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插队轶事(二)下乡插队第一天

祥瑞

<p class="ql-block">文字:祥瑞</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 <h3>  1968年12月底,我们安置到同一地方插队的几名校友,相约同时去生产队报到“上班”。 背着破旧的被褥,带着简单的生活用品,乘坐公交车开赴广阔天地。 那时的古城汉中很小,一过陈家营十字进入汉武公路便是农村。公路两旁的田野里,阡陌纵横,一块一块的农田里,有的播种了小麦,有的栽上了油菜。三三两两的村舍散落在广袤的田野里。渠坎边和农舍周围的树木光秃秃的只留下枝干,架在枝枒上的老鸦窝清晰可见。面向公路的农舍土墙上,到处写着“农业学大寨”的标语。<br></h3> <h3>  不多时就到了距村子最近的公交站台,下车,沿一米多宽的乡间小路向村里走去。 黄泥小路有两道深深的车轮印,是人力车反复碾压形成的。行进时要避开车轮槽,以防崴脚。乡间小路两旁是平整的农田,被霜打奄的油菜,有气无力地歪倒在田地里。继续前行,路的北侧有面积约两亩大小的一座水塘,塘的周围种着杨柳,树叶早已蜕光。南侧有一口水井,水浑而浅,见农民把桶扔进去用扁担勾起来取水。前面不远处,一道黄土梁映入眼帘,看起来并不太高。<br></h3> <h3>  天气很冷,打着寒颤,裹紧棉袄,眼睛只看着脚下的路,感到有些凄婉。 队里派人领我们直接去了住的地方——一座陈旧的农家大院。 我们被安排住在院子后排的一间屋里。房子不足16平米,中间用芦苇隔开,后边是“卧室”,住四名知青,前面是厨房,前后都有小窗,窗户上糊着纸。</h3> <h3>  “卧室”里的“床”,每张都用“水胡墼”垒起三道土墙,上面架上毛竹编成的“竹笆床板”,就是我们睡觉的“席梦思床”。 “水胡墼”是用小沟渠里的泥土和杂草混合而成的湿泥做成的。之前我常去农村的外婆家,见过“水胡墼”的制作过程。具体做法是:先将泥草混合物在沟渠里堆放两三天,然后将黄褐色稠稠的混合物铲入一个木模型中,上面抹平,稍后轻轻取下模板,晾晒风干后即成“水胡墼”。泥中的草茎起到了牵拉连接的作用,就象水泥预制板中钢筋的功用,所以十分结实。“水胡墼”是相对“旱胡墼”而得名的。 “竹笆床板”是用中指粗细的毛竹捆扎而成,形同漂流的微型竹筏。因为所使用的毛竹较细,所以“竹笆床板”很软。</h3> <h3>  “竹笆床板”架在三座“水胡墼”台柱上,两端和中间有支撑点所以很硬实,而没有支撑的地方受力后便向下弯曲。若要坐床上,只能坐在中间有支撑的硬朗处,两边是万万不能去坐的,一坐就会塌陷下去甚至会出意外。 晚上睡觉,上床时要格外小心,先坐稳再慢慢躺下。睡在这样的床上很难受,屁股放在中部有支撑的地方,又高又硬,而上下半身又不得不弯曲落下,窝在那里,要多难受有多难受。我在想,即然是细软的“竹笆床板”,为什么不多加两道“水胡墼“土台,那样就很结实很安全了。</h3> <h3>  农村的第一个夜晚降临了,田野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隐约看见还没有吹灯睡觉的农户家,小小的窗户上透出一点昏暗的光亮。窗外鸦雀无声,出奇地寂静,偶尔能听到几声狗叫。 小心上床,挪动身体慢慢躺下,却难以入眠。望着突突跳动的煤油灯昏黄的火苗,眼前呈现出的,竟是喧嚣的灯火辉煌的城市,还有城中那个虽然破旧却很温暖的家……<br></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11.1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