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几个要好的家庭又组合了几个要好的朋友相约我们就一起出发了。匆忙间也没有带相机,一路走来只能拿手机进行拍摄,在这里将所见所闻简单的进行记录。</h3> <h3>在石林听地陪导游说起了云南“十八怪”,此间变成了“十九怪”,多了一个游客竟比导游走的快。</h3> <h3>滇池的美,美的是那么惬意,清清的水面上盘旋着满天的红嘴鸥,<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它们嬉水、觅食、漫步、栖息、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人亲近、撒娇、讨要食物,无疑演</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绎出了无数温情的故事……</span></h3> <h3>北有兵马俑,南有恐龙谷。听昆明地陪导游阿诗玛讲,恐龙谷就位于安楚高速的恐龙山服务区不远处。<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当我们乘车行使在安楚高速上,不时会发现有很长的一段高速路,路面是单车道,这增加了我们的好奇。也只有此时才使我们真正地意识到当年抗日战争时期,20万民族同胞修筑滇缅公路的艰难。滇缅公路,这条曾让中华民族免于亡国的公路,这条20万云南妇孺老幼用手指一点点挖出来的,用他们的生命筑起来的血肉公路,表面看上去似乎只是一条普通的公路,其实“嗖嗖”的车轮下面碾压的可全是铮铮白骨……</h3> <h3>大理白族的建筑风格独特,感觉颇像汉族徽派建筑,不同的是白色墙壁上多了一些图案,各种图案据说还有着不同的蕴意,甚至一户人家有钱没钱都能从图案中体现出来。这里民风淳朴,追求信仰,或许<span style="line-height: 1.8;">白族建筑是白族文化最直观的体现。</span></h3> <h3>在大理的古城内外,我一路思量着“风花雪月”的故事,想象着“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的意境。<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大理历史悠久,承载了千百年灿烂的历史文化,这里的一砖一瓦,仿佛都写满了历史与沧桑。三十年前看《天龙八部》,就知道武功盖世的段誉,曾是大理国的君王。在这里有幸听10多位老年人用各种乐器演奏原生态的东巴古经,隐隐地仿佛从乐曲中听到些许伤感。</span></h3> <h3>美丽的双廊古镇<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位于大理市东北端,洱海东北岸,是云南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苍洱风光第一镇”。</span></h3> <h3>我在丽江等着你。丽江的传说人们早就耳熟能详。关于丽江的各种段子,诸多游客更是有着诸多的描述。我们这次亲历丽江,将零距离感受丽江的浪漫情怀。</h3> <h3>一米阳光,我在红尘中等你,<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人生,唯苦过,方知甜!</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丽江的夜色应该是最美丽的,我们这次有幸在丽江住了两个晚上。<span style="line-height: 1.8;">游云南,丽江应该是重点,可在丽江古城的两晚上,我和老婆漫步在古城的四方街上,也没有见到传说中的当地跳民族舞的小伙子和姑娘,在酒吧一条街人声噪杂,想着千年茶马古道遗留给丽江的纳西文化,竟然已经被商业化熏陶的面目全非,正如摩梭女孩阿燕姑娘所说:丽江古城除了酒吧就是木头房子。步走着回酒店,一路上穿大街、走小巷,尽力的去了解丽江这座古城,通过问路的方式接触当地人,以期更多的了解一点纳西文化。大兵的《阿弥陀佛么么哒》里写着我有故事你有酒吗?终归是书上的东西。</span></h3> <h3>游丽江必登玉龙雪山。玉龙雪山是保佑纳西族人的神山,虽海拔只有5000多米,可至今无人登顶。玉龙雪山是国家5A级景区,我们登上山时恰逢下大雪,同行的伙伴们走散了,相继都“迷途”知返,独我凭着一股再次挑战极限的信念,冒着大雪攀阶而上,感觉走了很远,为了赶时间,走的比较快,略微有点气喘,一路上游客渐渐稀少,见到呼吸困难依着栏杆埋头小憩的年轻人,用我的氧气罐救助了两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心存善念使自己更有了极大的勇气,终于到达了人们能到的最高峰海拔4680米的高度,大雪笼罩下能见度很低,玉龙雪山的美景几乎什么也看不到,此时仅有10多人在排队留影,那么多的游客不见了踪影。回想起这里其实和伙伴们到达的海拔高度4506米相差海拔不到200米,真是有难度却没高度且耗时长,遗憾地让伙伴们在山下足足等了40多分钟,给这次旅途添了点小回忆。</h3> <h3>云南游必买玉,同行的伙伴们对黄龙玉情有独钟。“男戴观音女戴佛,幸福女人带手镯”,玉讲究“种、水、色、工”,伙伴们几经挑选最后都买到了心仪的手镯,有的还请了貔貅、玉坠。</h3> <h3>少数民族舞蹈有着独特的魅力,我们在登玉龙雪山前先观看了由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晚上在丽江又看了《丽江千古情》,在西双版纳,在湄公河的游轮上又各看了一场民族舞蹈表演,真是美轮美奂,同行的三人还有幸上台互动,开心无比。西双版纳的篝火晚会更是人人参与,场面壮观……</h3> <h3>傣族女人自己织布穿。傣族重女轻男,生下男孩子俗称“赔钱货”,生下女孩都开心的要放炮竹,请客三天,而生下男孩一般就悄悄地不声张了。在傣族,<span style="line-height: 1.8;">村村有佛寺,寺寺有佛缘,</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男孩子在几岁时一般都要进寺庙当和尚,去学技艺、学傣文、学做人。傣族文字一般传男不传女,傣族女人身上多带有银首饰,习惯用银器去除身上的湿气,据说也是傣族人长寿的秘诀。一位叫“小玉”的文化宣讲员,教我们跳傣族舞,回想起来那个手势很有意思,“挣三块花五块”,意指另外两块做功德,我却心想的是:挣三块花五块,不够花呀不够花。小玉说你们汉族一般是挣五块花三块,留下两块去养老,她们是不需要防老的,因为子女都很孝顺,通常由最小的女儿负责养老,这就是我们傣族人和你们汉族人的区别。我想其实“挣三块花五块”中蕴含着的是舍得与舍不得的哲理,对于金钱,舍得不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span></h3> <h3>傣族家中一般是不容许陌生客人进去的,来了游客统一由“村委会”安排指定接待,进门未经主人许可是不容许拍照的,虽是少数名族,却也是礼仪之邦,值得我们学习。</h3> <h3>云南的水果品种堪比台湾,多的不计其数,大多叫不上名,总体感觉就是个甜……</h3> <h3>云南少数民族老太太卖水果,按堆或个不用秤,好实在。在此也顺便建议大家以后去了云南,等上卖水果的老太太,不要讨价还价,多花一点钱,多积一点功德。</h3> <h3>云南特色小吃薄饼,确实好吃,比云南十八怪之一,牛奶做成片片卖的那个牛奶片片要好吃的多……</h3> <p class="ql-block">入乡随俗,在昆明本地男人一般叫阿黒哥,女人叫阿诗玛。在大理本地男人叫胖金哥,女人叫胖金妹,人们以胖为美。在西双版纳,傣族人称男人为猫哆哩,女人为哨哆哩,我听着感觉叫骚狐狸。女人多姓玉,习惯被称为“小玉”或“阿玉”,男人多姓岩。这次云南游,吃、住都很不错,尤其丽江和版纳的特色酒店更是温馨。走马观花,几天的时间,简单了解了傣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及摩梭族的习俗,云南游印象毕竟很是肤浅,好地方,我一定还会再专门去拍摄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