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回想起今年国庆期间在瑞士游览,站在日内瓦湖、席尔瓦普拉纳湖边看夕阳下的湖面,在晚霞映衬下,湖面泛着粼粼红光,未被映衬到的湖面则更加深邃幽蓝。看到此景,就会想到白居易的诗句,只是所见不是江面,而是湖面而已。从瑞士回来已有一段时间了,其秋日美景却依然时时在脑海中浮现。</h3> <h3> 此次瑞士之行选择在秋天出行,利用国庆长假,前后14天在瑞士自驾深度游玩。从苏黎世进出,从东往西环线,几乎覆盖瑞士主要经典区域:恩加丁地区、瓦莱地区、日内瓦莱芒湖地区、伯尔尼高地、琉森湖地区,以及马特洪峰、少女峰、雪朗峰、阿莱奇冰川等经典雪山和冰川,体验在少女峰中徒步,到访法国鲜花小镇伊瓦尔、欧洲小国列支敦士登,翻越欧洲著名的富尔卡山口,感受中世纪的世界文化遗产,尽享瑞士的经典山地田园风光。</h3> <h3> 此次还是我们第一次出国自助行,也是第一次在国外自驾。出行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也得到我的同事风车车这位旅行达人的大力帮助。毕竟去到异国他乡,做足功课才敢出行。</h3> <h3> 9月27日晚上在香港乘机,经过12多小时的飞行,于28日当地时间早上6点多安抵苏黎世(Zurich)国际机场。顺利入境,提取好行李后,按照功略,买好当地电话卡、SBB半价卡(Swiss Half Fare Card),按预定时间到租车公司提车后,上午9点半就正式开始了此次的自驾之旅。<br> 开出停车库,走向公路了,Google导航还没发出指令,只好先走上一段路试试,正茫然间,指令终于发出来了,顺利找到了正确路线。第一次用Google导航,不是很熟悉,行驶间提前下了高速,转向了乡间公路。查看距离和到达时间差不多,干脆继续往前。</h3> <h3> 一走上乡间公路,换了另一种画风,公路同样平坦,只是由双向四车道变为二车道,蜿蜒穿梭于田野、树林之间。天空艳阳高照,四周绿意满目,小屋点缀期间。突然眼前一亮,是一大片的薰衣草地,赶紧路边停车,下车一阵拍摄。刚启程,就有小惊喜!</h3> <h3> 拍完继续前往第一个目的地,是离机场60公里远的小镇施泰因(Stein am Rhein)。施泰因是一个位于莱茵河边紧邻德国的小镇,有着“莱茵河畔的宝石”之美誉,是瑞士最有中世纪氛围的城市之一,以其外墙上精美的湿壁画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这也是我们第一站到此地的目的所在。</h3> <h3> 一个小时后,车已开过了施泰因桥,在钟楼附近找到了停车场。停车收费的机器上标的是德文,仔细研究了一下,基本上弄懂了操作流程,这是个按车位号交停车费的。不过为慎重起见,还是找了当地人指导一下。停好车后,即开始逛小镇了。</h3><h3> 穿过一条不知名的小巷,不经意间来到了莱茵河畔。又见莱茵河!这是条著名的河流,曾在德国,法国,卢森堡等国均与她相遇过。河道在施泰因这里拐了一个弯,象一条玉带轻轻地绕着两边古朴的房屋。</h3> <h3> 正是入秋时节,岸边的树木或绿或黄,绿的青翠,黄的灿烂,在秋阳下显得特别的生动。河面宽阔,水流平缓,河水清澈碧绿,游鱼可数,水草清晰可见;码头上停泊有好几艘游艇。</h3> <h3> 在河边走了一下,回头去看湿壁画。其实刚才车从桥上驶过,拐入钟楼下的街道时,迎面一幅巨大的彩色湿壁画,已给我们惊鸿一瞥。</h3> <h3> 湿壁画,是一种十分耐久的壁饰绘画,是绘在铺上灰泥的墙面或天花板上的画作。