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卷首语》</h3><h3>2015年9月5日,我在烈士公园,参加了长沙知青50周年聚会,在会上,我看到他们展示的文学作品后,让我非常激动,也激活了我的写作梦。</h3><h3>当我提笔想写一本散文时,有好事者的同学、同事与朋友提醒我:你瞎折腾什么呀,都这把年纪了,能成功吗?还不如趁现在腿脚方便,又没有带孙的拖累,到处走走、看看、玩玩,不是更好么?</h3><h3>我想想也对,都这把年纪了,我图个什么呀,于是,我加入了游山玩水的行列。在一次次游玩的过程中,我发现大自然不加修饰的天然之美,人与人、人与大自然的自然融合与相互交媾,演译着一组组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是多么地充满勃勃生机,是多么地美丽与盎然!</h3><h3>我怦然心动了,就因为我已人到暮年,时间之紧迫,让我义不容辞地拿起笔来,来弥补自己这一生的缺陷,找回失去的自我,我要给自己的后半生划上浓重的一笔!</h3><h3>当我再一次坐下来开始写作时,我知道,这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人生又一次审视与拷问:并非每个女性,都有解放自己的明确慨念,我也正是如此;真正奴役自己和压抑自己的心灵的人,不是别人、不是男人,而恰恰是我自己!</h3><h3>真正的自我审判是很不容易的:我必须跳出性别赋予我天然的自我欣赏的心态,女性的本相和光彩才会可靠与自然,进而才有可能对人性、人和人的本质展开深层次的挖掘。并不是每次努力都能获得成功,但我不想放弃这种努力。</h3><h3>现呈现在我面前的,必须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忘记自己,忘记读者。到那时自由便会从你灵魂中奔腾而出,她有时会五马分尸地撕扯着你,她也会洋溢着你全部的喜怒哀乐;她会照亮你一颗清澈明了的心,她更会支撑你顽强的意志精神信念。这便是文学劳作过程中的孤独、艰辛、痛苦而又幸福的过程。我非常享受这一过程!</h3><h3>趁自己还能动笔,将自己一生的情感经历记录下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希望能经营好自己的晚年生活,让自己的晚年更丰富多彩一些、更舒心安逸一些、更浪漫放纵一些……我也希望自己能写好,我的这一部唯一近真实情感的散文,从过往的多愁善感中走出来,让自己漂亮起来、年轻起来、快乐起来、健康起来……</h3><h3>就此让自己漂亮、年轻、快乐、健康地活着;也让能看到你的人,从心里暖洋洋地漂亮、年轻、快乐、健康起来!……</h3> <h3>《放飞写作的梦想》</h3><h3><br></h3><h3> 文文,你好!</h3><h3>我是戈梅,去年我被邀请在长沙参加了你们组织的50周年知青聚会,看了你编印的《下乡50周年暨母校成立一百一十周年纪念相册》,还有《湘江北去》、《麓山风情》的画册,很受启发,很是感慨,所以我在聚会上发了言。回郴后,我重拾已丢弃近二十年的写作爱好,拿起了笔,学习打字与散文写作,我这样做,只是一种爱好,不带任何功利性。原已有20多篇,四万字了,我想,等写到8万字时,就出一本自己的文集。</h3><h3>不瞒你说,真的拿起笔来时,我又很犹豫,很纠结。因为,我深知,自己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文字功底,都不具备完成这本文集的能力,曾一度想弃笔。但我又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微信群中的同学、知青的成功事迹和精彩人生所感动,才又坚持了下来。在写作的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张海迪,她与我们是同龄人,是一位双腿瘫痪的残疾人,她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坚定不移、顽强学习,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成为了一名知名作家。与她比,我没有任何理由向困难低头,没有任何理由不能在努力中实现自己的目标,这鼓励了我去战胜困难,坚定了我出好散文集的决心。</h3><h3>文文,好兄长,之前,我已退休多年,时间上有了许多空闲,也在别人搓麻将、打扑克、k歌、跳舞时去咬笔头,也常常是废寝忘食、绞尽脑汁安然于自己的写作小天地,希望以此来充实自己,现在看来,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因为,那时的写作,很勉强,很迷茫,没有方向感,效果甚微。要不是你,我这辈子也不可能再拿起笔来,真的很谢谢你,是你给我送来了上帝礼物,是你鼓励了我,找到了方向,得到了动力,并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找到退休后的乐趣,我的心灵又打开了另一扇窗。“新的生活从退休开始”这句话我以前听说过,现在才真正品味出来。</h3><h3>有人说,你都60多岁的人了,还这样较劲,何苦呀!也有人认为我不知深浅,呆板迂腐,做着白日梦,现在还有几个人看散文啊。这些都没有阻断我与文学深深地缘分与追求,因为我觉得这其中既有我自幼以来的愿望,也承载了多少感动!</h3><h3>出本散文集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对于我而言,开始我也认为这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别人也可能是这样看的。但是,作为我们这一代人,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的一代。我的同学们,我们的知青生活,我们的风风雨雨的经历,诸多感人的事例总是历历在目,总是在激励着我,要把这些写出来,写这些看似一种闲话,但却也是一段历史的记载,也似乎是一种责任了。在这样的背景和心情下,我想用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再现我的同学们,我的知青兄弟姐妹们,我的朋友、亲人们,我们曾经的青春时代、我们曾经的韶华理想、我们曾经的人生历练、我们曾经的呼与歌!我们在那个时代的历程,并在此过程中,放飞我的写作梦想,我的心情将在这岁月的风雨里,在这情感的交融中,随着散文的构思和笔触,无拘无束、漫天飘洒! </h3><h3> 文文,你知道么,我把这本文集取名为《寻梦岁月的花瓣》——戈梅散文集。真有那么一天,我编了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实现了我的梦想,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你。</h3><h3> 戈梅 2016年12月8日</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雨儿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洒着,风儿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刮着,身上有一点点凉意,心里有一点点寂寞……但我还是喜欢这样的夜晚,花甲已过好几年的我,坐在窗前灯下,一笔一划地记录着自己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一年又一年,琐碎又平凡。心事在四季轮流的展转中沉寂,就这么悄然地飘走……</span></h3><h3>其实我真的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女子,年轻的时候,做着各种各样的美梦:希望自己这辈子有点特长,比别人强那么一点点才好,喜好文学,心想自己能写文章,要是能成为一个作家该有多好啊;习以书法,心想要是能成为一个像王羲之那样的书法家那真是太了不起了;又想学医,能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医生也不错,等等……可是这一辈子,我手里也没有把握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没有实现自己其中的一个梦。我虽然也很努力地朝着自己所定的目标发展,要求自己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走捷径,可是到后来回首一眸,我还是我:喜欢文学,虽发表过几篇文章,还见了报端,终是小打小闹;坚持了几年的练字,却没有持之以恒,字仅仅是不会被别人讥笑而已;悬壶济世的医生终是南柯一梦,一辈子与自己无缘……一事无成,自己是越活越低,离自己的梦是越来越远,低的见不到的沉埃里去了,远到不知哪个山旮旯脚去了……</h3><h3>现在的我,还是坐在窗前在静静地暇想,回首翘望:苍桑雪雨、岁月悠长:只不过已抛弃了尘世间的一切繁华,能冷静地反省自己了;虽有几份悲凉,但有心的呵护,纵有感叹,却没有了忧伤……</h3><h3>其实人生的每一天,都是自己在活,也应对自己负责,活给自己看的。有些事,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去闯;有些路,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去走。你的成功与失败跟别人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没有人会过多的关注你的成功,快乐的心情只是与自己相伴。只要你可以接受自己不那么完美,你就用不着去粉饰自己;只要你不那么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你就可以重新做回你自己。不然,你会觉得活得很累很累,你内心会纠结得很苦很苦。不要把别人的评价看的太重,一定要找一个没有人在乎你、没有人认识你、没有人要求你的地方去,去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照顾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真实需求。人生的生老病死,尘世间的世事轮回,这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所在。无论这世间的风景是什么,都不及在这长长的岁月里,有的人一直能把你当做一道最美的风景!……</h3><h3>这样的夜晚,我坐在窗前,心境自然是淡泊、从容、宁静、安然的。岁月不饶人,年华已向晚,只要不埋怨时光的流逝,只是想重新编辑岁月,把一份份对流年的怀想,融入到对自己有牵挂的潮起潮落,然后妥贴安放。只因我来到过这世上,我会好好地快快乐乐活着,一年又一年,就不会辜负这岁月的馈赠。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人生如戏,平淡为真。</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岁月情怀 》 (一)</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纪念同学聚会一周年</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今年的8月19日,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我感怀这个日子来的不容易,实觉不平凡,心情如大海波涛,久久不能平静……同学聚会的那一幕,仿佛就在昨天……</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年前的今天,我们130名69届初中学子,从北京、云南、香港、珠海、深圳、广州、花都,茂名、乐昌、长沙、株州、湘潭、宁乡、郴州、白石渡等地赶来,聚集在了宜章君泰酒店大厅里。压抑了近半个世纪的情感,喷发了,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场景:那是曾经激情燃烧岁月的唤醒,那是近半个世纪的同学情的回归与梦圆,那是一个阴霾尽扫的艳阳天!</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48年不曾见面的老同学,面见的那一瞬间,那一声声老同学的欢呼与惊喜,好感动啊!你抱着我,我搂着你;你盯着我,我瞧着你;傻乎乎地笑呀、哭呀、跳呀、闹呀;合影拍照,单人照、双人照、多人照、班级照、家乡同学照、还有123人的大型纪念合影照,将我们经年的沧桑,荣辱、笑容、幸福、友情,统统定格在此时!</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中午时分,我们围座在按班分好的餐桌前,当当音乐声在餐厅响起的时候,彭浩主持、建华贺辞、美凤起舞、修健讲话、多倈的餐中酒祝,希平有声有色、夫妻琴瑟合鸣,把我们带入了那个难忘的岁月!……</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出生在共和国创建初期,成长在激情燃烧的动荡年月,儿时正赶上三年的自然灾害,少年读书却是文革动乱,停课复课闹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伴随着我们的青春年华,上山下乡、走进工厂、企业、部队、学校;然后是组建家庭,接受再学习,教育下一代,整日里为生活奔波;改革开放、改制下岗、内退买断、独生子女,件件桩桩,哪一件哪一桩少了我们!</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从风华正茂的青少年,走过了年富力强的中年,步入了两鬓斑白的老年,这是多么难忘的一段心路历程、多彩人生!今天,我们坐在了一起,是多么难得的一份缘分。过去的一切都过去了,现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友情和祝福!</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至今还记得,那日席间美味佳肴的丰盛;还记得,那日同学们推杯换盏的畅饮;还记得,那日同窗之谊畅叙的其乐融融;还记得,那日君泰大厅高涨热烈的欢声笑语;还记得......,这些至今还充溢在我心里!</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当天下午两点,30多名学子,顶着烈日,去参观母校——宜章一中。我们从校门口漫步而入,步入光榔山,兰树、槐树与不知名的小树,藤蔓索绕,郁郁葱葱,叶影婆娑。走近蒙洞龙岩,洞口溪水潺潺,洞内清凉如彻,洞里香泉飘逸,好似人间仙境!</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参观母校时,庆云怀着一颗对母校拳拳的感恩之心,当即捐赠助学爱心款一万元,随后秋良也捐赠一千元,受到同学们的点赞。庆云的女儿宋莉一家人,2015年国庆节驱车去英德旅游,错上高速,赶上一中90年校庆,那篇《百年学堂,谆谆遗风》,就是在母亲的讲叙下完成的。当年12月28日,发表在《今日花都》的文艺副刊上,我们的下一代,对一中的敬仰之情也可见一斑。</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今天的母校,一座座、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宿舍楼,高高地耸立着,在阳光的照燿下,熠熠生辉!我们来到了蒙泉井栅栏边,已是铁将军把门,守门的师傅,不忍心将我们拒之门外,让我们进入了里边。今</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日蒙泉,门墙肃雅、柳枝倒挂、藤蔓萦绕、小桥流水、碑刻字画、亭台楼阁、泉水甘甜、清凉可口,让人流连忘返。饮蒙泉启蒙之水,伴朗朗读书之声,蒙泉养正、启蒙、慧觉,开启了一中文化人的宏伟篇章,演译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育人佳话!!建设、兴纯感慨于蒙泉之厚重、欣赏蒙泉翰墨之源远流长,聚会之后,写下了《蒙泉》和《蒙泉抒怀》两篇文章,以抒怀于我们心中,那个神一样的蒙泉的蒙、丽、奇、清、靓、美!</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晚上8点,69届宜章初中同学联谊会的钟声准时敲响,在庄严宏伟、气势磅礴的《东方红》的乐曲声中拉开了帷幕。由彭浩精心策划,绪海、雪慧认真主持,不少老同学也加盟了这台文艺晚会,那份精彩、那份执着、那份认真、那份友情,令人感动,至今难忘! 以下是那晚表演的节目:</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美凤亲自编写的《母校,你的学子回来了》,与建华的合诵诗词,把我们带入轰轰烈烈学生时代,魂牵梦绕的学子,情系母校、衷心不改!</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池玉、月花等8人的《旗袍秀》,步伐如此安泰自然、风姿绰约,哪像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表演,分明就是一群妖姬虞美。</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彭浩的《白纸变钱》的魔术,让人眼花缭乱,变钱是假、捐献是真,独具匠心的表演,看到的却是一份浓浓的老同学之情。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建设、梅莉等6人的《太极拳》,凝神静气、气沉丹田,一招一式、和谐自然;春涛的《太极刀》,舞的是有板有眼、习习来风、虎虎生威!</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保林、湘武等8位男同学《同学同学》小组唱,一辈子的同学兄弟姐妹情,送去远方的思念,带来山花的芬芳,祝老同学们身体健康、快乐幸福!</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长株潭保一、建新等12人《浏阳河》表演唱,湖南的经典民歌,鲜明湖南风味经典小曲,纯朴、浓厚、热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纪桂、新根的杂技《抖空竹》,双手握杆,配合默契,来回不停地抖动,抖出了精彩、抖出了花样、抖出了快乐、抖出了健康!</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美凤的独舞《我的根在草原》,奔放的舞姿、灸烈的情感,草原人的信念与寄托、生生不息的沧桑血脉,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真诚。</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太义的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抑扬顿挫的朗诵,让我们敬仰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烙印着对民族、祖国命运的沉思、求索;以及主席非凡的魅力、胸怀与气度!</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昭容的女声独唱《甜蜜蜜》,甜美的歌喉,释放出对未来的渴望、爱情的温暖与曲折、故土的热爱与赤诚;你若有心,定会有美丽的相遇。</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兆东、建华的二人对唱《我们这一辈》,脍灸人口的唱词,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热血杂沧桑,谁解其中味? 欲说不如休,人生无处悔!</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彭浩、雪慧两人的《刘海砍樵》,娴熟的舞姿,浪漫的情调,古时农家人的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美丽,热情奔放的表演,将晚会拉入了高潮,舞厅里爆发出了阵阵的掌声!</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曲《难忘今宵》的大合唱,将我们的文艺晚会,慢慢地、徐徐地拉下帷幕。主持人彭浩宣布:宜章城关初六九届同学2017年联谊会到此结束! 可同学们久久不愿散去。</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琴弦心里随,醉卧君泰且莫笑,不晓何时再相会?!……</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8月20日清晨,53位同学依依不舍留了下来,他们再来一次分学校、分班组小聚,这样的小聚也同样激情洋溢、精彩纷呈:</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20日上午十点,在多倈、健倈的组织下,高二连三排等21位同学,来到宏伟壮丽赤石大桥。极目眺望赤石大桥,四座主塔设计成双曲线收腰“S ”形状,最高塔有280多米高,桥离地面180多米,像个小蛮腰,大桥横跨在两座郁郁葱葱的山腰上,像一条空中的人造巨龙。同学们赞口不绝:想不到我们宜章也有这样一座亚洲、中国的第一高桥!</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展辉带领原73班和其它班的同学,选择了风景秀丽、座落在城西方向万亩脐橙园中的平乐山庄。32位同学,在农家小院,大家围坐在一张大园桌旁,品尝着家乡的美味,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同学们谈笑风生,大家一起拍照,留下许多美丽的靓影,尽情享受团聚的欢乐。</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城关、民办中学的同学,他们17日就早早地聚集在宜章,小学班主任杨早容老师,要她的学生永康、修健、玉凤、许静上她家做客,参观了曾经是他们小学校的湘南暴动纪念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18日那天,民办中学22名同学,在永康的组织下,去了寿福农庄,观赏农家乐,并请来近80高寿的欧阳和90高龄的小学班主任李老师,两位老师兴致颇高,对自己学生几十年前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挚诚、一片衷心,师生们推心置腹、欢聚一堂!</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是一次成功、精彩、胜利的聚会,聚会给我们留下的美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满柳的一首《同学聚会有感》诗,将这次聚会的主题、行程、效果等,都作了恰到好处的表述,我现摘录两段,以食读者:风姿绰约旗袍秀,魔术杂耍两只花,歌舞太极养生探,刘海砍樵是大家! 赤石大桥览纵山,平乐农庄谈风雅,蒙泉唤醒青葱萌,君泰相拥英姿发!</span></h3> <h3>《岁月情怀》(二)</h3><h3><br></h3><h3>聚会后,同学们都回到各自生活的地方,生活似乎又回归到原样! 但令人欣喜的是,一年来,同学群里天天有高兴的事,日日有开怀的笑,时时有快乐的喜,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 我们的友谊,随着时间的打磨,越发的醇香、浓烈、缠绵流长……,我们仍然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我们还保存着一份至纯的情。