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诗词中的粘、替、对与失粘、失替、失对及摞眼</h3><div><br></div><div>什么叫粘、替、对?</div><div>一、所谓“替”:</div><div>“替”是指律诗的八个分句内部,第2,4,6(五律只有2,4)位置上的字的平仄应该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这样平仄交替的,不能是“平平仄”或是“仄仄平”。</div><div>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以唐诗为例,我在后面标好起承转合:</div><div><br></div><div>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起句)</div><div>★ 平 仄 平 仄 平 仄</div><div>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承句)</div><div>★ 仄 平 仄 平 仄 平</div><div>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句)</div><div>★ 平 仄 平 仄 平 仄</div><div>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合句)</div><div>★ 仄 平 仄 平 仄 平</div><div><br></div><div>上面的例诗中,每个分句里的第2,4,6位置上的字,平仄都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这样平仄交替,这就是“替”。值得注意的是:替,指的是单独的每一个分句,是指分句内部的第2, 4、6字的平仄要交替,而不是指分句之间。因为一首律诗有8个分句,所以,一首律诗就有8组“替”。上面这首唐诗中的8个“替”分别为:山-北-亭;面-平-脚;处-莺-暖;家-燕-春;花-欲-人;草-能-马; 爱</div><div>-东-不; 杨-里-沙。</div><div><br></div><div>再看一首唐诗:</div><div>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起句)</div><div>★ 平 仄 平 仄 平 仄</div><div>九月寒砧催十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承句)</div><div>★ 仄 平 仄 平 仄 平</div><div>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转句)</div><div>★ 平 仄 平 仄 平 仄</div><div>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合句)</div><div>★ 仄 平 仄 平 仄 平</div><div><br></div><div>这首唐诗中的“替”有8个,分别是:家-妇-金;燕-栖-瑁;月-砧-十;年-戍-辽;狼-北-书;凤-南-夜;为-愁-不;教-月-流。</div><div><br></div><div>二、所谓“对”:</div><div>一首律诗分为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对”是指同一个步骤的前后两个分句中,第2、4、6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须相反。</div><div>还是看前面那两首唐诗。</div><div><br></div><div>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起句)</div><div>★ 平 仄 平 仄 平 仄</div><div>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承句)</div><div>★ 仄 平 仄 平 仄 平</div><div>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句)</div><div>★ 平 仄 平 仄 平 仄</div><div>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合句)</div><div>★ 仄 平 仄 平 仄 平</div><div><br></div><div>这首的起句(即第一个步骤)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div><div>这里有两个分句,每一个分句的第2,4,6位置上的字都已经标出,在每一个步骤中,前分句的第二个字跟后面分句的第二个字必须平仄相反;同样,前分句的第4个字和后分句的第4个字,也必须平仄相反;前后两个分句的第6个字,也一样。</div><div>第一个步骤(即起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里有3个“对”,分别是:山(平)-面(仄);北(仄)-平(平);亭(平)-脚(仄)</div><div>第二个步骤(即承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里的“对”也有三个,分别是:处(仄)-家(平); 莺(平)-燕(仄);暖(仄)-春(平)</div><div>第三个步骤(即转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里的“对”也有三个,分别是:花(平)-草(仄); 欲(仄)-能(平);人(平)-马(仄)</div><div>第四个步骤(即合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里的“对”也有三个,分别是:爱(仄)-杨(平);东(平)-里(仄);不(仄)-沙(平)</div><div>所以,一首七律一共有12个“对”。