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墩”,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br></h3> <h3>古镇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腾冲,是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和顺,就在“官马大道”之旁。</h3><h3><br></h3> <h3>一个宁静又富有人文气息的古城</h3><h3>没有丽江旖旎的爱情故事</h3><h3>也没有大理浓厚的商业氛围</h3><h3>有的是侨乡人民铿锵的奋斗历史</h3><h3>一个适宜放慢脚步,唤醒心灵的地方</h3><h3><br></h3> <h3>有徽派建筑的特色,也有西式建筑的风格,村子里的老房子,特别是大户人家呈现很多中西合璧的特点。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镇等遍布古镇,宛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h3> <h3>走进和顺,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br></h3> <h3>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h3> <h3>和顺有着一般小镇的特色,传统的小镇建筑,淳朴的人们。但这里却沉淀着600多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历经多少沧桑巨变的传统民居。</h3> <h3>据了解,这里的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其建筑风格,有“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四合五天井”等,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的元素。尤其是那老宅的门窗木雕,各种雕刻造型栩栩如生。宅院中尤具地域特色的是以火山石堆砌的石阶,遇到雨水天气,能很好的起到了防滑作用。</h3> <h3>文治光昌,士和民顺</h3> <h3>久负盛名之和顺图书馆</h3><h3>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h3><h3><br></h3> <h3>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舍落成,各地知名人士纷纷题词祝贺。著名数学家熊庆来题词“民智源泉”,张天放题词“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迄今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图书馆的建筑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拾级而上,依次是大门,中门,花园,然后是图书楼藏珍楼、景山花园等。</h3> <h3>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和顺文化的摇篮,曾是1940年由华侨捐资创办的益群中学旧址。由大殿、后殿、魁星阁、朱衣阁、过厅、两厢、大门及最前面的大月台组成,左右楼阁下镶嵌的《和顺两朝科甲题名碑》记录了和顺历史上出了8个举人,403个秀才。殿阁雄伟、雕梁画栋、石栏回环,气势轩昂。现被辟为 腾冲 神马艺术馆、魅力名镇展厅。</h3> <h3>神马也叫甲马、神马,是 中国 民间进行祈福、禳灾、祭祀等活动时,用来焚烧的各种雕版印刷品的总称。神马艺术馆内共展出了303块神马雕版。其中清代道光以后的雕145块,民国雕版136块,当代版22块。从艺术上来展现了神马的雕版艺术价值。神马的雕版的拓版被众多政商名人收藏。</h3> <h3>作为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神马在艺术上达到了“法无定法”、“返朴归真”、“大象无形”的境界。被专家们认为是世界雕版艺术的原生态与根。</h3> <h3>继续沿着小河和荷塘走,每隔一段会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小亭子,在水边矗立,村妇在小亭子里洗衣,这是全国独有的洗衣亭,在和顺有六座。洗衣亭可以洗衣,纳凉,也可以遥望远方,寄托相思。</h3> <h3>和顺男人亦儒亦商亦农亦走四方,为了让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时不被风吹日晒,就建了这样的亭子(建于清道光年间)。这是远走他乡的和顺男人对自己女人最平易的馈赠。</h3> <h3>艾思奇纪念馆</h3><h3>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他青年时代所写的《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两部著作,曾引导了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h3> <h3>“艾思奇纪念馆”院内串楼同栏,点缀西式阳台。环境清幽典雅,中西合璧的房屋建筑风格独具。</h3> <h3>这是一家老商号</h3><h3>玉石被分为初中_高中_大学_研究生部</h3> <h3>非常有创意的花架</h3> <h3>一泓热海,云蒸霞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