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四姑娘山

王艳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由四姑娘山、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三沟一山”组成,主峰幺妹峰海拔6250米(需专业登山者),被称为“蜀山皇后”。大峰海拔5276米,二峰海拔5424米,四姑娘山居中,东有海子沟,长30公里;中有长坪沟,长40公里;西有双桥沟,长42公里。<br>  <br></font></h3> <h3>山就在那里,等着我,与蛋黄依依惜别。</h3> <h3>一夜的火车,成都,我又来了,为了四姑娘。</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四姑娘山是我最向往的雪山,2015年我曾跟随魔族领队苏阳去过大峰,但因山上风大,当地向导在海拔4800米时要求下撤了!而同时,我也出现了严重的高反,头疼,心跳加速,腿无力……下撤!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坚持与放弃同样需要勇气!</font></h3> <h3>上午到达青年旅舍,还是去年的青旅,熟悉的地方,尽管重新装修了,但依稀有我去年的影子。</h3> <h3>放松心情,到锦鲤逛吃逛吃,积蓄能量。</h3> <h3>第二天早上大巴车直奔四姑娘山镇。还是那条2008年汶川地震被毁的路,山上是随时滚落的碎石,咣当咣当一上午!</h3> <h3>巴郎山,赶忙留影就上车了。</h3> <h3>第二天早上,长平沟徒步,适应一下高原环境。</h3> <h3>最自然的状态</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5月2日上午9点,办理进山手续,签字,按手印,因为去年有过经历,所以这次签字没有了神圣而紧张的情绪,反而觉得挺好玩儿的。</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海子沟上来,一片开阔的高山草垫子,远处雪山层林叠嶂,此时,我还有精力欣赏,拍照。</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四姑娘就在眼前。</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向大本营冲击途中。看,他们没高反的,脚步多么矫健!</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今年本来计划上二峰,当地向导说今年的雪太厚,近一段时间都没有到达二峰垭口的,登顶二峰更是不可能!于是,改再登大峰。<br>  我以为心理干预及各方面都做好了应对,高反会轻一些。一上海子沟,海拔3600左右,我就出现了头疼,气喘,腿无力现象。队友都相继走在了我前面。我按着我的频率坚持着,苏阳不断鼓励着大家,加油,加油!15点,前队到达大本营。而我此时,走十几米就要停下喘喘,下午15点30分,终于到达海拔4200米的大峰大本营。后面还有三安和大曼。</font></h3> <h3>我依然是后队的到达海拔4300米的大本营。筋疲力尽了!</h3> <h3>因为在大本营已经高反厉害了,对冲顶心有余悸。这时一位大哥开玩笑说:算了吧,山在那,身体重要!这时我哇的哭了:我已经来过两次了!我不能就这么再回去了!</h3> <h3>夜里三点半听到起床的声音,我不顾一切的从睡袋里爬出来,拿起登山杖、背上准备好的冲顶包窜了出去!</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按计划,5月3日夜里4点,我们准时出发了!我们一行11人,跟随3名当代协作,缓慢而有序的走着。我里面穿了一件抓绒,然后户外羽绒服,外面软壳冲锋衣,走着走着热了,我把羽绒服脱了继续前行,这时协作小伙子说:您还行吗?我说:没问题,我行!又坚持了一会,他又问:您还行吗?你们队有俩姑娘已经下撤了!不知为什么,她们的下撤丝毫没有影响我的节奏,我机械的说:没问题,我行!</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就是这个小伙子,一路观察到我高反一路暗示我下撤。但我始终一个信念:5000米。</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快到垭口时的那段非常不好走,石头,雪,夹杂在一起,我想我一定坚持,过了垭口就登顶了!这时,小伙子又说:您还行吗?你们领队也下撤了。依然没有说动我,“没事,我行!”<br>  其实他看出我的状态根本无法完成。我以为过了垭口路就好走了。可眼前的状况让我惊呆了,而那一呆,也不过是一瞬间,因为时间,天气状况都不允许你迟疑。眼前茫茫的雪,在山坡上斜切,然后直冲山顶!风很大,前面队员脚下趟起的雪刮在脸上很痛,站不稳就会刮跑……<br></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过了垭口,白雪茫茫,不过,视野很开阔,连绵不断的雪山美的让人敬畏。但我已经没有实力去掏手机照相了;可无力,头疼,恐高袭来的时候我不知为什么没有想过要放弃。我始终想的就是,走好每一步!也不知几点了,我一抬头,日照金山,居然我没有兴奋的尖叫!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扰乱我平静的心!静的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心里想的就是:一定登顶!</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越走越慢了,每走俩步就得停一下喘喘。还有最后十几米时,协作小伙子突然抓住我的手,我整个人是被他拽住了,几下就把我拽了上去,以至于,登顶时,我淡定的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其实,我已没有力气喊出事先想好的那句:我登顶了!我终于实现了!我要大喊!我要放声……然而,什么也没发生,我只是无力的坐在雪地上……<br>  </font></h3> <h3>这个是下撤的时候拍的,爬升的时候高反,那个时候是日照金山。</h3> <h3>大姑娘登顶远望幺妹峰</h3> <h3>胜利合影</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下撤是很耗体能的,但已被登顶的兴奋取代了。是的,我可以告诉你们,不同的山有不同的景,同一座山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景;山不是征服的,山是亲近的;登山会让你心静,静的你只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登山会让人平静,平静的只做一件事:脚下的每一步。登山让你可以接纳一切:苦难与欢喜,放弃与执着……</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有人问我,你不是去过四姑娘山了吗?我没有做答。你不爬山,体会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那种只有你和大山的交流,自己与自己交流的感觉。<br>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这几张是后来队友传过来的。那里有过我的身影,只是我无力捕捉!<br>保存在这里吧!</font></h3> <h3>四姑娘,再见!人生的第一座雪山登顶,终于如愿以偿了!谢谢你接纳了柔弱却也坚韧的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