</div><div><br></div><div>三、所谓“粘”:</div><div>“粘”就是指连接起承转合中任意两个步骤的两个分句中,他们在第2、4、6位置上的字平仄必需相同。我们先想想,一首律诗,连接两个步骤的两个分句有几对呢?答案:一共有3对,分别是第3分句和第2分句,它们连接的是承句和起句;第5分句和第4分句,连接的是转句和承句;第7分句和第6分句,连接的是合句和转句。现在我们还是来看刚才的例诗。</div><div><br></div><div>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起句)</div><div>★ 平 仄 平 仄 平 仄</div><div>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承句)</div><div>★ 仄 平 仄 平 仄 平</div><div>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句)</div><div>★ 平 仄 平 仄 平 仄</div><div>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合句)</div><div>★ 仄 平 仄 平 仄 平</div><div><br></div><div> 诗中,连接起句和承句是第2分和第3分句: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在这两个分句的第2,4,6位置上的字,平仄有什么特点呢?对,它们的平仄是相同的,这就是“粘”。这两个句子里有3对“粘”,分别是:面(仄)-处(仄);平(平)-莺(平);脚(仄)-树(仄);连接承句和转句的是第4分句和第5分句,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两个句子里也有3对“粘”,分别是:家(平)-花(平); 燕(仄)-欲(仄); 春(平)-人(平)</div><div>连接转句和合句是第6分句和第7分句,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div><div>这两个句子里同样有3对“粘”,分别是:草(仄)-爱(仄); 能(平)-东(平);马(仄)-不(仄),总括起来,一首七律共有9对“粘”。</div><div>什么叫失粘、失替、失对?</div><div>四、所谓“失替”:</div><div>律诗中,八个分句内部,2、4、6序位上字的平仄应是“平仄平”或“仄平仄”这样交替的,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变成是“平平仄”或是“仄仄平”就是失替。</div><div> </div><div>五、所谓“失对”:</div><div>律诗里的同一个步骤中,前分句在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与后分句在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刚好是相反的,如果没有相对,就是失对。</div><div><br></div><div>六、所谓“失粘”:</div><div>律诗里,前一个步骤的后一个分句跟后一个步骤的前面一个分句,这两个分句的第2,4,6位置上的字必需平仄相同,如果他们的平仄不相同,就是失粘。</div><div><br></div><div>掌握好了失替、失对、失粘的概念以后,我们回过头去阅读一些唐诗,大家不难发现,有些作品并不完全符合我们今天所说的格律,为什么呢?这个原因很简单的:</div><div>第一,小学生们初学写字,老师要求必须用方格本,但这并不代表每个人一辈子都会把字写在方格内。</div><div>第二,平仄这个概念是元朝开始才有的,而唐诗用的都是平上去入,两种之间存在不少差异,就是说很多用平仄无法解释的东西,用平上去入去解释,就没有问题了,毕竟诗在当时是用来吟唱的。</div><div>第三,律诗是从唐初开始的,至唐末,总共颁布过四次格律。其中一次是武则天的周朝,这次颁布的格律是在初唐的格律基础上,由上官婉儿主导,宋之问直接负责,抱括沈佺期,杜审言(杜甫的祖父)等等来整理归纳。最后一次经李商隐等人整理后,律诗格律基本成型。我们今天所说的格律,是宋朝时最后完善而后来再没有改变的格律。因此,当我们拿宋朝的格律标准去衡量唐诗的时候,毫无疑问,有些地方就不符合了。我们大家熟悉的格律,从晋朝开始,一直到宋朝最后定型,经过了七百年左右的时间,七百年中,某些作品中出现平仄不符合格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律诗格律必有差异的情况下,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作者,尊重作品的态度,大家很容易就能理解了。所以说,在今天,我们去读唐人的作品时,不要盯着平仄不放,否则就会陷于盲目的议论之中而无法自拔。</div><div>:</div> <h3>关于格律诗中</h3><div>应该避免的“三仄尾、三平尾”大忌问题</div><div>七律:送杨少府贬郴州</div><div>作者:王维(唐代诗人)</div><div>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div><div>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div><div>此诗所用的格律为:</div><div>⊙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div><div>⊙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div><div>⊙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div><div>⊙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div><div>“ ⊙”表示可平可仄</div><div>周佳磊单就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要求上分析了,以免除一些朋友对格律诗在格律上的误解而导致乱填写格律诗却最终导致成为打油诗的结局了。