湿壁画需边涂灰泥边用天然颜料绘画,涂一层灰泥画一层,使画的色彩渗入墙体。等灰泥干燥凝固之后,图画便永久保存于墙壁表面。</h3> <h3> 施泰因的湿壁画集中在一条不长的主街上。一踏进去,仿佛进入了一个巨幅画卷长廊,一幅幅珍品画卷依次展开。环顾四周,均是色彩依然艳丽的画卷贴在房屋的外墙上。一栋连着一栋的老楼房被美丽壁画装饰,古色古香;风格华丽,极尽繁复。置身于这样的街道之中,有种恍如隔世之感。</h3> <h3> 施泰因最著名的湿壁画是太阳湿壁画、皇冠湿壁画、石葡萄湿壁画等。这些年代久远的精美的湿壁画,成为了施泰因的名片。</h3> <h3> 每一幅画都可能出自名家手笔,甚至每一幅画都有自己的名字,例如“王冠之家”,“鹿之家”,“红牛之家”等等,令人百看不厌。</h3> <h3> 除了湿壁画,古老的凸窗也很有特色,豪华讲究又极具实用,同样吸引眼球。</h3> <h3> 游人并不多,可以在此慢慢观赏。在广场、街边有几处露天餐饮、咖啡座,这便是瑞士旅游大使灯不鲁姑推崇为“平生所见最奢侈的咖啡座”。假若有更多时间,在此静坐着慢慢地喝一杯咖啡或啤酒,坐拥稀世珍宝,该是件多么得意的事。即便是一杯普通的咖啡也胜过五星级酒店昂贵的咖啡无数倍。</h3> <h3> 接着去看位于施泰因城外山顶上的荷恩克林根城堡(Burg Hohenklingen),从停车场到城堡2.6公里,开车5、6分钟即可到达。城堡雄踞在施泰因北侧的山上,从城镇的任何开阔的地方都能一眼望到它。它修建于13-15世纪,在历史上很少受到战火的侵袭和破坏,完整地保存到了今天。</h3> <h3> 城堡是对外开放的,因不太了解其历史,参观过程中也就没多少感觉和收获,只感到其规模不小、建造坚固而已。城堡里还设有餐馆,里面有好些人正在一边吃饭,一边饱尝美丽的风景。</h3><h3> 这里应是俯瞰小镇的绝佳位置,美丽的莱茵河谷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山下是连绵的葡萄园,弯弯的莱茵河两岸是错落有致的红顶房屋,在逆光下泛化朦胧迷离的晕光。<br></h3> <h3> 接着下山,前往欧洲小国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的首都瓦杜兹(Vaduz)。列支敦士登坐落于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的莱茵河谷,其西边以莱茵河作为边界与瑞士相邻,东侧则是以阿尔卑斯山脉的山岭地带与奥地利为界。列支敦士登是一个内陆国家,与乌兹别克斯坦并列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家。全国只有西侧约三分之一的面积位在平坦的河谷里,其余地区大都属于山地。</h3> <h3> 下午4点左右抵达瓦杜兹,停好车后走了200米即来到了米特尔多夫街区,它是瓦杜兹主要的商业街区,也是游客主要游览的区域,在这里遇到了一个人数不少的中国游客团。只见导游站在仅有三层楼的国会大厦前稍作介绍后,即让游客们自由闲逛了。</h3> <h3> 街区不大,在这里我们逛了一下手表店,名表荟萃,价格高低不一。</h3> <h3> 接着找到邮票博物馆,去观赏邮票。列支敦士登国家发行的邮票闻名遐迩,邮票精美,广受欢迎。馆内收藏有本国及其它国家和地区发行的邮票及首日封,款式多样。除了展出邮票之外,博物馆里还摆放有邮递员的用具,如手提灯、邮包、喇叭等,以及印制邮票的活字板、邮戳等。</h3> <h3> 然后去看瓦杜兹城堡(Schloss Vaduz)。它是最古老的皇室家族住宅,也是列支敦士登引以为豪的地标。