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佛光

虹羽

<h3><h1>  在“青海10个最神秘的景点”里有这样一个寺院,称之为“天赐绝景”,这个寺院又被称为“像帆船的寺院”,整个寺院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远远望去像一艘镶嵌在悬崖上的帆船,这个寺院叫尕尔寺。</h1><h1> 尕尔寺位于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白扎乡的巴麦村,海拔3700米。传说在公元700多年前,莲花生大师曾在此镇魔修行。寺内的镇寺之宝,传说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远嫁给松赞干布时所带的嫁妆之一,一个奇特的转经筒。当年,文成公主带着12岁的佛陀等身像和佛经西行,她还将其中一卷送给了当时颇具盛名的尕尔寺。尕尔寺现有上下两寺,进入上寺的是戒律严格的僧侣,入下寺的则是居士。尕尔寺是藏教白教最大的一座寺院。</h1></h3> <h3><h1>  我是一大早赶往尕尔寺的,路经藏民的村寨,但因为太早,只碰到几个早起的藏民,友好的笑笑。</h1><h1> 当车停下后,我只顾远眺绝壁中的尕尔寺,云雾缭绕,金顶浮现,像仙境一样。我正在激动中,一阵鹿鸣吸引了我,从山下上来一群鹿,安静的看了我们几眼,就欢快的吃起草,我一时愣住了,又四顾一下,确定是在大山里,山下袅袅的炊烟证明是有村落,山上金顶的寺院证明是有喇嘛,可这些小鹿是不是太有些“肆无忌惮”了?这么明目张胆的在这儿吃草?莫非这些是不怕被人狩猎的“鹿仙”不成?我拿着相机接近它们,小鹿不为所动,继续吃草,我真真觉得疑惑,一想可能是因为太早,它们是“趁虚而入”。</h1></h3> <h1>  山上的梵音吸引我往山上走,一进寺院,看见满地是木头、水泥,寺院正在修缮。往里而去,稚嫩的诵经声吸引我,我上到楼上,看见一个经堂正在上课,几十个小喇嘛正在诵经,看我探头探脑,一个年龄大一些的喇嘛出来告诉我,正在上课,不能打扰,也不能拍照,我当下应允。我在寺院里想寻找那个奇特的转经筒,据说自它安放在尕尔寺后,便持续转动了数百年之久,从未停歇,它是由寺内的僧人以两人为一班昼夜不停的转动而成。找了半天,没看见,经打听,才知这镇寺之宝已被保护起来。我便有些丧气,欣欣然几千公里,就是为了一睹这神奇转经筒的真颜,可惜、、、站在寺院的一个荒坡上眺望,群山环绕,怪石嶙峋,草甸青青,森林葱郁,不觉心情好了起来,准备下山,一只怪鸟飞来,好奇的瞅了我几眼,落在寺院的山顶山,一副悠闲的摸样,我的心情又好了几分。</h1> <h1>  出了寺院,往下走,看见山坡下又来一群岩羊,依然旁若无人的吃草,偶尔过个几个游客和当地人,这些动物竟然不躲避。我不解问了一个当地人,他乐呵呵的说:这可是我们当地的一大景观呢!从他自豪的言语中我才知道,由于寺院里的僧人们一直奉行佛教所提倡的大慈大悲、生命平等的思想,多年来僧人们一直与山里的动物和睦相处,从不杀戮。不仅如此,尕尔寺还利用宗教的影响,在藏民中倡导爱惜自然,保护自然,禁止狩猎杀生,再加之因为没有受到工业污染,这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当地僧俗长期以来形成的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的良好习惯,这里虽然有人类居住,但是野生动物并没有因此而离开,它们和人类成了朋友,一些猕猴、岩羊等动物,也经常自由出入寺院,与僧人们亲密接触。比如很多时候岩羊会在尕尔寺喇嘛念经、打坐的时候悄悄走近,僧侣们可以随意抚摸它们。在冬天,大雪覆盖的时候,这些动物经常没有草吃,都会来寺院,寺院的僧人也会喂养它们。多年以后,也许是信仰驱使,也许是人心本善,也许是冥冥之中文成公主经卷的“功德”,终于实现了“佛光普照”,达到了我今天所见的场景:人与野生动物和平共处。数量众多的野生岩羊们就是幸福的见证者。这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也是尕尔寺独有的自然景观。</h1> <h3><h1>  我望着雄伟的大山,山上寺院金光闪烁,又转头看见眼前的鹿群、岩羊群,脚下开满野花的山坡,听着随风飘来的隐隐的诵经声,身处在这个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一切仿佛都有了“禅意”:没看见神奇的转经筒,却又仿佛看见透过转经筒发出的“善”的光芒,穿越数百年照耀在这高山大川上。心里突然就圆满了。</h1><h1> 人生其实可以不必太在乎所谓得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所有的遇见都是美丽的,每一次与自然和陌生人的邂逅,都是我们生命过程中注定的奇遇,能够来到这么偏远的地方的,能够看见如此有善心的僧人和当地藏民,还有那一群有“佛性”的动物,就是一个幸运儿了。</h1><h1> </h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