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 快乐成长 ---城关小学体育教研会

王宏印

<h3>10月,城关小学《阳光体育 快乐成长》分享式教学成果在南关小学拉开序幕,城关各学校领导和体育骨干教师40余人参加会议。</h3><h3></h3><h3>首先头沟小学<font color="#ed2308">王洋</font>老师执教体育课《弯道跑》,是水平二的教学内容,属于田径教学范畴。本课内容是学生已在初步学习耐久跑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田径中各类跑的教材作基础。根据对本课教材的认真分析和钻研,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h3><h3> 教学目标</h3><h3>认知目标:使学生体会直道跑和弯道跑的 区别。</h3><h3>技能目标:使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弯 道跑技术。</h3><h3>情感目标:培养不怕艰苦,拼搏奋进的精神,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提高自我健体的能力。</h3><h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h3><h3>教学重点和难点</h3><h3>重点:身体动作的变化</h3><h3>难点:克服身体向内倾斜,摆臂动作。</h3><h3>教者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从教学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h3> <h3>上课前测试脉搏</h3> <h3>王洋老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h3> <h3>南关小学<font color="#ed2308">郑凯</font>老师,在教学总体设计上,本着务实、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上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导”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快乐教学模式,通过初步体验——理解——改进——成功,从而感受运动的快乐;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h3><h3>跑是儿童游戏、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也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50米快速跑对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及奔跑能力都有非常重要得到作用,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让学生在自然奔跑中体验跑的正确动作:跑的自然协调、跑成直线 速度快。</h3><h3>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单纯的跑的训练又比较单调。因此,他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在游戏中渗透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和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h3><h3>基于以上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学情分析,考虑到本校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h3><h3> 1、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要求,结合所授班组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h3><h3>(1)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h3><h3>(2)初步掌握快速跑的动作方法,发展奔跑能力。</h3><h3>(3)发展学生的掷远能力和投准能力。</h3><h3>(4)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的反应、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h3><h3>(5)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自我表现能力。</h3><h3>(6)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h3><h3> 2、教学重点:跑的快。</h3><h3> 3、教学难点:跑的动作自然、协调。</h3> <h3>郑凯老师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h3> <h3>说课和评课</h3> <h3>头沟小学王洋老师在进行说课</h3> <h3>南关小学郑凯老师在进行说课</h3> <h3>高建老师在评课</h3> <h3>王艳老师在评课</h3> <h3>富建老师在评课</h3> <h3>程荣志老师在评课</h3> <h3>海卫东老师在评课</h3> <h3>钟石老师在评课</h3> <h3>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组要求每一位体育教师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彻底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构建宽松有序、和谐民主,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参与的体育教学模式。经过一学期努力的摸索,不断的创新,大胆的尝试,我们的日常体育课,正在实现如下四个转变:即变一味的传授知识、技能为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练;变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变教学围考核内容安排教材为学生运动兴趣的形成;变单纯的体质训练为着眼于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发展。学校的体育课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带着期盼的心态,愉悦地走进体育课堂。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