</h3><h3>2017年9月中旬,晓桂精心制作的《宜章城关六九届初中同学联谊会音乐像册》出炉,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三项专辑《情感交流》、《难忘今宵》、《班组活动》先后推出,配上《老同学》、《难忘今宵》、《我们这一辈》的音乐,让人感慨,令人陶醉。那一张张照片、过去的、现在的、不同时期的工作照、旅游照、生活照、聚会活动照、夫妻照、情侣照等等,是多么地自然、多么的靓丽、多么地激昂!青丝已去,白发染头,回首人生之路,我们无怨无悔;夕阳路上,我们没有了遗憾;活一个寿比南山松不老,乐一个天长地久常聚首。</h3><h3>这次同学聚会的召集、组织者建华,在会后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为了写好贺辞,为纪念册开篇之作完美靓丽,广泛征求意见,四易其稿,其心可鉴。若没有一片赤诚之心,怎能如此执着。贺辞详细介绍了这次聚会的起因、组织领导、筹备小组的成立、以及聚会的目的。诠释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同学,不平凡的事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以及不畏艰难困苦、不负历史使命、发扬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真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添砖加瓦,奋发图强,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h3><h3>彭浩主动请缨,包揽了聚会纪念册的编辑出版这一工作重任,四个多月呕心沥血、电话咨询、悉心指导、出钱出力,终于在2017年岁尾和2018年开年之时,拿到了我们望眼欲穿的同学聚会相册,相册是我们的珍贵藏品。感谢彭浩带给我们的这份新年厚礼,那份欣喜无法言表!</h3><h3>《岁月情怀》纪念相册,真的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每次翻阅,我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48年的分离再聚,多少渴望与激情,多少思念与喜悦,几世修得同窗读,更思情怀豆蔻年!岁月如歌,金色的年华、金秋的季节、金黄的收获,全部浓缩在这本薄薄的相册中!</h3><h3>薄薄的相册,114张页面、643张照片、127位同学通讯录、20篇同学感言、9篇同学撰文、一篇晚会致辞,再加上编者的前言、后记、跋及配图,从15个不同的角度,记载着同学们从毕业到现在,整整48年的友谊,怎不让我们深深地怀念、深深地祝福、深深地祈祷:一起走过的那段不寻常的流金岁月!</h3><h3>最让人感动的是,《聚会同学篇》129位同学初中时毕业照(15位同学只有单边照),青春岁月与花甲之年的对比,是岁月留下的沧桑,是时间留给我们的记忆,也是我们独特的骄傲! 很多同学感慨地说:一对比,我们真的是老了。也许只说对一半,但不管时光如何地变化,再怎么也会找到过去的模样!</h3><h3>旧城的8张老照片,宜章一中的6张新照片,黑白相片与彩照,展现的是一座城的历史和一中变化史,是一代人浓浓的回忆、游子的乡情、学子的感慨;文革中收藏红卫兵袖章和学生证、毕业证,是那个时代独有的特症;学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是当时年少懵懂的我们,非常向往、心仪与崇拜一件大事 !</h3><h3>1<span style="line-height: 1.8;">27位同学的通讯录,是我们分别以后的彼此牵挂,同学情谊,今生永存!这次聚会获得圆满成功,是全体同学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把短暂与留恋定格在通讯录里,能让我们在回味中咀嚼快乐、倍添情谊。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让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继续相互联系、了解、学习、关爱。相聚太短暂,翘首期盼下一次的重逢吧!</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同学聚会的感言,是我们人生各个阶段特殊意境的自然流露,情真意切、感天动地;是我们彼此抚慰两鬓斑白的满跚之年,留下更多难以忘怀的絮叨。彭浩的《暮年心语》、《难忘的中学时代》,建华的《“零”人生的满足》,严端的《四十八年相聚感怀》,明德的《圆梦》,勋辉的《思念》,湘武的《召唤》,立新的《再聚的同学情怀》等等,让我们感悟:我们的同学,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有着厚重担当精神的一代,是时代的践行者。感言能让我们领略生命的真谛,切磋做人的道理,分享成功的喜悦,倾诉生活的苦乐,重叙往日的友情,互道别后的思念!</span></h3><h3>在微信里,我们知晓天下事;在微信群里,我们欣赏你我他。微信、同窗、同学、战友,是我们今后一世不变的情缘。心相连、手相牵、不思量、自难忘,幸福延绵……</h3><h3>一年来,我们的同学群,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喜欢辩论。定期和不定期地就人生观、价值观、民生、民权、民主、历史风云人物、突发事件、时事政局等展开辩论,成为群里一道亮丽的风景!</h3><h3>韶山实景大戏《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自2014年3月15日正式公演以来, 至今已成功演出1000多场,伟人毛泽东饰演者,是我们的同学正强,我们为有这么优秀的特型演员感到骄傲与自豪,也深深地为正强传承红色旅游文化精神所感动。对韶山的向往和敬仰,深深地吸引着长株潭的近20位同学、瑶矿的70多名师生前往,自发地举办文艺茶话会,去享受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中国红色经典旅游活动。</h3><h3>走出国门,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我们的同学,不少人做到了,退休了,我们有的是时间,经济上有盈余,大家一起去感受异国的人文风情,去见识不同的国度文化。</h3><h3>国内的旅游同样深得同学们的青眯,祖国的秀丽山河让我们大饱眼福,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极大的释放。书任今年7月20日制作《追寻童年梦,相逢郴州情》的音乐相册,上了彩视的头版头条!</h3><h3>二胎政策的放开,是家事也是国事,已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我们,鼓励自己的孩子生二胎,并担负起照顾下下一代的重任。我们好多的同学,都喜添二胎孙辈,承膝下之欢,享天伦之乐,虽苦犹甜。</h3><h3>同学中有难了,同学们会伸出援助之手。钟燕的丈夫得了癌症,向同学们求助,永康、顺玉等24人,先后纷纷前去探望和微信打款,一共援助了11900元,其中永康一人就慷慨捐赠了6000元。</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今年4月5日,建华召集回乡扫墓的30多位同学,聚集在宜章君泰酒店。大家很是感慨:我们都是六十多岁奔70的人了,更要加倍珍惜现有的时光,开心、健康、快乐的活着!</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同学中的精彩故事还很多,数不胜数,这些美丽,泛着清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而诱人的光芒。…………</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写到这里,我要收笔</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了。有同学对我说,我们很难再有这样的大型的同学聚会了,我反正不信,我们不老啊。记得2015年亚作站知青,在长沙举行下放50周年庆,我还参加了啊,他们现在平均年龄都71岁了,可我们平均年龄最多也就65岁,与他们相比,我们好年轻啊! 是啊,我们的有生之年,至少还可以有两个50周年的大型聚会。{1969届(1970.2.28毕业)宜章初中毕业50周年、2022年3月11日下放、或高中毕业50周年}。要是能参加50周年庆的同学聚会,多幸福啊!</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别离就是为了今后的重逢,我会用一颗虔诚的心,默默地守候,我相信、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兴纯2018.8.19.有感于郴州市沿江路老屋</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初秋之雨,下得柔意缠绵、淅淅沥沥、撞击着我的心,给寂寞的思绪添上几份孤独、几份稠怅,走出幽深的雨巷,走不出我记忆中的那份凄清与悠长,我魂牵梦索的你在那里?</span><br></h3><h3>我的思绪也随之变得零乱不堪,时而明朗、时而模糊、时而浓郁、时而恬淡、于是我的眼里便隐隐约约地出现了那个秋雨绵绵的黄昏,我们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见如故。可惜最后的一面见得太晚,也太突然,大城市的生活对你太有诱惑力 你说你要改变自己的窘境,你说你要拾回自己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你不等我开口,便义无反顾地走向了那灯红酒绿的繁华。让孤零零的我站在驿桥上,任那秋雨飘淋……</h3><h3>这么久远的时间,这么遙远的空间,你不曾打过一个电话,也不上QQ、微信也找不到你。我知道,你是在努力地想要淡忘我,想要把你已经成为你生命的那段岁月从你身上剜去,虽很痛苦、但是必须。我不怨你,也不恨你,真的,你信么?尽管你是那么地走了,可是我却割舍不了对你的那份真真切切的思念与牵挂,心中总是默默地为你祈祷、为你祝福。</h3><h3>不知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座标与位置,不知你是否还能守护着自己的那份真情与圣洁,不知你有没有碰痛肌肤感受流血流泪的痛楚,不知你是否体会到了海的美丽还掩盖着恐怖与杀机。</h3><h3>也许,缘分里注定我们有这样一段美丽的邂逅,也许命中注定我们永远只能是分离,从不奢望现在的你,记忆中还会有我,艰难的日子只是一个人拼命地回味在一起的温磬,不问你为什么,只怕此时会打扰你的宁静,只怕会破坏那一段曾经拥有的美丽与情节。 </h3><h3><font color="#010101">如今,又到雨季,还是那条幽深的雨巷,却早已消失了丁香的芬芳,在被时间摩挲得悠柔缠绵的初秋之雨时,今后的日子依然不奢求你会记得我,但我依然会永远地、默默地为你祈祷、为你祝福;为你祈祷、为你祝福!……</font></h3> <p>《难以释怀的知青情结》(一)</p><p><br></p><p>今年的3月11号,是我们下放46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个很触动记忆的日子。46年前,我们是花一样年华的青少年,离开父母,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到林场去,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开启了人生的第一课。</p><p>1972年3月11日,宜章城格外地热闹,锣鼓喧鞭炮齐鸣,彩旗飞舞。这一天,春暖咋寒,天还下着毛毛细雨,宜章城首批知青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去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送亲的队伍将一中两旁的马路围了二三里长,我们一中的110名高初中毕业生,集中在宜章一中的操坪中,十六七岁、十八九岁的我们,胸戴大红花,一个个兴高采烈,踌躇满志。</p><p>县里的领导和四面向办公室主任都来了,上午9点多钟,开完宣誓大会,同学们一个个从一中鱼贯而出,在宜章城公路交叉十字路口,人和行李一起坐上大卡车,朝着城西的方向驰去。一阵阵的口号声,一面面的小彩旗飞舞,我们觉得自己好自豪、好崇高,一路笑声撒满宜章城。车开了八里路左右,到了罗家山包子铺,下到林场与干校的同学分手了,大家真有些依依不舍,我发现不少同学眼里含着泪花。我们去干校21人往右边马路进去,大家将行李放在拖拉机上,人走两里路就到了目的地。可是去骑田林场的同学,却是从车上卸下行李,女同学自己担着行李,走曲曲弯弯12里泥巴沙子路,全部分到场部。她们到达场部时,一身都湿透了。同学们的住宿地是茅棚,床是由一根根3—4公分杂木拼起来的大通铺,上面有些茅草,稻草都没有。此情此景,到了晚上,好多女同学都忍不住抱头痛哭。男同学则全部分到了桐木山去进行大会战。</p><p>桐木山离我们这里还有20里路,他们从罗家山的上坡处,担着行李,排成单行,走乡村公路约一公里多左右,然后离开公路进入了田间小路走两公里多,走到了楼梯岭下,这时偏偏又下起了小雨,林场带队的人说,光楼梯岭有七八里路远,上完楼梯岭最高处,还要走四里多路,才能到驻地。听完带队人一席话,望着那曲曲弯弯,看不到尽头的羊肠小道,男同学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样的山路平时就是空手爬上去都很难,何况每人还担着三四十斤的行李,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上。还未到半山腰,云雾已遮住了视线,五米之外就见不到旁人,路越来越窄,雾越来越浓,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已经分不清雨水、泪水和汗水了,好多男同学都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到达目的地,前后相差近两个小时,大家累得站都站不起来了,住的地方是借当地瑶族人的废旧阁楼。第二天,杨梅山白石渡的高初中毕业生42人,也分别到了林场场部和桐木岭。全林场下放知青一共有131人,没想到我们这次下放,好多同学到1979年才返城。现实的残酷让人有些始料未及,好多年以后,我们下放的同学在三十年、四十年知青聚会时,都很是感慨。大家在一起,每每提起1972年3月11日,当年下放时的那一刻、那场面,在稚嫩、充满着少年、青年情怀的心灵里,都还涌动着那挥之不去的崇高感。</p><p>下到骑田林场的知青,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就进入了与民工类似的角色,劳动强度之大难以想象。大家在林场的一年时间里,半年在山上,半年在山下。所谓山下,即居住地,其实也是山上。每年的10月1日上山,到次年的5月1日下山,这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年大会战半年,大家带着衣服、被子和生活用具上山,生活、劳动、吃住都在山上,没有住的地方,就自己砍树、架棚、铺床。大会战的主要任务,就是挖山挖洞、植树造林。挖洞前是砍山,首先将这座山的杂树茅草全部砍掉,然后翻到山下烧掉,这叫炼山。炼山是要人守的,周围必须有防火线,防火线至少10至15米宽。这项工序是很累人的,做完这一切后,就是挖洞了。每个洞的规格是长两尺、宽一尺,深一尺、洞与洞的间隔一米,行与行的间隔是两米。山上到处是石头、树根、竹根,盘根错节,一锄头下去,锄头蹦得老高,不小心摔跤、摔跟头是常有的事。关键是山的倾斜度,最平的斜坡,也在30度以上,最陡的地方有70度,连脚都站不稳,只好在挖洞前,先挖两个小洞站脚,锄头只能拿在锄把的一尺左右的地方,人和山的斜坡有时都几乎成了平行线。整座山挖好洞后,在清明前后种上小杉树,男同学从每天最初的只能挖15个洞,到每天最多能挖320多个洞。树种好后就通带,通好带后,整座山就像梯田一样。不管刮风下雨,天天要出工,除非下暴雨,才有休息。一天下来,满手都是血泡,吃饭连筷子都拿不稳,第二天照常拿着锄头上山劳动。</p><p>要是不小心引起了火灾,火灾往往发生在在太阳下山以后的七、八、九、十点钟左右,那时科技不发达,火灾全凭肉眼观察判断,一场火扑下来,七八个小时滴水未沾、粒米未进是常事;往往这边的火扑灭了,那边又燃起来了,衣服裤子全烂了,有的人脚上的鞋没有了,什么时候掉的也不知道;山火扑灭后,大家聚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除了一口牙齿是白的外,全身上下一个个像根木炭人,大家趴在地上,连笑的力气都没有了。</p><p>山上雾大,晚上睡觉盖的被子,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全是湿的,有的还能拧出水来,没有办法,晚上睡时,只好将塑料布盖在被子上,早上把塑料布的水倒掉,白天凉晒干,晚上接着用。晚上遇上下大雨,屋内则下小雨,一觉醒来,鞋子、铁桶、衣服、裤子、袜子、脸盆,全不知去向。那时晚上又没有电灯,用的是煤油灯,这种事情,时有发生。</p><p>每年的5月1日至9月30日是下山的时间,其实就是住在自己的工区,是抚育、护林的时段。就是把小杉树旁的杂树茅柴杂草除掉,在斜坡上用土盖上沤成肥料。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你也得穿上长衣长裤,一不小心,惹上了鬼头蜂,知青们戏称为B52轰炸机,三五只叮上一口,非得毙命,山上的蛇又多,需处处小心;湿气又重,温差极大,早上穿两件衣服出门,晚上睡觉要盖被子,中午打赤膊都热得不行;好多人染上了湿毒,浑身上下都是红疹坨坨、脓血交痂、惨不忍睹,痒得到处乱串。女同学的例假,虽然每月有两天休息,但由于超体能消耗,经期都很长,逢上这种情况,上山也只好把草纸(那时没有卫生巾)趁没人的时候,挖一个洞偷偷地掩埋,那时早出晚归,中午也是在山上吃饭,必须到天黑才回来。劳动强度大,大家吃得就多,水又硬,洗黑衣蓝裤根本就不用肥皂。当时什么都凭票供应,一个月是46斤粮,一斤猪肉、一斤豆腐票。没有油水,好多男同学平均每餐要吃六到八两,最多的一餐有的人吃了两斤二两,根本不够吃,只好开口向父母要粮票和油票。米都是自己挑上山的,(男同学每月50斤、女同学40斤任务)。猪肉和豆腐则必须去宜章买,排队也占去了不少时间。最远的工区离宜章40里,最近的场部也有20里路,来回只给一天的时间。吃的菜虽然有工人家属种,但都是季节菜,青菜、包菜、白菜、罗卜、大头菜、酸菜,一吃就是好几个月,比如,冬春交季只有酸菜和冬春笋,放在现在是时令绿色食品,可关键是那时没有油,笋和酸菜一锅烩,40多天餐餐不变样。想起我们下放时,也搞过一次22天餐餐一样的菜,就是煮冬瓜、炒冬瓜、红烧冬瓜、炸冬瓜、清炒干冬瓜条等,以至于很多同学离开林场、亚作站多年,一看到酸菜煮笋子、冬瓜就想呕吐。</p><p>男同学在当年大会战结束后,就分到了林海、林峰、新建、苗圃等工区。在下山的半年时间里,他们除了搞好护林抚育活外,还与工人师傅们一起学会了堵水修坝、放炮炸石、砍柴烧炭、打红砖、砌房子等工匠活。房子砌好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把分到场部的女知青先后、陆续接到自己的工区,当然也有男知青调整到场部。也就是从这时候起,知青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男同学把脏活、累活、每人一个月背400斤湿柴等重活抢着做;女同学把洗衣服、被子、搞卫生的活全包了,知青们的友情就在一天又一天艰苦的劳作中凝结。</p> <p class="ql-block">《难以释怀的知青情结》(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下放的五七干校的同学21人,生活虽然也艰辛不易,但是,我们的境况比起下放到骑田林场的同学来说,不知要好多少倍。在五七干校下放劳动期间,我分配在蔬菜班,我们还是两个人一间房,住在原来的铁厂,其他同学则分到农业班、养猪班,除了吃饭远点外,其它感觉都挺好的。最主要而荣幸的是,我们和县里的干部们在一起,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干校给我们配置了一个干部叫邝超群,他很有人情味,又懂我们知青的心思。下雨天也不要出工,就在一起学习,读书看报,又不要我们自己煮饭,每个星期还能吃上一餐肉,每个月还有10元的生活费,感到很满足,想想只要好好地锻炼三两年,就有机会离开广阔天地,心里面还是挺开心的。</p><p class="ql-block">这种心态维持了约大半年有了一些变化,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实在是有些寂寞,又听到一些传闻,说我们下放时间可能会延长,才有机会离开,便有些心灰意冷起来了,有的人还唱起了黄色歌曲。虽然跟别人一样,口号喊的挺响亮,要扎根农村干一辈子,我还真没有这个打算。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几个月,我们又面临了一个更不好的消息,就是五七干校要撤销、停办,我们下到干校的知青全部转到别处知青点去,这时,大家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p><p class="ql-block">1973年4月,我们21人全部转到了亚热带作物实验站,亚作站有场部、一队、二队和三队,我们分到站里的三队。加上我们一起,三队共有40多个人。到三队不久,杨继忠同学就转到农村去了。该站1964年建站,地址选在离县城3—6公里的骑田岭下,当时是一个有80多人编制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p><p class="ql-block">比起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知青,我们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最主要是我们在精神上不受歧视。我们在下放两年半后,每年都有读书、参军和工作的机会,他们则永远没有。除了极个别人,走出了亚作站,绝大多数人呆了整整14年;我们21人中,最久的也呆了7年。我们转到亚作站时,大哥哥大姐姐们看不到前途,很多知青已结婚成家。想想我们的下放、有欢乐、有孤独,更多的是迷茫,只有经历过的人,打在心里的烙印,才这么地铭心刻骨。华丽的青春,在承受着共和国创伤与苦痛;花一样的年华,伴随着共和国的蹉跎成长。</p><p class="ql-block">下放的艰苦,我不想细细地表述,我们下放时,最小的不满十六岁,最大的年纪也就十九岁,又没有电灯,生活用水还得我们到半里多远的井里一担担挑回来,我们从城里来到这么一个陌生的环境,艰苦困难可想而知。每逢下雨的时候,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也是想家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大多数人会在一起剥花生,队长吿戒不准偷吃,但还是有人偷偷地吃。没有花生剥的日子,我们会看看书,写写家信,报报平安。实在无聊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唱唱歌,歌声支撑慰藉着我们,使我们那些艰辛的日子,有了一些色彩、生气与希望。我下放时间只有两年半,就被推荐去读书了,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真是遗憾。