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读书是一次旅行,漫步的是自己的心灵。 </h3><h3>打开自己,让文字牵着思想远行。</h3><h3>沿途山川河流,有旖旎风景。</h3><h3>这是快乐的出发,也是幸福的憧憬。<br></h3> <h3> 我们是一群爱读书的孩子,一群个性飞扬的孩子。</h3><h3> 我们生活在氤氲书香的校园中,我们漫步在书香的海洋之中。</h3> <h3> 时隔五个月,我们又和你重新相见,分外喜悦。在班班有读的第十期启动仪式上,我们轻轻地抚摸着这两本书《穿越时空的告别》、《会刻猫头鹰的男孩》,低声吟诵着经典的诗句:“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承载人的灵魂,把人带向远方。”我们极其用心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与它再次相识、相知、相伴……</h3><h3> 我们好奇地打开藏在《穿越时空的告别》书中的信,我们认真地读着序言中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描述,接受来自一位慈祥的失智症爷爷的嘱托。</h3> <h3> 熟读之后,我们明白了这本书的意义所在——唯有了解,才会谅解。我们看着张昱文一家人从刚开始的不断争吵,到一家人的“一出好戏”,最后假戏演变成真正的理解和包容。看到临终前的爷爷说的那段话,我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们从中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易,知道了只有和谐家庭才会更加幸福圆满。<br></h3> <h3> 爱表演的我们在“高大上课”足足过了一把戏瘾,瞧,扮演“爸爸”的同学入情入境,将扮演其他角色的同学逗得忍俊不禁,开怀大笑。<br></h3> <h3> 而《会刻猫头鹰的男孩》则让我们了解了异国他乡的风景和文化内涵,知道德国的孩子们有趣的生活状态。我们随着一鹤和琳娜的喜怒哀乐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当一个沉重的话题——“如何看待父母的离婚?”摆在中国孩子一鹤和德国孩子琳娜的面前时,他们的回答大相径庭,我想这就是中外传统文化带来的思维差异吧。<br></h3> <h3> 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当我们在“高大上课”中探讨到了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人生中的离别?”时,籍子涵同学说道:“我对于离别有特别的感触,因为我的爷爷去年已经去世了,我特别伤感。虽然我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是我还是希望爷爷能不能等我长大成人之后,我可以有能力去回报他的时候,他再离开我……”洪希妍同学说:“上次我在火车站送小姨,我特别不舍得她走,那一刻我特别能够理解妈妈在姥爷去世时候的悲痛,那可是再也见不了面呀!”当两个孩子说完这段话时候,我和许多孩子已经泪流满面。我非常感动,同时也非常惊讶,惊讶于这些10岁左右的孩子竟能够将“离别”这样深层的话题,理解得如此深刻。我想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力量吧!</h3> <h3> 班班有读,自从遇见你,我们的生活又增添了新的色彩。</h3><h3> 瞧,这是你带来的大花脸,我们仔细品味着字里行间的意味,读出了人生百态,感受到世间的温情所在。</h3><h3> 看,我们会在漂亮的“贴贴乐”中写上内心的感受,抒发自己的见解,我们和文中的一鹤琳娜对话,我们知道了作为一个失智症病人的痛苦,我们也更加了解作为大人的烦恼。我们会按照导读单的要求,画出各种好玩好看的“鱼骨图”,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脉络。<br></h3> <h3> 每天晚上,我们准时相约,共同进入这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我们轻轻地拍着好朋友的肩膀,用相机记录下最美好的时光。我们的小组长非常给力,不仅督促大家完成当天的导读单,还将我们的美照巧妙拼图之后,发到班级群里。每个小组之间齐头并进,不仅在每日的阅读打卡时认真完成,而且在他们最喜欢的高大上课和接地气课上竞相角逐,最终我们的“猎鹰队”脱颖而出,摘得“最强战队”称号。</h3> <h3> 班班有读,我们相识已有一年之久了。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因为有了你的陪伴,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因为有了你的陪伴,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因为有了你的陪伴,我也在这读书的旅行中越走越远……</h3> <h3>一路书香,一生阳光</h3><h3>没有任何一艘快艇像一本书</h3><h3>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h3><h3>也没有任何一匹骏马</h3><h3>能像一页欢悦的诗篇</h3><h3>即使最贫穷的人也可以如此跨越旅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