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观瞻了佛陀初转法轮之地 — 鹿野苑,告别了瓦拉纳西,乘机飞往新德里,开始了印度金三角地区(Delhi - Agra - Jaypur)之游。德里(Delhi)、阿格拉(Agra)和斋普尔(Jaipur)这三座城市呈三角形坐落于印度北部,相互间的距离均为200多公里,都曾作为首府之地,是著名的古城,历史积淀深厚,被称为旅游金三角。</h3> <h3>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分为历史悠久的旧城区和后来规划的新城区,也就是旧德里和新德里,中间一座德里坎登门(Delhi Cantonment)把新、旧城区连接在一起。旧德里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公 元前约1400年,班度族的都城便位于德里,公元前一世纪,孔雀王朝重建此城,随后拉其普特王朝、德里苏丹国都建都于此。.17世纪中叶,莫卧儿王朝把首都从阿拉格迁至此地,用10年的时间改建德里城,也就是老德里。19世纪中期,英国将英属印度的首都迁至加尔各答,1911年又迁回德里,并在旧城以南兴建新城,称为新德里,从1931年起,新德里成为首府。1947年印度独立,新德里仍被作为首都。现在、新老德里早就连成一体,新德里成为新老德里的共同名称。</h3><h3>新德里位于印度的西北部,恒河支流从城东缓缓流过。城市街道呈辐射状,蛛网式的伸向四面八方,总统府、国会大厦等政府机构集中在德里门以南的宽阔大道两旁 ,绵延几公里。</h3> <h3>德里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949年,据说是在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倡议下而建。它是印度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有印度上古时期至今不同地区的各种珍贵历史文物,如古代手工艺品、铜器、陶器、雕刻以及宗教艺术品等,是印度几千年文明史的浓缩。馆内设有史前、印度河流域文明、孔雀王朝艺术、珠宝、绘画等二十多个展厅,更难得的是馆内还供奉着佛陀的真身舍利。</h3> <h3>在馆内大展厅门口一字排开来个合影留念,这阵势够霸气!</h3> <h3>公元前321–184年的孔雀王朝时期,印度的海上航行和贸易活动频繁,皇家造船厂已可建造出不同级别的海船,并设有专门负责航运事务的管理部门。据希腊和阿拉伯的记载,早在公元一世纪,印度和远东之间已有定期的海上往来,印度在东南亚地区长达1300年之久的殖民历史也印证了其曾经的海上强国地位。</h3> <h3>国家博物馆收藏有6400多件各式各样的武器和盔甲,有些是不同时期王室成员的佩剑之类。</h3> <h3>腾空嘶鸣的战马</h3> <h3>大象在古印度即可充当交通工具,也可作为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h3> <h3>双人对弈的场景栩栩如生</h3> <h3>这枚象牙双面雕刻图像,呈现的是佛祖生活修行的情景。</h3> <h3>犍陀罗风格的佛陀头像。</h3> <h3>孔雀王朝之后的笈多王朝时期(公元320–600年)是印度佛教艺术的鼎盛时代,佛像雕刻在继承贵霜时代的犍陀罗(阿富汗)、马图拉雕刻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印度风格的笈多式佛像,在高贵单纯的体型塑造中灌注了沉思冥想的宁静气质。</h3> <h3>湿婆神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形象是五面三眼四臂,作为毁灭破坏之神,又拥有再生的力量,象征着神秘和狂暴的自然之力。听来较为恐怖的湿婆,却又是个多才多艺之神,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又被尊为舞神,据说会跳108种舞蹈,在欢乐或悲哀时都喜欢跳舞。图中的湿婆正在火圈中起舞,头发飞扬,右手执鼓,象征着生命;左手托着火焰,象征毁灭,一只脚踩着代表无知的侏儒,躯体在空中扭摆,舞姿曼妙迷人。印度教中有湿婆派,信徒将她奉为宇宙最高神,在民众中得到广泛的信仰崇拜。</h3> <h3>在展厅的一端,有一尊陈放在玻璃罩里的金色佛塔,塔里供奉着佛陀二十二颗真身舍利。这些舍利子是印度考古人员于1972年,在印度北部的一座古塔中挖掘出来的。</h3> <h3>看完国家博物馆,下午我们接着参访了佛光山新德里沙弥学院。