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秋残雨冷叶飘落,冬初风寒花凋零。11月15日——16日,在这寒意渐浓的初冬十月,警予学校校园却异常温暖而有情。学校隆重举行了“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上课、观课、议课比武活动。</h3> <h3> 本次活动以创怀化市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校为契机,紧紧围绕“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这一主题,倡导传统文化与多学科的巧妙融合。</h3><h3> 课程安排上,涉及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等多个学科。观课议课则首先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中进行。共有11位老师承担了教学比武活动,10位老师参与了观课议课比赛。</h3> <h1><font color="#ed2308">捕捉亮点新设计 弘扬传统巧融合</font></h1><h3><br></h3><h3> 好的课堂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实现情和智和谐共生,让学生们“悟”得其神,“练”得其法,个性与学习智慧得到尽情展现,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11位老师充分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演绎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h3> <h3> 刘宇璇老师以诗导入,巧妙融合。课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在她的帮助下,孩子们也和“10”从陌生到熟悉,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h3> <h3> 声音甜美、头饰精美、课堂活跃是贺斌君老师的课堂留给大家的最大印象。</h3> <h3> 李丽华老师良好的自身素质、充分准备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使《三角形的面积》这堂课精彩纷呈。她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收获颇丰。</h3> <h3> 符训花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将“7的乘法口诀”娓娓道来,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数学知识收入囊中。</h3> <h3> 李屿老师自然的教态、亲切的语言、机智的引导在课堂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将《西游记》的故事引入到分数的教学中,让人耳目一新。</h3> <h3> 杨启凤老师带着大家在对联的世界里感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h3> <h3> 石晓晓老师以亲切的语言、用心的设计、直观的板书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绽放着光彩!</h3> <h3> 专业功底扎实的美术专职教师杨昌喜老师带领大家在艺术的海洋里尽情遨游……</h3> <h3> 向满莲老师的英语课堂则用“开放、专业”诠释着精彩!</h3> <h3> 印小林老师从生活入手,带领孩子们领略了生活中的数学美,使学生真正认识了钟表。</h3> <h3> 运动与艺术的结合,知识与练习的穿插,便是张旭老师的体育课堂带给我们的感动!</h3> <h1><font color="#ed2308">找准角度明观点 辩议研讨促提升</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如果说,这次的教学比武活动带给我们的是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那么,每场比武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便是点睛之笔!</h3> <h3>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我认为:“好的导语,三两声,几句话,扣人心弦,情感铺垫,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向满莲老师的导入设计恰到好处……”</h3><h3> “我想问问满莲,你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每个环节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夏文娟老师娓娓道来,在平等对话中说着自己的观课所得。</h3> <h3> “对于这个环节,如果是我来上,我会这样处理……不知道晓晓觉得怎么样?”</h3><h3> “我还想和大家探讨的是——语文教学是倡导随文识字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是随文识字的优势。……”</h3><h3> 舒晓蓉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h3><h3> ……</h3> <h3>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新型的教研活动,大家都还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我校积极响应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号召,开展了一次大胆的尝试。</h3> <h3> 10位议课老师从感知课堂四个“场”的基础上观课,即:感知课堂的“气场”“情场”“思场”“效场”。在议课的过程中,注重进行多层面议课:议理念、议目标、议教材、议教法、议学法、议环节、议细节,在一个个环节的“研议”中,结合课堂实际案例进行把脉、诊断、查找问题,表明自己的教学设想,给予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或指导,促进教研深入开展,既激发个性,也探寻共性,更达到互动共享、齐思共进,让“辩、议”照亮惯性思维的死角,并把探讨研究的教学手段或策略带到课堂中去,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可以说,这是我校校本教研上的一大跨越,一大提升。</h3> <h3> 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开放课堂是基础,开放教研是引领,精细管理是保证。今后,我们会将这项活动一直延续下去。</h3> <h3> 冗繁削尽留清瘦,教到生时是熟时。教学是一种永恒的艺术,教学更是一个不断追求和超越的过程。</h3><h3> 行走在教学的“简单”与“深度”之间,</h3><h3> 让平等对话为教学添彩,</h3><h3> 让重构设想为教学点睛,</h3><h3> 让有效教研成为一种常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