没有想象的饥寒交迫。来到朝鲜,让我们如穿越时空,回到儿时,一切都似曾相识,在计划体制下,人们没有明显的贫富差距,不用为工作,住房,教育,医疗操心,享受着低保障平均主义生活,满怀对领袖的敬仰感激,如井底之蛙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h3> <h3>如今的朝鲜已向世界开了扇小门,尽管先军政策下仍严禁游客自由和普通市民接触沟通,但相信随着世界历史潮流的发展,开放之门会日益扩大,届时对朝鲜百姓来说是他们期待的新生活吗?</h3> <h3>再见朝鲜!以后有机会再来探访,那时希望能见到更加丰衣足食幸福自由的朝鲜人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