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集联第一人的蝴蝶梦

三成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经过几年努力,张掖第一部对联集子《张掖对联》终于出版。</h3><h3>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拿到陶琦先生的《张掖对联》,初读只感其纷繁,再读始知其蕴味,细品才识其厚重。</h3><h3>&nbsp;&nbsp;&nbsp;&nbsp; 林林总总一千多副对联,我一边感慨张掖对联文化的繁硕深厚,一边感慨陶琦先生的孜孜辛劳。陶琦先生编这个集子,一无行政手段可用,二无先成的集子参考,完全凭个人东奔西跑日积月累。按他的话說,编著这个集子的过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为了这个,他花了整整四、五年的业余时间,又是翻检有关书报抄录,又是向爱好者约稿,还要时刻留心所到之处,发现对联即拍照,回来后抄录,然后一一录入电脑。他视力不好,干这些事很吃力,其中甘苦,也只有他知。况且,录对联不说,还要弄清作者情况,往往多方打听,查找资料,费了好多劲才能搞个大概。有些对联,花了大量时间精力,也未必能查个一二,真是费了不少心血。</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h3> <h3><br></h3><h3> 通观此集,有三个特点:一是内容丰富,罗列各方。除了相关文献和馆藏中的对联,全市六县区文物点、景区、寺庙庵舍、楼台亭榭、寨门院口、茶舍酒店、戏台、书院、学校等等,各处对联,皆有搜录,可谓张掖对联之大观。</h3><h3> </h3><h3></h3> <h3>  二是严格标准,一视同仁。不仅对对联内容严格把关,而且严格按对联的形式要求衡量,不符合对联基本要求的,概不录入。有些“对联”虽已刻挂在了重要场所,甚至很有“名气”或有些背景,也未被录入其中。但又并非古板绝对,其中收录今人创作的不少对联是按新声韵来对待,也予选录,体现了与时俱进、鼓励创新的理念,可见编者的良苦用心。</h3><h3> </h3><h3></h3> <h3>  三是古今并重,着眼现实。在充分收录以往作品的同时,录入了相当数量的当今对联创作者的作品,包括编者本人不少作品。正如编者所言,目的既是为抢救保存珍贵的张掖对联资料,填补这方面空白,同时也是为弘扬对联文化带个头,吸引更多的对联爱好者创作更多更好对联作品,促进地方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尽一名文化工作者应尽之责。</h3><h3> </h3><h3></h3> <h3>  张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几千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对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项重要内容,在张掖也有传承发展,可惜历代以来未能有人专录成集,许多承载和铭记张掖人文历史的对联佚失,实在是一件憾事。如今,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全社会共识,也成为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担当。陶琦先生不辞辛劳,搜集现有张掖对联编著成此集,真是张掖文化界的一件幸事,功莫大焉!</h3><h3> </h3> <h3>  “ 痴情刀笔蝴蝶梦 ,漫卷诗书杜甫心。”这是集子里收录的甘泉子的一副对联。我想,陶琦先生的这个集子,正是如此的写照,亦是如此的寄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