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怀揣着“解放台湾,统一祖国”的理想,参军来到了福建前线。半个世纪过去了,海峡对岸的同胞们过得还好吗?</h3><h3>10月18日,参加完“1968年入伍老兵50周年再聚首”活动后,我们三位老兵立马奔赴心心念念几十年的宝岛——台湾。</h3> <h3>上午9:30从厦门五通码头乘船出发,10:00准时到达金门水头码头。半小时的水路比北海到涠洲岛近多了。</h3> <h3>登上金门水头码头,一条“两岸民族本一家……”的欢迎标语立即湿润了我的眼眶,温暖了我的胸怀。</h3> <h3>先后游览了水头古厝群和山后民俗文化村。发现这里的民居与闽南的民居建筑风格完全一致,亲切感油然而生。</h3> <h3>然而,七十年前的残酷战争却不是那么容易忘怀……</h3><h3><br></h3><h3>金门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面称金门战斗、金门登陆战,台湾方面称古宁头战役、古宁头大捷或金门保卫战)于1949年10月发生于福建省金门岛的一场战役。</h3><h3>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7月上旬入闽。由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负责,先后发动福州战役、平潭岛战役、漳州战役、厦门战役和金门战役等。</h3><h3>10月24日晚,几百艘渔船开始渡海,进攻大金门。登岛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金门岛的战斗,共毙伤国民党军9500余人,登岛部队共3个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一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h3><h3><br></h3><h3>下面一组照片为当年金门战役的主战场。</h3> <h3>战友父亲的战友就牺牲在这次战役中。为满足父亲生前的愿望,她专程赶往古宁头祭奠先烈,告慰英灵。</h3> <h3>翟山坑道为水陆两用坑道,昔日两栖部队小艇基地。</h3> <h3>马山观测所和播音站是当年用高倍望远镜监视大陆,用高音喇叭策反我军将士的蒋军宣传阵地。</h3> <h3>邓丽君曾多次前往金门广播、演出、劳军。</h3> <h3>当年的炮阵地成了当今的热门景点。</h3> <h3>1952年5月,蒋中正视察金门,题字“毋忘在莒”,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一直用这个成语激励广大国民党将士,时刻提醒自己别忘本,有朝一日学齐襄王田单一样光复大陆。不久,金门防卫司令胡琏建造英雄馆,依“毋忘在莒”的典故命名莒光楼,是为莒光楼的由来。</h3><h3>莒光楼用以表彰当兵的英勇事迹,宏扬毋忘在莒的精神,为金门战地精神的象征,同时也是金门的地标。</h3> <h3>1979年元旦,我方宣布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形势渐趋平稳,昔日的炮弹壳被锻造成了钢刀。</h3> <h3>昔日的军营被改造成了植物园。</h3> <h3>海峡两岸开通了自由行,金门高粱酒成了大陆游客的最爱。</h3> <h3>为应对前些年两岸关系转暖所带来的旅游高潮,金门修建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免税购物广场和五星级的“金湖酒店”,但目前基本上门可罗雀。</h3> <h3>两天的金门游结束了。经一个小时的飞行,我们于19号晚上9点顺利到达台北松山机场。从机场打的到市中心台北车站对面的酒店花费190台币,折合人民币40多元,还算公道。</h3><h3>我们酒店的楼下是台北市交通集散中心,有捷运车站(相当于大陆的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有开往台湾各地的公交车。通过地下道可直接到达台北车站。我们这个酒店算是选对了位置。</h3><h3>20号一早,每人花310台币(折合人民币70多元)买了一张“北北基交通畅游”二日券,开始了疯狂的台北之旅。这里我们要向驴友们隆重推介这张交通畅游卡,它实在是太好用了,只要你有体力,48小时连轴转都是可以的。凭着这张卡,我们玩遍了台北、淡水的知名景点。</h3> <h3>捷运站</h3> <h3>士林官邸——蒋介石与宋美龄的行宫</h3> <h3>台北故宫</h3> <h3>台湾的“总统府”</h3> <h3>中正纪念馆</h3> <h3>音乐厅</h3> <h3>歌舞剧院</h3> <h3>圆山大饭店</h3> <h3>101大厦</h3> <h3>忠烈祠</h3> <h3>忠烈祠的卫兵换岗仪式</h3> <h3></h3><h3>眷村是台湾特有的社区称谓,是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军人及其眷属在台湾的第一个落脚点。据统计,台湾总共有886所眷村。</h3><h3>眷村是台湾那段特殊历史的空间记忆,是百万大陆移民融入台湾社会的见证,有再漂亮的现代建筑也不能取代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 宋楚瑜、胡志强、龙应台、郭台铭、高希均、邓丽君、林青霞、蔡琴、赖声川、朱天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生长在眷村。