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钢笔画创作高研班一班班刊(第二期)主编:刘海章执行主编:一班班委副主编:向以桦画评:李正强

蔡国梁(杭州)

<h3><font color="#ed2308"><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导师作品选登</span></font></h3><h3>中国钢笔画联盟主席李渝基老师作品</h3><h3>李渝基老师作品“道冠古今”,出于孔庙第一道偏门,建于明初,相对应的牌坊为“德配天地”。此幅力作采用了概括与写实的技法,熟练而生动的线条将此景全木结构的质感表现得出神入化,并施以淡彩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渲染,景深虚实相间,氛围古朴悠远,实为中国新钢笔画之力作。<br></h3> <h3>中国钢笔画联盟副主席侯传芳老师作品</h3><h3>侯传芳老师作品以扇形画面铺开,山峦叠嶂,奇松伟岸傲骨,飞瀑雾漫彩虹之势秀溢山川,一隅陋室隐身雾气之中,全凭一枝钢笔,万千巧线尽显中国山水之灵秀,意味深长,墨飞九洲,将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力透纸背,又独具钢线之特性,此乃在继承传统技法上的创新之作,说明了中国新钢笔大可借鉴油画之浑厚写实,水彩渗染倾漫之空灵,国画工笔写意之意境,全面融合古今中外之精华,开创中国新钢笔画新的篇章,以此明鉴。<br></h3> <h3>中国钢笔画联盟副主席刘红军老师作品</h3><h3>刘红军老师作品“牧归”写实之中蕴含细微局部的精彩,羊群在逆光中各个形体的重叠有序而不显凌乱,调子由深黑渐灰致白,空灵透气,右边近景石墙依势推进,与左边远景房层的虚幻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力,地面石块路面的灰调极其讲究,渐行渐远,引人入胜。<br></h3> <h3>高研班导师杜成垠老师作品</h3> <h3>高研班导师杜成垠老师作品</h3><h3>杜成垠老师两幅作品“风景小品”,尺寸不大但意境唯美,第一幅小河弯延将视线引向一片朦胧树林,远山菲薄迷离,几只飞鸟掠过,一派田园山野美景于若隐若现之中呈现眼帘,此画营造氛围之手法不露声色,令人感觉不到技法的存在,仿佛一切都是浑然天成。 第二幅表现的是普通常见的乡村景色,一条土路延伸至远处,两侧庄稼丰盈,一片生机盎然,画面近景由写实逐渐向中远景虚朦,远处山峦之上云彩之中半隐太阳,宁静祥和之意由然而生,令人由衷感叹大自然的美好。<br></h3> <h3>高研班导师陈化智老师作品</h3><h3>陈化智老师作品“太行印象”,给我们展示出了一种千山鸟飞尽的深远幽谷境像,将画面焦点集中在黄金分割点右侧,山峦厚重层叠,调子控制由近处的凝重逐渐过渡致深灰中浅灰,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云雾缭绕之胜境,令人回味无穷。<br></h3><h3><br></h3> <h3>高研班导师刘海章老师作品</h3><h3>刘海章老师作品“天无绝人之路”,运用大开大合之立意,把千年古柏之神韵尽显眼前,将大实大虚技法淋漓尽致的贯穿于整个画面,并异想天开的打开一扇岁月之门,门后风光无限,此种创意给观者无限想像空间,为广大专业和业余新钢笔画画友和爱好者以极高的创作理念提示。<br></h3> <h3><font color="#ed2308"><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学员作品选登</span></font></h3><h3>高勇画友作品</h3><h3>高勇画友的作品展示了大漠沙洲驼队景像,飞沙夕阳下有几许落寞情怀,人与自然在极限生态下的抗争,耐力与顽强品质的高度浓缩,全被画者倾诉进了这一片段之中,仿佛可以听见远方的驼铃声声,以及勤劳善良人民乐观自足的民风族曲,通过这一常见景观传递给了观众,好的题材也需要融入新的创意才能尽善尽美,带给人以思考和美的享受。