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漸濃醉白池(四)

Lily

<h1>池上草堂是一座精緻的雕花廳,是內園的中心建築之一。池上草堂凌空於池上,氣勢雄偉,古樸雅緻。顧大申崇拜白居易,便將此處清池命名為‘醉白池’。</h1> <h1>走過池上草堂與四面廳之間的窄路,踏上几級台階,向東望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彷彿置於懸崖之上,池塘水面很低,水面上漂浮的是蓮葉,四周愈發的幽靜。</h1> <h1>這一灣池水的盡頭,是‘疑舫’。</h1><h1>疑舫是模仿石船的園林建築,為明代建築,清光緒23年重建。</h1> <h1>‘疑舫’二字由董其昌親自題寫。相傳這裏是董其昌的書房,也是他憑欄賞景之處。</h1> <h1>疑舫似屋非屋,似船非船,似舫非舫。獨特的設計,巧妙的構思,為整個建築融入一種夢境般的神韻。</h1> <h1>樂天軒 這裏原是宋代進士朱之純‘谷陽園’的‘文瀾堂’的遺址,距今約900年,是上海最’古老園林遺址之一。</h1> <h1>‘樂天軒’的軒名取自白居易的字號,是古人崇拜他而命名的。</h1> <h1>在樂天軒東側,珍木叢中,豎立著一塊凌霄怪石,這便是有名的‘亷石。<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1><h1>此亷石是明代松江籍書法家、南安知府張弼從千里之外帶回的一塊代表他為官清正的珍石。</h1> <h1>在樂天軒北面,靠北邊圍牆有一株250年樹齡的古銀杏。</h1><h3></h3> <h1>返回‘醉白清波’,從北隅向南觀賞。</h1> <h1>再過‘雪海堂’,觀賞秋菊。</h1> <h1>這些是《前、后赤壁賦》石刻,是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的行書精粹,是極為珍貴的鎮館之寶。</h1> <h1>趙孟頫,湖州人,原是宋室後裔,在元初當了翰林學士的大官,封魏國公。</h1> <h1>趙孟頫精于書法,尢精行楷,以王羲之為宗師,開創了元代畫風。他的書法傳世之作有《洛神賦》 、《道德經》、《四體千字文》、《松江寶雲寺》等,並有《松雪集》傳世。</h1> <h1>輟耕亭 在主幹道兩旁有兩個草亭,結構簡樸,四根立柱,一個草頂,有竹座長條坐欄,供來往行人休憩。路北草亭為‘輟耕亭’,‘輟耕’是指停耕休息的意思。這是反映元代著名文人陶宗儀耕讀生活的亭子。</h1> <h1>路南草亭為‘破罋儲書’亭,意思是一部寫在樹葉,儲存在破甕里的書。</h1> <h1>鶴唳亭</h1> <h1>結束‘醉白池’公園之旅,領略了上海之根松江的文化內涵,觀賞了秋菊,明夏荷花盛開之時,還會再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