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敬爱的李老师

香江小学 朱力维

<h3>2018年11月14日,我们学校四名数学老师有幸在李静校长的鼓励和支持下,暂时放开学校事务来参加市优质课的观摩和学习,更有幸的是我们遇到了我们一直景仰的爱戴着的雪琴老师,一开始我以为李老师是作为评委的身份出现的,后来我看着李老师拿着书本、教具、直尺走上讲台,然后一批批老师从门口涌进教室,场面不亚于明星出场的欢迎礼👏👏👏原来接下来是李老师要给学生们上课了,我的心里顿时无比的激动和兴奋,这么多年我可是第一次听我爱慕的李老师的课。</h3><h3>要知道李老师是我们小学数学里的大咖,小学数学的风向标、指南针,李老师给人一种吴正宪老师的感觉,卓越而内敛。👍</h3><h3><br></h3><h3><br></h3> <h3>教室里挤满了慕名而来听课的老师</h3> <h3>高高架起的摄像机</h3> <h3>这是课始李老师跟我们说的话。</h3> <h3>这是李老师跟孩子们说的话。</h3><h3>让孩子们有一个科学的导向,了解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在心理学上是有研究的,主动学习知识的留存率是很高的。</h3><h3>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要主动学习。</h3> <h3>李老师今天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一节三年级的《图形的周长》一课。</h3><h3>课前交流:李老师问有关长度的知识,让孩子们用手势比量一米、一分米、一厘米、一毫米、在孩子们比量的时候,李老师拿出了尺子和一分米的实物,孩子们调整两手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接近准确长度,(我感觉李老师此时就给孩子在感知和准确度这两个概念上上了很好的一课。)然后李老师提到纳米、微米、光年……都是长度单位,这些知识以后都会学到,多好的拓展。👍👍</h3> <h3>上课之前先让孩子们浏览第八单元,两个问题:</h3><h3>1.这个单元有几个信息窗。</h3><h3>2.每个信息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h3><h3>看着屏幕上的这些字,我突然觉得,对啊!我们让学生了解单元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备课不是也这样吗?由线到点再到面再回到点再规整,由系统到要点再到全局观念,孩子们了解了知识脉络能有效的促进他的学习。</h3><h3>这一点我想在教学中尝试起来,期待孩子们给我的反馈哦。☺</h3><h3><br></h3> <h3>自主学习</h3><h3>快速浏览!</h3><h3>抓住关键知识!</h3> <h3>新授:</h3><h3>在出示课题环节。李老师的课件是空白页,与众不同,(原来这是精心留下的空白,让孩子们聚精会神,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然后李老师开始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图形,当她写完“图形”两个字,她开始问学生,你想到了哪些图形?学生说: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李老师的课件同步出现这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的下面写着——周长、面积。然后学生又说出立体图形,课件依然同步出现立体图形,而立体图形下面写着——表面积、体积。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h3><h3>又是一个系统的知识脉络。👍👍</h3><h3>又一次的拓展。👍👍</h3> <h3>在学习周长这个知识点上,李老师的设计特别巧妙,她先把一个长方形的纸贴在黑板上,当孩子们都能说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后,李老师开始沿着长方形的边描画,此处并没有画完全,有些孩子看出来了,说这样画不能说是它的周长,因为没有画到头。这里李老师即培养了孩子认真观察的习惯,又提点了孩子们课后会出现的错误,同时为后面封闭图形才能求周长埋下伏笔。</h3> <h3>当李老师把这个长方形纸从黑板上拿下来时,黑板上只留下了用粉笔画的一个长方形,然后她问,你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吗?</h3><h3>我的感觉是,这个长方形不大,周长应该不会太长。而后,李老师让学生配合她把围着长方形周长的那条线打开,边打开,学生们边“啊”,这么长,我和同学们一样,“哇”,原来这个小小的长方形的周长打开后那么长啊,学生测量后说是76厘米。</h3><h3>👍多么简单直观形象的周长认识!</h3><h3>这样教,数学还难吗?不难!遇到一个好老师,再难的数学知识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h3> <h3>接下来的指一指,说一说</h3><h3>三个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的动态演示,加上孩子们对周长的解说,再加测量,让孩子们加深了周长的认识的学习,增强了感知,培养了语言描述能力。</h3> <h3>李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h3><h3>是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有周长?</h3><h3><br></h3> <h3>李老师画了一个角,学生说它不是一周,所以没有周长。李老师问怎样才有周长,孩子们把这个角变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然后李老师又把这个角画成了不规则图形,问孩子们,它有周长吗?学生说没有。由此课堂上产生了讨论,这个像花一样的不规则图形到底有没有周长呢?</h3><h3>李老师拿出了电线丝,问孩子们这个长长的丝线有周长吗?学生很肯定的回答,没有。那请你们把它随便弄,怎样才有周长。三个孩子很开心的走到讲台,开始各种捯饬这根电线,最后有折成接近三角形的,圆形的,长方形的,李老师也参与折、弯、挤……最后成为一个封闭的特别不规则的图形,问这些都有周长吗?孩子们说有。</h3><h3>这样一个示范就突破了封闭的不规则图形也可求周长这个难点,没有太多的讲述,没有太多的说教,就这样摆摆、弄弄,就迎刃而解了。</h3><h3>打破了孩子的固性思维,巩固了重点,拓展了难点。</h3> <h3>听完李老师的课,我们感叹这节课的高度、深度、精度、以及厚度。我们学到了很多,感受到大师的课和老师的课的不同,我们善于局限在一堂课的精彩上,总是想追求在突破知识点上标新立异,采取多样的措施化繁为简,可是往往有时候越简越繁,没有找到真正的简。听完李老师的课,我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备课中梳理知识结构和脉络,涵盖低年级和高年级,延伸一些初中知识的重新认识。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让孩子了解系统知识,并善于自主独立学习,少些说教,多些智慧的引导。</h3><h3>学习是自己的事,你得主动学习。✊如何让学生们做到乐学,好学,或许这才是考察一个老师能力的时刻。</h3><h3>教数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们学数学也是为了学以致用,李老师的课就是这样的,来源于学生,回归于学生。多么轻松又回味悠长的一堂课。</h3><h3><br></h3> <h3>以上是我浅显的认识,作为一名需要努力学习的数学老师,我写的可能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前辈指正。</h3><h3>往后余生,与您同行,努力前行。💪</h3> <h3>感谢各位领导给予的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李老师给予的引领。❤❤</h3>

李老师

周长

图形

孩子

学习

学生

长方形

知识

老师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