星云法师本着"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宏愿,在世界各地兴办佛学院,弘扬、传承佛法。</h3> <h3>慧显法师边引导参观边介绍学院的情况。</h3> <h3>小沙弥们在表演节目,他们大多来自印度不同地区的贫苦人家。</h3> <h3>第二天一早,便乘车前往阿格拉。从第一代君主巴布尔开始,阿格拉便成为莫卧儿王朝的首都。这是一个保有中古世纪风貌的古城,位于德里以南约240公里处,著名的历史遗迹有阿格拉红堡和名闻遐迩的泰姬陵。</h3> <h3>阿格拉古堡建于亚穆纳河畔的山丘上,全部采用红砂石建造,故又称红堡,与德里的红堡齐名。这座方圆约1.5平方公里的宫堡,城墙高20米,外形宏伟壮观,内有宫殿、清真寺和瞭望塔。当16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第三代君主阿克巴大帝选中了此址开建,费了近8年的时光,方于1573年建成。古堡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堡内的宫殿,虽经历数百年的漫长岁月,但画梁和墙壁上精巧的雕刻与设计,仍隐约保留着昔日富丽堂皇的风貌。宫内有著名的谒见大厅,是帝王接见大臣和使节的地方。大院四周有二层小楼环绕,宫墙金碧辉煌,彩画似锦。</h3> <h3>这座八角形的石塔小楼,据说就是莫卧儿帝国第五代君主沙贾汗被其子奥朗则布囚禁的地方,从这里极目远眺,可以看到15公里外的泰姬陵。据说他经常默默地坐在小楼中,怀着无限的思念之情望向泰姬陵,似乎在向他心爱的皇后倾诉着内心的孤寂和哀伤......</h3> <h3>这里是堡内的莫迪清真寺(MotiMasjid),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而成,精致典雅。</h3> <h3>在院内这个空旷的广场上,据说当年每到周末,民众可以来到这儿自由活动,有点帝王与民同乐的意思呢!</h3> <h3>泰姬玛哈陵(Taj Mahal),简称泰姬陵,位于阿格拉郊外亚穆纳河的南岸,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泰姬陵建造的背后,有一段凄美动人的故事,说的是幕姆塔兹.玛哈尔—一个美丽聪慧、多才多艺的波斯女子,入宫19年,贵为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主沙贾汗的皇后,于1631年在分娩第14个孩子后不幸去世。沙贾汗一夜白头,伤心至极,为了寄托对爱妻的思念,便耗费巨资,从印度本国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等地征召两万多名建筑师和工匠,选用印度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和玉,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阿拉伯的珊瑚等,用了22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座震惊世人的艺术建筑,作为爱妻的长眠之所。沙贾汗还真是个痴情的帝王,不但为心爱之人建造了一座美轮美奂的陵墓,还遵其遗言绝不再娶,终日沉湎于忧伤之中无法自拔。据说在泰姬陵建成后,他还有意为自己建一座结构相同的纯黑大理石陵墓与之遥遥相对。然而其子奥朗则布没等他付诸实施,便弑兄杀弟,夺了皇位,把老爸囚禁于阿格拉红堡内,直至八年后死于囚室,最终得以与爱妻同眠共穴。</h3> <h3>陵园的正门楼坐落在中轴线的前端,与后端的陵墓主体建筑遥遥相对,中间是一个波斯式花园,中央的水道喷泉和两行并排的树木把花园划分成4大块,16个小花圃,据说"4"在伊斯兰教中是神圣与和平之意。门楼高30米,红砂岩落成,上方有拱形圆顶的亭阁,镶嵌有美丽的花形图案。</h3> <h3>纯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泰姬陵,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壮美无比,加上陵墓前水池中的倒影,仿佛有两座泰姬陵互相辉映,难怪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据说一日之中,随着阳光强弱的不同,泰姬陵会呈现不同的景象。晨起时分,是灿烂的金色,似绽放的花朵;中午呈白色,光芒耀眼;傍晚呈灰白色,色泽柔和;月光下的泰姬陵,呈现出银白色,清雅出尘。