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人像的形体设计

顾桐

<h3><font color="#010101">说明:本篇图文,均为原创。属于随兴而作,并不具理论意义。文字的叙述性罗列,虽是我对这一拍摄题材的梳理与总结,但,也是我一以贯之的娱乐态度与游戏精神的反映。</font></h3> <h3>引言:有时尚杂志约写与服饰有关的文化随笔,我首先想到了旗袍。因为,在当下,没有哪一种服装比它更为风行了。南国北方,佳人袅娜,从而演为一道靓丽风景。早先,旗袍是满人的衣装,这是它名之以“旗”的由来。十七世纪中叶,满清入主中原,也带来了他们的服裳。游牧民族,生活关外,沙侵雪迫,其时旗袍就是一领抵卸寒朔的袍子,不求美观,只讲实用,大襟裹体,腰身直筒筒而下,并不好看。然而,三百余年来,文化融合,服饰演进,旗袍的汉化之路羽化蝶变,使之逐渐成为优美的礼装与常服:长款短制,去袖露肩,小束腰身,大开袍气。现在的旗袍,已成为大多女子衣橱的一件或数件必备。为启迪稿约思路并丰富随笔内容,我请乔伊女士友情出镜,以摄影方式,演绎了下边的旗袍形体风情。同时,为使美篇充实耐看,并将我拍摄过程中的碎思断想,附在每幅图片后,一则做为阅读的间隔,二则也可就教同道。</h3> <h3>旗袍,是一种优美的服装,也是一种极为“刻薄”的服装。优美不说了,大家都看得到,一袭在身,人衣相合,袅袅亭亭,卓显风韵。</h3> <h3>所谓“刻薄”,是指它对穿者身材的要求太过严格。身型好者衣它,可显曼妙;体态差者加身,却彰其丑。所以,在这里,不妨谐谑,套用一句广告语:“旗袍有风险,涉身须谨慎。”</h3> <h3>旗袍生于北国,而盛于南方。尤其是行走在白墙黑瓦间的娇小女子,将旗袍穿出了一道江南的秀美风景:杨柳扶风,婉约有致。</h3> <h3>旗袍成为女子的生活常服以来,在“秀”衣的同时,也带动了旗袍人像摄影的勃勃兴起。</h3> <h3>由于衣者形象、气质的迥异,也由于审美倾向、判断、意趣的不同,使旗袍人像摄影异彩纷呈。现在流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影像版。</h3> <h3>风光版:或称纪录版,将旗袍人物置于山水风光中,重在表现衣饰与风光的相映之美。</h3> <h3>怀旧版: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才女作家张爱玲的情爱小说中,获取人物形象创作灵感。</h3> <h3>故事版:以民国为背景,设计幽暗场景与曲折故事,于悲欢离合中演绎旗袍冷艳风情。</h3> <h3>唯美版:创意场景,设计光源,追求意韵,选择佳模,以画面的至纯至美为终极意义。</h3> <h3>清新版:选择时尚年轻衣模,着现代改进型旗袍(下摆高过膝),充溢活泼浪漫情致。</h3> <h3>风尘版:表现旧时光中,华美衣饰下的红尘凄婉哀伤。衣模一般塗鲜红指甲并执烟卷。</h3> <h3>本篇旗袍人像摄影不在上述“版”之列,我称之为形体版。所谓“形体版”,是注重画面技术(非意蕴)的表达,使衣模在传递衣饰之美时,能有“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身型变化。</h3> <h3>形体的设计与调度离不开场景与导具的选择,它们在这一过程具有很强的影响因素。</h3> <h3>一般而言,旗袍人像摄影的场景多选在园林、旧街、古建环境中。自然,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形式永远服务内容。为满足特定内容与审美意趣需要,即便茅草、枯树、乱石也可衬托旗袍人物,而生成绝佳格调的影像。</h3> <h3>本篇只以古建筑环境为例。由于廊柱、格栅、亭台、瓦当等,在建筑形制上所存在的古典意味,会引导旗袍人物进入深闺状态。</h3> <h3>衣模对廊柱的依托,对格栅的探望,对亭台的坐靠,都可以自然而然地改变身形。</h3> <h3>一些场景中的摆放导具,也可以有效地改变旗袍衣模的形体走向。主要有以下几种。</h3> <h3>红木:明式椅、案、几等,由于弧线柔美,相合于人体曲线,与旗袍人像相得益彰。