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h1><h1> 初冬时节,又是蒙蒙的细雨天,我终于来到了绍兴,踏着宽宽的青石板路,走进了鲁迅故居、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和三味书屋。</h1><h3><br></h3><h1> </h1><h3> </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1> 我们中学时的课本几乎每学期都会有一篇鲁迅的文章。鲁迅的杂文很多,有些也不一定适合孩子们去理解,所以很多都是节选。《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社戏》《药》.......这些我们可以随口就来的文章不知有多少篇,并且篇篇都是考试的重点,多数还要背诵。这些文章现在有些也没学明白更不要说当时了。但无论怎样,他笔下充满儿时童趣的百草园和被老师用戒尺惩罚过读书的三味书屋及滑船去看社戏这些情节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绍兴有了无限向往,尤其想坐那里的乌篷船。</h1>
<h1> </h1><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1> 搭乘出租车便早已看到了鲁迅故居的标志。真的下车踏上青石板路沿着路边的水渠走过去,心里更是有些激动。</h1><h3></h3> <h3></h3><h3></h3><h3></h3><h3></h3><h1> 想着是不是也像北京的鲁迅故居那样仅仅是个老的小四合院。完全不是,那是个像南方园林设计一样复杂的大院子。</h1><h1> </h1><h3></h3><h3></h3><h3></h3> <h1>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个百草园由于是周家族里人一起共用的大的让我惊叹。</h1> <h1>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他当时上私塾的三味书屋依然保存完好,他的塾师寿镜吾在此教书60余年。这里还摆放着他用过的桌椅,为自勉刻在桌子角上的“早”子也用玻璃保护了起来。</h1> <h3></h3><h3></h3><h3></h3><h1> 鲁迅祖居是他爷爷的住所,由于他当时位居进士,所以是我看过的最豪华的旧居了。里面除了有用于接待客人祭祖婚嫁的主厅、主人卧房、书房、餐厅、沐浴室外,还有女儿房、绣房、琴房、公子房、藏经房等等,等等........周家台门几乎占了整条街的半边。</h1><h1> </h1><h3></h3><h3></h3> <h3></h3><h3></h3><h3></h3><h1> 尤其是与老居容为一体的鲁迅纪念馆,设计考究展品丰富。展馆的一层外面还可看到很多老式房屋和乌篷船走的水路。</h1><h1> </h1><h3></h3><h3></h3> <h1> 绍兴之行又让我重听了鲁迅的多篇文章,并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不一样的理解。</h1> <h1> 梦想中的乌篷船想着应该比看到的大而宽敞,走过这窄而曲的河道才知道乌篷船是狭而长的。当时坐在乌篷船上看社戏也不是那么舒适。晚上到距鲁迅故居很近的仓桥直街这条古街上走走,想着大概鲁迅小时候是不是也曾在这玩过……</h1> <h1> 绍兴是一座典型的水乡,据说清代以前是个大都市,否则不可能出这么多大家才子。乌篷船只是清代绍兴农村落魄时期水上交通工具,后来成了绍兴的名片。</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