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的由来

杨凤艳

<h3>"二合”的由来</h3><h3>2018.07.30 杨凤艳 阅读 262</h3><h3>文字:杨凤艳</h3><h3>题记:本篇文章,作者翻阅了大量的史时资料,并结合当地老人口述,综合整理而成。如有不足之处,请多见谅。还望多提宝贵意见。</h3><h3>“二合”形成的历史背景</h3><h3> 长白余脉山峦巍巍,松江沃野稻花飘香,果实之城舒兰,犹如一颗闪亮的珍珠,辉映在白山松水之间。舒兰,满语果实,这里是满族祖先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赋予舒兰大地别样的魅力。据《吉林地志》等资料记载,舒兰,明属阿林卫。清初,舒兰为扈伦乌拉族所据,属吉林副都统辖地。境内四大山川分别是霍伦川、四合川、珠琦川、金马川。由于盛产人参、蜂蜜、松籽、貂皮、鲟鳇鱼等特产,成为满清的“封禁贡山” 也是皇族的“狩猎之地。 </h3><h3> 早年的舒兰人烟稀少,野兽密集,森林茂密,到处都是未垦之境。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奏派官兵,自盛京、乌喇、黑尔根三处至索岳尔济山,一一按地丈量,分缓急择驿站,在舒兰境内西部修筑柳条边,设驿站,舒兰是吉林柳条边的北端终点。边东为满族居住地,边西为蒙、汉人居住地。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因国内外形式所迫,清廷不得不实行“弛禁政策”,允许关内“流民”到东北开发。上谕规定,“出关人民,凡只身前往贸易,佣工以及遇关内荒之年的就食贫民,持地方官员发给的证件,允许进入东三省”。致使关内百姓纷纷流入土地肥沃,人烟稀少的东北大地“闯关东”。随着流入人口日臻增加,许多人 “爬边(柳条边)越口”,到舒兰一带。</h3><h3>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年),吉林将军景伦向皇帝奏请,请求开发舒兰平原三十万亩官荒,佃民王永祥和旗丁李占,各自在土门子、水曲柳、馒头顶子、莝草顶子等地承领十万垧荒地。次年,王永祥又承领十万垧荒田。王永祥家开垦田地扩大后,雇佣了几十名长工。这些长工大多是从山东、河北等地逃荒过来的流民。"长工中有一个叫王福的,这个人与“二合”的由来结下了深深的渊源。</h3><h3> “二合”的由来</h3><h3> 据 “二合”当地老年人介绍,清代同治三年(1865年),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有一户原本富裕的人家叫王福,因家道中落,一贫如洗,举家投奔舒兰境内的地主王永祥一家,做了长工。 </h3><h3> 王福有一个十六岁的儿子,叫王庆合,身材魁梧,相貌英俊,心地善良,自小就识文断字,口齿伶俐。这一天,叫王庆合对王福说,“咱们不能总是靠打长工过日子,我想自己去闯一闯,做点小生意。”王福答应了王庆合的请求。就这样,在同治四年(1866年)秋,王庆合揣着做生意的本钱上路了,行走到上营马鞍山(现叫马鞍岭)一带,路过一个叫三道沟的地方,被一群胡子绑架到三道沟的威虎寨。</h3><h3> 威虎山寨这一带胡子居住的老窝。四周有岗楼,围着木刻楞大厅,大厅里坐着一个胡子头,吆喝让胡子们抢走了王庆合的银钱,盘问他从哪来到哪去,王庆合自知性命难保,担心连累家人和东家王永祥,没敢说出真实身份,慌称是从山东逃荒过来的,父母在途中生病死了。胡子头见他仪表堂堂,有心拉他一起干,王庆合说啥也不答应,于是被抽了几鞭子,绑到马棚。喂马的姓卢,排行老二,人称刘二,年长王庆合几岁。这刘二也是被胡子绑来专门喂马的,在三道沟的胡子窝已经呆了三年了。刘二有心搭救王庆合,偷偷塞给他一把小刀,然后假装回房睡觉。王庆合他藏好小刀,到了后半夜,用刀子割开了绳索,偷偷叫起了刘二,俩人牵了两匹马,一起往西南逃跑。二人结伴而行,一路跑到了天津卫,靠做小买卖经商安顿下来。</h3><h3> 转眼五年过去。王庆合和刘二生意兴隆,赚了些银两,各自成了家。一日,王庆合跟刘二说“东北家里捎信来说,当地的胡子已经被剿灭了,盼着他回去呢”,刘二正好也很想回家,于是兄弟二人带着老婆孩子从天津卫回到了三道沟。因为刘二在这里生活过三年,他知道这里早些年是皇族的“封山禁地”人参、鹿茸、山珍野味应有尽有,便对王庆合说,我们把这里重新起个名字,就在这里安家。王庆合当然高兴,俩人一合计叫什么好呢?干脆就取每个人名字之中的一个字叫“二合”吧。从此,兄弟俩一个人酿起了烧酒,一个人养起了狍子,并合伙经营一些东北的山珍特产销往天津卫。生活上互相帮助,生意上互相扶持,王庆合还把女儿许给了刘二的儿子当媳妇,俩家成了儿女亲家。成为二合的一段佳话。</h3><h3><br></h3><h3>“二合屯”名字的由来</h3><h3> 据据一九八六年版《舒兰县地名志》211页记载,二合在上营镇驻地东南15公里处,东与蛟河复兴村,南与新站六家子村相邻,西与健康村,北与解放村接壤。最早有两家合资做买卖,以驻地得名。民国时期(1912--1931)归舒兰三区小城堡;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我国东北,建立的傀儡政府——伪满洲国。从伪满警察总署到一直到全省,都有警务机关。其中,小城警察署下设马鞍山(今马鞍岭)分住所,以保证拉滨线铁路线顺利建成及其正常使用。据史料记载以及当地八十六岁老人周治民介绍,他们老家是河北的,在爷爷27岁那年来到二合。爷爷来到的时候就有了十几户零散的人家,1935年,日军将在二合周边零散的居住的居民聚集到一起,建立了长300米、宽200米、高2米高的土坯围墙并设立城门。“二合屯”由此得名。据《舒兰县地名志》日本侵占时期“二合”归小城村;1945年解放后为小城区马鞍山村;1958年归小城公社马鞍岭山管理区;1962年为上营公社二合大队;1984年为上营乡“二合村”,同年11月15日改为上营镇辖村。2002年与马鞍岭村合并为马鞍岭村“二合屯”。截止到目前,二合屯现有耕地439.91公顷(6598.65亩),皆旱田。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谷子。现有126户,421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家都有大学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