我们必须以《平水韵》(隋朝《切韵》演化来的)规定的字体平仄要求来确定王维的该诗是否出律,如果用所谓《中华新韵》、《今韵》或者普通话发音来确定其格律问题那王维的这首诗势必大错特错出大律了。</div><div>此诗首联:</div><div>1、“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属于对句相救,即首字此处应为仄声而用了平声“明”,对句第一字应该是平声则此处用了仄声“若”这就是说王维做到了对句的拗救了。</div><div>2、“听”此处为:径定听胜[胜败]罄磬应[答应]赠乘[名词]佞邓证秤称[相称]莹[庚韵同]孕兴[兴趣]剩凭[蒸韵同]迳甑宁胫暝[夜也]钉[动词]订饤锭謦泞瞪蹭蹬亘[亘古]镫[鞍镫]滢凳磴泾)“第三句里的“看”为平声即(《平水韵》:寒韩翰[翰韵同]丹单安鞍难[艰难]餐檀坛滩弹残干肝竿阑栏澜兰看[翰韵同]刊丸完桓纨端湍酸团攒官观[观看]鸾銮峦冠[衣冠]欢宽盘蟠漫[大水貌]叹[翰韵同]邯郸摊玕拦珊狻鼾杆跚姗殚箪瘅谰獾倌棺剜潘拼[问韵同]盘般蹒瘢磐瞒谩馒鳗钻抟邗汗[可汗])“说”为《平水韵》入声即(《平水韵》:屑节雪绝列烈结穴说血舌洁别缺裂热决铁灭折拙切悦辙诀泄锲咽[呜咽]轶噎彻澈哲鳖设啮劣玦截窃孽浙孑桔颉拮撷揭褐[曷韵同]缬碣[月韵同]挈抉亵薛拽[曳]爇冽瞥迭跌阅餮耋垤捏页阕觖谲鴂撇蹩篾楔惙辍啜缀撤绁杰桀涅霓蜺[齐,锡韵同]批[齐韵同])</div><div>3、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此二句中“过”为平声即:歌多罗河戈阿和[和平]波科柯陀娥蛾鹅萝荷[荷花]何过[经过]磨[琢磨]螺禾珂蓑婆坡呵哥轲沱鼍拖驼跎佗[他]颇[偏颇]峨俄摩么娑莎迦疴苛蹉嵯驮箩逻锣哪挪锅诃窠蝌髁倭涡窝讹陂鄱皤魔梭唆骡挼靴瘸搓哦瘥酡)“出”为入声(即仄声)即(《平水韵》里的:质日笔出室实疾术一乙壹吉秩率律逸佚失漆栗毕恤密蜜桔溢瑟膝匹述黜弼跸七叱卒[终也]虱悉戌嫉帅[动词]蒺侄踬怵蟋筚篥必泌荜秫栉唧帙溧谧昵轶聿诘耋垤捽茁觱鹬窒苾)</div><div>4、“青草瘴时”与“白头浪里”为拗救里的一种自救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div><div>5“浪”为平声即(《平水韵》里的:阳杨扬香乡光昌堂章张王房芳长塘妆常凉霜藏场央泱鸯秧嫱床方浆觞梁娘庄黄仓皇装殇襄骧相湘箱缃创忘芒望尝偿樯枪坊囊郎唐狂强肠康冈苍匡荒遑行妨棠翔良航倡伥羌庆姜僵缰疆粮穰将墙桑刚祥详洋徉佯粱量羊伤汤鲂樟彰漳璋猖商防筐煌隍凰蝗惶璜廊浪当裆珰沧纲亢吭潢钢丧盲簧忙茫傍汪臧琅当庠裳昂障糖疡锵杭邙赃滂禳攘瓤抢螳踉眶炀阊彭蒋亡殃蔷镶孀搪彷胱磅膀螃)</div><div>因时间紧张我就不多说了;按照现在普通话发音来看待王维此首诗那么:听、看、过、出、说、浪这几个字按现在读法都不对了,也大大出律了,但是事实上王维的这首诗没有出律,完全符合律诗要求,不失为一篇律工韵美的严谨格律诗了。</div><div><br></div><div>一位名叫庸人自闲的先生写了首自认为是格律诗如下:</div><div>《七律古风:感赋》</div><div>清风何处不吹尘,嫩柳池边也及人。一日还来月染色,千山未到云沾身。</div><div>烟楼动止虚轮廓,蚩尾安歌透雨痕。莫道径行难做客,琴声远处更知音。</div><div>其中:“一日还来月染色,千山未到云沾身。”出现了“三仄尾”和“三平调”犯了格律诗的孤平和三平调,为近体诗的大忌,又是古体诗的典型特征之一。这位先生在我指出错误时候,他竟拿王维大诗人的《七律:送杨少府贬郴州》中的“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这两句,来说明自己这两句不是三仄韵和三平韵,我想大概是他拿普通话发音或者《中华新韵》来看待这首诗,因为王维这么做了,自己这样做就是正确的。这其实是对学术的不严谨对待,不懂装懂的结果。希望喜欢近体诗(格律诗)的朋友们在填写格律诗一定要用《平水韵》来写,也才能正确理解古人的格律诗,不然仍然会出笑话的。</div><div>再驳庸人自闲先生的所谓“三仄尾”合律的错误说法:只能说凡是诗中的句子都是诗句,而</div> <h3>“律”,好像是愈来愈严,“放宽”也只能是在允许的范围内。无原则的“放宽”,还会成“律”?我自从出生以来,就只听到一个声音——“孤平”“三平尾”“三仄尾”是律诗的大忌,“三仄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破律”使用。既然是“破律”了,还会是“律句”吗?虽然有人认为在唐人中无法找到理论依据否定“三仄尾”是“律句”,所以,“三仄尾”也是“律句”。但是,在唐人中找不到否定的理论依据的句子就可以说是“律句”吗?“孤平”“三平尾”能在唐人中找得到否定是“律句”的理论依据吗?“平平平平平平平”或“仄仄仄仄仄仄仄”的句子在唐人的理论中也找不到否定依据呀!若能如此推断,岂不是所有的句子都可以说是“律句”了!</h3><div>三驳庸人自闲先生的错误说法:(1)“怅望千秋一洒泪”一句出自于杜甫《咏怀古迹》(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此句格律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而“怅望千秋一洒泪”是杜甫按照格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变通后的结果,他的变通格式为:“平仄平平仄仄仄”(也可以为“平仄仄平平仄仄”或者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三种形式)。这三种的变格格式始终保持了该句7个字里的4仄3平字体的规律,虽说大多数诗人不提倡,但这也没有违律,是符合格律诗的基本要求的。再看一直坚持自己所谓“三仄尾”、“三平尾”是正确的那位先生的这两句“一日还来月染色,千山未到云沾身。”其出句的格律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对句是:“平平仄仄平平平”。