</p><p class="ql-block">广阔天地的风风雨雨,吹硬了我们的筋骨,艳阳天的烈日晒黑了我们的肌肤,愚公移山般的劳作练就了我们非凡的意志与品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的青春年华,在憧憬未来,经受着艰苦的磨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能直面人生、直面社会、直面生活的担当,有着奋斗进取坚强执着的信念,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知青生活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经历。有知青经历的人,现在基本上都是花甲年龄以上的老人了。我们现在来透视知青的金色年华,诠释着凄苦年代的美丽人生:知青一代,是青春的见证,是历史的见证,是时代的遗篇。我们承载了太多的岁月沧桑,我们用手掌托起了与我们年龄不相符的艰苦生活。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懵懂年少的我们,曾天真地认为:用我们赤诚与激烈,能燃烧山河的荒凉;曾执着地坚信,泥巴中能寻求出人生的理想;曾痴情地憧憬,理想之花能在广阔天地四处绽放。当年的风和雨、悲与壮、血和泪、思与情,都是一代知青说不完、道不尽的跨世纪的话题;知青们经历了凤凰涅槃,苦难多于欢乐、蹉跎多于机遇,魂牵梦饶的共和国知青故园,是知青灵魂深处久久难以释怀的生命历程。</p><p class="ql-block">现在回过头来,再审视那一段历史,1700多万人的知青上山下乡,整整十年,声势浩大,有哪一个国家能有如此作为?这是上千万人用热血和青春浇筑的时代里程碑,他们是那个时代撑起共和国的脊梁! </p><p class="ql-block">46年花开花落,多少事物已随风漂落,难以忘怀的知青情结,是我前行的坐标与动力。我不可能写出一本知青回忆录,只能是拾起那些零星的花瓣,粘贴在岁月的文档里,点击出亲历的曾经与自我,刷新每一个视窗,唤醒那一段沉重的记忆。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一代知青,已经淡出了时代的舞台,但是,那辆时代列车所留下的道道辙痕,却牵引了我的不尽思念,而那段峥嵘岁月,在我的心中所深深镌刻的则是——知青无悔!</p><p class="ql-block">原下放五七干校、亚作站知青</p><p class="ql-block">高兴纯于2018.3.11日</p><p class="ql-block">写在下放46周年纪念日里</p> <p>《与发小们说说我的心里话》</p><p><br></p><p> 当我被邀参加瑶矿发小聚会时,我还在犹豫,我不是24班的发小,是什么原因,都是些往古稀上奔的老人了,还能有这样的童心与童趣!好奇心让我决定去参加这别具一格的发小聚会。</p><p>活动期间,我收获了滿滿的感动:我发现远方的发小伟宪、春秀、美华等,风尘仆仆赶来赴会的兴奋;我见到大家接过云涛、秀娥、梅莉赠与纪念礼物时脸上的暖意;我聆听了耄耋之年张老师登台亲自为同学授课,我用心感受了75岁的谢老师激情讲话与祝福;我发現聚会活动中任劳的不辞心力、元真的鞍前马后、刘青不分白天黑夜驱车迎来送往;我还见到了聚会活动的管家运娥和秀娥,忙前忙后的真情付出;我見到了爱国、任劳等为发小上下船、上下楼的相互搀扶;我看到小时候有些调皮搗蛋贪玩的刘青、光明,第一次带上红领巾的他俩,竟滿含泪水当着同学面转着圈圈;我看到几十年来未曾见面发小在一起相拥而泣!</p><p>我也收获了许多欢乐:我看到书任、梅莉、爱华不顾休息地为发小们摄影录像,我品尝了红球等发小做的艾叶粑粑;我还去了佑文为发小钓鱼的河边;我看到了建设不顾自己伤痛,为发小昭莲疗伤的情景;我目赌了晚会节目主持人素辉与孙崇的风彩;我欣赏德谷、雪慧、梅莉、丁贵、元真和运娥等在秀流农庄风趣表演;我发现依依惜别的发小竟站在堤上热泪长流,久久不愿离去……</p><p>散会后,又与发小们疯玩了几天,终于静下心来了,为了这份感动,10月13日晚,我忐忑不安地把自己想为同学制一本像册的想法,告诉这次活动的主持策划人任劳时,得到了他的鼓励与支持。这让我信心倍增,那是因为我学会制图至今,仅仅才二十来天的时间,我没有把握制册能否成功,我在瑶矿小学仅呆了四年时间,毕业后就离开了瑶矿,我能完成制册的任务么?</p><p>管不了那么多了,还是为了这份感动,我硬着头皮上阵了,由于自己一门心思浸润在制图的喜悦里,不经易之间忽略了一些盛情相帮发小的感受,造成了一些情感的伤害,在这里我对自己的这种不尊重发小劳动成果的行为深感内疚,并表示自己深深的歉意!</p><p>在制相册的过程中,我也同样感受发小们无私奉献和浓浓情意,那一张张不同年龄段的照片引起了我无数的美丽遐想,我不能辜负发小们的期冀和希望啊!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任劳、梅莉、书任、爱华、德谷等发小对我的鼎力相助和悉心指教。《找回童年》的聚会,发小的精神,终让自己以微薄之力制出了拙作相册,也圆了我花甲有六之年的又一夙愿!</p><p>发小,就像是一杯浓烈的酒,晶莹剔透,此心永鉴!这杯酒,存放的时间越久,回味就愈加绵長,那浓浓的意味,那爽口的芬芳,在我们在相聚之时,会汹湧澎湃,壮心不已;当我们离别之后,会细流涓涓,源远流長。</p><p>我亲爱的发小,愿咱们笑迎余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海还是海,看……虽容颜已暮,心却依然年轻!</p><p>半世沧桑,归来仍是少年!…………</p><p> 2018.10.15感怀发小聚会</p> <h3>尊敬的大哥哥大姐姐知青,你们好!</h3><h3><br></h3><h3>五十年前,你们还是那么地年轻,还不知道生命的沉重需要怎样的辛勤负载,便从岳麓山下来到宜章骑岭小城默默地耕耘。我们步你们的后尘,与你们一道朝夕相伴,成为了战友。社会给了我们一个称谓——知青。</h3><h3>那是特定时代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太多无奈与辛酸,也是社会行进中的一个别样选择。我们无法破译这个选择,但我们在遗憾中留住了美丽,让盲点成为了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一路走来。我们锻铸了体魄,我们炼就了魂灵,我们收获了人生!</h3><h3>有人说知青这一代人是不幸的,是因为太多太多的磨难落在了我们肩上,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但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见证了祖国的荣辱兴衰,也在实践着阵痛后民族大业的复兴。我们这个群体成了社会的一份子,默默地为祖国的大厦添砖加瓦,默默地为四个现代化贡献着无怨无悔的人生。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是知青! </h3><h3>今天我们有缘相聚在一起,是上天给我们的眷顾与厚爱,岁月让我们成熟,携手让我们同心。我们学会了善待他人,我们相互理解、谦让和相互帮助。“己所不为勿施于人”,让我们结下深厚的奋斗友谊;我们也学会善待自己,让自己深刻地理解早已尘封的记忆,肯定我们那段自己用青春和生命书写的不平凡经历;我们懂得了珍惜生命,因为那是我们民族生命延续的承载;我们懂得了珍惜友情,那是因为她是我们民族兴旺的保证。虽然我们现在已是花甲、古稀老人,但我们的心不老,在黄昏岁月还可发挥余热,老牛舔犊保育孙辈。我们,我们永远年轻! </h3><h3>五十年啊,半个世纪,岁月悠悠、友情长存。祝所有的知青朋友,身心健康长寿、家庭幸福美满、天天快乐高兴、事事心想事成。祝我们的聚会园满成功。 </h3><h3>谢谢大家! </h3><h3>兴纯2015年9月5日在长沙烈士公园 </h3><h3>亚作站知青下乡50周年聚会上的发言</h3> <h3>《一张泛黄的毕业照》(一)</h3><h3>后一排 肖长祥 彭信军 吴绪团 段广二 </h3><h3>黄仁球 邓国清 张洪彪 吴统高 黄永智 </h3><h3>丁健俫 王继国 邓忠金 黄小平</h3><h3>后二排 王向阳 吴多俫 肖圣军 邓连贯 </h3><h3>刘万倈 邓义方 陈瑞芳 吴绪海 刘建军</h3><h3>后三排 黄兴凯 肖三国 邓国旗 李国军 </h3><h3>兰向东 李向阳 邓昌荣 刘军旗 曾凡荣 </h3><h3>蒋勤政</h3><h3>前三排 陈小明 谢池玉 曾满柳 吴青云 </h3><h3>宋<span style="line-height: 1.8;">燕如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曹芙蓉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周建新 高兴纯 邓回德</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前二排 邝厚勤 李定宝 王化楚 谷崇德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刘衡源 王雨生 肖远智 唐建华</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排 高尊英 吴秀招 李桂香 雷本桂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邓</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菊秀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李铁英 颜丽君 陈春娥</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未照像名单: 范素林(转学) 郑明湘(参军) 吴经明(不明)</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前几天无事,我翻开珍藏了三十多年的相册。一张过了塑的,四十五年前的高中毕业照凸显在我的面前。照片的时间定格在一九七一年十二月,题名是:宜章一中高二年三排全体同学毕业留念。这是四十五年前的中学同学毕业照,这些曾经是多么熟悉的脸庞。虽然一些记忆模糊了,但是很多几十年前的趣事还是一一地在我的眼前呈现。我把这张毕业照发在了“我们是高二连的”微信群里,委托照片中的小妹满柳,帮我记记一些同学的姓名,满柳不负我望,邀了多俫、池玉、桂香、绪海,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照片上同学的姓名全部记下,并排列出来。也想趁现在还能动动笔,写写文章,与同学们联系联系,写写他们。这是一种留念,也好像是一种老来念旧的心理寄托。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蓦</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然</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回首,四十五年过去了。学生时代经历的那些大大小小事情又回来了,似乎近在眼前,又恍若相隔久远。这张泛黄的毕业照,真值得细细品味。我拿起了笔,去记录,去书写我们那个青春学年的岁月。随着回忆和情感的入境,我很是愉悦于当年,也更加珍惜现在和向往未来了。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那时的我们,虽在县一中,但因为是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时代大背景下,学生不上课,搞串联,工人不好好做工,农民不好好种田,到处是大字报,到处在搞批斗,造反派在搞打砸抢。那时,我们手捧毛主席语录,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从宜章城里、农村、矿山和教室,度过了我们从1966年9月,至1972年1月的中学时代。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那个年代,我们曾为“文革”而狂,为“文革”的政治图腾而崇拜。复课闹革命,开门办学,到农村支农,到工厂学工,在课堂学习,这就是我们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基本履历。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那时的我们,也不是不爱读书,是那个时代没有给我们好好读书的机会。中学五年半,停课一年多,回原校待命,剩下不多的时间,每个学期,还要下农村去参加双抢;去机械厂学工;去校办工厂打红砖砌房子。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跳“忠字舞”,写大字报,开批判“封资修”的批斗会,“早请示、晚汇报”,有时背颂一条或两条毛主席语录后才能吃饭。还记得,我们上高中第二学年的1971年5月10日,建华同学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从四性看部分教师的思想革命化》的六千多字的大字报,文章是我用毛笔抄写的,贴在了学校食堂墙上。文章从当年教师中的敏感性、顽固性、懒堕性和长期性为入口进行批驳,轰动了全校师生。当年,我们如果不写大字报也不行,你若不这样,就是不革命,就是保皇派啊。</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照片中坐在第二排右起第二个戴眼镜的那位,是我们的班主任肖远智老师。他只比我们大十二岁,当时感觉他很了不起,大学毕业,能写文章,能编剧,一手钢笔字写的四方端正、刚劲有力,课也讲得好,眉飞色舞;肖老师很活跃,也喜欢出点子,记得有一篇《静静的顿河》的课文,那些接吻、眉眼传情的词句,上课时他便跳过去不读,弄得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我们的同学,也有也因看“封资修”禁书,而受到不痛不痒批判的,如班那时“三足鼎立”的燕如、青云和素林。</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平时,肖老师也是很风趣的,也很有文艺细胞。他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很受校长、教导主任、老师的青眯。他亲自编写的歌剧《毛主席去安源》、《王杰,我的好战友》深受师生的好评。他组织我们年级的燕如、建华、希平演唱的《沙家浜》中的《斗智 》曾风靡了全校。</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那时,也有很多的趣事。记得有一次,在廖家湾的半个月开门办学活动中,满柳负责伙食,她和统高、向南去采购时,在校门口顺手牵羊,弄了校门口菜地的两个冬瓜、两个南瓜和十多个辣椒茄子等,放在板车上,后被肖老师发现了,把满柳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要我们去向学校承认错误,把剩余的钱交出去。后来满柳出了个点子,我们作了保证,下不为例,就买了一条20多斤的狗和10斤豆腐给班上的同学们打牙祭,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害得其他三个班的同学直流口水,搞不清我们班饭菜怎么这么香。</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毕业后,肖老师从1990年至1993年,在宜章一中还当了三年的校长,之后,调到宜章进修学院当校长直到退休。2002年我们在宜章组织30周年知青聚会,请他和王雨生老师参加,两位老师在会上作了激情洋溢的讲话。从中学时代起,肖老师就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学一直激励和帮助着我们。</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现在回顾,在中学的五年半时间里,我们实际学习读书上课的时间不到三年,说是高中毕业,实际上连初中毕业水平都没有达到。高中的书都没见到几本,就是发了几本书,大多数都没教完就毕业了。我们的数学课,也仅仅教了一点三角、几何、函数;语文课,少数人连拼音都不会,那时也不讲古典文学,说是资产阶级的糟粕;外语课,仅仅会26个拼音字母,会一点点原音辅音,但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会用英语喊*****、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那时的考试,几乎都是开卷的,很少闭卷。我们的初中升高中,也没有考试,直接就升了上来。那时,我们也很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为社会的动乱担忧,但我们没有一点办法,只是无奈。那时上课,是两人同一张桌子,要是男女同桌,我们就会在桌子的中间划一条线,叫“三八线”,谁要是不小心超过了“三八线”,就得挨打 ,男女同学之间很少在一起说话。那时钱少,一个学期下来,住宿费学费加生活费,吃商品粮的学生39元够了,吃农村粮的同学,自己带米、红薯和罎子菜,学费加蒸饭费,6元钱就够了。我们的住宿条件也很差,男生们好点,大通铺上下两层。我们女生睡地铺,一间四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地铺上是28个人的席子与被子,冬天还好些,挤在一起也凑合,我和燕如为睡觉常常争夺满柳,因为满柳浑身暖和。为了公平,我俩就一人一晚上轮流,满柳的被子成了垫被,三个人的被子加起来就13斤多重。夏天每人挂上0.6米宽的纹帐,根本就没办法入睡,一年四季跳蚤是我们最好的伙伴。</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那时的我们,正是风华正茂的年华,有对一双运动鞋和一件海纹衫的向往,可是因为穷,这些都很是难实现的。农村一个工分才两三角钱和几分钱,有工作的父母亲一个月工资才三四十元钱,维持生计都很难。懵懂青涩的我们,对帅气大方的男生和漂亮温柔的女生,也会互相投去羡慕的目光,但谁也不会表露出来,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做怪,会开批斗会进行帮助的。</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高中毕业时,血气方刚、青春年少的我们,面临的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虽然我们班有能说会道的班长建华;有勤劳朴实的厚勤、瑞芳、满柳、回德、多俫、健倈、继国、青云、桂香等;有能歌善舞的燕如、建新、丽君、春娥;有能说一口流利英文的向南;有每次数学考试几乎都是满分的永智,还有各科成绩都不错的燕如、绪海、向东、圣军、向南,但这些优点与长处,对我们的未来,没有起到一点儿作用。全班55名同学,吃商品粮的17人,12人下放到宜章骑田林场,我和燕如、青云、继国下放到五七干校,一年后转到亚热带作物试验站,素林则下放到东北山里岗子农场,吃农村粮的38人,郑明湘在未毕业时参军去了部队,其他37名同学则全部回到生养他们的家乡,到农村去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就这样全部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命运就大不相同了。那时,我们为生存、为人生而奋斗着,大家也都在努力编织着自己的梦想。</span></h3> <h3>《一张泛黄的毕业照》(二)</h3><h3><br></h3><h3>在下放农村劳动锻炼满两年半后,我们的命运有了转机。经当时的各级革委会推荐,建华、建新、丽君、春娥、厚勤、绪海、瑞芳、素林和我分别走进了大学和中专的课堂。随后几年,多倈、健倈、细群、向东、桂香等都去大学或中专读书了,池玉、青云等人都先后招工招干,还有回农村的圣军、仁求等几人也在农村当了民办教师,后转成了公办教师。下放的知青,最迟的1977年回城,分别落实到了父母的工作单位或顶职。我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并为之奔波、奋斗,不少人还成就了一番事业。</h3><h3>我们这个班,有著名的湘籍词家、大学教授、讲师、中小学校长、老师、公务员、律师、会计、银行职员,企事业单位的工人,还有个体户老板,但全班还有10来名同学一直生活在农村,回乡的邓连贯同学成了废品收购的老板,据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h3><h3>坐在左边二排的第一人,是我们的班长兼团支部书记厚勤同学,他成了一个大家,即中国当代颇具创作实力的资深的词作家、文艺评论家。那时的他,任何时候都是一脸的严肃。在忆苦思甜的会上,我知道他很早就失去了母亲,语文成绩也不是很突出,1977年毕业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老师,后又当上了校长和衡阳教育局长,后来又到了政府部门工作。1981年涉足文坛,在业余时间喜欢上了写诗、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写出来的诗词,清新、隽永、欢畅、活泼,很受中小学生,中青年朋友的喜爱。他写了上千首歌词,先后在《诗刊》、《歌曲》、《儿童音乐》、《人民音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发表,200多件作品在《中国当代歌曲精选》、《中国歌海词从》等全国三十多家出版社出版,100多件作品获国家省部级奖励。从1981年到现在,三十多年先后出版了三本诗词:《人生唱着走》,《秋韵》和 《太阳香》,为十多台文艺晚会撰写过主题歌词和串台词,2013年同学聚会,他送给我们一本歌辑《太阳香》。高雅的诗句,摇曳着心旌,令人感动不已。当代乐坛著名的作曲家李遇秋、王佑贵、孟卫东、李刚、张世敏、宋祖英、金月苓、王丽达、李斌、李群霞等60多名著名的作曲家和演唱过他写的《晒秋》,《堆沙堆》,《月亮乖》,《用生命践约、用真情奉献——唱给抗击“非典”斗争的歌》等歌曲,他给多少人带来欢乐、喜悦与向往;给多少人带来情的感动、理的感悟、美的享受……。</h3><h3>像厚勤这样的名家,我们班也只出了这么一个,大多数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起着一个螺丝钉的作用。但也有挑起大梁的,如瑞芳同学成了北京一家排水企业的高工,驻国外多年,多俫同学成了县老干办的主任;健俫同学的律师事务所办得有声有色,素林、绪海、细群等成了大中学的骨干讲师;池玉、建新、本桂、铁英、丽君、春娥、秀招、圣新、向东、继国、青云等,在单位工作都很出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桂香则在读书后选择留到林场直到退休。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几乎都是好丈夫、贤内助的角色,同学中没有一个犯法的,也没有贪官。一辈子在农村的同学,他们都在辛苦劳作,默默地为社会主义的大厦添砖加瓦。</h3><h3>坐在二排右边的第一人,是我们班的建华同学,他是当时我们高二连的连副指导员,人很不错,圈子里真的是不能少了这样能说会道的人。高中毕业那一年他入了党,学生党员就两个人,还有一位是四排的杨翠蓉。毕业分配时,他自然成了我们的学生领袖。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他就成了我们的主心骨。 </h3><h3>那时,我与建华都是学生干部,我两人在学校就交流较多。在中学毕业下放前夕,他邀了我,丽君、满柳、瑞芳、春娥等六个人,花了差不多十来天的时间,把住在农村、宜章城里、瑶岗仙矿全班同学的家里走了个遍。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收获了满满的畅快。下放两年半后,我俩分别被推荐读书,他去了中南大学,我去了郴州商校,后来与他还有几个月的信件往来。