</h3> <h3>瓷瓶:瓷器中的瓶型,线条流畅,造型优美,与旗袍人像在画面上相合,对形体调度也有呼应作用。一般而言,单色旗袍兼容各类瓷瓶,而花色旗袍不宜选择青花、粉彩类瓷瓶。</h3> <h3>绣墩:传统形制的坐具,呈鼓形,有瓷质、木质、藤质、竹质,适宜旗袍人像坐姿造型。</h3> <h3>盆景:有盆植荷花、缩微山水、竹木小品等,使旗袍人物目有所注,以结构小环境画面。</h3> <h3>上述摆件导具为离身状态,以间接方式调动形体。下述旗袍衣模的手持导具,也即近身导具,它们以直接方式改变或调度形体。</h3> <h3>团扇:古代仕女使用的小扇,最具传统意味。一般为拇指与食指轻执,以扇调动身形。</h3> <h3>折扇:开合有致,各具韵味,或置胸前,或贴背后。在丰富手型变化的同时调动身形。</h3> <h3>伞具:以油纸和绢面为佳,可以较大幅度的调度身型,也可置于身侧,丰富画面结构。</h3> <h3>书籍:线装书和旧画报。引导人物视线和调度手型,营造画面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h3> <h3>乐器:饰有缨穗的长笛或洞箫,或执于手中或做吹奏状,将人物身型带入音乐情境中。</h3> <h3>香炉:以仿古香炉为佳。或手捧或置身侧,并在暗背景中燃香,形成烟柱丰富画面意蕴。</h3> <h3>纱巾:对单色系旗袍予以色彩补充。或肩披或臂挽或手持,可以较好地调动人物身型。</h3> <h3>以上为导具简述,下边为身型方面。主要包括发型、脸型、颔型、颈型、肩型、手型、肘型、腰型、腿型以及眼型等。一一分述。</h3> <h3>发型:头发是人体上最可自由再造的物质形体,因此,旗袍发型并不一概而论,应随衣模的脸型、年龄而设,也受摄影题材的影响。</h3> <h3>脸型:在这里并非指天生之脸,是指脸在镜头中的偏转角以及俯仰角。偏转角一般从五分脸始至九分脸,俯仰脸一般从110度至180度过,但也非一概而论。二者常结合运用。</h3> <h3>颔型:即下巴的伸探状态,这是最显女子性格的优美所在,这里也是光源的交合点。</h3> <h3>颈型:也为脖型。脖型最忌僵直(与身体为直线),在保持适度弯曲下有一些偏转。</h3> <h3>肩型:肩型除特定内容的需要外,一般不应持水平状态,一肩微高、一肩微低为常选,并应有面向镜头的较为明显的倾斜角度。</h3> <h3>手型:手被称为人的第二张脸,意在指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是保持手型的完整(最忌画面半切手),二是注重手型的变化,三是力求手型的自然。</h3> <h3>肘型:即两臂弯曲下形成的后肘锐角或钝角,在侧身与背影构图中,肘型尤显重要。</h3> <h3>腰型:腰型是形成S身型的主源,为形体塑造的关键。但要防止过分扭曲而伤及自然。</h3> <h3>腿型:两腿一般分为实腿和虚腿,实腿着力,虚腿造型。也可在衣模行进中进行连续拍摄,以捕捉到腿型处于自然的交错状态。</h3> <h3>从摄影意义上讲,眼神的造型从属于广义的形体范畴。虽然,“媚眼”“飞眼”“冷眼”等,也属于“眼型”一类,但它更多的是社会生活的意义。本篇仅从“神”的角度列出以下几种。</h3> <h3>凝神:眼晴处于注视状态。</h3> <h3>逸神:眼睛处于闭合状态。</h3> <h3>怅神:眼晴处于迷离状态。</h3> <h3>失神:眼睛处于半合状态。</h3> <h3>空神:眼晴处于无视状态。</h3> <h3>结语:旗袍人像,既展示旗袍之优雅,更表达衣者之柔美。由于现代旗袍是依身裁剪,从某种意义上讲,旗袍即人,人即旗袍,人衣合一,始生佳调。旗袍人像摄影中的形体设计与调度,首先是要形成画面的变化,有起伏跳跃的视觉韵律,但,形体只是外在。事实上,每一种形体的表达,都应有衣模神韵的支撑,否则,会成为花架子。因此,形体设计只是一个负载内容的壳,形体必得贯注进人物情感,或沉静,或怀想,或遐思,或迷离,这样才使形体具有内在的活力,画面也因此会获得画面以外的意蕴,才不致一眼被看穿而索然无味。最后,向乔伊女士深致谢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