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残缺的历史记忆 —— 访建川博物馆

Barry

<h3>建川博物馆群落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先生创建,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拥有藏品一千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5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设有: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h3><h3><br></h3><h3>本篇仅包含“抗战系列”中的部分内容。</h3> <h3>博物馆正门</h3><h3><br></h3> <h3>博物馆入口处屹立在碉堡上的中国军人雕塑</h3><h3><br></h3> <h3>——————</h3><h3><br></h3> <h1><b>正面战场馆</b></h1> <h3>正面战场馆真实地展现了那些在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情况和英勇抗战的国军将士形象。</h3><h3><br></h3><h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所构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这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共同努力的结果。此馆以大量的文物、图片和翔实的史料,展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情况。</h3><h3><br></h3> <h3>古语说,哀兵必胜。这位中国士兵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军,被迫地、沉着地、坚定地拿起了武器,誓死保卫家园!</h3><h3><br></h3> <h3>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h3><h3>—— 蒋中正</h3><h3><br></h3> <h3>一寸河山一寸血!</h3><h3><br></h3> <h3>抗争中,有256位国军将军阵亡!</h3><h3><br></h3> <h3>阵亡的国军将军照片墙(有些将军没有照片)</h3><h3><br></h3> <h3>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10月至11月,是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h3><h3><br></h3> <h3>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人。</h3><h3><br></h3> <h3>刘放吾将军</h3><h3><br></h3><h3>1942年4月19日,中国入缅远征军113团在团长刘放吾指挥率领下,以不足一团兵力浴血奋战击溃优势日军,解救被围英军等7500余人,于缅甸缔造仁安羌大捷。这是清朝中叶以来,中国军队在境外取胜之首役,极大振奋人心并让世人对中国军队战力刮目相看,扭转国际间对中国军队的偏见。被救英军也得以保存有生力量,参与两年后英帕尔会战完胜日军,为二战整体战局做出贡献。</h3><h3><br></h3><h3>建川博物馆也特别在正面战场馆中开辟了“缅甸仁安羌大捷”展厅,陈列刘放吾将军事迹与仁安羌大捷相关史实供人们参观了解。</h3><h3><br></h3><h3>1992年仁安羌大捷50周年前夕,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访美特别拜会刘放吾,感谢他当年率团解救了7500余英军以及其他人的生命。</h3><h3>——————</h3><h3><br></h3> <h1><b>中国壮士群雕广场</b></h1> <h3>中国壮士(1931-1945)群雕广场面积约1万平方米,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主题,制作塑造了200多名1931年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h3><h3><br></h3> <h3>整个广场为一幅抽象的中国地图,两百多位抗战名将和著名烈士站在抽象的中国地图上,赵一曼、高志航、杨靖宇……这些著名的烈士,站在他们牺牲的地方。邓小平站在华北,李宗仁站在台儿庄,毛泽东站在延安,蒋介石站在重庆,薛岳站在长沙,杜聿明、廖耀湘、张灵甫等,站在当年他们守卫的地方,每个人都守在自己的岗位上。</h3><h3><br></h3><h3><br></h3><h3>壮士广场上的英雄还在添加中,比如华国锋,比如阎锡山 ……</h3> <h3>广场内林彪元帅的塑像</h3><h3>(林彪(1907 - 1971),湖北黄冈人,第18集团军115师师长)</h3><h3>————————</h3><h3><br></h3> <h1><b>抗战老兵手印广场</b></h1> <h3>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中的每个手印的主人都是当年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9岁,最小的也有79岁了(这是2005年手印广场落成时的统计);有的已经去世,有的至今还健在。碑林使用的材质是钢化玻璃,采用腐蚀的方法将手印印在钢化玻璃上。这种材质坚硬透明,喻意老兵的心同天地阳光一样明亮而充满生机。色彩鲜艳的手印,象征老兵爱国牺牲的精神。每个钢化玻璃碑宽2.4米,高3.7米,基座用花岗石。碑林是老兵的汇集,是英雄和力量的汇集,更是民族精神和气节的汇集!</h3><h3><br></h3><h3>广场上,4000多枚掌纹清晰、手指嶙峋的鲜红手印“v”型呈现,一如整齐受阅的雄师。正是这些当年还显稚嫩而年青的手,这些当年的工人,农民,学生,青年知识份子,在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刻,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英勇杀敌,浴血奋战,为国尽忠,为民族而战,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毅力,阻挡了来势汹汹的日本侵略军,托起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h3><h3><br></h3><h3>如今,这些抗战老兵年龄最大的已过百岁,最小的也八十多了。留下他们的手印,就是留住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却的一段历史!</h3><h3><br></h3> <h3>我在这里找到了先父的手印</h3><h3><br></h3> <h3>爸,儿子来看您了。让我再握握您这握过枪的大手吧。您虽已离我而去,但您的手印却留在了这里。</h3><h3><br></h3><h3>谢谢樊建川先生,谢谢建川博物馆!</h3><h3>————————</h3><h3><br></h3> <h1><b>援华义士广场</b></h1> <h3>倭寇侵华,中国军民奋起抗战。此时,各国义士纷纷远渡重洋,来华助战,与我军民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谱写了一曲匡扶正义的国际乐章。 