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东临朐、淄博、东营三地行

王🌿兰

<h3>大美九山,弥河之源。新建成的弥河源省级湿地公园。这里自然山水交融,河道婉转流畅,湿地类型多样,当地人自豪的称之为沂蒙山区的九寨沟。</h3><h3>2017年5月12日,跟随李主任再次来到他的家乡临朐。</h3><h3>九山医院的孙院长,在这风景宜人的湿地公园的对面正在修建一座现代化的老年公寓。</h3> <h3>长廊石凳可供游人小歇</h3> <h3>淌水崖水库。这里是老解放区,中共山东省委早期活动的地方。</h3><h3>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老区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区,创造了誉满全省的淌水崖精神。这组群雕就是当年修水库的真实写照。</h3> <h3>纪念馆里详细记录了当年修建水库的艰难历程。</h3> <h3>十连拱的设计有效的缓解了山洪的冲击。</h3> <h3>近几年,这里又出现了乡村旅游乐。中午就餐的神牛村。</h3> <h3>亲切交谈</h3> <h3>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h3> <h3>沂山为九镇之首,有记载的历史上13位皇帝来此巡游。名人笔迹胜多。</h3><h3>沂山的玉皇庙,矗立在沂山之巅。</h3> <h3>沂山极顶1032米。一路与我们同行的小纪,非常有经营头脑,随处都能发现商机。</h3> <h3>山巅之上合个影</h3> <h3>行走在沂山的山路上,寻找记忆中的景点。</h3> <h3>终于登上了最高峰,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h3><h3>沂山,我又来啦!</h3> <h3>再回故乡,心潮澎湃</h3> <h3>临朐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城。</h3> <h3>上林,这是李主任曾经工作的地方。</h3> <h3>正逢集市,路上车流拥挤。不知是谁家的小羊,孤独的等候在车上。</h3> <h3>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北赵家河子怎么走?途中下车问路,保洁员竟是一个庄的老乡。</h3> <h3>这是小纪的家乡--柳山镇的一个小村庄。原来以为麦蒿只是小草,原来能长得这么高,晾干还很硬呢!</h3><h3>村头的小羊惹人喜爱。</h3><h3>快到丰收的时节了,麦子已经抽穗。</h3> <h3>老龙湾,原名熏冶水,为省级风景区,有“北国江南”之称。位于临朐县城南12.5公里 处的冶源镇前,海浮山北麓。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集而成。</h3> <h3>李主任是我们一路的向导</h3> <h3>随处为我们介绍一些题字的由来</h3> <h3>这里到处都是名人笔下“龙”的宝墨</h3> <h3>二十二年前,就是在这里留下了我们的记忆。</h3><h3>如今坐在这熟悉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h3><h3>细心的李主任还找出了1995年6月26日的日记,详细记载了当年活动的行程。坚持记日记50载,这真是令人敬佩的一种良好习惯啊!</h3> <h3>风景如画,不是江南胜似江南!</h3><h3>小桥流水,美景佳人。</h3><h3>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h3> <h3>蒋峪镇非常能干的女镇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湿地公园的发展前景规划。</h3> <h3>临朐,将来的发展前景更美好!</h3> <h3>开发建设中的湿地公园的一景,不知是什么地质构造,这里有成片的滩石,很有海边的感觉。微风刮过,心旷神怡。</h3><h3>再见了,大美临朐!</h3> <h3>2017年7月27日,我们来到淄博,参观临淄足球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和陶瓷博物馆。</h3><h3>淄博市商务局的小徐陪同我们参观。</h3> <h3>进入足球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主席向英格兰国家足球博物馆赠送的同版中国4片仿古鞠。