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里,是我教师之路最开始的地方。</h3> <h3>离开这里的一年五个月后,我再次在这里驻足,只是,这次身份不同。正是因为这个学习的契机,让我得以来母校看一看。</h3> <h3>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大雾弥漫,可依然抵挡不住那些历史探索者的热情,首先是济宁海达行知学校丰建胜校长的欢迎。</h3> <h3>丰建胜校长向我们介绍了海达知行学校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卓越品质,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培养目标。通过《芰荷以衣,芙蓉为裳》,《菩萨蛮》,《八女投江》这三个节目,充分展现了海达知行学校学生的素养。</h3> <h3>山东省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高怀举致辞完之后,首先我们迎来的是叶教授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及教学的实施》。</h3> <h3>叶教授以幽默接地气却又极其专业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当今世界是人才的竞争,我们需要培养未来的人才。而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让学生在面对新的复杂的历史情境时,能够运用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技能与方法去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来的是综合品质与关键能力。</h3> <h3>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总框架,叶教授提出的是自主性,社会性以及文化性。我对其理解的分别是个人的价值,融入社会、责任感、与他人相处,文化基础。同时对历史的认识要体现着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h3> <h3>第二场是济南教育教学研究院段进生老师的《挑战.对策——兼谈初中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h3> <h3>首先便是“新教材”——新挑战。对于教材版本的更新带给教师的困惑与难题,教师面临着既要如何系统全面的把知识讲透,还要贯彻历史学科素养的挑战。</h3> <h3>当然,我们的段老师也提出了新对策让我们受益匪浅。基于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提出了概念,本质特征以及基于核心素养所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让我更加懂得如何抓住学生兴趣点,创设情境,活化历史。</h3> <h3>段老师将理论与教学实例相结合,让我感觉目标不再遥远。</h3> <h3>第三场是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的楼建军教授的《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这个题目太符合我现在面临的困境了,在历史教学中史料问题一直是一件用大量时间去解决的难题。</h3> <h3>关于史料的必要性,楼教授提出了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需要,基于公民意识培养的需要等几个方面。<br>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仅仅是为了考试?我想这不仅仅是学生的疑惑,很多老师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反思。</h3> <h3>齐健,赵亚夫的《历史教育价值论》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为了学会做人!”“所以近代以来历史教育之功能,做功于百智识之公民,育人民之公”。</h3> <h3>楼教授的讲座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运用史料必须要准确无误,不可断章取义,史料的多样性应该与适量性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h3> <h3>14日的第一节课便是来自德州的耿竣红老师的《东汉的兴亡》。耿老师现学现用,利用了昨天的汉舞引入新课,显示了极高的教学水平。</h3> <h3>在这堂课中耿老师通过时间轴,地图,表格对比,漫画等方式为学生展现了东汉的兴起与衰亡,极具历史特色,过渡自然,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h3> <h3>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耿老师为同学们编的记忆顺口溜,完全站在了学生的角度,高效率的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h3> <h3>第二节是贺敬峰老师的《东汉的兴亡》,这堂课穿插了同学们分角色扮演的历史小话剧,形象生动阐释了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的情况。</h3> <h3>小亮点是课堂的最后,老师让学生自己出题去分别考验自己的同桌,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加强了对知识的巩固。</h3> <h3>第三节是高玉亮老师的《北伐战争》,高老师声音洪亮,充满激情,在同学们预习完后采用了小解说员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h3> <h3>觉得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辩论赛的形式,一方代表共产党,一方代表国民党,能够让学生去真正的设身处地的去思考问题,学生们讨论激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h3> <h3>专家点评精炼概括,这三位老师都采用了板块式教学,内容调理清晰,一目了然。三位老师讲课激情昂扬,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落实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以及学生价值观的历史核心素养。</h3> <h3>学习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到了离开的时间。我很荣幸能够来到本次学习,收获颇多,满载而归的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压力与接下来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不仅仅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依然要不断充实自己。感恩此次学习。<br><br><br><br><br><br><br>编辑:山东潍坊寿光 于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