由此泰姬陵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早中晚游览票价不一样的景点,当然这是对本国游客而言。为避免中午的暴晒和客流高峰,我们起了个大早,赶在早上7点前进入陵园,这时游客稀少。园内静静的,泰姬陵仿佛刚从梦中醒来,白色的陵寝宛若高贵的皇后,端坐主位,静待人们前来瞻仰。</h3><h3><br /></h3><h3>泰姬陵占地总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四周是一道红砂石围墙,陵园分为前后两个庭院。前院古树参天,草绿花香 ,开阔而幽雅;后面的庭院有宽阔的水道和喷水池,喷出的水柱交叉错落。后院的主体建筑就是陵墓,全用洁白的大理石建成,高达5米多的基座上,耸立着尖拱大龛的主殿和四角的高塔。据说建筑陵墓时,在主体下方挖了18个井,每个井都以一层石头一层柚木的方式,把地基层层叠起,以减低地震对陵墓主体的损坏。主殿四角均有一座圆柱形高塔,每座塔都向外倾斜12度,如遇上地震只会向四方倒下,而不会影响主殿。塔与塔之间耸立着镶满了半宝石的墓碑。陵墓内有两座空石棺,沙贾汗王和王后葬于空棺处地下的土窖内。墓室中央有一座大理石纪念碑,陵墓的每一面都有30多米高的拱门,墙上镶嵌着浅浮雕和宝石,陵寝内还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据说是出自中国明代工匠的雕刻,可惜不能拍照。</h3><h3><br /></h3> <h3>寝陵前的水池,前面左右两侧各有一张长凳,是最受欢迎的留影地,右边的长凳被印度人称为"黛安娜之椅",1992年黛安娜王妃访问泰姬陵时,曾在此孤独留影。后来,哈里王子夫妇也曾在这张长凳上默坐合影,以示对亡母的悼念。</h3> <h3>寝宫的门窗和墙面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而成,并用各色宝石镶嵌出色彩艳丽的花朵图案。</h3> <h3>眼睛(镜)中的泰姬陵,有意思吧!</h3> <h3>在陵墓主体建筑的两侧,各建有一座清真寺,以红砂石建筑而成,顶部是典型的白色圆顶。清真寺与陵墓构成了对称之美,使整体建筑看起来平衡和谐。</h3> <h3>亚穆纳河岸边的泰姬陵围墙一角</h3> <h3>陵墓右侧的清真寺前</h3> <h3>红砂岩墙上美丽的花纹图案,令人叹为观止,美女学友们更是精彩纷呈!</h3> <h3>有人说,不到泰姬陵就不算到过印度,看过泰姬陵,才能体味到此话的道理。君主之爱,倾举国之力,谱写了一段瑰丽的爱情绝响,为世人留下了建筑艺术最完美的瑰宝……</h3> <h3>看了泰姬陵,便告别阿格拉,乘车前往金三角的西南角—斋普尔。这也是印度北部的一座古城,拉贾斯坦邦的首府,距德里约250公里。18世纪初,莫卧儿帝国势微,拉贾斯坦的土地上,有着大大小小的土邦主占地为王,其中有一位文武全才的王公叫萨瓦伊·杰伊·辛格,同时也是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最重要的庭臣,他不仅是那个年代伟大的政治家、武士、学者,还是天文学家和建筑师。由于对城市设计感兴趣,他搜集起当时许多欧洲城市的设计图案,并草拟了自己的图样,斋普尔就是在他别具匠心的规划下修建起来的。为了使斋普尔这座城市与众不同,他规定建筑物必须用浅砂岩建造,全城的房屋外墙都刷成粉红色,斋普尔"粉红之城"或"玫瑰城"的美誉便由此而来。城市三面环山,分为新旧两部分,旧城区四面有高大的城墙,市区庙宇林立,街道宽阔,呈棋盘方格式,粉红色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新城区多为火车站、汽车站、酒店所在地。这是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豪华的小汽车和慢悠悠的牛车并驶在街上,气宇轩昂的骆驼拖着木车穿街过市都不是什么新鲜事。</h3><h3><br /></h3><h3>市中心有座纯印度风格的古建筑临街而立,这就是斋普尔的象征—风宫。它是一座粉红色半圆形的五层建筑,顶部一座座拱形圆塔彼此相连,宛如一座塔山。正面有无数扇用红砂岩镂空雕成的八角形窗户,密如蜂巢,拱形窗楣,雕以各式图案,十分精美。这么多的窗户,使得宫殿内任何地方都有风吹过,倘若遇上狂风吹袭,只要将窗门全部打开,大风就会对穿前后窗户,而不致毁坏宫殿,这便是"风宫"的来由吧!除此之外,重多王室嫔妃们还可以透过窗户,俯瞰街景,观看庆典活动而又不被外人看见。 </h3> <h3>在这里,既可外观风宫,又可居高临下,俯瞰全城。</h3> <h3>琥珀堡,斋普尔曾经的古都,是当时的藩王Raja Man Sing于1592年建立的都城,位于一座能俯视全城的山丘上,浅黄色的外墙装饰,远看呈琥珀色,故称之为琥珀堡。