因国王(也叫太公)居住在此,因此并不对外开放。开车到城堡门口时,见有一个停车场,停着两辆普通的奥迪车。开始以为此处可以停车,也就拐进去了。刚停好准备下车,门卫来示意不能停车。只好将车继续往前开了近200米停好车,再返回来外观城堡。</h3> <h3> 站在城堡脚下,可感到城堡的不凡气势,高大的城墙上耸立着几个高高的塔楼,犹如威严的哨兵。它背靠大山,居高临下,俯视山谷平地和城镇,接受子民们的仰望。</h3> <h3> 从瓦杜兹城堡开车下山,半路上有一个葡萄园,旁边有个红房子,是拍摄城堡的好位置。</h3> <h3> 山坡上葡萄园和山下瓦杜兹城烘托着城堡,远方则有雪山为城堡做背景。在此拍了好几张照片,也是来瑞士后第一次近距离观赏葡萄园。</h3> <h3> 此时已近下午6点了,游玩得也有点累了,即赶往位于迈恩菲尔德(MaienfeldI)的Jenins,今日住宿酒店所在的村庄。很顺利地找到了酒店,拿着订单找员工办理入住手续,员工则喊来了酒店老板娘。下酒店订单时已知酒店的老板娘来自中国,就干脆用普通话交流起来了。原来她在英国读书时认识了她的先生,结婚后就和先生一起经营起这个家族酒店了。酒店坐落在一个葡萄酒产区的山谷中,周围尽是葡萄园。</h3> <h3> 办好入住手续后,坐在露天餐厅吃晚餐。按老板娘的推荐吃了野生鹿肉,不过味道确实不咋的,可见歪果仁的烹调技能差国人太远了,不过所点的红酒和老板娘所送的葡萄汁倒是不错。老板娘的父母也正好在此,他乡遇国人,分外热络,又是好一阵闲聊。</h3> <h3> 第二天一早起来,站在阳台上欣赏山谷和葡萄田的美景,景色不错,满眼葡萄树。村子不大,最显目的除了教堂,就是村边这座已有106年历史的酒店了。</h3> <h3> 吃早餐时,老板娘的父亲用从国内带来的上等花茶,给我们泡好了满满的一杯,花香四溢,喝上一口,满口甘甜。老板娘他们还极力推荐我们去附近的一个景点海蒂小屋(Heidihouse)看看,说是日本游客非常喜欢的地方,风景很好,来回也就2个小时左右。因我们没有此计划,为了不影响后续行程,只好婉言谢绝,与老伯他们依依惜别。</h3> <h3> 这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是离酒店150公里远、一个位于边远山区的美丽村庄瓜达(Guarda),她有着“漫画书中的童话王国”的称号。<br> 途中风景俊秀,只是一路鲜有停车处,不能停下来好好欣赏拍照,只好将美景留在脑海中。<br> 途中要经过久负盛名的达沃斯镇。达沃斯以其论坛闻名,但我们此次旅行的宗旨是尽量忽略繁华的都市小镇,探寻充满乡野气息的自然风光为主,自然略过达沃斯镇。 <br> 不过当达沃斯湖跃入眼帘时,还是让人忍不住停下车来。</h3> <h3> 穿过湖边的酒店大堂和餐厅,只见苍翠的山脚下,一潭碧绿湖水在微风中泛着阵阵涟漪,湖边静静地停泊着几只小船;湖的另一边传来阵阵铃铛声,原来是一群羊在湖边草地上悠闲吃草;回看酒店,住客们正在阳台上一边欣赏着湖景,一边沐浴着朝阳,旁边则是几棵满是黄叶的小树,真羡慕他们住在如此好位置的酒店。</h3> <h3> 继续往前,不久,驶上了盘山公路。沿途有不少人将车停在路边停车场,穿上运动服,或徒步、或爬山、或骑山地自行车,在这空气清新环境美的地方运动该是件幸福的事。<br> 公路盘旋而上,开始翻越海拔 2383米的弗留拉山口(Flüela Pass)。海拨渐渐升高,茂密的森林和青绿的草地慢慢抛在了身后,换了个画面,变成了石灰岩地貌,树没了,草少了,山间融化的雪水汇成小溪流,汇集到公路边的小水塘中。<br></h3> <h3> 上午11点半抵达瓜达,车子只能停在村口停车场,沿着一条上坡小路进村。