现在想想,那时的这种特殊的同学、知青情感,是不是就是一种朦朦胧胧、雾里看花的恋情呢?真的是说不清楚,似乎来了,又迷迷糊糊地不见了。</h3><h3>建华性格的优势,以及热情好客的秉性,使他在我们三十周年和四十周年的同学聚会上大放奕彩。2015年在宜章一中90周年校庆聚会上,他被选为高二连同学会长。他花了不少功夫为我们寻到了四十年失去音讯的素林;他为安慰得了癌症的燕如,组织我们班的同学好几次去长沙探望、开生日会;他组织同学们为班主任肖老师病逝时送上挽联;2016年,他又单枪匹马组织了为骑田林场还在留守的桂香等五位知青送金匾活动,那次活动,从长沙、郴州、宜章前往的五十多位知青非常激动、流连忘返。</h3><h3>宜章一中90周年庆典的宜章一中90周年庆典的俊采星驰——杰出校友的名录中,他与我们班的厚勤同学,两人名录其中,算是对他俩成就的赞赏与肯定了,这是多么难得的殊荣,真令人妒忌和向往。</h3><h3>在这张照片中,我还必须要介绍一个人,就是我的妹妹满柳。她真的是我唯一四十五年没有一年断过联系的同学。那时读书,她家在农村很穷,一个星期从家里带一瓶坛子菜和两三斤米、红薯丝,与她姐姐对付一星期,我从一开始认识她就很投缘,她常常为我梳辩子,虽然她家里穷,但我常常能吃到她的坛子菜和红薯,一个学期下来,我也能接济她几元钱,毕业后我们一直通信,没有断过联系。1974年公社推荐她读书时,她是大队播音员,兼职小买部营业员。也许她命里有劫,政审的那天她在放广播,人没在广播室,而是在店里营业,结果收音机跳台,室外播放了台湾电台的内容,政审被刷了下来,从此她与大学绝了缘。随后与丈夫四处飘泊,在快四十岁时,落脚在宜章政府办做了一名统计员,她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人<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世沧桑,颠沛流离。现在想起这些事,真是很令人唏嘘不已。</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从中学毕业到现在四十五年过去了。当我们能明了事理、回归本我的时候,就都已是花甲之年了。现在我们主要关注的应是身体健康、心情开朗,做点力所能及的、老有所为的回馈,享受退休老年生活的幸福时光。</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今天,当我们感慨时光流逝的时候,我们同学群体的同学在减员,我们的老师也在流失。到现在,我们全班55人,已不在世了9人,他们是:肖长祥、彭信军、段广二、张洪彪、肖圣军、肖三国、李向南、蒋情政、宋燕如;坐在第二排的老师们,除数学老师王雨生外,其他的全部都不在世了,我们永远地缅怀着他们。我还记得我们班的物理老师是个女的,那时她刚生孩子,正在坐月子,没在照片中。我至今还忘不了,她当时挺着个大肚子给我们上课的样子,她好像和丈夫调到另一所中学教书去了,还健在。</span></h3><h3>那时一脸稚气的我们,现在也都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了,那个渐行渐远而珍贵的年代,只能是永远地留在记忆里了。真的,还有好多宝贵的、珍藏在心里的记忆,还有好多美好的故事还想倾述,但不可能全部顾及。每位同学都是一本书,都有自己人生的精彩。</h3><h3>我们从青年走来,我们憧憬过、艰苦过、坚强过、拼搏过,也曾经是那么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我们单纯过、挫折过、困惑过、探索过,也曾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地去感悟人生。我们经历了生活的历练,我们领会了生命的可贵,我们向往过未来的美好;我们一路走来,积攒着人生的点点滴滴,汇聚了今天我们时代特色的知青同学情结,以及知青同学胸怀的辽阔天空和宽广海洋。我们努力了,我们体验了,我们实现了,我们奉献了,我们成就了自我,我们无怨无悔,</h3><h3>一篇文章怎能承载得了我们经历的那个战天斗地年代的时代负重;一篇回忆录怎能全面记下我们那感人至深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同学们,在这大千世界里,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相遇,成为同学,是缘分,是福份!让我们彼此相依、相互珍惜、健康长寿、携手共进!</h3><h3>请同学们将这张泛黄的毕业照永远、永远地珍藏在自己的心里!</h3><h3>写于2017年4月8日</h3> <h3>《素面朝天》</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素面朝天”,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也是哑然失笑的,想想当今的社会,有多少东西还能素面朝天啊,它已成为难得一见的景致。你看看,走在大街上与你擦肩而过的中青年妇女,你能看到有几个素面者呢;高楼大厦、临街之屋,哪里还有青砖白墙的朴素;数不清的景点、酒店、公园,被一层层华丽的外表包裹,已经寻找不到哪怕是一点点的天然野趣。</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毕淑敏曾说: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说得是何等的好啊!“素面朝天”这个词,原特指不化妆女人。这使我想起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进宫时见唐玄宗也不化妆,朝见天子,胆子可谓大矣。对此众人褒贬不一,褒者说她风韵天成,贬者说她傲慢无礼。这虽是古时故事,就是现今的社会,如果女人不化妆,在社交场合,也是不礼貌的。</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还是说说自己吧:是的,我不美丽,不但不美丽,还近乎丑陋,一张不好看的脸,加上一副短短的身材,走出去没有一个人会多看一眼。我曾经很自卑,为什么上苍把这么多缺点强加于我的身材和相貌上,感到有些抬不起头来。但我在十二岁的时候,我便承认了这个事实,我证实先天不足的自己,我不掩盖这个缺陷,掩饰不仅仅是徒劳,更是一种软弱。父母把一张不好看的脸给了我,却是与生俱来的证件,她是一脉血缘的延续,每一张脸,都是一张生命的图谱,如果一个人总是以假面示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的真实面目,就像一份被图改的证件,有着太多的秘密;如果天天靠化妆才肯出门的女人,她一定是不开心的女人,因为她很忧虑,不自信。我要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形态,拥有自己的自信,磨砺内心要比化妆打扮的外表难得多,可我不怕,我愿意磨砺自己。</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也许一切装扮,只是为了某种的生活需要。但我也知道毕淑敏一般都不化妆。我喜欢毕淑敏的文章,更欣赏她的为人,她的文章把她所经历的人和事,写得妙趣横生、心旌摇荡,朴实无华的文风,很有一点出平淡而意寓高远。她的文章超过了她的面像,一样的美丽和动人。这是不是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如此说来,素面朝天也倒是一种别致的风情与韵味,与不施粉黛无关,是一种活着的态度,是一种透明无尘的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活在当下,不背负条条框框,率性而为,自自然然,坦坦荡荡,清清爽爽地活,比什么都好。能素面朝天者,是出水芙蓉那最好不过;反之,浓妆艳抹能像西子灵气宜人,也同样美丽;素有高雅,艳有热烈,大千世界,春色满园。关键是你的心灵是否快乐,就像兰花开放在深山幽谷,玫瑰和牡丹栖息在花圃,蔷薇生长在小院落。牵牛花必爬上墙头一样。有美的身材,以美的身材悦人,有美的思想,以美的思想悦人,是一样的道理。追求素面朝天,固守精神上的独立,追求生命的本色与真谛。我们每一个选择与行动,浑然天成,即为真,我们的内心永远素面朝天。</span><br></h3> <h3>《感慨微信群中四辩手》</h3><h3><br></h3><h3>现在的网络真的是让人乐不思蜀,激动不已;又让人突然之间为了某一个问题争论翻脸,不久又马上握手言和。我在去年的腊月,经历了这样激动人心的时刻,很有感慨,便想着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来感慨我们同学微信群中四位辩手,来见证同学之间的友谊。</h3><h3>也许是天赐良机,这么好的一个时间,让群里来的几位辩手从网上围聚到了桌前。我按辩手进群的时间,来安排辩手们的顺序。</h3><h3>事情的起因太简单了,老顽童一辩手手剑花,在出群的第三天,正值小年,又进群坦诚:给群友拜小年了!让我们共同响应群主的号召,不在群里谈敏感话题为底线,再开场辩论三十年。剑花的大度,感动了群里的另外三位辩手,大家纷纷地作自我批评;华实抓住有利时机,见剑花想见南国,由同学红全引荐,又约了我与云凯等人,一同前往,十一点多钟,聚会在问客杀鸡馆,使得我们有这么一个好的机会,在网下再次展开辩论。激动的剑花从宜章赶来,就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份拥抱,只可惜那个镜头我没有拍摄下来。</h3><h3>四位辩手一到问客杀鸡馆,刚一坐下来,就打开了话匣子,从上次在微信群里的不便聊的文革、林彪事件、朝鲜之战是打好还是不打好、台湾解放问题,邓小平理论的运用等等展开辩论,辩手们在微信群中那咄咄逼人的态势、犀利的言语、精辟的措辞,又一次地展现在我的面前,红全还能插上嘴,我与格回(高二连同学)只有陪着他们傻笑的份儿。辩手们从问客杀鸡馆一直辩到罗森尼娜店,下午四点多钟才散,那是因为剑花要回家陪娘过年。</h3><h3>我真的是很感慨,感慨群里的四位辩手,这么快就消徐了前几天的过往与误会,感慨群里的四位辩手把我们这个群带得是如此活跃,如此生机勃勃。辩手们风采依旧,他们之间的高风亮节,由不得我不写,由不得我不赞。</h3><h3>一辩手剑花,虽然我比较熟悉他,但如此近距离地听他辩论,还是第一次。你不得不服,群中台下,任何时候他都能把握住自己的核心地位和顶梁柱位置。只要开讲,抑扬顿挫、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无人能敌,不愧为赫赫有名的大学教授。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忠实捍卫者,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个优秀的政治理论辩论家,更是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不简单!</h3><h3>二辩手华实,知识面广,才华横溢。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无所不知,无事不晓,分析时局政事,客观实在,一语中的。难怪大学生力与身姿之美的文章能见诸多报端,新华社能聘他为特约记者。我原本是一个不太关心实局政事之人,在群中被他风趣和睿智的话语感染,有时也不知深浅地在群中附合几句,就只是觉得很开心。现虽人在老,但认为还是要关心一下国家大事为好,不能只弄小资,不探究里。</h3><h3>三辩手南国,(高我们两届的学长与兄长)。不见面不知道,一见面才知道:有着兄长阔广的心胸,有着学长深厚的文化底蕴。虽其貌不扬,但其才难挡。严谨的艺术表达能力,酷爱学习积蓄的文字功底,对时局、历史科学解辩,都能切中时弊,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文采飞扬。不愧为我们的兄长和学长。在他面前,我自愧不如,自己实在是才疏学浅,任何时候南国兄长都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h3><h3>四辩手云凯,蛰伏群里,等待时机亮相。一出场就让人始料不及、老谋深算、惊艳四方、势如破竹、无法抵挡。工作之外的另一重身份——“律师”,其深厚的法学功底、丰富的法务实践、娴熟的文书技巧、诚信的服务品质、实事求是的做人原则和作风,还有律师辩护的技巧,使他的辩解极具说服力,聆听难忘,感慨万千,实在是让人折服和尊敬。在法学这方面,我还真的是一个法盲,需认真地向他学习与请教。</h3><h3>四位辩手在聚会时也深深地认识到:四十八年的同学情真来之不易,宜章同学群是一个公共群,他们会从现在起,尊重群主的建议,会尊重群友的感受,不在群里辩论过于敏感的政治话题,只在私下聊;一定会严于律己,把好一个“度”,用心去维护群的活跃、和谐、温磬与团结。我在郴州见证了四辩手的把手言和,看他们交杯问盏,喝咖啡的表情,真让人感动,所以我拍下了这张照片。分别时,四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久久不肯松开,都不再言语:不知何时再有这样的机会,能坐在一起,面对面地辩论。相见恨晚,真是不打不相识啊。约定,回去以后,在微信群中再辩三十年!</h3><h3>回到家,我也很感慨,很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能在网下看辩手们辩论,你一言,我一语,真的是好有味道;能目睹辩手的风采,真让人开了眼界,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是群里一种独特的风骚。要是群里的辩手能把辩论的范围扩大一些,辩论不仅仅只限于政治、历史、军事;再把它扩大到文学、教育、民生、保险等等领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岂不是件大乐事,快哉快哉。</h3><h3>我们在花甲之年赶上了媒体能量大爆发的时代,这是时代的进步,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微信使人际交流空前发展,但随之的信息交流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引起人际矛盾的上升,但我们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对人对事都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能力,是非曲直都分得清。在同学群中,只要将辩论的范围控制在“度”内,在辩论时,对不同意见,少批判,少指责,多宽容,多包涵;这个群就能正常运行。大凡君子,都能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求同存异、海纳百川。信息的取舍,可官方,可小道,可正史,可野史,批判式吸收,兼收并蓄,视野定会开阔。如果在一个微信群中,我们看不到新颖的东西,就像吃了没有佐料的饭菜,食之无味;如果群里没有几个,每天有事没事对掐的好友,这个群就不会有生气,也不会活跃。我们这个群,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年微信群,还有很多有才气,有见解的同学深藏群里,不肯出来,为了让我们这个群越来越好,大家都出来吧!</h3><h3>2017年1月23日写于家中电脑前</h3> <h3>《三<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月》</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三月,是踏青的日子。她抖去二月春胎的呢泞,啁啾着春日的乌语,呼唤着晴朗的春阳。这般时候,杨柳吐翠、紫燕呢喃、溪水流潺、万物复苏。让我们走出来踏青去,使生活多一份浪漫,多一层内涵和纯真。</span></h3><h3>三月,是雷锋的日子,她渲染着神州的祥合,演绎着社会的优越,光照着传统的美德。这般时候,微笑荡洋在我们脸上,互助拉起我们的手臂,团结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勤劳是我们前进的脚步。</h3><h3>三月,是妇女们的日子,她昭示着性别的平等,斩去了封建的卑陋,显示了女性新时代的春天。这般时候,我们高高兴兴地迎接黎明,携手搭档,同舟共济,把自己家园点缀成一道最绚丽的风景!</h3><h3>三月,是我的生日,岁月熔铸为经验,知识积聚为智慧,成熟化为气质。这般时候,我会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到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自强不息,不断超越,相夫携子同创美好的人生!</h3> <h3>春天是一个了不起的季节。春回大地,泥土芬芳,万物复苏,生机勃发。</h3><h3>你<span style="line-height: 1.8;">看,小草蹬开厚厚的雪被,伸展身子,含笑点头致意,像你报告春天来临的信息;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听,小溪咬开冰层,蹦蹦跳跳,唱着心底喜爱的歌,让你赏心悦愉,感受春天的温暖;</span></h3><h3>你瞧,赤裸裸的树桠上系上晶莹的锫蕾,穿上绚灿的花裙,扑进春天的怀抱;</h3><h3>你瞅,鸟儿衘着泥,做着窝,拍打着翅膀,在树枝上跳着舞,迎接春姑娘的到来。</h3><h3>春天,是充满希望的世界。她用春雨的玉浆融化凝固的土地,孕育出一片片绿色;她用春风的手臂牵来太阳的金线,为人们编织美好的生活;她用春光——赤、橙、黄、绿、青、兰、紫的色彩,为朋友搭起通往成功的桥梁。</h3><h3>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只要开拓,就没有荒芜;只要播种,就有收获。种下一颗绿色的种子,就收获一个金色的秋天。</h3><h3>春天,她健康、她活泼、有生气、有个性。她感悟夏天的火热、阳光;收获秋天的丰收、希望;收藏冬天的幸福、美好。她可以把春天的那种远古与广博,宣染的无以复加。</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窗外,风儿瑟瑟,雨儿瑟瑟,身上还有些瑟瑟凉意。在这个使人瑟瑟的时空里,我独自漫步在飘满落叶的走道上,脚下踏着柔柔的黄叶,头上顶着沉沉的天空。</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风儿,吹乱了我的头发;雨儿,润湿了我的毛衣。风儿雨儿,带着寒气、带着冷漠,心里便有些凄凄的、冷冷的……风儿雨儿给了我一个迷茫而悠远境地,我便怀念远方的人儿;风儿雨儿将我那棵本来属于秋的心慢慢地吹散、融化……</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其</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实我是不在乎的,我只是想为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秋谱一曲、唱一曲、弹一曲歌……</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的眼睛在秋的树梢上搜寻;我的身子在秋的天空里飘逸;我的灵感在秋的大地里升华。</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哦,秋天,是一个多思的季节,是一个多愁的季节,多思多愁便赋予了秋的函义:它能让人沉静下来理清生命的轨迹,收敛内省、反思自己的荣辱得失,以淡定的心态,收获一份人生的豁达和睿智……</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哦,秋天,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个收获的季节:层林尽染,硕果压枝,田野一片金黄,到处果林飘香,满园的磬香包裹着大地,甜淡而又醇美,让人们理智地回归自我、超越自我,感恩秋天的的无私馈赠,内心却是无比的惬意、欣慰与悠长……</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秋天,将赋予生命以新的意义。</span><br></h3> <h3>雪花,在青龙色的暮霭中飘荡着,那飞舞的雪花,一朵又一朵,像无数幼小而不可名状的生命,在苍茫的天空中颤动、沉浮荡漾,冷飕飕的风迎面呼啸而来。</h3><h3>大地成了一片冰清玉砌的银白世界,我无法再承受这冬的缠绵、冬的寂寞了。我裹着大衣,脚踏在皑皑的白雪中,如同裹在银白的世界里,灵魂也似乎觉得净化了。</h3><h3>都说冬天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严寒与恐惧一起袭来,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温暖。我却不这样认为,没有冬天的日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四季;没有经受严冬的磨炼,不知道生命的伟大与艰辛。冬天,生命经历着苦难,灵魂才得已超越,冬天是可以造就一种精神的。在冬天的世界里,也同样有真诚与爱心,我看到了这冬日的阳光,是怎样妆点着这白雪皑皑世界的空灵,升腾与弥漫。</h3><h3>冬天过去是春天。冬、<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春的交融是模糊的,我执意在冬与春之间,寻觅着她的开头与结尾,这似乎是,我在不断地问自己,我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每个冬日,都有太阳的升起;明天的太阳,也是暖融融的。我们好像在重复着同样的日子,可是,冬天的岁月,却在我们的脸上深深地镌刻下了苍桑,这些让我知道,时间并没有沉寂。但耽心的荒原渴盼希翼的时候,你便知道冬天就要过去,春天即将来临。</span></h3> <h3>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更无丁点儿风,只有火辣辣的太阳当空挂着,空气似乎要沉闷炸裂开来,七月的夏天,流云似火……</h3><h3>随着几声滚动的雷鸣,暴雨袭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蒸热,雨水浸湿地表,散发出熏人的热量,仿佛在给万物洗浴桑拿。</h3><h3>我漫步在雨过天情的小道上,两旁的树木叶影婆娑,在晚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致意;遍地是盛开的野山菊,东一堆西一簇,那么地浓艳,像热恋中的少女在展示着自己的风情万种、阿娜多姿。百日的蝉鸣,青蛙的欢叫,似一首优美的畅想曲,弹奏着夏日欢快的旋律。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热烈与震颤。</h3><h3>许多文人墨客都不喜欢夏天,他们认为夏天是一个暴露的季节,是一个一切都变得赤裸裸的季节。</h3><h3>我喜欢夏天,夏天是一个火热的季节,但它同样是一个多情的季节。是一个灸热奔放的季节,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她用自己的宽厚、仁慈、博大的心胸与臂膀,去拥抱春天与秋天,去迎接冬天。她把自己整个的爱心献与了其他三季,自己却从来不知道索取。</h3><h3>夏天,同样是一首浪漫的诗,是一幅抒情的画,是一位激情洋溢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妇,是一杯点燃希望的烈酒。</h3><h3>把握夏天,构建起人生的规划蓝图的座标。</h3> <p>《拒绝诱惑》</p><p> </p><p>大千世界,诱惑无处不在。一种是情理之中的诱惑,人一生下来,从母体呱呱落地,就有太多的诱惑难以抵制。