古堡由多个独立宫殿组成,居高临下,气势巍峨,下方一条护城河,周围环绕着蜿蜒的高墙。</h3><h3><br /></h3> <h3>骑着大象上琥珀堡,是当地的一大特色。</h3> <h3>坐在象背上沿着护城墙的石头路上山,晃晃悠悠,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h3> <h3>古堡中央的御花园</h3> <h3>琥珀堡内有数座独立建筑,其中以镜宫最为著名。宫殿用玻璃嵌壁,在阳光反射下,整个宫殿熠熠生辉,流光溢彩,非常漂亮。</h3> <h3>宫堡外围建有用于军事防御的围墙和堡垒。</h3> <h3>斋普尔城内的简塔·曼塔天文台建于300多年前,也是那位天才的王公萨瓦伊·杰伊·辛格的杰作,是当年的星相学家用来观测天象的场所,至今保存完好,各种观测仪器还能为天文学家所用。</h3> <h3>院内有众多奇形怪状的砖砌建筑,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日晷,12个三角形的小建筑,代表12个星座,角度和方向都朝着各自天空中的星座,至今还被用于研究占星学。</h3> <h3>学友们纷纷与自己星座的小建筑合影留念,这是天蝎座的。</h3> <h3>城市皇宫位于旧城中心,是拉贾斯坦城邦臣服于莫卧儿帝国后,于1728年兴建,建筑风格是拉贾斯坦和莫卧儿的混合。宫殿有一部分被改建成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当时斋普尔国王的珍宝和精致用品。</h3> <h3>看这拍摄架势,是不是很有专业范儿?</h3> <h3>孔雀门前,学友们兴致盎然,各展身手,最后连素不相识的游客也被感染,主动加入到我们的合影队伍中来。</h3> <h3>结束了斋普尔之行,按原行程安排是继续乘车约7个小时返回德里。近两周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颠簸而行,实在是太疲惫了,这最后的车程真要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啦!在强烈要求之下,得以改乘飞机回到金三角的尖顶—德里。最后一天在德里,游览了顾特卜塔、莲花庙、胡马雍陵等名胜景点。</h3> <h3>顾特卜塔(Qutub Minar)位于距新德里约15公里的梅特乌里村,始建于1193年。当时,顾特卜战胜了德里的最后一个王国,建立了德里苏丹国,便开始修建此塔以纪念伊斯兰教的胜利。高耸入云的顾特卜塔是早期伊斯兰式古建筑,塔高72.5米,塔身自下而上逐渐变细,塔基直径约15米,而到了塔顶仅有约3米, 塔内饰有优美的壁画,镌刻着经文,并有陡峭的石梯,可盘旋而上直到塔顶。可能是出于保护古塔的考虑,我们到时,已不允许进入塔内, 只能在外仰视观望了。</h3> <h3>古塔的周围是一片考古区,著名的伊斯兰建筑遗迹,其中有印度北部最古老的清真寺遗址。此寺是拆了20多座印度庙建成的,尽管展现在眼前的尽是些断壁残垣,但从部分保存完好的精美石柱上,仍可以想象出当年的恢弘气势。</h3> <h3>寺内立着一根乌黑的大铁柱,高约7米,重约6吨,看上去不怎么起眼,但名声却却比清真寺还大。据记载,大铁柱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惊奇之处在于多年来它一直裸露于废墟之中,饱受风吹日晒雨淋,但却从不生锈。据专家对铁柱进行化验分析,除主要成分为铁质外,还含有少量的碳、硅、硫等其它金属元素。也就是说这根古老的大铁柱其实是合金铸造。难道一千多年前,古印度人居然会用合金造柱?是发明还是偶然巧合?铁柱之前,经常挤满了游人,总要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h3> <h3>残存建筑上的穹隆,看似粗漫,却也韵味十足。</h3> <h3>精美的廊柱,仍保存完好。</h3> <h3>莲花庙是巴哈伊教的寺庙,称为巴哈伊灵曦堂,因建筑造型酷似盛开的莲花而得名。整个建筑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底座边上有九个连环的清水池环绕着,这不仅增添了灵曦堂的妩媚气质,还起着一种有效的自然冷气系统的作用。莲花庙高达34米多,占地面积26公顷有余,于86年底建成。寺内空气清新,陈设简单,没有供奉任何神像,只有一排排的长椅和前面的讲台,无论种族,不分教派,只要拥有一颗大同之心,便可来此祈祷。莲花庙是新德里的地标建筑,每天吸引无数游客来此观瞻。</h3><h3><br /></h3><h3>巴哈伊教又称"大同教",创立于19世纪的伊朗。