这条路有一边用木栅隔出一条人行道,另一边则是满坡的牧草。<br> 村子位于一个小山坡上,前低后高,两边房屋沿着山坡往上建,以一条主街为主。很多房屋的墙面上都有各式各样的图画:有人物、有动物、有花朵等等;或认真或随意,或重彩或淡描,充分反映了各个房主的幽默、浪漫、随性和想象力。一路走过,就象在翻开一本内容丰富的漫画书。</h3> <h3> 各家各户的门前窗台上还放着各种有趣、富有创意的摆件,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笑语连连。村子虽不大,但出于对小村的喜爱,几乎将村子来回逛了两遍,仔细游览村内每一栋房屋,穿行每一条小巷,观察每一个门窗,欣赏每一幅墙画,生怕漏了某处精彩之处。</h3> <h3> 随处可见一些村民坐在门前的矮凳或台阶上,喝着葡萄酒,一边聊天,一边和善地看着我们这些游客。游客并不多,鲜见有国人,也极少有亚洲面孔的游客。毕竟地处偏僻之处,非自驾难于抵达。</h3> <h3> 逛完瓜达,已近中午1点半了,开车前去100公里远的另一个村子索里奥(Soglio)。车行50公里左右,来到了圣莫里兹(St.Moritz),一个美丽的小镇,镇边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本想沿湖开车不停而过的,但看到湖边那几棵黄澄澄的树木以及那深蓝的湖水,还是忍不住停下车来,在湖边呆了一会。</h3> <h3> 可能此处海拨较高,加上风较大,站在湖边有点冷冷的感觉。清澈的湖面一片尉蓝,点缀着几只白帆。岸边几棵叫不出名字的树木挂满黄叶,尤其醒目。湖面并不宽,估计不用1个小时可以步行绕湖一圈。</h3> <h3><p> 继续往前开了10公里,即到了席尔瓦普拉纳(Silvaplana),也是今晚的住宿地,只是我们得先去看了索里奥村后再返回来入住酒店。</p><p> 这里也有一个湖,湖水颜色又跟圣莫里兹湖单纯的蓝色不同,呈现出一种很特别的难以名状的不真实的绿色,就像一滩绿色水彩颜料池。</p></h3> <h3> 又忍不住停车欣赏。湖面比圣莫里兹湖要大,湖面上的风也很大,有许多人在玩水上滑翔伞,各种颜色的滑翔伞将湖面点缀成五颜六色,好似彩蝶飞舞。湖边处有一个漂亮的城堡,前面则是一片开阔的草地,真会选地方,坐拥这里湖光山色绝美风景。<br> 因还要赶到40公里远的索里奥,在湖边呆了半小时左右就离开了。<br></h3> <h3> 索里奥跟瓜达村一样,也是位于山腰上的一个偏僻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有个很吸引人的称号叫做“天堂的入口”。<br> 快到索里奥时,汽车驶离公路主路,拐入进村小道,是一条弯曲盘旋而上的窄路,远处的雪山逐渐展现,两边有些低矮的石片瓦屋掩映在树林中。<br> 又开车走了10来分钟才抵达村口,同样只能将车停在村口。村口朝西南,同样前低后高。抬头一望,首先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教堂,洪亮的钟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响。</h3> <h3> 顺着村中主路往上走,两边是石墙石瓦砌成的房子,一挨着一家,之间有迷宫一般的石板小路,朴素简洁,据说这里至今仍保留着18世纪的街道景象。</h3> <h3> 走到教堂旁边,拐一个弯见到一家卖手工艺品的店,店主将商品码得齐整,坐在一张椅子上静等顾客;在一条石巷中,几个村民站在门口,正在开心聊着,见到我竟开口说出“你好”两字,虽是偏僻处也可见中国的影响力;在另一条巷子传来机器的隆隆声,上前探究,原来是有个村民正在修剪院子的草坪,整理着花园。