为了生存,人要吃饭,就得挣钱,就得工作,在挣钱的过程中,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从低级到高级,就成了人类不断文明进步的动力,生活中的诱惑与魅力会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渗入到你的生命之中去,对金钱的欲望追逐,也在情理之中;另一种诱惑,便是人为的诱惑,这种人为的诱惑,是引诱者为了某个目的,千方百计地使用某种手段,用金钱、美女、房屋、股票等等作诱饵,请君入瓮,逼你就范,使被诱惑者认知模糊,分不清东南西北,使其一步一步坠入陷阱而不能自拔。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自身在灵魂深处的物质占有欲和贪婪,这使得一些人失去理智不管不顾、铤而走险。</p><p>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面对这些诱惑,要学会拒绝。就是要立身明德,保持良好的品行,实现高尚的价值追求。既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知廉行廉,实行知行合一。 </p><p>面对诱惑,分明是心所想、而慕之,却忍心舍弃,不是不为所 面对诱惑,分明是心所想、而慕之,却忍心舍弃,不是不为所动,而是心有所惧。比如,你是银行职员,银行的钱很多很多,你想拿,但那钱是国家的、公家的,拿不得,伸手必被捉,拿了就是犯罪,就会有厄运降临;你是成功男士,身边美女如云,但那不是你老婆,朋友妻、不可欺,动不得啊,胡来必遭祸。这样的拒绝尽管违心、被动,但其身心必然经受痛苦磨炼,这样的拒绝,能够清醒主动拒绝诱惑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楷模。你想,面对诱惑,唾手可得,可却不为所动,非不爱也、乃无欲也。这等人视金钱如粪土,心系天下安危、苍生之福祸,便会千古流芳,我们必学之、颂之、习之、效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社会,进步、和谐、大同,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p><p>立身明德和崇法行道,在于个人的修养的提升,在于强化法律的提升,这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广才固本。做人必修身,德乃立身之本。修身不仅是怡情养性,更是一种道德建树;不仅是个人情怀,更是一种政治风采;修身养性,诚信为本,崇法行道,乃天下之至道也,此道为公平、正义,亦可为做人的基本规则。 </p><p>对于人生中之诱惑,也可解读:如果条件有限,不能作大树时,就应该心甘情愿地作一株小草,这叫本分。但如果条件允许,而自己胸无大志,不想做大树,就不叫本分,而是平庸。所谓本分,你是学生,就要努力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自己的未来人生奠定扎实基础;你是企业职工,就要兢兢业业地干好工作,注重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你是政府官员,就要廉洁奉公,不搞权钱交易,鞠躬尽瘁、做好人民的公仆;你是商人,就要依法经商、合法赚钱,不损人利己,不做违法之事,做个有良知讲信誉的商家;你是有家室的人,就要有家庭责任心,热爱亲人,不搞婚外恋,尊老爱幼,使家庭成为和谐社会的结构要素和支点。</p><p>明德固本,要从自己做起,正确地认识自己、爱惜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追名逐利、相互攀比、爱慕虚荣。要修身明德,博学笃行,诚信为本,两者组合成就完美的人格和光明的事业。成为高尚之人,达到善的境界。</p><p>诚立身,明立德。“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中国传统道德.诚立身,明立德。“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诚信是做人的标准。要自律,也是人自我修养和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一个人的诚信,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从行为规范来说,需要自律来实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后修身,就是要守住做人的底线,是一种思想境界,更是一种实际行动。</p><p>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是社会的一公民,就应拒绝诱惑、遵纪守法、崇尚文明,做一个好公民。只有当你成功地拒绝了诱惑,你就是快乐的、幸福的、忘我的、自由的,你就能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生活情趣,你就会变得很不简单。</p> <h3>《瑶矿轶事》(一)</h3><h3><br></h3><h3>1962年春节不久,我全家随父调迁,从长沙起程,一辆卡车只装了一半的家具,一家四口随车而行,车在路上颠簸了整整差不多两天,才到了目的地——瑶岗仙钨矿。那一年,我差一个多月九岁,弟弟小我三岁,有个小妹没有与我们同行,她在常德由我外婆家带着,小我四岁。我母亲见从繁华的都市来到这么一个出门是山,抬头是雾的山旮旯里,也常埋怨父亲,还时不时落泪。倒是我小小年纪,还常劝慰母亲要随遇而安。</h3><h3>我在瑶岗仙矿前后呆了八年时间,我现在离开瑶岗仙钨矿已经整整36年了,父母也很早就离开了瑶岗仙,到长沙随了我的弟弟安居,我也很少回瑶矿,但儿时和青年时的记忆,却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里。</h3><h3> </h3><h3> 跳级读书之梦</h3><h3>因年纪小,我与弟弟很快就适应了瑶岗仙这个地方。父母也是考虑我们读书的方便,才选择寒假这个时间调动。瑶岗仙矿只有一所职工子弟学校,小学六年制(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办了初中部),我因为是转学,七岁才启蒙,插班必须要进行文化考试,我在长沙读的学校是湖南一师附小,那里的师资质量都是一流的,我刚读三年级,到瑶岗仙钨矿后,总觉得自己年纪偏大了些,那时大人们都把我当成了小大人看,我没与父母商量,我便自作主张参加四年级的插班考试,结果我算术考了89分,语文考了83分,没有人怀疑,我顺理而章地走进了四年级的教室。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知是哪位老师发现我谎报军情,找到我的父亲,一定要我回到三年级教室,这样我只有回去读三年级了,我的成绩在班上和年级一直是遥遙领先,同学们选我当了班长,还享受了每学期的3元奖学金奖励,一直到小学毕业,所以在瑶岗仙矿整个小学四年,我没有交过学费。这期间,我也想跳一个年级,没有批准,一是学校没有跳级读书的,二是文化大革命来了。我最终也没实现跳级读书之梦,1966年,我考上宜章一中读书,这是后话。</h3><h3> </h3><h3> 代过受罚</h3><h3>我是家中长女,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我的母亲身体不好,怀孕期间,去修洞庭湖,长年累月浸泡在齐膝的水里,落下了妇科病。<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我少不更事的少女时代,我常常看见血顺着母亲的大腿流下来,后来我才知道母亲还患有血崩病和眩昏症(美尔尤氏病),我的父亲常常出差,很少顾及我们姊妹3人,我这个做大姐的,理所当然地肩负起照顾弟妹的责任。父亲母亲很喜欢我的弟弟,因为他是男孩,但我的弟弟小时候很调皮,常偷吃饼干和水果糖 。那时候有水果和糖吃的人家还真不多,一斤果糖和两斤饼干,是我们一家差不多一个月的零食,所以我母亲规定:每天每人一颗糖和两块小饼干。我的父亲从来都不会吃这两样东西。有一天,母亲发现饼干和糖少了许多,便把我们三姊妹喊到跟前,问谁偷吃了,我的弟弟指在着我说我偷吃了,母亲便不分青红皂白,拿着竹条把,狠狠地抽打着我,我也不争辩,任由着母亲的抽打。我的小妹,五岁多从外婆常德家回到父母身边,有尿床的毛病,常常是不小心尿床,有时被子刚洗刚晒干,又尿了,后来我只好在床上垫上一层塑料布,冬天和下雨的时候,我常常背着母亲,用杯子放上热水敷干。但母亲身体有病,脾气暴,小妹也挨了不少打,我替小妹挡过不少板子,也寻医问过药,小妹终因此病,不到六岁在医院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心里的痛一辈子挥之不去。在瑶岗仙读书的同学,很少有人知道我有一个同胞妹妹。但母亲从来就不打我的弟弟。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不知什么事惹母亲生了气,与我的弟弟有关,反正不是我的错,她把我赶出门去,中午还不许我回家吃饭 ,我只好提着个小木桶去后山浇菜,那里有我们种的南瓜冬瓜、还有辣椒。中午一点多,我的弟弟提着饭盒到了后山,弟弟告诉我,是父亲趁着母亲午睡之时,偷偷地装好饭菜,悄悄地让他送来。我想哭,但终究忍住没让眼泪流下来。</span></h3><h3> </h3><h3> 种花种菜砍柴</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瑶岗仙矿真的就是一个山旮旯的地方,方圆不到24平方公里,两座大山把我们住的房子夹在里面,中间横冠一条马路,两端通往汝城和宜章。六十年代初,正是困难时期,一般干部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就是三四十元,要养一家五六口人。我们到瑶矿的那一年,不到三千户,一万多人,人口的增速很快,尽管穷,凡有土的地方,许多人就种了冬瓜南瓜和红薯,以代口粮。我们一家在瑶矿是富裕户,父母两人的工资加在一起,有130多元,但父亲乐好施人,加上那一年我父亲家亲戚因病饿交加,一年的时间相继六位亲人死去,寄回北方老家不少钱。我的父亲便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到山上种点红薯,南瓜,也小有收成。那个时候的瑶矿,什么都要凭票供应,烧煤也是如此,全家一年四口人,不到一千斤煤,根本就不够烧,我的父亲便带着我们姊妹两人去山上砍柴,父亲见着高大笔直小树不砍、松柏不砍,专捡一米多高歪歪扭扭树砍,待我们回家,高高兴兴把柴码好,庆贺自己的丰硕成果时,被一位老工人看见了,对我父亲说,老矿长啊,你怎么砍的都是一些茶树啊,好多人都等着捡茶果炼油吃啊,父亲只好用手摸着脑袋傻笑着,喃喃地说:“我以为……我以为……”。</span><br></h3><h3>我的母亲一年多以后,也适应了瑶矿生活环境,在长沙就喜欢种花养花,慢慢地也滋生了种花的念头。我家就住在矿本部,是矿山的中心,休息的时间,买了锄头和草刮,带着我和我的弟弟,从自家开始,把从长沙带来的鸡冠花,牡丹花,还有各色各样的菊花种子,动员住在矿本部的职工,小孩,将住宅区,办公楼等周围都洒上了,待到五六月份,只要走出家门,房前门后,路边,方圆一平方公里多,到处都是红白黄相间的花朵,绿叶衬托,大树婆娑真的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生气盎然。也是好景不长,随之四清来了,四清还没多久,文革也来了,也就是那么两三年的时间,我的母亲也就成了有严重资产阶级思想的人,便挨上了批评教育,那个时候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花”,文革一来,菜不让种了,花让人拔了,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瑶岗仙矿到处又是一片凋零。</h3> <p>《哲学要义》读后感</p><p>闲来无事,买了一本叶秀山的哲学书看看,这本书的名字叫《哲学要义》。</p><p>开看之前,觉得叶先生的《哲学要义》很好懂的。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深究尤难 。最深切的感觉:就是哲学是门很深奥、很理性的学科,能够进入哲学领域学习与研究的人,是非常聪明、非常明白之人,没有几个人能入的了门的;而且学哲学的人兴趣非常地广泛,只有对什么都感兴趣的人,或具备了以上条件与资格的人,才是学哲学的料儿;还有,学哲学还有一个权利的问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哲学的,有些东西是一般人不可能认知的,是因为你没有这个权利。比如登月,那是科学家的权利;另外就是经验,但一般的经验总结里面,也很难开显出哲学的境界;没有经验,没有一种特殊的才能与“悟性”的人,这个领域就不属于你的,是做不了哲学和学不了、学不好哲学的。</p><p>对于我也是一样,根子里的惰性,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习性、观念、经验、年龄、身体、文化、知性、悟性,等等因素,已让自己很难接受新鲜事物与观点了;不是不想学,实在是不懂,也学不进去了。正如叶先生所说,你没有这个权利,你不是这个领域的人。</p><p>我认为,叶先生这部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对存在论表述,以存在论这个慨念贯穿始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是宇宙,道即宇宙的根本存在。由于有了道,便有了存在。万物以一种被称为“存在”的形式“存在”着,而只有当这些“存在”被认为是“存在”时,才是真正被“存在”的。存在是西方哲学的基础,叶先生把“存在”作为哲学原理上讲,就是把中国现实的哲学改革向超越的方向演进,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上,让我们了解哲学对现实的反思与超越性。从哲学史说,让哲学反思回到古希腊,再往前展望,整个哲学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扩张而来的哲学,向非西方文化的扩张而产生的变异与对话,都可以得到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叶先生细数了从古希腊到康德的本体论,再到黑格尔的知识论,及再到海德格尔存在论这样一个历程。将他们的慨念引入哲学,并抽象化成自己的体系,又将抽象回归到具体。如同作者所述的“原始返终”观点,可谓是匠心独具。存在论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中,显得更加实在、更具内容。书的第一部分为后续的讲课稿,以论带史;第二部分为以前的讲课稿,以史带论;而最后的跋中,作者更是融会贯通了中西方的哲学经典,语言典雅,充满灵气,有一种大家气象!</p><p>站在未来的立场看哲学,哲学体系是一种自由的体系,是一个向着绝对,向着未来敞开的体系。它以追问自由存在的方式坚守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是人类开启视野,放开眼量的根本保障。放眼看世界,当然应是精神层面的,并非天生固定和不变,而是要从当前的存在论解放出来,将过去与现在及将来的关系处在自由之中。哲学体系则是以摆脱“这个世界”,而返回“这个世界”之外的本源为目标的。慨念之间遵循是一种从关系中解放、解脱出来的逻辑,即“从有到无”走向自由的逻辑;从“有的世界”解放出来,意味着回到“无”关系的自由与存在。哲学从“无”出发, 从“无”开显出“有”,是一个解放、创造的维度。是“从有追问无”,到“从无追问有”,构成了存在论最核心的内容。我们只有从“有”解放出来,才能觉悟到“无”,不管这个世界“有”是多么精彩,实际上它都是从“无”中开显、创造出来的。我们只有从“有”中退出来,才能寻到“无”这个本源,便是我们向来自置身其中的意识与精神。这就是说,不管你从哪个角度上讲,包括知识、事物本身,都必须以自由源为前提,才能得到理解与维护。自由也就成了哲学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维护自由与坚守自由,自然就成了哲学最神圣、最艰辛的使命。</p><p>存在论(生态)应是人向自然生成。人来自自然,人作为有生命存在,其生命统一于自然生命流程,因而人的根性与自然的本性是相通的,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现实的世界应是“人—社会—自然”合为一体的生态系统。人是生态系统的守护者,生态存在论就是要恢复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让人自身生命融入自然发展的流程中,克服心与物的障碍、生命短暂与时间永恒的冲突,从而进入天人合一、瞬间即永恒的境界。这就是说,当我们正忙于“承认”这些“存在”时,我们早已被“存在”了好几百万年。我们只有“承认”这些“存在”,但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去“证实”这些“存在”,因为我们是被“存在”的个体。</p><p>我认为,哲学作为人类追问本源,揭示真理的一种古老的方式,哲学总是在源头之旁,总与真理有关。真理这东西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真理,人真的无法生存,因为人不是依靠本能生存的动物,他生来就有意识、有自由意志,所以他必然追求自由,就必须与真理发生关系。哲学把价值论与存在论联系起来,让存在论贯穿到知识论和价值论中,其实就是讲述哲学的真理。这样说来,对真理最本质的定义,恐怕就是“真理即自由”,这自由不仅仅是存在的,也是知识价值论的体现。 价值论,从逻辑上说,是放不到存在论与知识中去的,因为前者与后二者的基本点不一样,但叶先生坚持哲学主要是存在论与知识论,也正是这样的论叙说明,进一步呈现了存在论的超越性。价值论是立足在非存在论上的,叶先生把时间观念引向了价值论,那么价值论实际上就是存在论的一个部分了。其根据就是所强调的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知识论是认识论的前提,是一种权利,知识论是以存在论为基础的,知识是自由的、理性的,但中国以前讲知识论被忽略的东西,就是经验科学知识论的局限性,而西方的知识论是一种自由,又太强调知识对人的功利性,因此是需要启蒙的。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是为了生存。今天的中国,许多人价值观在沦落,也许跟我们现在的人是在一个相对繁华的社会中“存在”有关。</p><p>对于叶秀山教授《哲学要义》形而上学一讲,叶先生多引用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那篇的文章,认为形而上学是追求真理、接近真理的学问。他说:如果没有形而上学,权力就是真理,哲学在中国是有希望的;叶还说:形而上学这门学科还包括了下面几个分支:存在论、知识论、价值论,而价值论的核心基本上是伦理学。形而上学是否能接近真理,我只有在“追求”二字上去理解了。叶先生那一代人,正是把西方古典哲学介绍到中国来的一代人,他们追求智慧、追求真理,对形而上学能够启发思考、启蒙民众,有近乎信仰的坚定。但我感觉中的形而上学,太多地被世俗所束缚,西方所经历的启蒙是我们没能成型的,故而西哲可以帮助我们启蒙。</p><p>所谓启蒙,应是自己对自进行思考、探索自己的真理,而不是迷信任何其他的权威。想要不迷信权威,唯有自己思考,倘若自己没有何为真理的明确标准,就永远不能摆脱蒙昧。而何为真理的思考,叶先生认为就是形而上学,故唯有形而上学,可以把真理从有权有势者的话语体系中夺过来,使其真正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哲学在最狭隘的意义上,是科学的铺垫,形而上学实在不得以为实证科学做基石,也许是形而上学在证明了其局限性以后,无法再担任真理的先锋,认知的发展终要取决于实证的探索。但如今与民众彻底脱离对权威的迷信、架构起自己的思考尚且有相当的距离。</p><p>我一直以为,形而上学是唯心的东西,是唯心主义的产物,其原因是唯心主义它们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这就不符合客观实际,进而夸大主观能动作用。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超自然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人的意志又是什么?因为存在,形而上学为核心范畴建立起来的逻辑体系又是什么?叶先生还说,形而上学是经验科学,形而下学是物理自然学科,形而上学又是“神学”,神又是“不死的”,神是神圣的东西,神是我们人类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神?凭经验科学神能不能成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康德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美学,引发了对美的本质的形而上学的追问。自然界必然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来源,事实与价值之间又是模糊不清的,原始人将雷电和暴风雨看作是神的警告,而现代人则仅仅是认为外出和野餐的干扰。这两大领域的先验原理,是不是就产生了美学理论和神学理论?黑格尔其实也把形式逻辑学的内容加入到形而上学中去了,这是否就表明形而上学就是科学了?叶先生要我们去理解形而上学的本真、本质和本源问题,是真善美。我只能是这样的理解:哲学的“真”是在过去与未来;哲学的“善”也不是现在,是现实的东西,现实的东西有不确定性,但永远是开放性的;哲学的“美”是自由的,但都要有时间性的,生长在存在论之外的。它不仅仅是涉及了非存在,也超越了存在物,是一种真理与价值的体现。</p><p>2017年11月9日于家中</p> <h3>《人生需要放松》</h3><h3><br></h3><h3>人的这一生追求的东西很多,比如: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就想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了好工作,总想着有房子、有车子,总觉得有了房子就有了家,有了车就有了品位;刚能赚钱就想能赚大钱,还有的人,想做名人,做大官,不择手段,追名逐利,当这一切都不能如愿的时候,就觉得很痛苦,很难受。其实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处处与自己过不去,处处跟自己较劲,凡事都追求完美,为人做事有了一点暇痴,就反复不断地折磨自己,惩罚自己,一件事情翻来覆去地想,这儿做得不好,那儿做得不对,把自己的心情搞得坏坏的,弄得自己疲惫不堪。</h3><h3>曾经失去的东西,不要总是恋恋不忘,再怎么舍不得,都成了过去。这个世上不是所有的好处你都能拥有,要把已经拥有的好好珍惜。““得之是我幸,不得是我命”。现在拥有的,是上天给你的一份厚礼。如今,我们都是花甲以上的老人了,不要让小一辈的人,总为我们担忧;现在我们只要是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全家平安才是最大的幸福。也不要把这个社会想得太可怕,不敢与陌生人接触,与陌生人接触虽不易,但你想想,我们现在早晨与你打打太极拳,晚上陪你跳跳舞的朋友,不都是从陌生到熟悉的吗?大多数人只是想多认识一个朋友,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大家在一起玩,就是开心而已。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谁都逃脱不了现实,没有任何人可以永远沉浸在梦里。