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研课活动-江东一小莫燕君

Carrie

<h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不仅能将一个物体平均分,也可以将一些物体当做一个整体平均分,并能正确平均分,从而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并掌握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能准确地表达出一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且说出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能够理解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单位“1”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知“分率”而得出“量”,从“整体”得知“部分”,由“部分”重现“整体”。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br></h3> <h3>课前游戏:</h3><h3> 莫老师在上课之前与同学们进行了分数的猜谜游戏:十拿九稳,百里挑一,一分为二,百发百中,七上八下,九牛一毛等等,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分数的世界,活跃了课堂气氛。</h3> <h3>教学过程:</h3><h3>一、问题引入</h3><h3> 3/4可以表示什么?请同学们拿出先学卡,在方框里面画一画。</h3> <h3>  学生作品展示,教师讲解,并强调平均分。</h3><h3> t:这些表示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些都能表示3/4呢?(学生思考)</h3><h3> 教师出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可以用3/4表示。</h3> <h3>二、探究活动</h3><h3> 给几个学生各一捆小棒,请他们拿出自己手中小棒的1/2。</h3><h3> t:为什么每个人拿出的小棒数量都不一样呢?</h3><h3> s:因为他们每人手中小棒总数不一样,整体不一样。</h3><h3> 师总结: 整体越大时,它的1/2也就越大。</h3><h3> 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先学卡第2题</h3><h3><br></h3> <h3>  莫老师选取了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讲评。引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h3><h3>总结:当整体一样时,分数不一样,对应的小棒跟数也不一样。</h3> <h3>三、达标训练</h3><h3> 请同学们完成达标卡。</h3><h3> 老师批改,讲解。</h3><h3><br></h3> <h3>  &nbsp;针对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网格小组里发表自己的看法,看看每个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同?</h3><h3> 小组汇报,老师总结。</h3> <h3>  师问: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示任何一个分数的含义吗?</h3><h3> 分数的含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一个分数表示。</h3> <h3>四、课堂小结</h3><h3>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关于分数你还想再学什么?</h3><h3> 生答:我还想学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等等。</h3> <h3>研训感悟:莫老师的这堂课营造的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没有压力,整堂课围绕学生动手,动脑来引出结论,整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蛮高,教学方法把握得当,教学思路清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这堂课学到的还是蛮多,蛮有感触。</h3>

分数

小棒

学生

平均分

整体

教学

同学

老师

表示

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