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走进课堂,家校共育促进学生成长

世纪初中王金玲

<h3> 2018年寿光市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中出了这样一个题,“了解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情况是否适合抽样调查”。</h3><h3> 多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由于人数太多,无法做到全面普查,只能抽样调查,答案也确实是抽样调查,但是问题是国民生产总值到底是如何调查出来的,与年份有没有关系呢?老师们也拿不准。</h3><h3> 在寿光市教科研中心王江山主任和世纪初中张金谭老师的指导下,世纪初中七年级数学组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h3> <h3>  老师们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用了百度也没有得到确切答案,这时我们想到了家长,家长们分布在各行各业,说不定就有能为学生解答疑惑的家长,于是我们在家长群里发出了“征集令”,家长们反应非常热烈。七年级2班侯怡然的妈妈在统计局工作,得知这一情况后,老师主动和侯怡然妈妈取得联系,希望可以到学校给学生作专业的讲解,侯怡然妈妈欣然接受。</h3> <h3>  11月16日上午,侯怡然妈妈来到世纪初中智慧教室,给学生们讲解国民生产总值是什么?国民生产总值是如何调查的?与年份是否有关?</h3> <h3>  学生们个个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听讲。</h3> <h3>  通过侯怡然妈妈的讲解,我们知道国民生产总值包括各行各业的产值,具体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举个例子,农民种植棉花卖给加工厂卖了100元,这100元要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厂织成布后卖给服装厂卖了200元,增值的100元计入国民生产总值,服装厂做成衣服卖给商场卖了300元,增值的100元也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属于第二产业,相当于制造业。商场把衣服卖给顾客卖了400元,增值的100元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属于第三产业。另外,比如老师、警察、公职人员的增值是什么,就是工资收入。</h3> <h3>  至于国民生产总值是如何调查的,与我们想象的非常不一样。各地市都设有统计局,乡镇有统计站,各村有统计人员,这些部门和人员就负责各行各业的统计工作。逢3和8的年份,国家会组织五年一次的经济大普查,逢6的年份,国家会组织十年一次的农业大普查,逢0的年份,国家会组织十年一次的人口大普查,在普查年份,会进行全面彻底的普查。在非普查年份,例如,寿光市的大型企业,联盟化工,晨鸣集团,全福元每月会向统计局上交报表。但是小型企业,个体商户和个人无法做到月月上报,这时,统计人员会抽样调查一部分小型企业的财务状况,用来替代当地所有小型企业的财务状况。村支书也会抽样部分农户的生产收入,用来替代本村所有农户的生产收入。至于工资收入的统计,公职人员,公司都有工资支出记录,到逢0的年份,会进行详细准确的工资收入统计。</h3> <h3>  再来解决试卷上的问题,了解200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情况,因为全面大普查逢年份是不统一的,所以2006年的数据一定是抽样调查出来,我们现在去查阅数据,肯定还是抽样调查的数据。</h3> <h3>  再来反思我们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出租车3公里起步价是8元,有些学生理解为3公里内每公里是8元,3公里后每公里加收1.8元,有些学生理解为每公里收9.8元,这充分暴露了学生缺乏对生活实际的了解。但是数学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应用于生活,学生暴露的问题就需要引导老师注重教学中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教学。</h3><h3> 关于周末作业的布置问题,家长经常反应作业多,做不完,我们是不是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本周末去超市找两件打折商品,搞明白这件商品的标价,折扣,售价,再向售货员打听大致的进价,计算出利润,利润率。这样的作业是不是更受欢迎,同时,学生也理解了整个销售问题。或者布置这样一个作业,去打一次车,邮寄一个快递,搞明白是如何收费的。</h3> <h3> 当学习完第四章数据的收集整理后,我们就给学生布置了自主选题,自主组队,调查,做出报表,学生的表现比我们想象得更加积极主动,展示的成果也非常优秀。</h3> <h3>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老师们在教学中时刻在反思,在改进,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同时,家长朋友们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支持,家校共育,促进学生的成长!</h3> <h3>编辑:王金玲</h3>

学生

生产总值

国民

年份

普查

家长

抽样调查

怡然

老师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