人总会有梦醒的一天,梦醒了,什么就没有了。</h3><h3>“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与神经,别太让自己过度劳累,否则会得不偿失。当你被生活压力和心累得流血的时候,你可以找一种方式进行释放,身心放松的方式有很多,但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在小花园散散步、打打拳;没事的时候,听点音乐,去跳跳舞;也可以到处走走,去感受大自然无私的爱和博大的胸怀。生活的这根弦也一样,千万别蹦的太紧了,否则,会让人崩溃的。让自己放松,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与学习,学会放松,才能更好的去品位生活。</h3><h3>如何放松,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有目标,有追求,但不会因为我们的适度放松与休息,这些东西就不存在。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要学会积蓄自己体能与力量,起点跑得太快,但并不一定会最早到达终点;如果我们跑得太急,就有可能跑不完全程,中途就会倒下。</h3><h3>学会放松,也并不是要你认怂,心想反正是比不过人家,就原谅自己的懒堕与得过且过,其实这种所谓的放松,是很危险的。这叫颓废、叫懈怠、叫不思进取,这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放松会让你走向毁灭。一个人的权利、财富、名声,你可以去争取,但你一定不要看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不能控制机遇,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把握机遇。</h3><h3>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为什么你做一件事不成功,并不是你的能力不强,而是你的愿望不切实际,所以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是靠一个人内心的觉醒,要随心、随性、随悟。学会放松吧,当一个人从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他的快乐也就找到了。</h3><h3>一天24个小时,开心是一天,忧虑是一天;笑着是一天,哭着也是一天;紧张是一天,放松也是一天。我们何不每天清清爽爽地、快快乐乐地、高高兴兴地、开开心心地,放松自己,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呢。</h3> <h3>《蒙泉抒怀》(一)</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2017年8月19日下午,我们69届初中的30多名学子,感怀母校的变化与恩泽,顶着烈日,来到宜章一中,聚集在了蒙泉。泉边门墙肃雅、四周柳条倒挂、藤缦索绕。捧一口井水喝喝,井水甘甜。不过,泉水依旧,物是人非,恍惚又回到了当年。</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蒙泉也称“蒙洞泉香”,主要有水井、水池、文化墙、吊脚楼、假山、廊亭等景物构成,是宜章县八大胜景之一,被收入到《中国名胜词典》2</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0</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15年68届校友李严益、罗万军,感念昔日“蒙泉——之真之善之美”,各捐一百万元,并在社会各届人士的热心鼎力相助下,蒙泉得以修复。修复后的蒙泉有小桥流水,小鱼游弋,亭台楼阁,碑刻字画,文化长廊,实谓文景交辉。</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记得在一中读书时,看着这日夜不息的蒙泉流水,我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好奇,进而探寻蒙泉的奥秘。也是从那时起,得知了蒙泉与教育的交融、结缘,由此而翻开了蒙泉之由来,及与文化人的今史篇章。</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85年),吴镒做宜章知县,临川吴镒往游,孝宗淳熙年间(1185年),吴镒做宜章知县,临川吴镒往游,因见其上岩下泉,形似“蒙”故取名蒙岩、蒙泉。曾作《蒙艮二岩记》,其中写到“于是首得之岩,命之以蒙,上岩下泉,蒙之象也”,蒙泉由此得名。其原景分为三个层次: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第一层是“泉香”一景。蒙泉有左右二泉,其一水自岩缝涌出,在泉流出处建有四个井架,并建有井亭,以供居民取水、洗涤之用,并建水槽引出,为当时城中部分居民饮用;石壁上篆刻有“枕流濯缨”四字。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第二层是“蒙岩”一景。即现在一中养正楼后面桄榔山角,蒙岩也有左右二洞,其实并非岩洞,实为石壁,其中间岩壁上,有宋书院掌教曾受恬先生所篆刻的“虎”字,左面石壁上又篆刻有“介石”二字,后又题刻一个“龙”字,孥龙踞虎,真得草圣三味也。清朝学子将宋吴县令的《蒙艮二岩记》也刻于其上。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第三层,“蒙洞”一景,其左上方一洞被藤葛瑶草遮掩,周围石壁上留下自宋以来历代文人书刻。尤为著名的有宋代县令吴镒的题名石刻,及元代至正戊子(1246)通议大夫宪佥(官名)契世玉所题刻的《菩萨蛮》一阙:“蒙崖几日桃花雨,依稀流水樟桥去。只恐到天台,误通刘阮来。玉堂开绮户,不隔尘球路。休认避秦人,壶中别有春。”看此阙,别有一番滋味。</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因蒙泉盛名,自古以来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游人观赏,留下的诗词歌赋也较多,蒙岩石壁之刻可见一斑。其中,宋代邓尚书偕朝庭官员张侍御共游时,写了一首七言诗:“趄来连辔访丹梯,斜磴紫纡路可跻。石窦泉香瑶草秀,玉岩春暖碧云低。围棋暂适沧州兴,得句还劳翰墨题,风景清幽观不尽,仗藜踏遍落花泥”。十分形像刻画了蒙泉之美!明正德六年(1511)年,户部右侍郎邓庠抱恙修假,春游蒙岩,感其美景写下了《蒙洞泉香》,诗云:“石窦天然一脉奇,源泉混混岂人为。半林松影水清处,三月桃花雨涨时。禾黍生香农父喜,涧田新水洞龙知。诗成缓步仙台路,更爱西山翠盏眉”。感怀蒙洞泉香,入木三分,引游客渐入佳境,让人流涟忘返!</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公元1795年(乾隆六十年),一位名为卫际可的中原智者,主政宜章,为“使邑城之成人小子”,“执经问道”,“相与果行育德”,毅然驱僧道,改东城景星观为养正书院,源出蒙岩,与教结缘。蒙以养正,育化一方。这应是官府办学宜章一中之源头,卫知县当为一中创始先躯。</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邓中夏之父,前清举人邓典谟先生,于养正书院旧址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堂,民国七年(1918年),邓典训又在养正书院的旧址上创办甲种师范讲习所,有教职员8人,学生65人。学制两年,第二年招收一个新生班,每届招60人。1919年,县知事刘运鸿将县立高等小学堂迁至考棚,(县老公安局,今城关派出所院内),改名为县立高等小学校。(民国十四年),1925年,高等小学堂升格为“宜章县立初级中学,校长黄燮清,学制两年。应是建校日期。民国十七年(1928年),学校停办,时隔16年后,1944年,县长袁木森复办县立初级中学并兼校长,校址改在县立女子职业学院,次年迁址于蒙岩原养正书院。1946年,学校增设高中部,校长彭侃,但两年后,学校高中部迁往衡阳,只保留6个初中班。1949年10月,宜章解放,彭维岳任校长,有初中6个班,教师12名,学生227人(女生18人),校舍面积2440平方米。1951年4月,为纪念革命先躯邓中夏烈士,将私立湘南初级中学更名为宜章私立中夏中学。1953年10月,宜章私立中夏中学并入宜章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学校增设高中部,定名为“宜章县第一中学”,直至今日。</span><br></h3> <h3>《蒙泉抒怀》(二)</h3><h3><br></h3><h3>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宜章一中从1925年建校,至今已92载,先后有30多人考入清华、北京大学,四万二千多名学子从蒙泉走出,俊彩在神州流芳,群星灿烂。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砥砺奋进,奉献青春,谱写华章!</h3><h3>现学校占地近400亩,师生4000人,(其中学生3600多人),有教学班60个;劳技、科技综合大楼3栋,学生宿舍6栋,艺术馆一栋,天文台一个,塑胶田径场2个,篮球场16个,有一个占地100多亩的植物园和一个后山公园。学校教学的硬件与软件日臻完善,已建成智能电视、闭路电视、电子监控、千兆网络系统与“班班通”系统工程,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早已成为一所“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享誉三湘大地。</h3><h3>蒙泉之水源远流长,养正、开智,哺育一中学子茁壮成长,人才辈出。这其中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立下卓越功勋的革命烈士,如中国共产党的前期卓越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著名的学者李荣华;原中共宜章县委书记李文香;原宜章县自卫队总队长颜秉仁;原武汉军委会长江办事处刘云,还有陈策、李畅、李赐凡、曾日三等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英烈之血,气贯长虹!有为新中国成立立下汗马功劳的革命老前辈。如张际春(第八届党代会当选为中央委员);欧阳毅,(曾被授予中将衔和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范体仁(南京中山陵管委会主任秘书);他们都是参加过湘南暴动、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的铁血战士,他们用一腔热血换来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解放。解放后,他们仍不忘党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h3><h3>我们这一代的杰出代表是李常水。他是一中高30班学生,75年农大园艺系毕业,回到宜章,放弃国家干部公职,回乡当了农民,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果致富村,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省模范共产党员称号,是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有许多从蒙泉走出的读书人,如李崇华、钟积贤、吴开达、黄大绪等等,他们砺志奋进、呕心沥血,为振兴中华民族兴旺而鞠躬尽瘁、奋斗不息! </h3><h3> 伫立蒙泉边,赏蒙岩翰墨,感慨万千。由这个“蒙”字,我想到了“启蒙”,想到了《蒙学十三经》,这分明是一口开智之泉哦!你听,她有那么多的与“学史”相关之讴歌;你看,她哺育了那么多如雨后春笋般的优秀“学子”。蒙泉是福址,是宜章万千学子的福源,是宜章老百姓的福泉。</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2017.8.29于郴州 </span><br></h3> <h3>三月的风柔柔地吹着,天空一片绿色,花儿草儿在争鲜斗艳,梨花带雨,樱花缤飞,小鸟们在叽叽喳喳欢快地叫着。这样的午后,我座在桌前,手持一卷,心就暖暖的了。</h3><h3>我对文学是钟爱、是心怡的。喜欢阅读,只是静静的,不出声。现在的我,手上捧着的一本书,是我新近买的《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我买此书时,就有人认为我太土冒,现在还买什么书啊,网上的信息、新闻、电视你看得过来么,我淡淡的一笑之。这本书遴选了近200篇读者孰知的中外散文名篇。中国篇里有蜚声中外的散文大家丰子恺、朱自清、周作秋、秦牧等人;外国篇里有享誉世界的萧伯纳、雨果、聂鲁达和川端康等。这本书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品兼收并蓄,很合自己的喜好。尽情地欣赏和阅读自己所心怡的散文,如迈上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品位提升的阶梯。手拿起了书,就好似闻到了墨香,染醉了心房,那些文字就如茶叶似地在我心中舒展开来,如蝴蝶般在翩翩起舞,是那么地浓烈与幽香。喜欢文学,也没有什么理由,只是平淡的日子,一年年一天天地周而复始,如落叶重重叠叠,如不珍惜,觉得可惜了吧。我<span style="line-height: 1.8;">自觉得与书作伴,是一种缘分,我已经记不得如何与文学结下的缘,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文学让我魂牵梦绕,一颗飘泊不定的心,在此落地生根。</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喜欢读书,缘起我的中学时代,也正值文革期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也正值文革期间,许多书成了禁书被封存起来,在开门办学的活动中,我与红全和另一位男同学得这一美差,清理学校的图书馆,那浩瀚的书海,叩击着我的心扉,从那时我就喜欢上了读书。在那段时间里,我偷偷地读了《红楼梦》、《野火春风斗古城》、《静静的顿河》和《基督山复仇记》,可是好景不长,两个月的时间不到,清理图书的活动结束,书全部被封存起来了,再也不让人看了。之后学校一天到晚就是搞什么复课闹革命、写大字报、开门办学,根本就没有机会让你读书。高中毕业下放到农场,一天到晚地与天斗、与地斗,与小资产阶级思想斗,又没电灯,煤油又限制供应,尽管这样,我还是看了一些文艺文学方面的书,眼睛也就是从那时成了近视眼了。工作和结婚后,工作忙家务重,小孩身体又不太好,心也静不下来,读书也是隔靴搔痒,蜻蜓点水,收获甚微。</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到了80年代中期,受环境、工作的影响,我读书喜欢上了了80年代中期,受环境、工作的影响,我读书喜欢上了订阅文学文艺之类的书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读者文摘》、《诗刊》、《文苑》等杂志订了不少,有时闲瑕之际也翻翻汪曾祺的《受戒》,小说中的明子生活凄苦无味,可依旧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给我感受很深,似一股清泉,洗净了我内心的喧嚣世俗;铁凝的《玫瑰门》、《午后悬崖》把我轻松地引领到文学的殿堂,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想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又迷上了帝王小说,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康熙大帝》,原百代的《武则天》,那拉·图鸿的《乾隆皇帝》等等,那些帝王们的波谲云诡的宫庭争斗,后宫粉黛的醋海扬波,阿哥与大臣的权谋机变,则把我引入那段历史,感受就如临其境般地了解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历程。</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读书也常想,现在的国人懒于读书,网络的发展,不宵与书为伍的风气犹甚,读风日下,不甚堪忧。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今在亚热带知青群里,看到长沙市政府出资开展读书活动,很是欣喜,想到是世风在变,也知读书的重要。有人说网上也可读书,手段倒是现代化了,一个鼠标一点,想看什么书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总觉得有层隔膜,有点距离,无法亲近,无法品味,点一下字里行间就过去了,再点回来重新阅读,总觉得有点不对味,只觉得是在看书,而不是读书。捧着书去读,那才叫读书,那是用心在品,那才有韵味。你想啊,忙里偷闲,随手从书架上取一本名著,坐在桌前,让忙碌一天的心静下来,闲适从容地与孔子同游,与老子对话,何不优哉游哉;抛弃名利,恬淡自然地走进陶渊明,梁实秋、尼采、毕淑敏,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宁静致远,睿智率性,幸福与温暖触手可及。</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退休了,生活闲了下来,也许是年龄的原因,现在的我又回归到中国的古典文学上来,读点儿原著,《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金瓶梅》等,就有了一番新的感受,再拿余秋雨、朱自清、老舍的散文小说读读,了解中国文化个性近况,人格建全的人生定义,独善其身的人生解读,潇洒超脱的人生境界,多了一些哲理方面的话题与思考。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的读书,已渐渐脱离了功利化的目的,不会照单全收,也不会一味的拒绝,只求自己晚年过得有点儿意义,遇上好的词句,有时也会用本子记下来,一边欣赏,一边试着也写点文章,权且自我欣赏。</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已是66岁的人了,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心读书,是一方静土,是我的归宿,我会静静地守候。读书让我的心灵开朗了许多,眼界上更开阔了些,境界上也上了一点档次,静心读书,已成为我现在的一种爱好,就像爱上了佛法一样,随缘而美好。静心读书,是一个很自我的世界,也是一个很开阔的世界,在一个宁静的世界上,看到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心灵在此间锤炼、重生,更加丰富地去感知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看懂和洞悉人性的卑劣与美好,书本的力量能让我们的躯体得到最纯粹的解放,心灵永远驰骋在另一个自由的世界,让我们看清了梦幻诗歌的另一面,进入到了一个不为名利困扰的境界,自觉得生活多了一些色彩与纯真,人便快乐了起来,日子便越发的有趣了。</span></h3> <h3>我不知道为什么,你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我也不想知道为什么,我只是喜欢在寂静的子夜,躺在床上,守候着一轮明月,想你能入到我的梦里。能与你说说心里话,发泻着对你的思念,寄托我无法融化的哀怨,因为你是我难以忘怀的知己。我无法忘记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我默默地向你倾诉着心扉,我会升腾起内心的期冀,你给我梦想的天堂,你为我疏导情感的压力,没有你的日子,我无法自已。</h3><h3>感谢上苍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能遇见你,成为我梦中的知己,这么多年没变,一直是你、永远是你。我只记得,你是我今生最美的追忆,是最真情、最温磬的相遇。一颗心永远为你祝福、为你牵挂,我会让这份情感沉淀在心底,因为这是我俩的共同拥有。能认识你,想你,却不能与你牵手,于是有了许多遗憾与无奈,我也知道,知己与爱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我知道,有一种情谊是可以超越的,我寻觅的是一个懂我的知己,是一种心灵的寻觅。我不想让你太难面对,我不会让你有负疚感,我不会让你疲累,我只想做你的知己。烦恼时能与你倾,快乐时能与你分享,无助时给你关爱,忧伤时能与你对话的朋友。</h3><h3>你是我的朋友,我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你的每一个真诚你是我的朋友,我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你的每一个真诚的表白,这已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烙印,每个人都有别人所不知的心灵世界,生活中有许多的不如意,郁闷与迷茫,但这不要紧,因为我们在梦中已找到一个最理性、最温柔,最智慧的知己,它能让心灵牵引我们轻松地飞翔,让久违的情感能理性地回归。我们住在同一个城市,却在斯守着各自的家园,有时寻觅不到你的踪迹,很远、又很近,但只要你遇上你,我就不用戴着面具生活,能够敞开胸怀,毫无顾忌地诉说着,一个女性埋藏在内心的烦恼与忧伤,我哭泣,你总是静听,却从不插话,却能与你共鸣,时而柔情似水,时而心扉洞开,一杯美酒,一杯热茶,让我这个苦苦追求快乐、幸福的长途跋涉者,终于回到了家。</h3><h3>今晚我又在梦中遇见你,刚想一声问候,我不知为什么 ,你却离我而去。我曾试图选择遗忘你,是何等的艰难,那绝望的期待,终究无法拯救自己的魂灵。在无数个日日夜夜,我撕开伤口,刺痛如昔;我冗长的心事,有谁能知;想忘记却不能忘记,既如此就将自己掏空,将整颗心用精美的画纸包装,放在心灵深处珍藏。是不是爱的太深了,就会变成一种伤害,尽情地撕裂着一颗多愁善感的心,是不是我不小心冷落了你,曾绝你而去过,你一直耿耿于怀,多生怨恨。莫说对与错、莫讲是与非、莫道因迷茫、莫言世沧桑,无需记忆,总能想起那一刻,那怦然心动之感动,荡漾在回溯的时光里谁又能无动于衷。没有是与非,我会用我的文字与你随命运飞翔,感受着生命的喜悦与温暖、热烈与淡定、从容与退让。</h3><h3>你是我永远的知己,不管你待我如何,我永远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你若从天涯走来,我以明月喜迎;你若从岁月中走来,我用流年把杯。有缘相见,我们不用掩门、不用相对、不用呼应、不用交流、一切了然,如晨露、如山风、如月色。今夜你又入到我的梦里,一个眼神的问候,就能演译成一份心灵的默契,生活的压力就能释放。我刻意的追求,也许终身不得如愿,而不曾期待的你却在我梦中不期而至,因为我们是知己,所以经得起岁月的侵蚀与打磨,这便是友谊的最高境界。不在一起,却能终身相伴,思之则疼,谁说这疼不是一个魂牵梦绕的幸福、一段轻盈时光的惬意、一缕日思夜想的盼望、一滴若有若无的感动、一种最美相遇的定格。人之相知,贵之我心,知我者谓我何求,我梦中的知己,我得你这一生足矣。人生能找到知己是何等的幸福,而这幸福不但是我找到了你,我也成为了你的知己。让我俩彼此留下了美丽,让我俩互相成为了知己。</h3><h3>这种梦中知己的隐约和朦胧,这种梦中知己的不期而遇,是否是人生相依相伴的期盼,是否是心灵寻觅的归宿呢?