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中附小青年教师 全国大赛获殊荣

吴老师

<h3> 11月10日至12日,第十六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决赛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600多名参赛选手,近百名专家、学者及骨干教师代表参会。我校陈翠翠、吴荣凡、何相宁三位老师参加了本次大赛。</h3> <h3>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承办。大赛分为模拟展示课、研讨课、微课观摩课和智慧课堂五部分,通过五种课型的科学设置与系统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环境下给学习带来的变革。同时,聚焦"技术融合",重在创设情境,形成螺旋上升的学习循环系统,将师生互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具体化和模型化。</h3> <h1> <b> 玩中学学中玩,信息融合优化语文课堂——吴荣凡老师《拼音总复习》</b></h1><h3> 吴老师出色地展示了语文课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研讨课《拼音总复习》,在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讲台上,吴老师和我校信息技术团队制作的"拼音总复习"课件精致优美,一开场吸引评委眼球。吴老师从容地向评委展示本节课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三大亮点创设多元情境、融合媒体资源、自主合作探究。本节课的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标调规则和拼读重难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吴老师充分运用微课及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大激发学习热情。在训练语言表达环节,吴老师创新设计了"踩石过河”游戏,组织学生用完整的一句话说出错误原因,进行了学生语言的构建,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养。</h3> <h1> <b>巧设趣味情境,探究智慧课堂——何相宁老师《Unit 3 Weather Part B Let's talk &amp; learn》</b></h1><h3> 何相宁老师深挖教材,紧扣课标,将信息技术巧妙的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深入分析学情,巧设Running Man的教学情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句型,真正做到情境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此外,创设撕名牌情境时借助希沃白板的蒙层、克隆、拖拽、思维导图等功能,化繁为简,直观的呈现知识点,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快速地掌握要点。教师根据情境制作视频、音频素材,让学生身临其境,灵活运用。在教育互联网+的环境下,何老师巧用信息技术,融合情境资源,以趣导学,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呈现了一节集趣味、创新于一体的英语课堂。</h3> <h1> <b> 信息巧妙融合, 对比感知“一周” ——陈翠翠老师《认识周长》</b></h1><h3> 陈翠翠老师紧扣课标,研读教材,精准分析学情,发现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和会测量周长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有效突破重难点,课伊始陈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形象、有趣的动物赛跑情景,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感知“一周”,为理解周长做好铺垫;接着通过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利用授课助手收集、展示和批注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让学生在观察、交流和动手操作中理解周长的概念,突破教学重难点;最后通过播放微视频,让学生认识测量周长的多种方法,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整节课陈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围绕教学目标、学生问题开展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依次从感知、理解、深化、巩固的过程理解周长的概念,呈现了一堂高效的数学概念教学课堂。 </h3> <h3> 此次大赛,我校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三位阳光教师勤学苦练,在比赛中斩获佳绩,展现了我校善美教师的风采!</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责任编辑:邹湘梅</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栏目策划:小教处</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稿件审核:叶秋雯 胡小玲</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文字编辑:吴荣凡 陈翠翠 何相宁</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图片编辑:吴荣凡 陈翠翠 何相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