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關於"天鵝閣西菜社"的懷舊文章,已有好心人撰稿并經多次報導,這對於居住在滬西南一帶的居民一點都不陌生,霓虹燈下那只展翅振飛的天鵝,代表着"天鵝閣"曾經的輝煌,只是可惜,歷次政治運動均未能推倒"天鵝閣",但費夷所思的是,它卻倒在拆建改造的世紀洪流中,現址工商銀行淮海中路分理處就是它的前身,而淮海中路1074號卻永遠消失了,盡管淮海中路依舊在,作為徐匯區主管部門要負上好大責任,"天鵝閣"有這麼多的歷史故事,及在廣大食客中的影響力尚在,完全可以選址重開,讓"天鵝閣"重見天日。</p><p class="ql-block">"天鵝閣"創建于1950年,1955年改為公私合營,長年經營意大利西餐,解放後由上海人曹國榮夫婦接手打理,主打還是不變,經改良后的海派意大利西餐更能深入民心,其經典菜有葡國雞、奶油雞絲焗面、鄉下濃湯、肉醬意粉、佛羅倫薩牛排、焗明蝦等,"天鵝閣"經常是一位難求,食物烹飪卻一絲不苟,道道菜肴拿得出手,很受食客歡迎,就連我親屬在1962年結婚時回請女方的晚宴也是選在"天鵝閣",貪圖它一來菜肴拿得出手,二來離家近,雖然"天鵝閣"店堂略嫌狹小,不如大飯店來得氣派,底層只有二排火車座卡位,棕色皮套裹著毫不起眼,,二樓樓梯每逢走動就會吱吱嘠嘎地聲響,緊挨着東湖路一側有一排西山墻,好像更逼仄,如此環境下,好在那時的服務態度奇好,只只菜肴出眾,侍應生上,下樓梯傳菜,更無怨言,就算"天鵝閣"的門面比較狹小,老吃客是不會計較這些的,他們看中得是獨有的小資情調,視為藝術沙龍,既然"天鵝閣"能在淮海中路上立足,就注定了它在上海西菜文化上的領軍地位。</p><p class="ql-block">記得還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前上海東萊銀行東主劉少山先生每天午餐必到"天鵝閣",他西裝革履,慢條斯里地一邊飲着朗姆酒,一邊品嘗着大菜,銀行家是見過世面的,一切多從容不迫,有板有眼,給人印象深刻,劉少山先生也是讀書人,為國家他捐出"楚辭集注"這是後話,不過他是符合中醫傷科聖手魏指薪的對聯"天天天鵝閣,吃吃吃健康"的標準,算得上"天鵝閣"的忠實粉𢇃,當然他住上方花園,踱幾步過來很方便。</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一來,一切都走了樣,西餐文化被視作資產階級生活方式而受到批判,刀、匙、叉刀入庫,於是"天鵝閣"被逼做起中式點心,大餅、油条、豆漿、鮮肉大包和赤豆湯都上了枱面,稍微高檔一點的有紅腸麵包、咖喱角,這二様如果來得晚,常常被賣光,說明人們還是偏重西式早餐,常餐時間供應也很簡單,除羅宋湯,炸豬排、土豆色拉外,奶油雞絲焗面改成雞𢇁炒麵,天鵝閣炒飯改成什錦炒飯,中式菜肴依然是主角,一家傳統的西餐社,一瞬間轉變為中西混合食堂,這㘯變革實在來得太快,要等到文化大革命結束,1984年后对西菜社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店面由一开間扩大为三开间,共有三𠆤餐廳,职工人數由15人增至40余人,屬於"天鵝閣"的春天才重新來臨,但始終是遲暮的春天。</p><p class="ql-block">幾十年下來的西菜文化積澱,在"天鵝閣"身上體現得完美無缺,為尋找昨日的故事,有心人在進賢路上開了家"天鵝申閣",雖然和"天鵝閣"搭不上關係,不過,還是可以看出人們眷戀不舍的懷舊情結。l</p> <p class="ql-block">(原创)。(照片來自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