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磕磕碰碰和不顺心、不顺意的事情,用什么的方法、方式和态度来对待,似乎各人有各人的“招数”和“招式”。“招数”和“招式”的不同,又决定了一个人在某一个情势下和时点上的时运、心态、情绪和快乐指数等诸多结果。</h3> <h3>清朝有一个礼部尚书叫张清。一天,老家来信说,家中修房子,因三尺边界与邻居发生争执,各不相让,请他裁决如何处理。张清回信,以诗代言:“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立即让出三尺地,邻居受其感染也让出三尺,这便是“六尺巷道”的故事。简单的一个“让”字,让邻里和睦了,问题解决了,美名留下来了,多么了不起啊!试想,张清堂堂一个朝廷礼部尚书,要是弄点权术,耍点威风,也不是不行;或从上面发个话下来,州、府、县官还不“顺竿爬树”、讨个人情巴结他。但他没有以势欺人,更没有以势压人,而是以“让”的形式解决了邻里纠纷,多么令人起敬!他高超的“礼让”处世技巧和艺术给我们树立了榜样。</h3> <h3>相比之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多少人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起纷争而各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闹出人命的。前段时间某报纸就刊登了这样一则报道:“一个捡垃圾的妇女与一个卖水果的女摊主为一个几毛钱的破纸箱发生争执,由动口到动手,你推我搡,结果捡垃圾的妇女将女摊主推倒在地,致使女摊主鼻子磕中水泥地而亡。女摊主才30岁,留下一儿一女就撒手人寰了……一个几毛钱的破纸箱居然夺一条人命,你说可悲不可悲?!冷静思考下来,让人突然感觉“让与不让”之间似乎一头连着票子、面子,一头连着身子、命根子,都叫人难以割舍;结果,要么赢了面子、票子,却伤了身子、丢了命根子;人要么保全了身子和命根子,却输了面子,丢了票子;尤其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年代,很多人不以为然,固守“利益当前,寸土寸金不相让”的人生处世哲学,选择了宁要票子,不要面子,结果催发了悲剧在人间不停地上演。</h3> <h3>看到这种结局,相信每个人都会唏嘘不已的。所以,对每个人来说,学会点忍让又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也是良好修养的一部分,更是培养健康人生必不可少修为之一。忍让是什么?忍让就是在“让与不让”之间作出一种退步、一种妥协、一种忍痛割爱的让出行为。有理需要忍让,无理更要忍让;强势之人需要忍让,弱势之人也要忍让;男人需要忍让,女人也需要忍让,家庭成员需要忍让,社会成员之间也需要忍让,国与国之间同样还需要忍让……但是,忍让是有难度的,它需要宽广的胸襟、宽容的态度、宽大的情绪调控和处理能力。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曾国藩立身处事的“三字经”便是:宽、让、忍;古代先贤老子年老时总结人生时曾谆谆告诫子弟们说:“牙齿硬了一辈子,颗粒无存;舌头软了一辈子,完好无损。”可见,忍让不仅是一种生存策略,还是一种处世良方,更是一种幸福快乐之源;不会忍让,非要象牙齿一样,硬碰硬,到头来,快乐、健康、长寿、幸福可能什么都没有,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是也!当然,忍让不是叫人无所谓或无原则的忍痛退让,任人宰割,涉及到人格尊严和生命安危时,要让忍让变成一种斗志、一种动力、一种爆发力,而非在一些鸡毛蒜皮小事上争长论短、感情用事、动粗动怒。</h3><h3> 做人处事的最高境界是能够谦让。忍让有时候是被“逼迫”的,而谦让则是主动地展现人性最美好德行的一种行动。它是在“百忍成金”基础上炼就的一种高尚情怀,是进入到一定修养境界才能做得到的;偶尔一次的谦让没有什么难的,难的是,一辈子能够“谦让”。谦让是什么?就是谦虚、谦逊的礼让,不与人争高低、论长短,内敛而平和地待人接物。不以自己好恶看人,不以自己所需取物和取势。</h3><h3> </h3> <h3>孔融让梨,一直是中国人教育子女学会谦让的范本,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但我要质疑和补正的是,孔融长大后,却再也没有留下类似“让梨”的佳话;反而将“谦让”变成了骄狂,恃才放旷,结果被曹操以“莫须有”罪名杀害,英年早逝,枉负清名,令人惋惜;从另一个视角上看,说明一个人一生做个“谦谦君子”,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古亦然,今亦然。说到底,一辈子谦让是一种需要长期付出和舍得的行为,意味着利益与精神的慷慨支出。重利益的人做不到,轻精神的人也做不到,世俗之人则更难做到。但尽管做不到,我们还是应该提倡尽最大努力朝这个方向修炼,因为谦让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是构成社会稳定与和谐、减少磨擦的一种积极因子;人人能够做到谦让,世界将会呈现出一种多么美好、和平、安宁的局面。</h3><h3> 不让、忍让、谦让,三种态度,三种不同的结局;三种方式,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抉择哪一种方式,决定我们生命快乐的长度与程度,决定我们人生意义的广度与深度;让“让”成为一种自然的处世方法,让“忍让”成为一种力量和资源,让“谦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德、一种追求吧!如此,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变得丰盈而多彩。</h3><h3> </h3><h3> 2018年11月13日</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