4仄3平7个字体在这里变成了出句为5仄2平合计7个字,出句为2仄5平合计7个字体的“怪胎”。就因为出句“仄仄平平仄仄仄”了,所以对句不得不为“平平仄仄平平平”了,其结果势必出现了“三平尾”和“三仄尾”的笑话,这是这位先生自己发明创造的只属于他自己的“格律形式”了,我一直未见过。七言格律诗里是不允许其“三连仄、三平尾”现象存在的,不允许出现这种问题的。至于“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爱两三然,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关柴门月色新。”里的“秋水才深四五尺”和王维的“朝罢须裁五色诏”与杜甫的“怅望千秋一洒泪”是一回事情,也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变格成“平仄平平仄仄仄”一种形式罢了,不是三仄尾现象。</div><div>(2)“走觅南邻爱酒伴”一句出此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这是绝句诗,七律与七绝对平仄要求是有异同的。这位先生把绝句和七言律师混为一谈了。</div><div>(3)张谓的“将军张下来从容”和“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杜甫)”以及“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白居易)”、“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白居易)”、“祥云辉映汉宫紫,春光绣画秦川明。(杜牧)”。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三平尾”现象多半与词组有关。归纳起来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是双音节词,如“麒麟”、“琵琶””、“从容”等;第二类为专有名词,如“阿怜”、“施家”、“秦川”;第三类为固定搭配词组,如“春风”、“江东”、“长风”、“林塘”。这些词组本身都是平声字,如果出现在韵前(格律诗一般都用平声韵),自然就形成了“三平尾”。这是他们不得已的无奈之举,非唐代诗人们一心要这么追求的结果,先生在此也是写的不可避免了吗?纳闷!!!</div><div>补充说明:杜甫七律,就格律而言,严格符合律诗规则者一一一首(含〈新秋〉一首),其他四四首在格律上或多或少存有不足,这些不严格的七律表现在:</div><div>(一)通首无一律句者一六首,它们是:《郑驸马宅宴洞中》、《崔氏东山草堂》、《题省中院壁》、《九日》、《至后》、《白帝城最高楼》、《暮春》、《愁》、《昼梦》、《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div><div>其二、《暮归》、《晓发公安》、《早秋苦热堆案相仍》、《阆水歌》、《秋风二首》。</div><div>(二)前半古诗后半律诗者五首,它们是:</div><div>《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滟滪》、《江雨有怀郑典设》、《简吴郎司法》、《柏学士茅屋》。</div><div>(三)失粘者一二首</div><div>三处失粘二首,即:《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其二。</div><div>两处失粘四首,即:《城西陂泛舟》、《所思》、《立春》、《即事》。</div><div>一处失粘六首,即:《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有客》(一作“宾至”)、《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奉寄章十侍御》、《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div><div>(四)一二处不合律诗规则者八首,它们是:《望岳》、《卜居》、《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赤甲》、《见萤火》、《长沙送李十一》、《拨闷》(一作“赠严二别驾”)、《覃山人隐居》。</div><div>(五)为一地名不拘平仄者三首,即:《题郑县亭子》、《黄草》、《白帝》。</div><div>偶们不能因为古代大诗人们存在了这些不合格律的所谓格律诗,我们就可以沿着大诗人的这些错误继续错误下去,放着数以万计流传下来的符合格律的诗不学习,反而拿了大诗人极其少数的不合格律的非格律诗来吓唬人,只能说明作者的更加无知和顽固。</div><div>————————周佳磊</div><div>:</div><div>【用韵十禁】</div><div>1、夺韵,也叫挤韵,指在诗中不是韵脚的地方用了韵字,如:秋来花落使人愁,其中秋字为韵字。但与韵脚连用的叠韵是可以的。如悠悠。</div><div>2、出韵,也叫落韵,就是用一个别的韵部的字与一首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首句与末句可以,前者叫孤雁出群,后者叫孤雁入群。</div><div>3、倒韵,即将习惯上的组合词为了押韵而颠倒写,如先后改后先,慷慨改慨慷,凄惨改惨凄,玲珑改珑玲,等等。</div><div>4、重韵,就是在一首作品中重复押一个字作韵脚。</div><div>5、僻韵,即用罕见的生僻字作韵脚,大家都不懂。</div><div>6、凑韵,是指用了与全首作品意思毫不相干的字作韵脚。</div><div>7、撞韵,就是在任何一联中的前一句(主要是句末字)用了与韵脚同韵部的仄声字,如:清泪丝丝梦中洗,泉声夜落小楼西。其中洗与西同韵部。</div><div>8、哑韵,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div><div>9、复韵,复韵是指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div><div>10、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也叫“合音”。