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痕迹——50年风雨路,半世纪知青情。

穿过梦想

<h3>上世纪60年代末期,千百万城市的红卫兵和老三届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奔赴全国各地的农村和生产建设兵团,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而在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十六团,有一大批为建设边疆献身农场的知识青年,他们历尽艰辛,经过磨练,已成长为真正的军垦战士。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下乡知青通过各种途径大规模回城,有的考取大学,有的当兵,有的安排入厂,通过下乡的磨练,知青个个吃苦耐劳,回城后很多成为单位骨干和领导,有的在商海大展拳脚,如鱼得水,另外,也有一部分青年扎根在农场这片土地上,现在,半个世纪已过,当年下乡晨光的知识青年,迎来了晨光知青参加工作50周年返场聚会庆典!岁月蹉跎,情谊永存,他们都不再年轻,百年回首,无悔无憾,老知青们,风采依旧!......</h3><h3>新旧办公室楼</h3> <h3>兵团的权力中心</h3> <h3>郭邵恩 陈经儒晨光农场拱门前留影</h3> <h3>这里曾留下他们的足迹和最美丽的青春</h3> <h3>三队知青</h3> <h3>八队知青田间劳作</h3> <h3>岁月无声</h3> <h3>李良生,刘永成,郭茂阳,王永兴,欧观帝参军时与农友合影</h3> <h3>清纯美女</h3> <h3>金色的少女时代,艰苦的创业岁月</h3> <h3>乾管队知青合影(广州,湛江,廉江,河唇,开平仔)<br></h3> <h3>刘永成应征入伍时团部学校学生戴大红花,刘永成廉江知青,1968.11到八师十六团二连,1972.12入伍到海军南海舰队,先后任战士,文书,助理员,主任,军需科长,财务处长,后勤部副部长,1996.04调任海军工程学院总务长(正师级,海军上校军衔),2006.07转业到广东省统计局工作。</h3> <h3>金耀观读书前与战友在场部新办公室门口合影</h3> <h3>林德志,黄广成,黄桂容在施禾肥</h3> <h3>李叶绿,麦小林等四朵金花。李叶绿廉江知青,1968.11.05下乡晨光农场五队(三连)1979年回城在廉江法院工作,1985年调广州天河区法院区人大工作。</h3> <h3>金耀观,雷克,潘旭昌,刘杏芳</h3> <h3>晨光三队</h3> <h3>晨光女篮球队员</h3> <h3>武装连荣获先进集体称号留影</h3> <h3>吴红华,1968年11月7日下乡到晨光农场做幼师工作,1978年11月调回湛江农垦第一机械厂,1993年调往珠海,1993年至1997年在珠海果菜公司任财务工作,1997年下海,继承父亲的事业,从事珍珠养殖及销售生意,后任珠海东珠和香港东珠公司的董事长。</h3> <h3>五队韶关女知青</h3> <h3>六格队知青合影</h3> <h3>学习割胶技术</h3> <h3>金耀观岀车前留影,湛江知青,1968.11到一队,1974.9就读广州财政学校,1976年毕业后在省财政厅工作 ,后任广东财经学院党委书记。</h3><h3></h3> <h3>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已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美好回忆</h3> <h3>陈芝华,1968年毕业于湛江市第四中学,同年11月下乡到8师16团,分配在基建队,1969年被选派到团部卫生队医训班学习,结业后留在卫生队担任卫生员工作,1971年5月至1972年9月被选送到湛江市人民医院医生进修班学习,专修五官科、外科。1972年10月结业后返回16团医院创办五官科,1976年回城,现任广州富力仕电脑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广东省电脑商会会长,广州天河区人大代表,广州天河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h3> <h3>天真烂漫的梦幻时光</h3> <h3>知青宿舍</h3> <h3>知青存放青春的地方</h3> <h3>难忘的兵团,难忘的知青生活,难忘的如火如荼岁月</h3> <h3>马木生,湛江知青,1968.11月到农场基建队当工人,1969年调任武装连(16连)当排长,1971.01调往广州部队足球队任队长,1981转业到广州体育局当教练,是国家一级教练,培养出一批国足明星(彭伟国,胡志军等)</h3> <h3>知青饭堂</h3> <h3>这哥们有型,酷毙了[强]四驱,敞篷,够拉风,不输五十年后的年轻人[胜利]北吉,当年身份与权力的象征</h3> <h3>黄开,湛江知青。1968年11月到晨光农场六格队,1969年调到场部总机工作(警通班),1970年底调往七连(牛肝水队)任副指导员,1973年初,调往十连(糖厂队)任指导员,1973年10月离场读书,中专毕业于广东石油学校,大学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1975年至2000年在广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厅工作(厅级)。</h3> <h3>糖厂队知青同队友合影<br></h3> <h3>钟兵湛江知青,1968年11月下乡到晨光农场一队,1969年11月调到场部当理发员,1970年参加场部宣传队,1975年11月回湛江工作,1985年1月调回广州羊城晚报社当编辑。</h3> <h3>三队水井</h3> <h3>钟小平廉江知青,1968年11月下乡到晨光农场工作,1969年4月至1974年10月,先后在八师十六团、八师宣传队、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文艺宣传队工作,1974年10月至1980年5月先后在广东省农垦局文艺宣传队,湛江农垦局文工团工作,1980年5月至1993年3月任湛江市人事局副科长、科长,湛江市二轻局党委副书记,1993年3月任广东省人事厅办公室副主任,调配录用处调研员兼副处长,军区转业安置处处长。</h3> <h3>郭 权 李厚庚 邓 赤 冯国瑞 郭邵恩 罗 敏1968年摄于三队农场路口拱门</h3><h3>郭权廉江知青,1968.11.05下乡到晨光农场二队,1977年高考就读华农至研究生毕业,广东出入境检疫局工作。</h3> <h3>张高远湛江知青,1968.11至1976.03在晨光农场工作,1976.03至1985.06在广州电力安装公司工作,1985.06至1992.02在香港泛强企业有限公司工作,1996.07在太和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工作。</h3> <h3>站在季节之外,怀念以前的时光……</h3> <h3>懵懂的年纪,没有太多的物质追求</h3> <h3>走在幸福的路上,踩着时光的韵律,谱着岁月如歌……</h3> <h3>生活的浪花,夹着欢乐与幸福<br></h3> <h3>场部旁边的挖仔河畔,还留着猪八戒背媳妇的脚印</h3> <h3>农场橡胶林草地上 ,藏着多人少年男女的梦想</h3> <h3>黄金发,王超环,潘志乐。</h3> <h3>林华炎湛江知青,1968年11月下乡到晨光农场一队,1974年调回湛江市纺织厂,1977年高考到广州美术学院读书,1988年到日本留学,1995年到湛江嘉禾房地产任总经理,2004年到广州特别大药房有限公司任总经理。<br></h3> <h3>单车,奢侈品</h3> <h3>最美的风景</h3> <h3>2018.11.10,为了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晨光农场在中心小学举办了“50年风雨路 半世纪知青情”文艺联欢会,24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返场知青,在组织者尹诚光和李天统的指挥下,与晨光的亲人共聚于此举行一场盛大的文艺汇演,一起回忆起那段如歌岁月,共同怀念过往热血青春。</h3> <h3>人生最大的快乐奠过于故人相见</h3> <h3>流年似水,抹不去心中的痕迹……</h3> <h3>制作:穿过梦想</h3><h3>相片:所有珍贵旧相片摘自晨光知青经如《知青相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