村中有一处喷泉不断将清泉流淌进水池中,尝了一口冰冷甘甜;村里也有几家宾馆,偶尔见到有人拖着行李箱在办理入住。</h3> <h3> 村后又是大片的山坡草地,几只奶牛在吃草,不断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清新的空气中不时夹杂着原生态的牛粪羊粪味。村后头的坡地是观赏全村的好位置,从这里环望,看到整个小村沉浸在大山的怀抱之中,背部雪山可及,村前远山隐隐,天空白云朵朵,地上草木茂密;远处的教堂塔楼已显得细小,笔直伸向天空;教堂周围是一片白墙黛瓦的石头房,沐浴在斜阳下……</h3> <h3> 天堂的入口呢?是那弯曲的小路、还是长满花草的山坡、还是连绵起伏的雪山、还是雪山上一路而下的冰川、还是那束从天际里洒下的耶稣光,都象是那条通往天堂的路……</h3> <h3> 其实如果能生活的简单、快乐、幸福,哪里都是通往天堂的路,比如那些在山间小路快乐骑行的、徒步的,还有静坐在椅子上看风景晒太阳的,等等,或许他们已找到了天堂的入口……</h3> <h3> 本想一直等到傍晚,坐看彩霞满天时的村庄美景。但想到来时走过的崎岖公路,这也是第一次在百米多宽的一面山中垂直盘旋而下,一个接一个的急促转弯让人感到有些手忙脚乱,所以决定还是赶在天黑前返回住宿地席尔瓦普拉纳。<br> 回到席尔瓦普拉纳湖边时,正好看见夕阳映红了山峰,倒映在湖中,好象在暗绿色的水面滴下几点红染料,使湖水多彩灵动起来。<br></h3> <h3> 入住的酒店在镇子里面,正好有一个导游在给日本游客分派房间,不大的接待厅挤满了人。还好,没等多久即办妥了入住手续。<br> 客房不算宽敞,一面墙上有两扇窗,窗台下均种上了花。瑞士真是一个鲜花之国,到处可见开满鲜花的地方,不管门前、窗台下、花园里,只要有可能就会种上鲜花。窗户正对着教堂,每过一刻钟,准会响起洪亮的钟声。开始还担心会不会影响睡眠,实践证明担心是多余的,也许是旅途毕竟让人劳累,抑或钟声还有安神之功效吧!<br></h3> <h3> 一觉醒来,已是早上6点,那群日本游客已出发了。吃过早餐,8点半左右我们也出发了,目的地是到菲施(Fiesch)看阿莱奇冰川(Aletsch),有220公里左右的路程。考虑到末班缆车的时间,须在下午3点半前赶到菲施。此路线将跨越著名的富尔卡(Furkapass)山口,是瑞士最佳的自驾路线,沿途自然会美景不断。</h3> <h3> 刚开出不久,根据导航走到了一条已因修路关闭的道路,只好绕道,耽搁了10多分钟才重新找到正确路线。开车近20分钟后,来到了尤利尔山口(JulierPass)。刚才在席尔瓦普拉纳时,还被浓浓的雾气所笼罩,担心天气不佳。当翻越山口时,已将浓雾抛至后面,一地阳光了。</h3> <h3> 良好的天气自然带来不错的风景,不错的风景自然带来愉悦的心情。各种各样的村庄、象地毯一样的山坡草地、黄绿相间的树林、山顶的积雪、山间的瀑布、峡谷的河流、湛蓝的天空、飘逸的白云,组合在一起是那么的赏心悦目。</h3> <h3> 经过了图西斯(Thusis),翻越了上阿尔卑山口(OberalpPass),经过安德马特(Andermatt)时拐去看了下著名的魔鬼桥(Devil's Bridge),意指此桥建造极难,只有魔鬼有此能耐。可惜我对此桥知之甚少,也看不出有多难建造。该是基于当时的能力,确实难于建造这么一座桥,扼守住古时的天险。稍为停留看了一下就离开了。</h3> <h3> 到了上午12点左右,终于进入翻越著名的富尔卡山口的崎岖山路了,道路变得更加蜿蜒曲折,沿途有连续不断的发卡弯。