创教先驱巴孛(Bab)是波斯人,他于1844年预言,上帝的使者即将出现,人类要做好准备,迎接圣使的到来。并在他的圣作中暗示,那位即将到来的圣使,是一个称作巴哈欧拉的人。随着巴孛的信仰开始蔓延,伊斯兰教士们将其视为威胁,便把他囚禁起来,并于1850年7月将其处以死刑。同时约有二万多名追随者在波斯各地的屠杀中丧生。后来,在巴孛的追随者巴哈欧拉及其子阿博都巴哈的领导推动下,巴哈伊教还是在全球传播开来。现在美、德、澳洲、巴拿马、印度等地共建有7座灵曦堂,各地的灵曦堂都是九边形的,象征完整、一致及团结之意。巴哈伊教义的核心是: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类一家。</h3> <h3>德里门位于德里市中心,是个地标性建筑,为纪念在一战和第三次英阿战争中牺牲的印度将士而建,有点类似于巴黎的凯旋门。德里门也是新旧德里的分界线,以北是破旧脏乱的老城,以南是现代化的新都。经过德里门,仿佛在两个世界中穿越。</h3> <h3>胡马雍陵(Mausoleum of Humayun) 建于1569年,位于新德里的东南郊,是莫卧儿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马雍的陵墓。陵园坐北朝南,主体用红砂岩建造,陵体呈方形,四面有门,陵顶是半圆形、四周由约二公里的红砂石围墙环绕。陵园内绿草如茵,风景优美。整个建筑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建筑风格的典型结合,看上去庄严肃穆,亮丽清新,于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锡克教堂位于德里城区,是教徒们礼拜的地方。在入口处,便要脱鞋后光脚进入,堂内大厅有粗大的石柱撑起穹顶,显得宽敞明亮。祭坛上没有神像,供奉着用布盖起来盛放在箱子里的经典,旁边有两个人手拿佛尘照护着。信徒或游人进入厅内,可席地而坐,或静默或祈祷。礼拜时信徒在经典前跪拜,叩头额要触地,以表虔诚,退下后在会众中打坐,或跟随司会的长老唱经。</h3><h3><br /></h3><h3>锡克教(Sikhism)是1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神教,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主要流行于印度旁遮普邦以及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地。教徒奉行祖师崇拜制,视祖师(又称上师)为神的使者,在第十代上师戈宾德·辛哈死后,改以锡克教经典《阿迪格兰特》为第十一任上师至今。</h3> <h3>锡克教徒的典型扮相是头裹长巾,留长须发,戴发梳,穿短裤,佩短剑,戴手镯。</h3> <h3>旅途中随手所拍,也可从中略窥当地的风土人情。</h3> <h3>紧邻尼泊尔的边境小镇。</h3> <h3>生活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女子</h3> <h3>印度女子也有以头顶物的习俗呢!</h3> <h3>上学路上的孩子们</h3> <h3>吠舍离的村落</h3> <h3>在那烂陀景区,印度帅哥争相与学友美女合影。</h3> <h3>富有生活化的母与子</h3> <h3>街边卖艺的父子</h3> <h3>瓦拉纳西街头的小花店</h3> <h3>印度耆那教的苦行僧(图像为网上下载)。</h3> <h3>结束了印度之行,我一直在心里问自己:印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对此却又感到茫然,似乎不知从何说起……</h3><h3> <br /></h3><h3>首先古印度的概念应是南亚次大陆,因为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在那时同属印度。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印度河流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的哈拉巴文明,虽然这段5000年前的古老文明已然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到来之后所建立的以吠陀文化为核心的灿烂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中也堪称独树一帜,并延续至今。