这时,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崔护那首朦胧爱情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h3><h3>在我年复一年的期盼中,“为伊消得人憔悴”,已是物是人非,如今仍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h3> <h3>同学群的教师拾贝(一)</h3><h3><br></h3><h3>我们同学群里的教师是占了相当比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千百年来,教师一直以无私奉献的形象受到世人的尊敬和爱戴。我也很崇尚这个职业,年轻时,曾在招生报名表上添写过师范类的大专院校,种种原因,一辈子与老师无缘。谈起同学中的教师们,我常常会为他(她)们教书育人的无私奉献所感动。</h3><h3>我想写一本文集,趁聚会时送给同学们,也想在文集中写一篇赞扬我们同学群里老师们的文章。之前的文集中有一篇《写给教师节》的文章,这篇文章很空洞地赞扬了一下教师节,显得很敷衍,确实没写好。立新同学在帮我审稿时说,你这篇文章必须重写,除非你把它删了,一定不能滥竽充数。由此,我认真思考了一番。我们同学群里的教师们,他们的经历、事迹、风采是很让人感动的,我的文集中应有他们的精彩。离69届初中同学聚会越来越近了,我还是鼓起了勇气,向同学群里的教师们作了征稿、咨询、聊天等活动,得到不少同学群里老师的支持,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信息,几经修改,便成了这篇文章。</h3><h3>一天,在晨炼回家的路上,我遇上了蒋建设同学,当聊到了她的教书时,她向我谈起了她32年的执教经历,脸上写满了幸福。1976年她从耒阳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郴州红旗造纸厂子弟小学工作,1979年随夫调郴州附小工作,一直到退休。整整三十二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兼语文、画画等教学工作,她教出来的小学生,最大的年纪有四十五岁了。虽然这些小学生已离开她多年了。但每年的正月初十,外地和城里的她教的小学生二、三十人,都会请她吃饭,给她拜年。年年如此,从未间断。建设对我说,做小学老师,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文化,但必须要有责任心,要有工作热情,不要怕麻烦,什么都要会一点,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把这些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小学的班主任一直都是跟班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基础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基础是多么地重要。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一样的,而且现在小学的教材年年翻新,是要付出很多精力的。她教育出来的学生,就是与其他班的不一样,她送两名五年级的学生文章,去参加省里的编故事比赛,两人均获奖;学校六年级作文比赛,全年级取前十名,她们班就有六人。</h3><h3>小学老师的她,有三重身份,老师、妈妈和保姆。学生中的聋哑人、弱智的孩子,别的班不要的,她全收下。发现有天赋的学生,就及时点拨,比如,她教的一个一年级的学生,画画得好,就将他的画挂在教室墙上,要学生观赏,并及时指出不足,使这个学生从小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大学时被广西美术艺术学院录取。对刚入学的孩子,学校和班级对他们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中间有人会因为某一天,见不到爸爸妈妈而排斥学校,这就要求老师能像幼儿的老师耐心地开导他们。再大一点,就要对他们进行行为教育了,要教他们懂礼貌、辩是非、守纪律,在守纪律上要多花一点心思。遇到学生难教时,还要有耐心,老师的一个口头夸奖,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让天真的孩子心花怒放。小学中的孩子,还因为常常不会照料自己,有时感冒了,发烧了,你得处处留心、提醒。天凉了,要孩子们加衣服;天热了,摸摸后背,出汗了,减衣服。她遇上了好多次有的小孩子不小心把屎尿拉在裤子上,她亲自与她们换上裤子,有一次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突发癫痫,口吐白沫,她上前掐人中施救,她班上的几个男孩子,高喊着“为蒋老师冲啊!”跑到四医院,因没带钱,跪到医生面前请求救,使学生得以及时救治。</h3><h3>36岁那年,她教三年级的一个同学在教室里过生日。她随口说了一句:你们过生日呀,我也过生日。班上的学生,以为她也是这一天过生日,便要她先出去一会儿,悄悄地把教室门关上,关灭电灯,摆上水果糖,中间点上一根蜡烛。待她上课时悄悄地推开门,电灯突然亮了,“蒋老师生日快乐!”学生们异口同声的欢呼,激动的泪水在她的眼眶打转转。</h3><h3>高中毕业后,黄华春同学曾下放宜章骑田林场,一年后转郴州农科所,1974年10月被推荐上大学,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1977年毕业,分配到湖南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任数学课老师。他数学专业基础扎实,讲课中常能厚积薄发,作启发式教学。如关于“无理数、虚数”等数学概念,他的深入浅出的解释,让学生们觉得容易理解,听得津津有味。为了提升自己,他又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进修三年,归来后不久,就担任了理科教研室主任,之后又晋升为学校为数不多的数学系副教授。他说,大学数学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之一,要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不要拘泥于教材的条条框框,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这样学生们就会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他认为,数学不仅博大精深,而且魅力无穷。它是人类智慧的一种表达形式,它能赋予你无形的灵魂,有形的生命,它能给我们内心增添光彩,能涤尽我们有生以来的愚昧与无知。他反对学生死记硬背,告诫学生:大学数学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一般的解题思路,很多内容,都可以抽象出若干解题方法,如极限、导数、积分、级数等,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解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与效果。</h3><h3>在他年轻有梦的上世纪,他去浮华而安于实,业余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打球,搞体育活动;他喜欢阅读,泡图书馆,笔耕不止,多篇文章被《湖南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刊发。他有感于大学生身与力之美的《半是天赋半是勤—小记世界杯女羽单打冠军唐九红》一文,因简约的文风,对事发原理的清晰的表述,曾让得其专业的主编喟叹:此文唯出理工男……而备受新华社青眯,被聘为新华社特约通讯员。华春老师先后授聘于湖南省银行学校、南方大学、长沙理老师先后授聘于湖南省银行学校、南方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授《高等数学》等课程,受到相关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他凭借专业的爱心、幽默、多才多艺的特点,被学生票选为学院的“校园十佳教师”,足见他受学生的欢迎程度。</h3> <h3>《同学群的教师拾贝》(二)</h3><h3><br></h3><h3>高中毕业回乡的吴绪海同学,当了两年民办教师后,1974年被推荐到衡阳师专音乐系读书,1976年8月分配到宜章一中教政治,到2014年退休,整整38年。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学生进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第一天执教起,他就废寝忘食地从头学起,很快适应了政治老师的教学工作。他说,作为一个教政治课的老师,教育是爱心事业。他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点拔引导,提高学生的素质。他认为,个别差生的不良行为,也是较长时间形成的。他首先对有问题的学生,坚持用爱心去做感化工作,积极面对人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有问题的学生喜欢自己。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h3><h3>为提高教学质量,他努力提升自己,拿到了湖南师大函授政治本科证书。他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积极编写各种不同类型的教材二十多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北师大》、《中考时政导报》、《全国教育核心期刊》等杂志上。</h3><h3>在宜章一中的附属中学养正中学工作期间,他他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和学生小论文评奖活动。他指导学生吴雅韵、周玲婷、谷宜安和罗小勤等所写的10来篇文章,在国家级、省级《中国高级会报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报》、《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杂志上发表,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他自己独著的《谈教师素质与学生进步》、《论“合作学习”的操作方韵》等的10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华教育论坛》和《学习方法报》等杂志,并获一、二等奖。他从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晋升为中学的政治高级教师。</h3><h3>我们同学群大家都熟悉的唐建华同学,退休前系原中南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大学教授。1971年高中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3月下放到骑田林场,1974年被推荐到中南大学地球物理探矿专业读书,1977年大学毕业留校任物探专业教师。他因十分喜好哲学、政治学,1981年调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学思想政治理论和党建理论知识、法律知识。他爱学习、爱思辩,先后到省、中央党校进修,尤其注重给学生讲授信念修养讲座课,练就出中南大学一把“铁嘴”。在任何场合演讲,不用演讲稿出口成章,口才极佳,同时具有善于与不同层次的人交往的亲和力,而备受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青眯。</h3><h3>作为一名思想政治马列党课教师,他把“学生所爱为自己所爱”作为座右铭,坚持一定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将自己铸就成有坚定理想的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h3><h3>他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学生教育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人才。</h3><h3>三十五年来,围绕《人生理想修养》的主题,他为校内外三十五年来,围绕《人生理想修养》的主题,他为校内外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各级领导干部、大学生、教师、公务员、学者、法律工作者、工人、农民、干部、社区居民等,讲授了200多个不同专题,2000多场理论讲座,听课者达二十多万人次,听课者中先后约五万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讲课全部是脱稿授课,听课的人都说: 听唐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洗礼。他对我说,这辈子他能走到今天,已无憾,知足了。</h3><h3>我们的同学群,有二、三十位老师,有十多名老师一辈子都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也有好些人曾经在老师的岗位上,后来各种各样的原因转了行。但不管教师们身在何处,他们还是教师风范、风采依旧。同学群的教师中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如喻泽兰同学,从师大毕业后,分配到郴州卫校教药理。教学中,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深受学生的喜爱。九十年代,她丈夫中风,她一边教书,一边不离不弃地照顾丈夫十多年,成为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榜样和感动人物。白云凯同学,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只教过三年书,但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也深感自豪。退休后,他看到山区的孩子读书的艰难,想不收取任何报酬,去义务教学一年半载,并认真地与相关部门联系了,但因种种原因未成行,至今还深感遗憾。黄美凤同学,一辈子教书。她教过农村的中学,教过城里的子弟小学,不管在哪儿教书,都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从不讲价钱。湘南学院的李严端同学,毕业后留校,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直至任该学院的副校长。我们群里还有一名女教师,是群里唯一的一名大学女讲师,范素林同学,1976年她从湖北的一个物理中专学校毕业,分配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大学普通物理。这对她当时真的是一个挑战,但她不怕,到上海进修一年,教了十年书,硬是拿到大学讲师的资格证书。她顽强自学,1986年又拿到成人高考湖北省党校政治理论本科文凭。她自知自己学历低,申请做了教务工作,1994年至1996年还做了物理系部的三年办公室主任,直到退休。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他(她)们一辈子在老师的岗位上,比如湘南学院的周希平老师,郴州市一个工厂子弟学校田芳老师,宜章六中的欧细群老师,广州花都车辆厂中学的喻林辉老师等等,他(她)们都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默默奉献,他们都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中流砥柱。</h3><h3>我们群里的很多老师,现在虽已退休,本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他们不甘寂寞,还在继续着发挥着他们的自己的特长和余热。邝厚勤老师,业余时间爱好文学,成了著名的词作家,活跃在文坛上,现在是有名的社会活动家;湘南学院的黄加敏老师,因在物理研究室工作成绩突出,曾被学校返聘;黄华春老师退休后,他原授课的学院都相继返聘他,他自己选择了在长沙理工大学授课;白云凯老师自己开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帮别人打赢了好几起官司;唐建华老师还经常到大专院校,去讲授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课;吴绪海老师退休后还经常写政治教材,是一中的退休教师副会长,也是我们这次同学聚会节目的主持人。</h3><h3> 当年同窗老师们所做出的这些成绩,也是我们同学的骄傲。因时间仓促,且信息收集有限,我就像大海滩地拾贝的小丫,尽管努力,却难免遗珠。未提及的同学群里的老师,敬请谅解。</h3><h3>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以高风亮节、两袖清风、品德高尚,站三尺讲台,育满天下桃李;他们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造就了莘莘学子的人生辉煌,他们用伟大的师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国家的栋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正是老师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铸就了万古流芳的园丁魂。</h3> <p>2016年的10月12日至11月2日,我在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走了一遭,经历了一些难忘的事情,便提笔记了下来。</p><p>事情的起因发生在今年的国庆节前夕,不知什么原因,我的右腿膝关节疼了起来,家里的老房子正在装修,我们借住在楼下的三跃家,她弟弟的女儿今年考上六中,开学才四天,便带着一家三口住了进来。差几天就是国庆节了,谁知腿膝关节越来越疼,一年多以前查出的右侧股骨,一它鸭蛋般大小的脂肪瘤在慢慢地由硬变软,腿也莫名其妙地肿了起来,一天比一天厉害。10月9日是重阳节,行里组织老干活动,到桂阳三合村参观新农村建设,虽然是个晴天好日子,考虑到不给组织和同事们添麻烦,退休九年重阳节的活动,我第一次缺席了。</p><p>先生看着我走路,下楼梯都得要人扶着上挪下移,右腿自己已不能穿裤子和袜子了,我也知道这样下去会坏事了,通过好友锡兰的哥哥刘医生,急急忙忙住进了医院,10月12日住进了骨科8楼9病室30床。与先生约定:不告诉任何亲朋好友,因为来了人没有住和吃饭的地方;与医生约定:只切掉瘤子,关节再疼,也不做手术。医院选在四医院,因为离家近。</p><p>13号下午,医生通知我明天做手术,我下午回家,当然是别人的家,上二楼被易行长发现了,我告诉他:昨天下午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检查,CT、B超、磁共振、照片等等,结果是脂肪瘤、退行关节病变、半月板损伤、滑膜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等,手术是三级。吃完晚饭,洗头洗澡,回到医院,已是晚上九点多了。</p><p>14日,为了我的手术能顺利进行,外甥女与人换了一个储蓄班,8点多钟就早早地来到了医院,连水都不能喝了,清早就插了尿管,好不容易挨到快11点。两位护士小姐扶着我上了11楼,一人扶着我往手术室走去,被一名在电梯打手机的护士小姐叫回到电梯,原来是一名破腹产的孕妇宫外孕大出血,我只好先让着这位孕妇,又回到了病房。又怕没吃东西闹胃病,只好请求医生吊点护胃的药水。</p><p>中午12点40分左右,终于轮到我做手术室了,我想从电脑屏幕的侧面了解手术的过程,被医生制止,关了屏幕。只好然后按照医生的要求,弓着腰,两腿弯成虾状,让医生上麻醉,因右膝实在弯不了,第一针下去没找到位置,第二针让麻醉师在我腰椎的第三四肋骨下去,过了不多久,腰以下就没有感觉了,两腿想挪在一块却怎么也挪不动,但我意识很清楚,我只感觉两医生的手在我右膝两侧不停地游走,也听得见瘤与皮肤相撕扯的声音,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我的胃在隐隐作疼又想呕,忍了几分钟没忍住呕了起来,手术室地下是一片狼藉。手术完毕,医生让我看了肿瘤,似冷冻的鸡油,鸡蛋般大小,成固体状,下午3点12分从手术室出来,手术整三个半小时。</p><p>因为病发突然凶猛,手术后的照料成了难题,如果家里不装修,先生家的小妹是最合适的人选,她一人在家,但家在装修就不同了,先生他没有三头六臂,如何应付。想来想去,想到了我的同学、小妹满柳,她与我是宜章一中高中的同学,回农村、下放、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天各一方,50年来,不管我俩身在何处,几乎一直没有断过联系,13号上午我打电话与她,她与他丈夫正在宜章去汨罗的火车上,侄女的新房之喜、满娭嫉的60大寿正等着她;14日中午,她喝完一场喜酒,看望了家乡的三个病人,把丈夫丢在汨罗,急匆匆座高铁,晚上7点多钟在他儿子的陪同下,赶到了我的病房。当我把她介绍与我的同室病友时,一个个惊诧不已。</p><p> 这期间,农行80多岁的贺行长两口子听说我住院了,一定要来看 我,先生好说歹说给劝住了;单位上和农行几个好姐妹陆续地来陪我聊天,手术的疼痛聚减。</p><p>等待肿瘤化验的结果,心情自然也是不平静的,我看见被切下的肿瘤有鸡蛋般大小,医生说,是8 X6X4大小 ,医生告诉我,是固体的,我询问固体与液体的区别,医生告诉我,液体一般是良性的,复发率小;而固体的,有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是恶性的,一星期后的结果显示:右侧股股下段内侧浸润性脂肪瘤,虽是良性,但已朝恶性发展。</p><p>29号快折线时,主治医师为找了一个肿瘤科的副主任医生,说为了降低复发率,建议我做放疗治疗,就是每个星期一至星期五,用激光照十多分钟,连续做五个星期,每次费用500元,另一种选择就是放弃放疗,出院后三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复发,就再开一刀。好在我折线后,省城肿瘤医院来了一名教授,我们将诊断结果和手术记录拿与他咨询,他建议我们不要做放疗治疗,我这心里头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样我决定出院了。</p><p>照料手术病人是一件既脏又累、费力又不讨好活儿,更何况像我这样腿脚又不方便、反映强烈的老年人,63岁的满柳照料64岁的我,难度可想而知,既便这样,她寸步不离,整整地招扶了我一个星期。我同房病友啧啧称赞、羡慕不已,都说我不知什么时候修来的福份,有这么好的同学,比亲姊妹还亲;有这么好的小妹,这辈子我值了。