眷村孕育了一大批台湾各界的精英,在“人才最贵”的现代社会,眷村儿女形成台湾的“软实力”。在澎湖、桃园、新竹、台南、高雄……台湾从北到南争着申请成立眷村文化园区,希望依托残存的眷村建筑发展文创产业和旅游业。<br></h3> <h3>台北眷村</h3> <h3>高雄眷村。</h3><h3>这个眷村三十多户住的全是将军们的家眷。房舍是侵台日军遗留的军官宿舍。</h3> <h3>很多在眷村长大的军二代现在都到了花甲之年,他们对眷村有着一份特殊的眷恋,退休后到眷村文化园当义工,与来访的客人聊聊那段难忘的经历成了他们很多人所喜爱的选择。</h3> <h3>淡水老街</h3><h3>狭窄的街面,拥挤的人流,五花八门的美食,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与大陆县城的商业街何其相似……</h3> <h3>淡水渔人码头</h3><h3>碧水蓝天,秋风送爽,浓郁的码头文化气息,让人流连忘返。</h3> <h3>21号傍晚,正在餐馆吃饭的我们听到了台铁普悠玛翻车的特大事故,餐馆老板知道我们第二天要离开台北去其他县市游玩便劝我们不要走东线,不要去花莲。旅行社陈经理也第一时间从厦门发微信联系我们,确认我们安全后,建议我们不要选择火车出行。面对这种突发事故,我们三人经冷静客观的分析评估后,一致认为:火车出行应该是最安全、舒适、快捷的方式,刚刚经历这种严重事故,铁路部门应该会加强安全管控,员工也不敢有丝毫松懈。这样一番考量后,我们还是按原计划乘火车到新竹。</h3><h3>实事求是的说,台湾的铁路运输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赶时间的话有高铁,到偏僻乡村有区间车,介于两者之间的有“自强号”。最让人称道的是,不管到任何站点,每半小时必定有可乘之车。所以旅客都显得非常的从容、淡定,少了我们那种急匆匆、气喘喘赶车的慌乱。除台北、台中、高雄站外,大部分车站都显得老旧,但干净、整洁的环境,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却比我们强。除候车室外,月台上也有足够多的座椅,让候车的无聊变为一种享受。</h3><h3>悠游卡可搭乘“自强号”、区间车和绝大部分长途汽车以及市内公汽,省却了每次乘车购票的麻烦,费用比购票便宜10%左右。我们这趟旅行基本上都是仰仗悠游卡。</h3> <h3>有点老旧的新竹车站。</h3> <h3>月台不靓丽,但座椅很舒适。</h3> <h3>宽敞舒适的“自强号”,前后两排座椅之间距离很宽,脚可以很舒服地伸到前排踏板上。免费WiFi功能强大,使用起来感觉特爽。</h3> <h3>位于高山深处的村级小车站。</h3> <h3>从新竹到内湾村的区间车。沿途见到两站之间最短距离只有1.2公里。村民出行的确方便。</h3> <h3>这辆车已经是“太爷爷”辈的了,车门还得用🔑手工打开。</h3> <h3>尽管车体老旧,但环境布置得很温馨。</h3> <h3>因为来往车辆多,所以空位很多,什么时候上车都有座位。</h3> <h3>新竹县的城隍庙。</h3><h3>台湾的城隍庙、土地庙、孔庙、妈祖庙非常多,里面供奉的神灵与大陆完全一致。日月潭的文武庙里供奉着孔子、关公和岳飞,可见两岸同胞有着共同的偶像,共同的价值观。</h3> <h3>台湾清华大学在200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居第163名,台湾第2名。截至2016年11月,台湾清华大学共设有理、工、原子科学、人文社会、生命科学、电机资讯及科技管理等10个学院。在台已造就英才超过五万人,校友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2人。</h3> <h3>国立中山大学,简称“中山”,位于台湾省高雄市,是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的九所重点综合研究型大学之一,其前身为孙中山于1924年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国立第一中山大学(与今广州中山大学系出同源)。</h3><h3></h3><h3>该校以海洋科学、管理学及应用科学领域见长,截止2018年5月,共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据2018年英国QS大学排名,该校位居世界第388名,“工程技术类”位居160名,“社会科学与管理类”位居208名,名列全球50所潜力大学。</h3> <h3>高雄市左营的一所小学。</h3> <h3>屏东县恒春镇垦丁的一所小学。</h3> <h3>新竹县位于大山深处内湾村的一所小学。</h3> <h3>对于台湾的教育状况,我们只是走马观花,粗略了解。从外表看,大学建筑与大陆大学相比似乎低了几个档次,但学术水平好像并不比大陆差多少,有些专业水平甚至高于大陆。</h3><h3>小学校舍从村镇一级看,明显强于大陆。至于教育质量不敢妄评,毕竟是蜻蜓点水,没有发言权。</h3><h3><br></h3><h3>摄影:宋贞平 倪华明</h3><h3>文编:远离喧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