如:月照芝台鸟篆沙,清风习习透帘纱。沙与纱就合音了。诗人写诗填词作曲,除了自我熏陶娱乐外,主要是给读者品读、欣赏的,所以,首先要让读者看得懂,其次才是让读者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一首作品的最高境界,是用平凡普通的文字组合成美的旋律,让人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一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诲涩字眼,却能深入人心,流传千古。即是最好的说明。</div><div>:</div><div>什么是“孤平拗救”?</div><div> 所谓“孤平”,就是指在“仄平脚”的句子中,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型中,除了韵脚的那个平声字以外,不能只有一个平声。也就是说,五言的第一个字,七言的第三个字,必须用平声,不能用仄声。否则,就是“犯孤平”。孤平是律绝的大忌。古人有时宁可二四六不分明,也要避免犯孤平。</div><div>“拗救”,是绝句、律诗写作中常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法。在词、曲的写作中也用“拗救”。“拗”和“救”其实是两个意思。拗,是指在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救,是指在该用平声的地方已经用了仄声,那么就要在本句或与之相对的句子中的相应的地方进行“补救”,即在本该用仄声的地方用一个平声字。这种变通以后形成的句子,叫做“拗句”。上述仄平脚的两个句型,通过“拗救”,就产生了相应的“变格”(即拗句)</div> <h3>律孤平与拗救相辅相成,先有孤平,后有拗救.</h3><div>诗都是压平韵,因此最后一个字也即韵脚的平仄是固定不能改变的,是平就平,是仄就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七言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字必须用平声),第一字后者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那就是拗救.</div><div>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成了古风式的律诗.唐诗中经常见到的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的形式就是一种拗句的样式。还有几种情况也是相当常见的,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必须用“救”。“救”,就是补偿、补救。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div><div>本句自救: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div><div>对句相救: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div><div>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div><div>拗救方法如下:</div><div>1、当句自救:</div><div>格式 变格</div><div>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div><div>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平</div><div>2、对句互救,用对句第三字的平声来补救出句第四字(或三、四两字)的仄声。</div><div>格式 变格</div><div>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div><div>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div><div>3、一字双救,既自救又互救。用对句第三字的平声既补救本句第一字的仄声同时补救出句第四字(或三、四两字)的仄声。</div><div>格式 变格</div><div>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div><div>仄仄平平仄,第四字没用仄声,只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第五字用了仄声。</div><div>:</div><div>什么叫摞眼?</div><div>众所周知,律诗的中二联,即颔联、颈联都要用对仗,因此这两联的句式选择甚为关键,一旦选定句式,出句、对句就同一结构了。此外,律诗一般要求颔联、颈联的句式结构不一样,否则称为“摞眼”,是作诗大忌。姑且莫说今人诗词,即使是唐人,也有犯摞眼之弊的例子。例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中的颔联、颈联为:</div><div><br></div><div>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div><div>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div><div><br></div><div> 不难看出,四句话的前四字结构完全相同,都是偏正名词短语加偏正动词短语。如果将“芙蓉水”、“薜荔墙”、“千里目”、“九回肠”都看成偏正结构,则四句话结构完全相同,是名副其实的“摞眼”。一犯此忌,诗句就显得呆板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