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要说的“三长”,不是官銜,而是我的长子、长媳和长孙。</h3><h3>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最有意义的就是为咱周家延续了香火,为国家培育了建设者。</h3><h3>每每看到这张我弟弟摄于十年前的彩照,甭提多么髙兴,心里甜蜜蜜的、美滋滋的,比喝洋槐花蜜感觉还要好。</h3><h3>长子小舟,(名字是他小姨起的)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土地下户,从此告别了饥饿,我认为孩子是最幸运的,日子是最幸福的!</h3><h3>由于长子的出生,也为整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诞生了又一代人,称得上四世同堂了。</h3><h3>我一个不太丑也不帅也不高的极其普通的男人,出生在一个兄妹六个的农民家庭,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有多贫困可想而知,能娶上媳妇,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居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十分可爱的男孩,真的是十分庆幸的!我为我光荣地当上爸爸而骄傲!我的父母为有孙子而欣喜!我的祖父为有曾孙而热泪盈眶!</h3><h3>因为我在乡镇中学任教,往往做班主任,很难有多余的时间陪孩子,加上我好朋好友,星期天常有“麻友”造访,培养教育更谈不上,至今想起来,还觉得亏欠儿子的不少,惭愧!</h3><h3>好在穷人家的孩子好养,我虽然没有多少付出,靠孩子妈家一阵、田一阵,也拉扯成人。</h3><h3>本世纪初,闹“非典”那年,准确地说是二〇〇三年五四青年节,长子小舟经媒人牵线相识了邻县一个大一岁的知书达礼、勤快干炼的农家女孩小青,没有过彩礼,就冲着咱周家是一个有文化的地道忠厚人家,嫁过来了,我们老周家幸运,真的是赚大了!</h3><h3>娶了儿媳妇,成了大家庭了。孩子婚后第二年的春天,一个幼小的小生命在县中医院呱呱坠地,为咱周家带来了空前的欢乐。我当上了爷爷,我的父母提拔一级,当上了太爷爷太奶奶,全家人的称谓都晋升了一级!可喜!可贺!</h3><h3>我家系爱莲堂周氏,根据族谱记载,乃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先祖之后裔,次子周洋是中文系研究生,取景仰周敦颐之意,将长孙取名景颐,其实按族谱辈字,该是“绪”字辈,只要孩子记得是哪一辈的就行了,于是就决定了取名周景颐!我对景颐的感情有多深,对他有多爱,是很难用一个词来表达。这么说吧,只要回到家,首先找孙子,听不得孙子哭闹,孙子要什么,尽量满足要求。哪怕是骑在头上撒泡尿,也绝不会生气,反而抱着亲吻一番。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隔代疼”吧!孩子在我身边成长的十年里,有许许多多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以下略去一万字)</h3><h3>由于对孙子的过分宠爱,孙子有求必应,因此,儿媳妇多次抱怨,说孩子被我们宠坏了,细细想想,也有道理,不得不服,我认输了。在孙子十岁时,被儿子和媳妇带到另外一座城市,就是现在的淮安市,他们到了淮安,跟我们的小儿子一家以及我的弟弟们住到了一起,彼此照应,虽然离开了生活数代的老宅,但是也找到了新的生活,是比上代人幸福美满的生活,真的非常好!我也被他们的幸福生活所吸引,不得不离开恋恋不舍的老家,来到这既古老又在不断发展的淮安!</h3><h3>需要赘述的是,我的两个弟弟家,两个儿子家二十几口人经常小聚,确实是挺幸福的!</h3><h3>我的长孙如今上中学,但愿长孙能给他的弟弟妹妹做个好榜样!让我周家延续了千年的爱莲品质得以继承,让我祖的优秀家风得到弘扬!</h3><h3>2018.11.16于淮安清江浦</h3> <h3>长孙周景颐童年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