该馆选出以史迪威、肖特、库里申科、白求恩、拉贝、魏特琳、尹奉吉等40位外国人为代表的援华义士,并邀请18位川籍知名雕塑家,联手创作,铸铜造像,威武结阵。<br></h3><h3><br></h3><h3> 硝烟散去,和平来临;援华义士,青史永存!</h3><h3><br></h3> <h3>————————</h3><h3><br></h3> <h1><b>飞虎奇兵馆</b></h1> <h3></h3><h3>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凭着空军优势,很快占据了在中国战场的制空权,日军飞机不仅在战场上肆虐,而且对上海、武汉、重庆、西安等重点战略城市进行了狂轰乱炸,处于弱势的中国空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1941年7月,由陈纳德将军率领的一批美国空军飞行员,来到中国战场打击日本侵略者,由于当时美国政府还没有对日宣战,因此,这支空军当时称之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队”,每驾飞机上都要漆上青天白日徽记。在这支空军的援助下,不可一世的日本空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飞虎队除了连续轰炸了日军机场、军事基地和战略目标外,甚至还直接轰炸了日本本土,为中国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战斗中,这支援华空军有近500名年轻的军人在中国的土地上牺牲了生命。为了纪念这些盟军将士,博物馆将能够找到的美军官兵照片制作成了瓷板画,整齐地悬挂在展览厅的墙体上,让人们永远追思、怀记。</h3><h3><br></h3> <h3>在战斗中牺牲的美国空军飞虎队员肖像墙</h3><h3><br></h3> <h3>————————</h3><h3><br></h3> <h1><b>战时海报</b></h1> <h3>————————</h3><h3><br></h3> <h1><b>不屈战俘馆</b></h1> <h3>不屈战俘馆中陈列了大量的珍贵的老照片和文物,反映在抗战中被日军俘虏的我方将士情况。他们都曾是中华民族抗敌的战士,但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没有受到正视,长期被历史埋没。他们的艰苦战斗、英勇牺牲和苦难遭遇,是70多年前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所付出的重大代价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永远正视的历史。</h3><h3><br></h3> <h3>赵一曼</h3> <h3>————————</h3><h3><br></h3> <h1><b>川军抗战馆</b></h1> <h3>本馆收藏了30万川军出川抗战、300万壮丁奔赴前线的历史事实。尽管当时的四川是居于抗战的后方,但仍然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资源开赴前线浴血奋战,为抗战做出了特殊贡献。<br></h3><h3><br></h3> <h3>川军阵亡将士照片墙</h3> <h3>死字旗</h3><h3><br></h3><h3>1937年国难当头,四川学生王建堂投笔从戎,组建“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在王建堂出川抗战之际,年迈的父亲无法亲自到县城为儿子送行,于是托人交给他一面写有“死”字的旗帜,鼓励儿子为国捐躯,奋勇杀敌。</h3><h3><br></h3><h3>旗的正中写着一个斗大而苍劲有力的“死”字。</h3><h3>“死”字的左右两侧写着这样的几行小字:</h3><h3>右:“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h3><h3>左:“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h3><h3><br></h3> <h3>图中文字:</h3><h3><br></h3><h3>看一眼这位阵亡的抗战士兵,<br></h3><h3>看一眼他长眠的脸,</h3><h3>看一眼他脚下的草鞋,</h3><h3>看一眼他裹缠纱布的左手,</h3><h3>看一眼他纽扣洞开的胸襟:里面是一颗赤红而静止的心。</h3><h3>————————</h3><h3><br></h3> <h1><b>向抗战中所有奋起抗击侵略者的中国军人致敬!</b></h1><h3><b><br></b></h3><h3>————————</h3> <h1><b>结束语</b></h1> <h3>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br></h3><h3><br></h3><h3>借用下面两段文字作为结束语吧:</h3><h3><br></h3><h3>(一)</h3><h3>在那样一场中华民族空前规模的伟大抗战中,有正面战场,有敌后战场。敌后战场,八路军和新四军,……正面战场呢?从主流媒体上找不到多少像样的记录。……若问抗日名将若干、他们是谁?今天国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能回答出来的有几人?</h3><h3><br></h3><h3>有确凿的资料证明,在八年抗战期间,为国捐躯的将领有214位,包括左权将军,彭雪枫将军。两位八路军、新四军将领的英名与江河同在,共日月同光,其他为国捐躯的将领呢?如今的国人能数出几位?更遑论他们的英名被后人记住和缅怀了。我们有那么多的烈士陵园,抗战烈士陵园有几处?我们有那么多的纪念馆,属于抗战正面战场的有几座?</h3><h3><br></h3><h3>我们知道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破产了,但没人告诉我们是哪一场重大战役对粉碎这个神话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人告诉我们还有哪些重大战役使日军陷入战争的泥潭八年无法脱身。</h3><h3><br></h3><h3>我们知道日军占领南京后疯狂的大屠杀,却昧于日军这种报复性屠杀最直接的动机。每年12月13日,我们有对南京三十万死难者的哀思,仪式感很强,却看不到对为保卫南京而血拼的十万将士表示出一点点敬意的任何仪式。</h3><h3><br></h3><h3>—— 摘自《全面抗战需要更全面的记叙》,作者:段协平</h3><h3>——————</h3><h3><br></h3><h3>(二)</h3><h3>在八年抗战中,抗战营垒内部有许多摩擦,甚至发生过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这样的倒行逆施之举。但从宏观上观察,直到日本投降,在中国基本上只有两个阵营,一个是抗日军阵营,另一个是侵略军阵营。大敌当前,国难当头,国民党、共产党以及各路力量能团结抗日,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为民族解放而做出贡献的先辈,即使按照某种评判标准,这个人抗战之前是个“坏人”,抗战之后又成为“坏人”,但只要他在八年中投身于抗日,我们就应该向他致敬,或者准确地说,仅仅向他八年抗日生涯致敬!<br></h3><h3><br></h3><h3>摘自:《一个人的抗战》,樊建川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自序》第2页</h3><h3>————————</h3> <h3>说明:以上所有照片拍摄于建川博物馆</h3><h3>————————</h3><h3>都幸帆 </h3><h3>2018-11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