不朽的三大圣书《吠陀经》、《奥义书》、《薄伽梵歌》和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门》,被视为早期人类宗教哲学思想的法典,并由此产生了世界上两大宗教—在婆罗门教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印度教和佛教。这一时期古印度在哲学方面创立了求真识辨的因明学,在自然科学方面发明了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成为现代数学的基础,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h3><h3> <br /></h3><h3>另一方面,印度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命运多舛,可谓多灾多难。喜马拉雅山南麓肥沃的土地和印度洋暖湿气流带来的富饶物产吸引着无数的掠夺者。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赛种人、鲜卑人、大月氏人、土耳其人、匈奴人、蒙古人、突厥人等都曾征服过这里。印度历史上受到过大小300多次不同的征服,入侵者很少被赶走,而是不断的被同化,印度"像海洋一样有无限的吸收能力",并有着惊人的包容能力来同化外来种族与文化。征服者融入了印度社会,又被下一拨强盗征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3000年间有强大影响力的朝代更替中,只有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是其土著民族建立的。古印度历史上从未有过像中华民族这样的大一统局面,即使在孔雀、笈多王朝和莫卧儿帝国几乎统一了南亚次大陆的鼎盛时期,也依然有大大小小的土邦王国存在。这造就了印度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共存和参杂的特征,也因此形成了印度文化中特有的多元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象印度有着这么多的民族,不仅宗教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而且语言各异。在1947年独立时,印度本土的语言就有180多种,另有700多种土语方言。如果说印度同化了多数征服者,那么大英帝国则是个例外。从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与法国支持的孟加拉王公的普拉西战役中获胜开始,在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中,印度曾经拥有的同化能力,在面对代表西方先进文化技术和社会秩序的英帝国时,显然失灵了。英国人带来的除了管理南亚次大陆的国家机器,还有语言,英语成了印度的普通话。同时,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也催生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正是长久以来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的积蓄发酵,引发了印度在20世纪40年代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一方面是圣雄·甘地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另一方面是穆斯林联盟为争取巴基斯坦独立而爆发的与印度教徒之间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导致的结果便是1947年的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就连1971年的孟加拉建国,不能不说也是当时埋下的隐患。如果想去看看印度河孕育的哈拉巴文明遗址,还只能去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巴分治后哈拉巴文明的两处遗址都在巴基斯坦印度河畔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h3><h3><br /></h3><h3>古印度雅利安人与土著达罗毗荼人进行文化融合后,在推进社会文明和组织秩序时,推行了一种以服务和职业为基础的阶层制度,这便是延续至今的种姓制度。