<br></h3> <h3>王继超画友作品欣赏</h3><h3><br></h3> <h3>王世平画友作品</h3><h3> 王世平画友的人物肖像作品极具个性,构图异于常规,强烈的光感映衬出汉子身上岁月留下的痕迹,眼神坚定不屈,嘴角刚毅然决然,面对如此不堪的艰难生活,仍面带微笑的神态令人敬仰,画作用粗狂的笔触描绘出了人心纯朴的柔软,令人观之动容。<br></h3> <h3>李正强画友的人物作品</h3><h3>李正强画友的作品以一布衣老者为创作题材,所有人生的磨难如同脸上刀刻皱纹般一一向观者道来,高原环境造就了特殊的服饰文化,游牧生活滋生着最原始的精神家园,他们将信仰穿戴在身上,释放在淡定自若里,最终凝聚于眼睛中,因为少了世俗的纷争与污染,这一双瞳孔清澈见底,仿佛可以看穿观者内心,画面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双摄人心魄的眼睛而生,视觉中心是一幅作品的灵魂,俱应以大虚衬托之,方能引起观者共鸣,才能真正体现新钢笔画的艺术魅力。<br></h3> <h3>李化钟画友作品欣赏</h3> <h3>高承传画友作品</h3><h3>高承传画友的作品多以人物肖像见长,肖像写实传神,写生作品拙而不凡,线条跳跃性反差极大,此幅山道村景以远实近虚而为,创意十足,将人的视线引向高处,石块质感纹理细节处理极富想像力,块面结合重置延伸自然,调子在各处的深浅渐变节奏感极强,房屋衬托了石阶的隐约,右边一处留白大胆而精彩,几缕柔枝顺势而下与坚硬石块相映成趣,处理手法值得大家学习。<br></h3> <h3>陈永新画友作品欣赏</h3><h3>造型准确,刻划细致,体感強烈,绘制认真。 感觉画幅为对开吧。比规定尺寸大了一倍,所以笔触更显精细。无论从绘画技法的掌握,到完成作业过程的一丝不苟,都值得其他画友的学习。我们进入高研班学习,最大的优势,不但可以得到许多老师在技法和学术上的指导,拓展艺术眼界,更可以了解自已的不足及别人的长处,有明确的对比参考和努力方向。<br></h3><h3>潘孝忠老师上课点评</h3> <h3>李江丽画友作品欣赏</h3> <h3>向以桦画友作品</h3><h3>向以桦画友的作品以西藏原居民一对母子为素材进行的创作,母亲目光深远饱含期盼,小孩的视线也随母亲一起望向远方,也许她们是在共同盼望着一个人,不曾出现在画面中的一个丈夫(父亲),有时候作品中隐含一份真挚的情感会更打动人,虽然母子衣着朴素简单,饰品普通平凡,但她们的信仰永远是执着坚定的,亲情也永远会与身后的牧场牛羊一样充满温馨,画者创作一幅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有时候,好的艺术作品只需一个眼神便会令人感动一生,这便是艺术创作的真正目地。<br></h3> <h3>吴慈安画友作品</h3><h3>吴慈安画友的作品为我们描绘的一处山村恬静百姓生活场景,山泉清澈,养育了大山子民,民居古朴倚山而建,造型千古流传的风貌是城市居民心中的胜境,整个画面层次分明,结构透视比例协调而准确,调子黑白灰节奏分配恰当,不失为一幅优秀风景画。<br></h3> <h3>蔡国梁画友作品</h3><h3>蔡国梁画友的作品多以江南家乡为题材,楼阁廊亭,小桥流水尽在眼前,令人耳目一新,此幅便具有典型特征,几处高低起伏房屋,雕栏玉砌假山,几丛花草其间,石道曲折百回,一池睡莲锦鲤映月,被画者用线条堆砌,用情感倾诉出来,画面黑白调对比强烈,钢性十足<br></h3> <h3><br></h3><h3><br></h3><h3>优秀钢笔画作品选登</h3> <h3><font color="#ed2308"><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国外优秀钢笔画作品选登</span></font></h3><h3><br></h3> <h3>国外优秀钢笔画作品选登<br></h3> <h3>国外优秀钢笔画作品选登<br></h3> <h3>国外优秀钢笔画作品选登<br></h3> <h3>国外优秀钢笔画作品选登<br></h3> <h3>国外优秀钢笔画作品选登<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