</h3><h3>右图是2015年5月,由国际足联主席约瑟夫.布拉特签名颁发的“国际足联百年庆典纪念,临淄乃是足球最早的的发源地,中国淄博临淄荣膺盛誉”的证书。</h3><h3>左下是足球的发展变化。</h3><h3>右下古代女子蹴鞠。</h3> <h3>仔细观看展柜中的物品</h3> <h3>英国的马车模型。</h3><h3>我们赶着马车去旅行。马儿呀~你慢些走呀,慢些走呀!</h3> <h3>小纪是个球迷,咱们击掌庆祝一下。</h3> <h3>我也学着踢一个,动作不够规范。</h3> <h3>左上:李惠堂(1905-1979)——中国足球第一人。</h3><h3>右:上孙雯,中国女足的骄傲。</h3><h3>下:沃尔特.坎普是橄榄球之父。<br></h3><h3>原来足球与橄榄球还是有渊源的。手持投掷的是橄榄球🏈,而脚踢头顶的则是足球⚽。真是涨姿势啦!</h3> <h3>参观齐文化博物馆,铜雕马车巡游作品。</h3> <h3>镇馆之宝——双龙把手簋(gui)</h3> <h3>仔细观看龙山文化的展品。照片中的的陶器,相当于现代的蒸锅。下部加水,上部可蒸食物,下面三个爪可立于火堆上。</h3> <h3>太公治齐</h3> <h3>齐都变迁</h3><div>晏婴相齐</div><h3>孔子在齐</h3> <h3>编钟与编磬</h3> <h3>参观淄博瓷器博物馆。</h3><h3>不愧为瓷都,瓷器博物馆的前言分别用中英两种文字刻在两个大磁盘上。</h3> <h3>各种不同年代的瓷器令人耳目一新。</h3><h3>自左至右依次为:青釉莲花尊、广彩开光人物瓶、楚魂、青花象耳尊、青花盘、窑变大罐、素三彩梅瓶。<br></h3><h3>现代的刻瓷艺术又赋予瓷器新的灵魂</h3> <h3>自左至右依次为:山水画、牡丹花卉、民居生活、古代仕女,最后的大盘为千字文。</h3> <h3>淄博一日游,参观了三个博物馆,对齐国的历史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h3><h3>此行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br></h3> <h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就如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裹泥带沙蜿蜒东流入海,塑造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h3><h3>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东营境内。</h3><h3>这里生态类型独特,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3> <h3>金秋九月,我们慕名前来游览。</h3><h3>沿着木栈道,我们走向湿地深处探秘。这里是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总面积为15.3万公顷。</h3> <h3>每年10-11月景区可观到大量鸟类,另外有“芦花飞雪”、“红地毯”、“河口怪柳”“黄河口落日”等壮美景观。</h3> <h3>我们来的稍早了一点,大片的芦苇郁郁葱葱,“芦花飞雪”的美景不在眼前。</h3><h3>那一片水域中有一群野鸭在嬉戏。</h3><h3>那里是茂密的芦苇。</h3> <h3>倘徉在芦苇从中,满怀喜悦。</h3><h3>在微风中席地而坐,缓解了旅途的疲劳。</h3><h3>这一片芦苇抽出的花穗像稻谷似的弯腰低垂着,从远处看泛着银光。</h3><h3></h3> <h3>人工培育的品种刺槐,春季开花可引来蜜蜂采蜜,秋季槐叶泛红,远望犹如大片的红地毯,我欲展翅飞翔,尽情陶醉在美景之中。</h3> <h3>身后的芦苇在微风中荡漾。</h3> <h3>在湿地深处,有些芦苇已开始绽放</h3> <h3>登高远望,弯曲的水道和成片的芦苇丛。纵横交错,星罗棋布;恰逢周末,游人如织。蓝天绿水,小桥游人;芦苇栈道,景色优美。在湿地深处,有些芦苇已开始绽放。</h3> <h3>当年胜利油田的钻井台,也成为湿地公园的特色景观。</h3> <h3>一路美景拍不够。</h3> <h3>一天的湿地公园游,我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h3> <h3>再见了,东营!再见了,黄河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