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h3>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会收到很多人的好友验证。
不少人加好友时都没有自报家门的习惯,要么只亮出微信名,要么简单一句“工作交流”,就要求我通过好友验证。
一开始为了多积攒一点人脉,我基本来者不拒,有人加我就立刻通过,想着现在多认识一点人,将来总是有好处的。
很快,我的微信好友数量就超过了2000人。
<b>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自己的微信里乱了套。</b>
总有人一言不合就上来查户口:“你们公号最近阅读量什么样啊?涨粉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爆文啊?”
我一脸黑线地婉拒了他们,他们还不依不饶地追问:“咱们都这么熟了,就告诉我嘛!不要这么小气嘛!”
有的人加了好友之后就躺在通讯录里一言不发,朋友圈也是一条横线,让人删也不是,不删也不是。
有的人一换微信名或头像就认不出来,我问对方是谁,对方居然反问我又是谁。
还有的人每天孜孜不倦地给我发早安、晚安和广告,时不时让我帮忙点赞、投票,还经常被拉进一些莫名其妙的群里……<br></h3> <h3>朋友圈里就更不用说了,每天都是各种微商、广告、谣言、毒鸡汤,还有无数九宫格自拍刷屏。
有时候我发条朋友圈,总会有一些不怎么认识的人跳出来评论“装X”“矫情”“无聊”,给我的好心情浇上一盆冷水,最后只好默默把朋友圈删掉。
太多的无效好友和垃圾信息,不仅没给我的工作生活带来任何帮助,还经常让我忽略了重要的信息,得不偿失。
想起刘墉的一句话:“人可以多交朋友,但不能滥交朋友。”
朋友并非越多越好,那些低质量的朋友,没能给你带来任何正能量,还会不断拖垮你。这样的朋友越多,你的生活只会越累。<br></h3> 02 <h3>国庆前几天,我突然收到一个小学同学的好友验证。
其实我对这个名字都没什么印象了,还是他在备注上说我们是一个小学的,我才想起来。
看到有小学同学来加我,我还是挺开心的,一下子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
本想好好叙叙旧,结果还没寒暄两句,他就说:“我国庆时要结婚了,这么多年的老同学,你到时候一定要来赏光啊!”
我说国庆有安排可能不回去了,他满腹狐疑地问:“真的假的?”
我只好跟他解释,我要和女朋友出去旅游,机票都订好了,实在很抱歉,祝他新婚愉快。
没想到他还是不依不饶,“要是人回不来,礼到了也是一样的。”
我很无语,原来他特意跑来加我,然后说了一堆话,只是为了多收一点份子钱。
见我半天没回复,他居然发过来一段语音轰炸:“我是觉得跟你关系好才请你的,又不是要你的钱,你至于这样吗?没想到你这么不讲义气,真是越有钱越小气!”
我又好气又好笑,刚想回复他,却发现自己已经被他拉黑了。<br></h3> <h3>如果我们关系很好,不用你说,我都会亲自到场祝贺,份子钱也会早早准备好;可是我们十几年没打过交道,当初上学时也没说过几句话,为什么要大老远跑去给你送钱?我有那么闲吗?
这样的事情,我之前也遇到过几次,久未联系的同学、亲戚、熟人突然找上门来,不是喊你参加婚礼,就是找你帮忙,甚至找你借钱……
<b>如果稍有怠慢,轻则被对方拉黑,重则落个 “忘恩负义”“六亲不认”的罪名。</b>
从那以后,再有十几年不见的“老朋友”找上门来,我再也不敢轻易通过好友验证了。<br></h3> 03 <h3>年轻时,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朋友遍天下的人,觉得这才算活得成功。
于是,我们太轻易地开始一段关系,对别人发来的好友申请也不加选择、照单全收。
<b>叔本华的一句话一针见血:“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一个人热衷于社交的程度相当于他在理智上贫乏的程度。”</b>
有些人热衷于这些廉价的社交关系,其实只是因为自己的生活过于空虚,所以才需要朋友圈的热闹来填充。
三毛曾说:“交朋友,不可能没有条件。”
朋友之所以珍贵,恰恰在于他是有准入门槛的。
狮子从来不屑于和牛羊做朋友,老鹰也不可能和鸡鸭混在一起。
选择朋友应当像选择阅读的书籍一样,一要谨慎,二要控制数量。
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过于泛滥低质的社交关系,就像一大筐腐烂的杏子,多是多,但是不仅没营养,还会让你吃坏肚子。<br></h3> <h3>真正成熟的人,不仅要经常给朋友圈做减法,还要学会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从一开始,就不必把无关紧要的人请进生命里来。
在网上看过一段话,深以为然:
一个人不可能有许多朋友。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便是一种浅薄的自负。热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诩朋友众多,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社交场上的主宰决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真正的友谊是不喧嚣的。
你可以跟大多数人保持友好关系,但只能跟少数人深交。
<b>富兰克林有句名言:“选择朋友要慢,改换朋友要更慢。”</b>
话别说太满,人别熟太快。交友之道不在于贪多求快,而是慢工出细活。
先把泛泛之交过滤掉,再把酒肉朋友挡在外面,剩下的那几个,请进自己的生命好好珍惜。
不必感慨知己难交,难交才好,交到了,就是一辈子。<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