到此才让我体验到什么是发卡弯:刚转了一个急弯,没驶上多远,又有一个180度转弯的上坡路或下坡路在等着你。必须全神贯注,将车控制在已方道路上,不然就有可能跟对向来车相吻了。</h3> <h3> 途中风景的确太美了,时不时想停下车来欣赏一番。好在沿途设有停车区,还有好几个旅馆或咖啡馆可让游人休息或补足。</h3> <h3> 中午1点半左右翻越了欧洲著名的分水岭,海拔2429米的富尔卡山口(Furkapass),来到了著名的建于19世纪的贝尔维德勒(Belvedere)旅馆,这里有个著名的餐厅,不仅可以享用各种美食,还能欣赏到罗纳冰川那让人惊奇的山洞和周围的山间美景。</h3> <h3><p> 停留在此休息、观景的游人不少,停车场里停满了车。在此望向前路,蜿蜒崎岖的山路象一个连着一个的大写的之字挂在陡峭的山间。</p><p> 山间鲜有树木,只有一些高山草地,间中一簇簇红色的低矮草丛在阳光下甚为醒目。这里离目的地还有近1个多小时的路程,不能停留太长。拍了几张照片,欣赏了一下风景后即下山谷去了。</p></h3> <h3> 下到山谷的上戈姆斯(Oberwald)时,走错了一个路口,又翻上了一座山,来到了另一个山顶休息平台,查看导航显示,继续往前走的话,要到下午4点钟才到达菲施,才知走错路了。只好掉转车头下山,又多体验了一段发卡弯不断的山路,重看了一遍那些长满红草的山坡。</h3> <h3> 因多花了时间,只好快速赶路。还好,下午3点5分终于抵达菲施缆车站,赶上了3点半那趟缆车上埃吉斯角峰(Eggishorn)观景台观赏阿莱奇冰川。在瑞士有三条缆车路线可观看阿莱奇冰川,其中最佳的是到埃吉斯角峰观景台这条缆车路线。</h3> <h3> 走出缆车站不远,眼前一亮,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平时难于看到、难于接触的冰川,就这样近距离地展现在眼前:山谷中,体量庞大的冰川就象是一条巨形的白蟒将山峰紧紧缠绕,气势恢宏。</h3> <h3> 天空云层太厚,光线很难照射到冰川上,所以冰川看起来不那么的明亮,但能见到如此规模的冰川已足矣。不论以前在四川海螺沟,还是在新西兰均未能看过如此巨大、如此近距离的冰川。阿莱奇冰川是欧洲最长的冰川,并且还是流动着冰川。只是流速实在太慢,一年才移动180米,所以看上去是静止的而已。</h3> <h3> 傍晚时分,游人已很少,当我们坐末班缆车下山时,也没超过20人。相比国内景点人头涌动的情形,国庆期间出国观景是不错的选择。<br> 当晚在菲施住下,晚上9点来钟开始下雨。庆幸下午看到了冰川之时,又担心起明天的天气。因为明天要去看著名的马特洪峰(Matterhorn),位于离菲施不过50公里远的采尔马特(Zermatt)。<br></h3> <h3> 次日早上起来,雨还是下个不停。想想去到采尔马特的天气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干脆将出发时间推后了些,直到10点左右才出发。进入到菲斯普(Visp)这一段路时,几乎都行驶在峡谷之中,两边群山连绵,山谷间升起薄薄的一层云雾;在雨水浸润下,深褐色的木房更显古朴,青黄相间的树叶、草地有着别样的生机,别样的景致。</h3> <h3> 中午1点抵达泰施(Tasch),雨停了,但云层很厚,天色阴沉。还不到办理入住的时间,跟前台服务员说明了一下后,将车先停进今晚入住的酒店停车场内,然后坐电火车去采尔马特。采尔马特不准外来车辆进入,这也是我将车停在泰施的原因。