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在贵州省黔东南的天柱县邦洞镇,有一个山清水秀却又偏僻贫穷的小村庄--赖洞村,村里住着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佝偻着腰,行动迟缓,走路要人搀扶,他就是我们要寻访的张先坤老人了。<br></b><b>寻访这位抗战老兵极不容易,2016年5月,张先坤老兵的大儿子在媒体上,看到了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在寻找参加抗战的老兵,因老大在小的时候记忆中听到父亲讲抗战打日本的故事,老大想其父应该抗战老兵,联系到关注贵州抗战老兵的志愿者讲诉了老人大致情况。<br></b><b>按关注抗战老兵深圳龙越基金会的要求,需要对每一位发现的老兵进一步的核实,2016年6月端午节,志愿者同行的有胡富兰、陆凯江等志愿者一起寻访这位老人,一起听到张先坤老人参加抗战的回忆。</b></h1> <h1><b>张先坤,生于1922年12月,1939年高小毕业时,正是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恰逢战略相持阶段,黄河、长江流域遍地狼烟,日寇狰狞。国难深重,张先坤决意投笔从戎,到抗日的疆场上去报效国家。内迁到都匀的炮兵学校招生,张先坤积极报考,被炮科录取,完成了三年的学业,毕业后,编入74军51师(军长先是王耀武、后是施中诚,师长周志道),因51师没有75山炮,所以分配到师司令部担任保卫工作,曾任师部少尉警卫排长。先后参加常德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湘西会战等对日作战。</b></h1> <h1><b>老人记忆最深刻,也最引以为骄傲的是湘西会战,张先坤老人在51师师长周至道将军麾下,把日军116师团109联队包围于湘西圭洞以东血战上月时间,抗日铁军,绝非浪得虚名,在日寇攻势受挫,露出困顿时,英勇的51师官兵越战越勇,发起鹰形山攻坚战和龙潭司围歼战,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几乎全歼日军湘西会战主力116师团的109联队,追亡逐北,快意国仇。说起这些,老兵仿佛又回到那烽火连天、金戈铁马的岁月,年迈的老人精气神为之一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b></h1> <h1><b>抗战胜利后,张先坤老兵告假回家便没有再回部队,一直在家务农至今。张先坤老兵的二哥张先斌15岁时也报名参了军,编入92军274团,曾从江西高安写信回老家,后失去联系,至今生死不明。<br></b><b>张先坤老兵没有参加过内战,当年主动投笔从戎,不愿与倭奴同戴天,立志为国家和 民族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本该享有国家给与的最高荣誉,但是在战争的硝烟散尽之后,留给老兵的是此生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张先坤,这个为国家舍家舍命舍青春的抗战老兵,却作为国民党的残渣余孽、四类分子,被公社、大队作为批斗的典型,每次开会,都要被揪斗,挨打,受尽非人的折磨,有一次甚至被打断了几条肋骨,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老人落下终身的残疾,从此以后只能佝偻着腰,双手需要撑着腿才能勉强行走。这位在日军枪林弹雨中毫发无损地幸存下来的抗战老兵,却在战后九死一生,饱经磨难。当我们把为74军健在老兵特制的写有“忠勇虎贲慑敌胆,铁血军魂赋丹青”的锦旗敬献给老兵时,老兵想向锦旗行军礼,无奈双手需要撑着双腿才能勉强站立,一个简单的当年在部队重复过千百次的军礼动作,对于饱经摧残的老兵来说,却比登天还难,老人试着抬了几次手无法完成,我们一群志愿者忍不住泪崩!赶紧扶着老兵坐下,那一刻的难过和心酸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当志愿者陆凯江指着锦旗上’‘虎贲”二字问老人是什么意思时,老人想都没想就回答那是57师的荣誉称号,陆凯江又问老人知不知道施中诚,老人自豪地说:“那是我们军长。”</b></h1> <h1><b>老人一生养育了五个子女,三女两男,女儿外嫁没有太多能力照顾老人。在农村,儿大分家,在分家时大儿子与父母产生矛盾,从此不再过问父母,俩老由小儿子照顾,老伴早在十多年前去世,小儿子儿媳赡养着 老父亲,一家人虽然过得很拮据,但是由于儿孙孝顺,媳妇贤惠,生活还算幸福,可是没长眼的老天爷觉得对老人的磨难还没够,在三年前,唯一可以依靠的小儿子患上了心肌炎,这本不是什么绝症,只是两个孙子要上学,老人身体不好病痛多,一家人的生活已经捉襟见肘,为了家庭,小儿子选择了放弃治疗,几个月后带着对家人的牵挂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和虽生犹死的老人。从此,老兵时常悲泪长流,至今无法从老年丧子的悲痛中走出来。好在媳妇极其贤惠,尽管丈夫的过早离世也让她哭坏了双眼,如今视物模糊,可这个飘摇欲坠的家巳容不得她有太多时间去悲伤,擦干眼泪她选了坚强,为了公公,为了两个儿子,她每天天不亮就出去帮别人做苦力,挣点微薄的酬金补贴家用。两个孙子孝顺懂事,儿子不在了,媳妇一如既往善待老人,张先坤老兵才坚强地活到了今天。如今儿媳在家照顾老人,两个孙子在外工作提供家里的生活开支,可是两个孙子都才参加工作,小孙子工作还不稳定,哪里有活就在哪里干,并且都未成家,收入微薄,家庭依然很贫困。<br></b><b>历次政治运动,人们没有忘记他是国民党反动派,揪斗挨打从没少他,可当政治风暴平息下来后,人们却选择了将他遗忘,当全国人民都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侯,当大部分健在抗战兵接过国家颁发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热泪盈眶的时侯,张先坤,这位抗日铁军部队的少尉排长,此时这个连身份证都没有办理的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民族英雄,却拖着伤残之躯独坐在偏僻乡村木屋一隅,回忆着自己跌宕多舛的一生,仰天长叹!我想,此刻的老兵内心一定充满了悲凉。<br></b><b>我们志愿者见过太多的国军抗战老兵,一般来说,被抓丁被征兵入伍的老兵,基本没文化,作为普通士兵,解放后在乡村较少受到打击,即使被运动波及,也选择逆来顺受,自认是命运。而当年投笔请缨、主动入伍抗战的知识青年,多为军官,饱受打击迫害,内心的委屈最深,特别是没参加过国共内战的国军抗战老兵,心里悲愤难言,一辈子追问自已: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传承,尽忠报国是每个华夏儿女的本份,当年义无反顾的为国家民族的存亡上战场与日寇浴血拼杀,为什么换来的却是如此悲惨的人生?<br></b><b>和老人交谈到此,我们已经被难过和悲伤的情绪塞得满满的,老兵当年选择投笔从戎,为民</b></h1> <h1><b>每一位抗战老兵需要的多吗?其实只要认可他是抗战老兵是他们最大的满足,深圳龙越基金会对发现核实的每一位抗战老兵每一个月都有致敬金,也是对抗战老兵一点点精神上的抚慰,必须到老人本人的账上,此时是2016年7月到银行给老人开个人卡号,需要身份证时才给老人办了身份证,便于汇兑致敬金。</b></h1> <h1><b>老兵在风中,我们在路上,老兵们在回首沙场往事时却没有过多抱怨,谈及生活现状没有过多抱怨,今天他们理应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关爱、帮助、尊重。</b></h1> <h3>图文: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 胡福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