主要的种姓分为:婆罗门,祭祀、教师等知识分子阶层;刹帝利,统治者、武士阶层;吠舍,商贾、金融家阶层;首陀罗,农业耕种、家庭服务等其它行业的劳动者。后来,又产生了"贱民"阶层,被称为"不可接触者",是指那些从事清道、清除垃圾等不洁工作的人。据尼赫鲁在所著《印度的发现》一书中介绍,在每一个种姓集团中保存了民主习惯,惯常有议事程序,选举和辩论的详细规则,像不记名投票、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方式在那时就有了。种姓制度自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否则也不可能维持这样长久的存在。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种姓集团之间是封闭的,甚至互相排斥,比如不同种姓间的通婚是禁止的。高种姓阶层为维护其既得权利,设法阻止任何根本性的改革;低种姓阶层地位低下,很少有在教育、文化和经济上跳出自身环境的机会。这也长期限制了行业间的竞争和人才流动,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缓慢和思想上的传统僵化,形成了社会进步的障碍。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证低种姓人受教育和求职的权力,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不仅在议会两院为其保留一定比例的席位,在所有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为他们保留高达27%的名额。另外还给低种姓出身的学生一定比例的升学名额。同时,现代科技和新产业的发展,也为打破传统种姓制度的禁锢创造了条件。</h3><h3> <br /></h3><h3>有人说,印度人的人生状态,是天然的乐观中带着漫不经心,而这也铸就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思维和浪漫的宗教人生观,这从婆罗门教发展成为印度教那些玄奥的宗教仪轨中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的表现就是在古代印度,整个的历史概念也受哲学和宗教中推理倾向的影响,古印度人不重视编年史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以至于后来学者们在研究印度古代史时,很难确定历史中的时代和制定精确的年表,而且史迹互相穿插交错而紊乱。</h3><h3><br /></h3><h3>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印度的社会运转和生活的中心是神话和宗教。应该说,印度是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全国80%以上的人信教,处处有神庙,宗教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因宗教而形成一种苦感文化。在印度各地,时而还能看到衣衫褴褛或半裸上身的耆那教苦行僧。时至今日,印度的底层穷人仍然认为自己生来就该吃苦,今生不当牛做马,来世就不能脱离苦海。他们对现实生活似乎不怎么在意,更在意的是死后会怎样,也就是说不是活在当下,而是活在来世。这也正是尽管在现今的印度贫富差距很大,阶级矛盾却并不十分突出,整个社会还相对平和的主要原因吧!</h3><h3><br /></h3><h3>现代与传统,奢华与贫穷,时尚与脏乱,这些千奇百怪、五彩斑斓的景象都能在印度同一个城市出现。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些多元繁杂中,却能杂而不乱,或是乱中有序,同生共存却相安无事。这就是印度,一个内涵丰富、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国度,一次走马观花的北部旅行,难以对其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期待能再次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去体验一下印度南方的人文风情!</h3><h3> <br /></h3><h3> <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