</h3> <h3> 采尔马特小镇离泰施5公里远,因它正位于马特洪峰脚下,自然成为各路游客的落脚点。小镇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特别是今天,因为山顶天气欠佳,不是上去看马特洪峰的好时机,所以街道上聚集了大量的游客。</h3><h3> 小镇比较大,除了班霍夫街这条主街外,两旁还有不少房子,均是一溜黑褐色的木屋,吸引眼球的依然是那些布置在门口、阳台、窗沿处的各种怒放的鲜花,瑞士人爱花真是到了极致。</h3> <h3> 主街上分布着各式各样的商店,自然少不了各种品牌的表店、运动服饰店、工艺品店,琳琅满目;还有众多的餐馆、咖啡馆,酒店、旅馆更是比比皆是。这里是瑞士的意语区,不时能听到“Ciao”的招呼声,“意”味十足。</h3><p> 在华园餐馆(China Garden)吃了个简餐,两份羊扒加意大利面条,另加一杯鲜啤,花费81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近700元,可见瑞士物价是比较高的。</p> <h3> 在小镇里来回徜徉,时不时去登山火车站了解山顶的天气状况。到了下午3点多再去了解时,得知连火车都停开了。只好先回泰施,等到明天看天气情况而定下续行程。<br> 到了傍晚时分,天空慢慢晴朗起来,原本厚厚的云层也被风一点点吹散,露出些许蓝天了。再查天气预报,明天是个好天气,但愿如此!<br></h3> <h3> 又是早起的一天,赶在酒店早餐开始前已收拾好行李。吃过早餐,办妥退房手续后,8点钟即赶去酒店对面的火车站坐车再进采尔马特。<br> 到了采尔马特,走出火车站,抬头一看,在山下就可看见那独特的三角锥形山峰——马特洪峰突兀的矗立在群山之间,与周围的山脉相比显得那么的卓尔不群。不用再迟疑,赶紧买车票上山。<br></h3> <h3> 登山齿轮火车缓缓往山顶爬行,愈爬愈高。回看采尔马特,一座座小房子就象是一个个火柴盒;刚才的绿树成荫也慢慢扔在了脚下,处于雪山的包围之中了。快上到倒数第二个站罗腾博登站(Rotenboden)时,只见马特洪峰以其独特的气势雄踞在山顶,山壁如刀劈斧削般平整,山棱锐利如锥,四周白雪遍地,底下是一片云海,昨天山上竟然下了一场大雪!</h3> <h3> 马特洪峰海拨4478米,是阿尔卑斯山的象征,在欧洲有着“群山之王”的美誉。其独特的三角锥形体也俨然成为了瑞士的象征,有一款著名的瑞士巧克力便是以马特洪峰作为商标的。</h3> <h3> 我们在罗腾博登站下车,出站后沿着左边的小路下坡,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里弗尔湖(Riffelsee),网上相传的著名的马特洪峰倒影就拍摄自这里。 <br> 下了雪,小路上积有不少的薄冰,很滑,时不时会有人突然摔倒,看美景是要付出艰辛的。平常8分钟的路程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走完。近在咫尺,马特洪峰独特的雄姿更加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磅礴、威严。此时恰好无风,蓝天白云伴着马特洪峰,一起清晰倒影在水中。昨天的等待终于得到了回报!要知道,很多人为了看到马特洪峰,通常会在采尔马特等上好几天。<br></h3> <h3> 眼前的马特洪峰,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屹立于此千万年,经历了多少事,看过了多少变迁,坚毅地守着脚下这片土地。身临其境,不由让人心生敬畏,暗自膜拜不已。 </h3> <h3> 在这里观赏了快1个多小时后,返回车站,继续坐上火车前往终点站戈尔纳格拉特(Gornergrat)。戈尔纳格拉特观景台海拔3089米,是瑞士的著名观景台。只见雪山环伺,群峰尽染,白雪皑皑,山腰间有一大片云海缠绕飘浮着。</h3> <h3> 真想叫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坐在观景台上欣赏雪山。只是今天的行程比较紧张,停留了20来分钟,来不及细看,就匆忙坐车下山了。<br></h3> <h3> 上午12点半左右回到泰施后,即开车前往205公里远的皮永山口(Col du Pillon),去看冰川3000(Glacier 3000)。据说冰川3000非常壮美,极少有中国游客去过,山顶还有免费的小缆车坐,可以下到雪地玩耍,还可以体验一下获得了吉尼斯记录的最高轨道滑车。 </h3><h3> 到了那里才知道,因检修,缆车已于9月24日停止运行,自然也就不能上去看冰川了。好在前天已看过阿莱奇冰川,所以没有感到有多么的遗憾。在山脚下拍了几张照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h3> <h3> 虽然没能上去看冰川,但冰川脚下的风景依然那么吸引人。平坦的公路舒展入两旁的密林中,纷落的黄叶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秋山清静,冰川脚下的村庄同样清静。在一栋房子前停留观景了好长时间,只见房子周围的草坪修剪平整,门口、窗台、楼梯上栽种着好几种漂亮的花,但就是见不到一个人。</h3> <h3> 途中还见到一个城堡,又停车走到城堡附近的葡萄园拍上几张照片。</h3> <h3> 下午4点抵达日内瓦湖边的西庸城堡(Chateau de Chillon)。西庸城堡是瑞士最美丽的城堡之一,也曾是一座要塞。由于建在突出湖面的岩石上,从远处看好像是浮在水面。拜伦的《西庸城堡的囚犯》就是以此为原型而作。</h3> <h3> 只是因为对它了解甚少,虽然城堡名气很大,同样没有兴趣进去参观,仅是在城堡外面好好欣赏了一番。城堡围墙高大,建筑面积不小,三面环水,仅一面与陆路相连。相当佩服建造者的选址智慧,假若贮备充足的粮食,在那个年代该可以坚守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个热门景点,时不时有旅游大巴、游船将游客送来参观,也有不少自由行的游客慕名而来。</h3> <h3> 傍晚时分,来到了沃韦(Vevey)湖畔,雀巢公司总部所在地附近,湖边原来的黄色办公楼现已改成了食品博物馆。离湖边不远处竖立着一个不锈钢做的大叉子,几只白天鹅正在叉子旁游荡觅吃。</h3> <h3> 湖岸边上有尊卓别林雕像,当年在美国受到排挤的卓别林,来到了瑞士,再没有返回他的祖国,把他生命中最后的25年留在了沃韦。</h3> <h3> 正值夕阳西下,远处的天空涂抹上了一层橘红色,艳丽而柔和,晚霞将湖水染红,将小船、天鹅、大叉子打上彩光。残阳铺水,“半江瑟瑟半江红”。</h3> <h3> 天黑前抵达了位于谢布尔(Chexbres)的拉沃葡萄园(Lavaux, Vineyard Terraces)中心区域的酒店,还见到最后一抹霞光在日内瓦湖的远端隐去。</h3><h3><br></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写于2018年10月26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