</p><p>住院22天,换了两个病房,接触了11个病人,出出进进7个人,大多数是50多岁以上的老人,因为是同病相怜,就有了相同的话题,记忆中的四五个人,真的是很难忘记,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乐观开朗,比如同房28床邓四清小妹,她比我小十岁,早我5天入院,先我10天出院,一个多月前,左膝反关节弯处,发现一个姆指大小的脂肪瘤,因先我手术,便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什么时候是个什么情况,什么时候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着实让人感动。</p><p>我们这个病房,只要人病好一点,就笑声不断;小妹出院以后,晚上9点多钟马上来了一位72岁的姓段的大爷,是一位天生的乐观派,1988年就到深圳摸滚打爬,赚得2万人民币,就带着全家去旅游,现在还做着磨芋豆腐的生意,这次是捡柴火不小心划破了大拇指,四五天痛的睡不了觉,又灌浓又肿,疑似破伤风,不得已才来医院的,也真是奇怪,一进医院开始,每天护士小姐为他挂3次吊针,每次时间相隔8个小时,他任凭护士在他血管上挑下挑,常常是一瓶药水还没打完,就睡着了,好几次都是我们这些病友帮着他按铃叫护士拔针,痛起来吱吱两声,打完吊针又跑回去做磨芋豆腐,隔几个小时又风风火火地跑回来打吊针,逢上不好的天气,就帮行动不便的病友带饭菜不要钱,他说,每年做几个月的事,就出去旅游玩几天,然后再做点事,赚了钱又出去玩,不管小孩子的事,跟他在一起,真的是很开心,只可惜他跟我们只五六天的时间,就与我们拜拜了。</p><p>同房的29床,是名黄姓50多岁的农村妇女,没什么文化,大大咧咧的高嗓门,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地说笑不停,左脚尖尖上一个小小的囊肿,痛得她龇牙咧嘴 ,因没钱,医生又不太管她,我们都为她抱不平,她也很伤心,手术后一个星期,线还没折,一气之下走了。这一天是19号。</p><p>走了不到两小时,又来了一名同龄的54岁的农村妇女,名叫李定菊,她上山打柴,不小心滑倒摔了下来,将脊椎的四根肋骨摔成断裂堆积,加上两年前的旧伤,根本就座不起来,她在手术前,硬是站起来上厕所。四天以后的一个接骨手术,四个小时,就是三万四千多元。术后疼的撕心裂肺,睡不得,座不得,弯不得,白天晚上都没法睡,尿屎都在床上,医院的窗户只能开着不到20公分的口子,她又常常在我们吃饭时不能控制的时候大小便,室内空气可想而知,被她这么一搅,晚上通晚不能入睡,白天也睡不着,没有办法,只好与加9床要求调房间,我与加9床在她术后的在第四天,分别调到了隔壁8室的25与27床,在不打针的时候,我常常去隔壁看看她,看到她用医用腰带固定腰能座起来,站起来,我也为她感到欣慰。她说,这辈子再也不会一天到晚做个不停了,人要会想啊,这一跤摔三四年都赚不回来。</p><p>还有一个人,就是加9床的廖金国,不到50岁,他先我两天入院,我出院时他还在医院,他在廖家湾的一个矿里运石头,不小心把脚背砸成粉粹性骨折,因为是公伤,许多药不能开,也不给开,就连最基本的活络油也得自己掏钱买。肿消了一点就用石膏线拿衫布捆住让它慢慢地愈合。全家就靠他一人赚钱,老婆在农村,两个孩子,一个先天性耳聋,在特殊学校读书,一个学期的费用上万元。</p><p>这次住院,我还真的挺感谢我家先生的,本来亲人是不言谢的。在我住院前,还背着我偷偷地掉眼泪,我只是装做没看见。在我住院期间,他真的是不辞劳苦,这边要装修,那边要跑材料,因为是半包,有些材料安装、验收就多了许多环节。我做手术,又要考虑我的营养需求,常常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尽管这样,他还是利用一些空隙,给我熬骨头汤,做饭,陪我一起在医院吃饭、散步,装修照料两不误,能想的、能做的、都做好都做到了,待我出院时,房子也装修好了。不想多说了,这就叫做少年夫妻老来伴吧。</p><p>这次住院,也使我明白了许多事理:虽然人老了,这不要紧,夕阳无限好,莫怕近黄昏,心态好就行;有病不可怕,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快乐最重要;这辈子也不要言值不值,只要学会舍弃,懂得珍惜,身体健康就值。</p><p> 2016.11.20于郴州家中</p>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时</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光飞逝,日月如梭,带着近四十八年的漫漫人生印痕、我们马上就要相聚一起,同诉衷肠,开怀畅饮。我们这群人,绝大多数都没念成大学,没有取得令人羡慕的高学历,但我们学到了大学课程无法涉猎的经典,读懂了平凡人生的困苦艰辛,享受了社会制度带给我们的幸福温磬。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同学群的同学们,在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在历经那么多的人生搏击后,犹如美国黄石公园下的岩浆活动,造就了黄石公园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景色一般,成就了今天我们的独树一帜的时代风景。</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四十八年后,我们相见于同学群,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相互了解了很多、很多。今天,我期盼,期盼借我手中之笔,写一写我的《宜章同学群》,写一写曾经共同含窗几年,过去和现在的我们。这段时间,我在关注、思索、静静地守候这份同学情的祥和与宁静,却发现自己的内心,常常为同学们与命运抗争、奋斗精神而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这个群,男同学在群中依然是群星灿烂,壮志未酬,雄心依旧。厚勤同学,你怎么就那么地出息,不经意之间就成了全国当代50名最著名的湘湖词人;建华同学,你对公益活动总是那么地热心,政治理论上的造诣真的是好深好深;华春同学,你真的是见多识广,说出来的话,永远地是那么幽默、睿智、风趣、感人;一平同学,我好佩服你,你执着创业拼搏,燃气安全大数据管理平台,软件发明专利节节创新;立新同学,你在物理学和地球物理等学术研究方面做了一些理论创新,创建了多个物理理论模型;本忠同学,你从硝烟弥漫的越南战场走出来,你的发文发声,那是共和国的军魂;永康同学,你还好么,我们曾经走过的那一段日子,是那么地纯真、快乐与开心;保一同学,你是同学的开心果,你与妻子的大爱感动着群里的每一位花甲同学与知青;政强同学,我那时怎么看怎么不像,怎么一个华丽的转身,你就把毛主席扮演得如此地神似逼真;纪桂同学、国钧同学、庆云同学、春涛同学、红全同学、安安同学、刘勇同学、保林同学、丁桂同学……我的同学兄弟,我知道你们现在,已远离了纷扰,无欲于功名,悠闲自得地,在享受着大自然给你们黄昏岁月的馈赠……</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这个群,女同学在群中依然是巾帼不让须眉,心慈恬静,色彩纷呈:建设同学,曾记否我俩在苏仙岭漫步,打太极,探养生,享受着这“天下第十八福地”的清纯;玫华同学,你是我们的群主,我们的骄傲,难为你为明年的同学聚会如此地操劳上心;孟蓉同学,你我居住相邻,同一个屋檐下青少年的乐趣,你是否还印记在心;春秀同学,你是那么地热心助人,我知道你现在中山,十年默默付出,含饴弄孙;池玉同学,你说你喜欢我写的散文,为我点赞,我真的好高兴,仿佛找到了知音;梅莉同学,你下放时就移居香港,同学聚会,现在为寻求年青时的奋斗痕迹而感慨万分;明英同学,你是我们女同学中最最热心之人,没有你在场的同学聚会,就多了几分冷清;慧玲同学,你银丝闪烁,无拘无束、谈笑风生,羡煞了我们这群花甲女人;满柳同学,你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常不见你的踪影,可别忘了给我们发发你的微信;筱桂同学,你好了得,修炼辟谷,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老女神。建新同学、红菊同学、春娥同学、丽君同学、秀娥同学、春桃同学、秋英同学、兴慧同学、勋辉同学、筱平同学、红球同学……我的同学姐妹,我知道你们正在闲庭信步、老有所乐、健康颐养、家和业新。</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这个群,九十多个人,六十多的年纪,九十多颗安然的心。同学群里的我们,没有陈旧繁琐之礼节,没有高低贵贱之区分。我们既在怀念过去的曾经,又是在继续着近半个世纪的友谊和接力真情!</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花甲年龄也是人生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是我们的又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要关注健康、放飞心情,做好每天的“功课”;在这个黄金时代里,让我们满怀信心、激情洋溢地迎接每天的、那轮新升的太阳;让我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多多相聚,我们友谊陈酿之酒,将更加浓郁、香醇……</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2016年12月18日</span></h3> <h3>在这个世界上,不管这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贵,是学者还是百姓,我想都应有三两个知心的朋友。这种朋友,不是一般的朋友,是自他成为你的朋友第一天起,他就永远地驻扎在你心里的朋友,永远永远。他会成为你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是你人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h3><h3>朋友是一种相遇,这个世界很大,又很小,芸芸众生,红尘滚滚,朋友却能在茫茫人海中,及时地出现在你的身边,这就是一种相遇,更是一种缘分。有缘才能相遇,相遇就能相识,相识就能互相了解。人来人往,人聚人散,朋友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在各自不同的环境里,相聚、相遇、相逢、相往、相交,这就是一份缘,一份生命的感动。</h3><h3>朋友是一种相契。朋友就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你的一言一笑,举止投足,无需言语,任何时候都会心神领会;不管是分别还是离开,无需招呼,点点头,握握手,总能心心相通。在逆境中,朋友是一把火,能燃烧你的激情,永不言弃;在顺境时,朋友是一块冰,给你降温,宠辱不惊。朋友是一生中相携相帮的臂膀,关心牵挂不变。</h3><h3>朋友是一种相知。朋友之间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吸引,相互感知的过程。对朋友的优点、长处、亮点,你都会尽收眼底,心中珍藏;对朋友的缺点、短处、瑕疵,你都能及时告诫,同甘共苦。朋友之间能够互谅、自省。这样的朋友,友情充实,境远味甘,朋友是在顺境中结成,在逆境中经受考验,在岁月的流淌的长河中延伸。</h3><h3>朋友是一种相思。朋友是一种彼此的牵挂,彼此的依靠,彼此的鼓励。朋友就好比天空的星星和月亮,彼此照料,心心相通,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朋友的相思,不是挂在嘴角,他会将思念默默地守候在心灵的某一个角落,朋友相思的可贵之处,不是因为一同走过是岁月,而是在分别以后他常常想起你是我的朋友,他不会留恋过去,只在乎曾经的拥有。</h3><h3>朋友是一种相助。朋友是与你人生相扶相助的人。当你需要时,还未开口,他就会及时地出现在你身边。在你烦闷时,他会为你开启安慰;在你欢喜时,他会为你送上祝福;在你哭泣时,他会为你拥抱微笑;在你迷茫时,他会为你指点迷津;在你得意时,他会为你泼一盆冷水;在你落魄时,他会为你伸出援助之手。朋友的相助,只有付出,不会索取。</h3><h3>有朋友的日子,总是阳光灿烂、鲜花万朵;有朋友的岁月,总是心野陶醉、清雅芬芳。朋友是春天的风,能启迪你的心智;朋友是夏天的雨,能释放你的脆弱;朋友是秋天的果实,能丰盈你的人生;朋友是冬天的阳光,能温暖你的……</h3> <h3>《我的预约》</h3><h3>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前不久,也就是2017年的3月12日,看了79岁的台湾作家珺瑶女士,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很有感触。珺瑶女士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公众人物,如果在世时不发表这样一篇文章,她认为中国人对身体和死亡这个慨念比较保守,耽心儿子和儿媳如果真的照她的话去做,会受到“舆论”不孝的指责,她不忍心这种局面发生。</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死亡”,这是一个谁也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很多人不愿意提及的话题。人活着时要健康,死时要有尊严。其实珺瑶女士之声也是我的心声。</span></h3><h3>这让我想起,2016年4月16日,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举行了我国首届“尊严生、安乐死”的国际论坛,并达成六条共识,最主要的就是:尊重病人应有的医疗自主权,病人对生命应有自由支配权,对临终病人采用科学的方式,让其舒适无痛苦、安祥有尊严地告别人间,加快安乐死的立法进程,体会对生命的尊重。这一举措昭示着越来越多的人,正逐步地转变传统的观念正视死亡,相信我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立法“安乐死”,如果我能活到立法的那一天,我会第一时间亲自去报名实践这个立法。</h3><h3>我知道,自己必在不久的将来,会离开这个世界,但这一天以何种的方式到来却不知。但让其有尊严地离开,却是心中实实在在的意愿。我不希望自己死于战场,我希望世界永远和平;我不希望死于交通事故,我希望我国的公路永远都是绿色通道;我不希望死于天灾瘟疫,不希望死于恐怖事件,我希望这一切都离我远远的,最有可能便是死在医院了。</h3><h3>一个人在临死前,容貌应该是非常难看的,在我意识还清楚的时候,我会拒绝任何人的探视。一个人“活着”的起码条件:是要有喜怒哀乐,会爱会哭会痛会活着,有感情,能交流,能运动,能自理。当这一切都失去的时候,人就只剩下一个躯壳了。现在的医疗技术,有时也能像变魔术一般,与死神斗法,使死亡延长日期,变得神秘而遥远;但死亡并不会因此而眷顾你,总有一天会在某一个日期,悄悄地把你领走。我最害怕的不是死去,而是自己痴呆,没有自理能力,形容枯骷,病入膏肓,失智失能,如果我真的到了这一步,我请求我的孩子和亲人,帮我完成“尊严死”,如能执行“安乐死”更好,让我有尊严地走完自己的这一生,是我最后的遗愿。</h3><h3>有人说,你现在才65<span style="line-height: 1.8;">岁,说这些是不是为时过早了些。是的,按现在的生活水平,也可能早了些,但我知道,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人生真的很无常,真的说不准哪一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正因为如此,才觉得生命的可贵;更是因为爱,才让我选择在此告白。</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害怕那一天,我变成了一个植物人,我的孩子和亲人还来救我。我不愿医生来凌迟我,不仅仅自己无意识自己折磨自己的躯壳,对于活着的亲人来说,更是一种折磨,一种对亲人不能解脱的无奈与迷茫;一种无法言说,只有等待死亡慢慢煎熬的痛楚。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和亲人对我的死亡,有一种比较充分的准备与认知,不要悲伤,保持冷静。人之死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不要因为对我的不舍,千方百计地来留住我的生命而备受折磨。我希望在我意识不清楚时,不要再在我身上插任何一种维持生命体征的管子;不要再抢救我,不仅仅是为了节省一点医药费,是因为暂时的苟延残喘,不仅得不偿失,劳民伤财,也违背了我的初衷。让我在没有痛苦的梦幻里,尽快地离开这个世界,是对我最好的安慰。</span></h3><h3>今天,我之所以再次郑重地在此告白,我希望看到的是人性的美好,而不是痛苦与纠结。我期望我的孩子与亲人,照着我的话去做了,不会因“安乐死”而困扰他们的生活。甚至是牢狱之灾,这便是我的“公证书”。此告白可作为执法的依据,不要去追究他们任何一点点的责任。我希望我的丧事不要大操大办,追悼会也可以不开,如果单位硬要开的话,三言两语既可,不要占用别人太多的时间。如果我身上的某个器官,我是说如果,对活着的人还有那么一点点用处的话,我愿意用这还有一点点用处的器官,去帮助需要器官的人。我希望能把我葬在公墓里,这样就不必年年去扫墓了,扫墓只是个形式,心里有我就行了。我与那么多人在一起,我不会孤独,寂寞,我会很快乐很开心的。</h3><h3> 2017年3月15日于家中</h3> <h3>我不是郴州人,但在郴州工作、生活、学习差不多四十多年时间,闲暇之际,偕丈夫、孩子、亲朋好友游览郴州,真是心旷神怡,人生一乐事也。 </h3><h3>郴州地处五岭,史称“五岭明珠””意为“林中之城”,为中原内地通往南陲的要道,是被朝廷放逐、贬押到南方边境的官员的必经之路。郴州的自然风光,有着突出的地方色彩,神话般的故事和千百年的名胜古迹点缀在山峦起伏,层林苍壁的幽谷、奇峰、洪涛、古庙、曲水、绝洞之间,更增加了郴州风光的古雅色彩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形成了郴州处处有自然风光可览、有典故诗章可赏、有神话故事可讲的独特的地方风格。今日的郴州,的确是那种“翠滴田畴、绿漫溪渡、山川新意无重数”的诗画般的境地。</h3><h3>在郴州市西南约17公里的安和乡内的坦山,有一个千姿百态的石钟乳凝成的奇妙溶洞,称之为“万华岩”是诸景罗列井水交融的湘南奇洞,入口处天然屏障,气势宏伟壮观,宛如神仙盖顶,入洞如进仙界,似梦似真;所见多节钟乳石联藕,巨型流石坝和水下晶锥等天然奇景,实为国内罕有,可与桂林七星岩媲美。</h3><h3>位于郴州市东北方向离市中心三华里的“苏仙岭”更是中外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是俨然仙境的山岳型公园。全岭海拔562米,周围长16公里,景区近1600亩。刚来到山底下,首先奉献给你的是不同凡响的白鹿洞,相传是古时白鹿为苏耽哺乳的地方,洞口有玉溪淌过,清澄碧绿,溪房松柏合抱,郁郁葱葱,洞室开阔,深邃,洞中崖石起伏。从白鹿洞拾级而上,行至100多米,有一数丈的天然大石壁,这就是著名珍贵奇艳的“三绝碑”。它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词、大文学家苏轼的跋和书法家米蒂的字合作的著名碑帖,称得上是名胜碑帖中的一朵奇葩,声名远播。现已列入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并编入《中国名胜词典》三绝碑的动人故事和它的艺术价值代代相传,以它独有的风格吸引着中外游客,为后世人所欣赏、传颂。历代文人贤士仰慕郴州,留下了摩崖石刻书画题记数十处,诗词跋赋近百篇。</h3><h3>登上苏仙岭最高峰,腑看全境,古木参天,有82种352科,内属国家珍贵树种21种,百年以上的名木160多珠,当年幽禁张学良将军住宅前的桂花树,已历经630余年了,至今枝叶繁茂,香绕古树。挺奇拔秀的“苏岭云松”为郴州八景之冠。耸立在苏仙岭顶峰的苏仙观,是一座楼阁森严的道观建筑,整个建筑有正殿三进,分上中下三厅,两边有偏殿,称之为东西厢,东西厢清新幽雅,窗明几净,凭栏远眺,郴城全景尽收眼底。阴雨天气,渺渺茫茫,高耸入云,故有“金碧楼台依半空”之感,是我国““七十二福地”中的“天下第十八福地”。</h3><h3>离郴州市东部约45公里处,是有名的东江风景名胜区,在这里,有一座湖南省迄今最大的调峰电站——东江水电站(四台12.5万千瓦巨型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有我国最高气势宏伟的双曲拱坝(坝高157米,顶宽7米,坝顶中心弧共438米);有一座烟波浩瀚的人工湖——东江湖,号称“湘南洞庭”。(面积160平方公里,蓄水81.2亿立方米)整个景区体现了雄、奇、秀、旷、幽的自然风景特色,被湖南省政府定为省级风景区,东江湖上的兜率岩,峭壁临江,一洞通幽,浪拍悬岸,别有一番天地。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犹如闯进了一个巨大的迷宫。离资兴新城十多里远的黄草哲水,“天下第一漂“又不知醉倒了多少好男好女。 </h3><h3>郴州美丽端庄的秀姿水色还表现郴州八景,古时称郴阳八景:“苏岭云松”为八景之冠,其他七景各领风骚、争妍斗娇:如“天生丽质窟泉涌,妖媚动人深莫测的“北湖水月”、(在北湖公园内);“清韵飞来红树外,余音半绕白云中”的“南塔钟声”、(与苏仙岭相望,位于城南文明山)、“千家楼阁双眸底,万里峰峦一望窗”的“东山”一览(即郴州东塔岭);“缈茫远自白根出,喧吼深疑天上来”的“鱼绛飞雷”、(座落在城东15公里处);“群峰高耸挂白绫,色胶如雪飞泻来”的“湘山瀑布”、(出城东7公里的王仙岭);“龙乐深潜鱼自乐,远塘风送稻花磬”的“龙泉烟雾”、(城南的南湖”);还有那“清洌渊渊一窦园,一边冷来一边暖”的“圆泉香雪”即“天下十八泉”、(城南7.5公里的会胜寺侧石壁上)。郴州八景像一幅幅彩色画劵,映照烘托出郴州雄伟的身姿,构成了湘南胜地的壮景。 </h3><h3>郴州城内体育设施建设多彩多姿,郴州体育训练基地,座落在北湖公园左侧,是我国重点建设十大体育训练基地,占地14万平方公里,现有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有训练馆三座,餐厅一座,可容纳5000名观众阶梯式看台,院内环境优静,风景奇丽,有“园中之园”、“体育之园”之称,是中国女排历兵秣马,出征世界,蝉联“五联冠”的腾飞之地。</h3><h3>南临东风广场,北临体育训练基地,还有一座现代化建筑的“科学管”占地3.4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它是湖南省一家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馆,1994年10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科协青年部把该馆列为全国重点单位之一;座落在地区煤炭局大院内的“炎帝陵”和“炎帝祠碑”,属于郴州在秦汉时期的故址,也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保护文物;市内的北湖公园,早已对外开放,是一座标志着现代化建筑艺术的公园,假山、草地、碧水、小溪、铁索、茶厅、人造森林、跷跷板、飞机场、游乐园、真真切切一个匠心独运、巧夺天工、活生生的人造大观园。历年改建的苏仙、环城、燕泉、青年、郴州大道等公路,宛如一条条白色的绸带,缠绕在郴州城内,把郴州点缀得熠熠生辉,丰腴迷人。 </h3><h3>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郴州——美丽的郴州。中外游人盛赞郴州:风光胜南岳,秀色甲湖南;游玩何处去,江南此明珠。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郴州——美丽的郴州。中外游人盛赞郴州:风光胜南岳,秀色甲湖南;游玩何处去,江南此明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