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幸福

春暖花开

<h3>  重阳已过,晚秋的叶开始泛黄。晨起准备孩子们的早饭,清水微凉,有了些许秋天的味道。抬头望见桌台上邻居送来的柿子,丰盈密实中透着香甜。这味道是那样熟悉,细细品味,却又似乎有些不同,遥远而真切。</h3> <h3> 过堂风起,书页翻过,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哗”声,是龙应台先生的《目送》,书中有段话读来百味交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目送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慢镜头,记载父母的老去、子女的成长和自我的审视。曾经有多少聚散离合与喜怒悲欢,郑重地与过往一一告别,懂得了生命中重要的不是缅怀,而是珍惜。那些经历的遗憾和不舍,都是珍贵的财富,珍重的收起,带着宽容和淡然与生命和理解。</h3> <h3>  遥想难忘的校园时光。彼时条件困顿,能辗转借到一本小人书就大喜过望。那些年,期望自己能变成“白发魔女”,练就特异功能,遇见有难的人急人之困施以援手;十分敬佩无尚光荣、壮烈牺牲的刘胡兰、王二小们,那是我们的榜样;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一直是仙境一样的所在:桑葚、斑蝥、覆盆子,那些从没见过的草、木、鱼、虫,总是会在梦中相伴。后来偶然有机会到县城的新华书店,难得看过几本安徒生童话,无比羡慕变成天鹅的丑小鸭,同情在圣诞夜可怜死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h3> <h3>  就这样,后来读《泰晤士文摘》、读《文化苦旅》、读《悲惨世界》……每一本书,都有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想,有时候回头再读,自己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很欣赏歌德说过的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一本书,改变不了世界,但它影响着读书人的心灵:《三国演义》使我了解到古代历史上风起云涌、群雄会聚的战争故事;《红楼梦》使我体会到古时朝廷与大家族的繁华与幻灭;《文化苦旅》教我用心感悟苍凉文字下蕴含的古老民族深层的文化和灵魂;《海伦·凯勒》启迪我要笑对人生,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特别是“我一直在哭,哭我没有鞋穿。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人没有脚”,使我对各种生活境遇能从容面对。</h3> <h3>  最近在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一书,很有收获,很认同毕先生所提出的幸福观:“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是的,幸福的感觉源自内心的真实感受,甜蜜而久远。我身边的幸福,很大一部分来自身边的他们——我的学生,我的同事,我的尊师重教的家长们。</h3> <h3>  初来定陶区第四实小,由于学校离家较远,每天早出晚归,生活上有些不便。特别是年幼的儿子不理解,面对孩子的询问,甚至有点难过。但很快我便从毕先生的书中找到了答案,顺利地融入了新的生活。</h3> <h3>  在学校安顿下来,陆续有家长知道新老师的加入,碰到我们时会说,他们家离学校不远,如果生活上有困难或缺少用品,尽管去找他们。心慢慢地安定了下来,便开始喜欢上了第四实小,喜欢这里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喜欢这里清新的空气,特别是看到学生干净整洁的作业,看到孩子们满意的答卷,看到家长充满感谢的笑脸,自己便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尽自己的努力把学生教好,不辜负这些可爱学生们的期望。</h3> <h3>  对传统文化这门课程,自己感觉关键一点是要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爱与感恩。针对教学目标和孩子们的兴趣,感觉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就有意识地选出《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传统书目,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和孩子们一起品读,一起体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坚持下来,慢慢的感觉无形之中自己也收获颇多。</h3> <h3>  放学后,新近入职的几个女老师会一起做午饭。洗的冼,切的切,分工有序。虽然大家年轻,但每个人都有一手厨艺,即使再普通的菜,大家也会花样翻新、别出心裁。在一次次的做菜中,大家的厨艺大有长进。饭后,大家会敞开心扉聊聊心里话:关于学生,关于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改进思路,关于生活中的趣事,关于人生……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大家的感情逐渐升温,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真正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或许,这种简单平凡的日子,也是一种旁人体会不了的幸福吧!</h3> <h3>  幸福真的很简单,同事们早上到校时的一个微笑,学生进校门的一句老师好,课堂上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样子,课后学生嬉戏玩耍的身影……我愿这种幸福,一直伴我左右。</h3> <h3>  窗外,夜朗星稀,孩子也已完成作业入睡。远处不时传来广场舞的富有节奏感的乐声,回望紧张充实的一天,品味着案头的《菜根谭》,心头收获满满。无法准确定义幸福,也许这也算幸福的一种吧。“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陶冶了我的情操,让我丢掉一些坏脾气;读书,丰富了我的知识,能了解过往古今;读书,开阔了我的胸襟,不再“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应有一桶水。的确,作为老师,更需要以书相伴,让阅读成为一辈子的习惯。</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 "><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会心一笑/春暖花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