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是我们百步小学的数学教研活动月,在教导处“青蓝影子工程”的指导下,在骨干教师示范课的带领下,各位青年教师闪亮登场,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采!</h3> <h3> 每位教师都能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收益,老师们都在课前下足了功夫:研读课标、深挖教材、查阅资料、向其他老师请教……给听课教师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这课还可以这样上,给认真的、努力学习的年轻老师们点赞!</h3> <h3> 这一学月我们一共上了11堂公开课,分别是:</h3> <h3> 林云帆老师和五年级二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解方程》。教学中,林老师强调两点:其一是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其二是注意解方程的格式。突出了这两点,为以后解稍复杂方程做准备。</h3> <h3> 刘琼老师执教了《倍的认识》。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让学生在动态变化的情境中来加深对“倍”的理解。在萝卜的增减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倍”的意义,从而真正理解了“倍”。</h3> <h3> 詹玲老师给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圆的认识》。詹老师教态自然,非常沉稳,基本功扎实。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很多,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h3> <h3> 刘小平老师执教了《11--20各数的认识》,朱校长亲自深入课堂听课,认真做笔记,还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听课状态、知识掌握情况。课后,朱校长和老师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充分肯定了刘老师的授课效果,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给我们教研组以后的活动指明了方向。</h3> <h3> 三年级林先治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他强调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突破了4个5与4和5相加的和分别是多少的难点,课堂氛围活跃,孩子们学得开心,学有所获。</h3> <h3> 一年级邓琼老师挑战了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解决问题》。老师课前认真学习课标,专研教材,分析了本班孩子的知识基础和具体情况,设计了符合本班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达到预期效果!</h3> <h3> 实习老师林舫永执教了五年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前林老师虚心请教,和五年级老师商讨如何上好这节课。课上老师始终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引到他们通过数、剪、拼、摆等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h3> <h3> 蒋军老师在《烙饼策略》活动中,让孩子们体验烙饼最优化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明白什么是两饼同烙,什么是三饼交替烙,然后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分析,得出烙饼张数与所用时间的关系,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h3> <h3> 张家贵老师执教了《9加几》。“凑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张老师从课开始的导入练习到新课的例题计算方法的讲解,一直很关注凑十这个知识点,使原本棘手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h3> <h3> 蔡亲蓉老师执教《四边形的认识》。老师让学生通过找一找、说一说、分一分等多种活动中斩获新知,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乐于动脑的好习惯。</h3> <h3> 李勇老师带领二年级二班的孩子《认识时间》, 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让静态的数学动了起来。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发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识,较好的突破了难点。</h3> <h3> 课后组织了多次议课,老师们聚在一起,对这些授课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进行详细点评,对于他们在教学中体现的教学素养予以高度肯定。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讨论非常激烈,大有意犹未尽之感!</h3> <h3> 本学月的研讨活动,以课例为抓手,老师们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分享成果。这样的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也让参加研讨的老师相互学习、启发,对于促进百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