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1月8日作为一名‘槛外人’(有侵权嫌疑,此槛非彼槛哦。😀)在校长和老陈的关怀下,有幸随同陈志弘省名师工作室的部分成员一起来到沈阳二中,赴一场名校之约。😇😇</h3><h3><br></h3> <h3> 沈阳二中是沈阳一所历史悠久的高中,创办于1949年,是在张学良将军于1925年创立的同泽男中原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新中国第一批省立重点高中。成绩斐然,师资雄厚。</h3> <h3> 艳霞和二中的赵老师各上了一节《太平天国运动》的课,两人的课各具特色。来听课的有省教研员武文主任,除了我们名师工作室成员,还有沈阳市历史教研员林平(我同学小梅的亲学生)和每个区的骨干教师(只限2名)。据说都是慕老陈的大名而来。😎</h3> <h3> 赵老师的亮点是学生的课堂活动,尤其是角色体验,看出二中孩子的智慧和灵动。</h3> <h3> 艳霞的课用《太平天亲历记》的拍卖价设疑导入,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用书作者呤唎的经历为线索,穿起了整个教学过程,一脉相承,一气呵成。整堂课思维含量高,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出来,相比较趣味教学,艳霞的课更能和沈阳二中优秀的学生素质相匹配。艳霞的沉稳,艳霞的气度颇有一些老陈的风范。名将手下无弱兵是也。</h3><h3><br></h3> <h3> 老陈的同学王英姿当年是沈阳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现在是教务主任 ,给了我们此次活动以大力支持😊。</h3> <h3> 此次活动规格比较高,省教研员武文也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武主任一如既往的表里如一的朴实无华,一如既往的温和亲切😊。</h3> <h3> 老陈一如既往的高端大气,一如既往的被一众人所崇拜。😎😎</h3> <h3> 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来自贵州六盘水的教研员桑嵩老师。</h3> <h3> 一个看着温婉的南方柔弱小女子,相处下来发现也不乏北方女子的大气豪爽。</h3> <h3> 二中校园漫步,庆幸自己能来亲自感受武文、老陈等一众大咖的风采。领略小赵老师和艳霞老师年轻的风貌。</h3> <h3> 活动之后吃顿‘’关东第一炖‘’里的铁锅炖鱼🐟,桌子下面是灶,点上木材现炖,炖好了打开锅盖直接就吃,鱼肉鲜美,感觉实在又实惠。有炖锅的桌子可以转动,大家坐在一起,热气腾腾,热火朝天,好不快活,顿觉自己平添了几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江湖气概😎😎😎。不信,看看友花手中的大锅盖,多有气魄!😅😅</h3> <h3> 9日去省博物馆参观,。我们怀着迫切心情,一早出发,辗转来到省博。来早了,于是兴奋的我们在博物馆外面留下了我们幸福的模样!😇😇</h3> <h3>地铁好拥挤,我在进退两难的车门口被夹掉了背包上的小马。但丝毫不影响我的兴奋之情。😂😂</h3> <h3>和美丽又美味的小柿子,沈阳的特产(忘了叫啥名了,沈阳人也未必知道,哈哈😄)也要合个影以示纪念。就这么有逸致😎😎😎。(哈哈,连和垃圾桶的合影都有的,信不😜😜)</h3> <h3>可爱的艳霞为了我们都没留下一张完整的脸。爱你😘😘😘😘</h3> <h3> 终于到了开馆时间😇😇,被馆內的收藏震撼了。这里是中国收藏晋唐宋元书画数量最多、品质最精的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海内外清宫散佚书画重要收藏单位之一,总数达二百余件(组)。辽博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十二万件,其中古代书画近万件。</h3> <h3>最精彩的要数书画展,好多珍贵的收藏都属于国宝级的,相传溥仪当年准备逃亡日本,精挑细选一批文物准备带走,在机场被苏联红军截下,现存于辽宁省博物馆。</h3> <h3>馆中藏有宋徽宗的《瑞鹤图》《草书千字文》、五代董元《夏景山口待渡图》、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张旭《草书古诗四帖》等46件古代书法,39件古代绘画,总共85件珍贵馆藏书画。</h3> <h3>第一眼看到的是‘商牛胛骨卜辞大 版’。立刻被震惊了,以前只在教科书中见过的。好激动!这是罗振玉(甲骨学、考古学的奠基者)的旧藏!甲骨年代久远,共有60多个甲骨文字。它比其它的甲骨承载了更多的历史信息,愈发弥足珍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就是因为好多甲骨上的文字被解读成功了。)</h3> <h3>这几件《洛神赋图》都属于宋人摹本,而辽博藏卷是其中摹制水平最高的一件,也是唯一图文并茂的一件。听有人在讲,这是宋代皇家画苑里的画家的模本中最出色的,上面有赵构的题字。</h3> <h3>接下来有些目不暇接,心情也复杂起来。激动着这些书法画作的精妙,又懊恼着不能确切的地知道她们精妙在何处?在柔和的灯光下静静陈列的珍品其实等待的是它的知音,唉……听到有人在讲解就冲过去听一耳,然后满心欢喜一阵。由于自己完全是艺术的门外汉,于是不免对懂得艺术的人肃然起敬。当时,哪管知道得比我多一点点的人都让我心怀崇拜,真的。😄</h3> <h3>当时猜测这张肯定珍贵,上面印了好多曾经拥有它的人的印章。但现在想来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特别珍贵的藏品也许不会这样被反复转手,也许会被少数人(比如皇家)长期珍藏,有的不再与世人见面,甚至被喜爱的帝王作为了随葬品。(例如《兰亭集序》的真迹相传就被唐太宗作为了随葬品,流传后世的都是摹本。)</h3> <h3>看来对好多珍品的了解需要借助度娘的帮助了,例如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等。其它的馆藏我都走马观花。仔细看过介绍的,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片茫然了。但依然为能来到省博参观而开心,虽然不太懂,还是领略了些许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特别开心!😀😀😎<br></h3> <h3>8日中午,百忙之中和老同学约个会,因为想念,克服困难,也要短暂相聚,匆匆留下合影。这是小梅的沈阳大学校园,相约下次去参观何梅的育才中学。</h3> <h3>何梅下午赶回去上班,我跟杨教授来到她的研究生课堂,和她的学生一起聆听《国际汉语推广》的前世今生。小梅作为学院的副院长,有千头万绪的行政事务,还亲自给学生上课,课上涉及到每个时代的历史事件都能信手拈来,底蕴深厚。</h3> <h3>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大学时光,奇妙的是给自己上课的不是曾经的老师,而是曾经的是同学😊</h3> <h3>‘’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短暂相聚,匆匆别过,何梅和小梅,特别期待下次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