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国培计划”清华大学赴汇川区“送教下乡”项目(初中物理专场)

WHY

<h3>  在这寒风渐紧日渐寒的时节,按照省教育厅“国培计划(2017)”项目实施规划,清华大学跨年度递进式整县推进项目(遵义市汇川区)——“送教下乡”项目(初中物理专场)于2018年11月17日在遵义市十六中如期举行。来自汇川区各所学校的150多名一线物理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br></h3> <h3>  开课仪式由遵义市第十六中学申河校长主持,首先介绍了到场嘉宾,他们是:遵义市汇川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明泰、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顺主任、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学院陈磊老师。接着欢迎来自清华大学的送教团队为我区带来精彩的献课、说课、讲座。</h3> <h3>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张顺主任在发言中说:“这次活动是清华大学送教团队第三次走进历史名城,红色圣地——遵义,每次到来都能感悟汇川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希望通过送教项目,全面提升一线教师业务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感谢市局、区局一如既往的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同时也感谢各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好本次的送教活动。”<br></h3> <h3>  汇川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明泰在致辞中说:“欢迎清华送教团队的各位专家及名师为我区教师传经送宝。近年来,我们汇川区立足实际,打造学本课堂,深化课堂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的成绩与京城学校还有很大的差距,汇川区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专家的引领,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向清华大学送教团队的老师好好学习和请教,学有所悟,满载而归!”</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接着遵义市第十六中学龚明铭老师为在场专家和教师进行了一节精彩的献课,内容为九年级物理《家庭用电》。</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课上,龚老师巧妙的以视频导入课堂,引发学生思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本堂课主题——《家庭用电》。</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龚老师通过自制教具家庭用电电路板,将一个完整的家庭电路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同学们眼前一亮,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接着龚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将安全用电的主线贯穿整个课堂。通过对测电笔使用将课堂推向高潮,龚老师请了两位同学上台展示用测电笔来辨别插座的火线与零线,使得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了生活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性。</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 每一位学生都融入了课堂,认真操作,仔细观察,通过亲自动手,感悟物理就在我们身边。</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龚老师还在课上总结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通过介绍触电的种类及触电的解救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从物理中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物理。整堂课思路清晰,构思巧妙,设计精良,环节紧凑,问题探究环环相扣,师生互动精彩,通过安全用电的知识教育体现了学生学物理学科教育中珍爱生命的核心素养。<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说课环节,龚老师谈到:选择《家庭用电》一堂课,是因为本堂课非常能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这堂课,这节课的关键落脚点在于对教材的把握,在明晰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的前提下,明确一堂课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是什么,才能合理的把握教学进程,做到适可而止。</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来自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学院的陈磊老师为另一个班的同学也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物理课《家庭用电》。</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课上,陈老师围绕电路图的设计,改进,升级,再改进为线索,以学生任务为驱动,关注学生的前认知、关注真实生活情景,对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有效诊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想起来、讨论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对学生还不知道的知识不是直接告知,而是通过学习合作,从实际生活出发,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整节课课堂活跃,学生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还能把所学知识真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陈老师以娴熟的教学技艺,精炼的教学语言,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我们展现了百年清华的精髓。</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 陈老师的课充分体现物理教学的核心素养、知识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不断构建模型,不断在新课学习中建立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教给学生喜欢思考,愿意思考的一种能力。</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 整个教学过程着力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培养,每一个知识点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最后又让学生把知识用到生活中去。</h3> <h3>&nbsp;&nbsp;&nbsp;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被陈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严谨而风趣的教学风格,诙谐幽默的课堂语言,别出心裁的学法指导深深地吸引,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魅力。</h3> <h3>&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 陈磊老师在献课之后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首先给我们展示了各国及国际组织的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其中有联合国教科文的“五大支柱”,美国的“二十一世纪技能”等。接着,陈老师又谈了关于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陈老师以“重力方向”、“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光全反射”等几个课堂案例分析,总结出现今课堂教学的现状:单纯讲,忽略学生主体;满堂动,忽略学生收获;重结果,忽略学习过程;单课时,忽略单元整体。陈老师指出:一堂好课,应是符合学生实际、评价学习收获、学生被唤醒以及被激发的评价体系。<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现场交流互动环节,许多老师对自己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向专家提出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h3><p><br></p>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陈磊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案例和课例,给我们做了细致耐心的分析和指导。通过专家的现场指导,让我们与专家面对面,直击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我们物理教学提供了新方法,这些都深深触动和冲击着我们思想和头脑,让我们对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渐渐清晰起来。</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两地一家亲,和专家亲切地交流。</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与记录,对如何通过物理教学提升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了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在物理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h3> <h3><br></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通过今天的献课、讲座、交流,增进了我们与首都名校与名师的了解。通过对话和研讨,让我们体会了多方位、多元素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我区物理教师的成长探求了新的方法和道路,也必将推进我区的物理课程和课堂的改革。记住清华人给我们的建议:当你的能力撑不起你的梦想时,学习吧!祝我们汇川教育明天会更好!</h3>

学生

教学

物理

送教

课堂

老师

用电

汇川区

陈老师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