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12淮海战役纪念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大大

<h1><b>继上篇江苏之行,再行红色之旅</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b>  我们一行四人12号下午两点来到徐州东站,大部队分三路四点半在此集结,(</b>图中保持与团长联系中)<b>开启又一个新的旅程。</b></h3> <h1><b>&nbsp; &nbsp; &nbsp; &nbsp;广州新四军研究会一分会12人在一分会常务副会长卢春宁带领下,开启了为期6天的“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之旅”。<br></b><b>&nbsp; &nbsp; &nbsp; &nbsp;这是一分会二代成员的一个尝试:利用新四军研究会这个社团平台,以自愿、自费、自定路线的“三自”原则,在新四军老战士的指导下,以当年新四军各战斗历程纪念节点为线路,借用旅行社资源组团而行。</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b>此篇按日期编排</h3> <h1>租了一辆21座小客车,出发!</h1> <h1>  <font color="#ed2308">一、11月12日台儿庄古镇</font></h1><h3> 台儿庄古城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古城𦘦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有“天下第一庄”之称。为5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和“活着的古运河”。。。</h3> <h1><b>天下第一庄台儿庄的夜景很美</b></h1> <h1><b>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博览园</b></h1> <h1><b>台儿庄的白天与夜晚</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二、11月13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和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font></h1> <h1><h1>昨晚入住台儿庄古城的九龙湾客栈,一早雾气很大,啥风景也看不见。</h1></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br>&nbsp; &nbsp; &nbsp; &nbsp;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br></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nbsp; &nbsp; &nbsp; 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br></span>&nbsp; &nbsp; &nbsp; &nbsp; 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战役期间,中国抗战最高统帅蒋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视察、督导、调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蒋介石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亲自勉励池峰城,前线将士因而士气大振,大大增强了前线将士的战斗力。</h1> <h1><b>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b></h1> <h1><b>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前合影</b></h1> <h1><b>中国军队通过浮桥进入台儿庄</b></h1> <h1><b>五十七勇士</b></h1><h3><b> 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曾多次组织过敢死队奋勇队一类的战斗组织。他们在危机时刻,关键部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3月30日组织了一支有57人组成的敢死队,每人悬洋30元。他们向池峰城师长说:“我们打仗是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做日本帝国主义的奴隶,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干什么?”队员们誓歼该敌,表示如果不成功即自杀报国决不生还。</b></h3><h3><b> 晚上8点,队员们穿戴日军的军服钢盔(以白毛巾为标志),向西北城角潜行挺进,经过激烈的战斗,残敌大大削弱,而57勇士幸存者仅有13人。</b></h3> <h1><b>王铭章(1893-1938)</b></h1><h1><b> 在台儿庄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市)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党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b></h1> <h1><b>民众支援</b></h1> <h1><b>外国记者在中国军队缴获的坦克上合影</b>(左起:伊文斯、费尔诺、卡帕)</h1> <h1><b>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李品仙在台儿庄附近视察战事。</b></h1> <h1><b>本次活动我们也有一位随团“战地”记者,谢谢你!</b></h1> <h1><b>来到淮海战役纪念馆</b></h1> <h1><b>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最激烈、最复杂、时间最长、歼敌最多、伤亡最大、人民之前模范最宏大的一次战役,被称为世界著名战役之一。</b></h1> <h1><b>淮海战役从1948.11.7-1949.1.10</b></h1><h1> <b>图示的三个阶段:</b></h1><h1><b>第一碾庄圩<br></b><b>第二双堆集<br></b><b>第三陈官庄</b></h1><h5>(注:三个阶段都到达参观,这辑作者是按参观时间顺序展示)</h5><h1> 经过66天的浴血奋战,淮海战役取得了伟大的胜利。</h1> <h1><b>淮海战役纪念馆</b></h1><h1>&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请了资深的魏老师给我们详细的介绍这场战役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很生动很精彩。<br></h1><h3> 魏老师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做一件功徳无量的事儿:抢救历史!走遍多个省市,采访六百多位老人,核实补充历史资料(凌国鹏原是东纵老兵,淮海战役牺牲了,后补刻录到淮海战役纪念碑的墙上)。<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我们进行的是不可再生、不容等待的抢救性采访,是在与时间赛跑。” 魏天梅说,在这些老人身上,她看到了信仰的力量,总是被激励着、感动着、鼓舞着,让她不敢也不愿停下脚步。</b></span></h3><h1> 今天能听到她亲自为我们讲述这段历史,感到很幸运。</h1> <h1><b>小竹杆的故事</b></h1><h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在淮海战役纪念馆的人民支前厅,陈列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1根长约1米的竹竿。乍看上去,竹竿上面斑斑点点,像一组做工粗糙的雕花,而实际上,这些“雕花”刻的是村、镇的名字。<br></h1><h1>  山东支前模范唐和恩,在支援淮海战役时,就是拿着这根小竹竿当拄棍,从家乡山东莱阳出发,推着小车支前。走一个地方他就把一个地方的名字用针尖刻在这根小竹竿上,上面一共记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村庄和城镇的名字。</h1><h1>  淮海战役结束后,唐和恩荣立特等功,他所在的小车队被授予“支前模范队”。</h1><h3> </h3> <h1><b>密密麻麻写满了地名的小竹杆,这根小竹杆现在纪念馆的人民支前厅里展出。</b></h1> <h1><b>十人桥</b></h1><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后,国民党黄百韬兵团逃跑,解放军各部队奉命分头追击。9纵队27师79团追击敌人到沂河时,被拦住了道路。战士们迅速地下河将两条梯子挂好,当作浮桥。但浮桥没有桥腿,无法让部队通过,而对岸的敌人已经开始逃跑。这时,副排长范学福一个箭步跳进河里:“同志们下来扛着!”2连3班的战士们在班长马选云的带领下,纷纷跳进激流里,两人一组,用身体做桥桩,架起了浮桥。</span></h1> <h1><b>支前民工:“只要我不死你就不会死”“小车不倒只管推”。。。</b></h1> <h1><b>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b></h1><h1>&nbsp; &nbsp; &nbsp; &nbsp; 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东南方有淮海战役五前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的大型群雕像。</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 魏老师在抢救历史中,其中之一事例,收集了凌国鹏的资料,他原是东纵老兵,淮海战役牺牲,后补刻录到淮海战役纪念碑的墙上。</h1> <h1><b>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前</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淮海战役纪念馆1965年落成开放,馆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共展出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及油画、国画、雕塑等2200余件,其中包括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手稿等,曾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h3> <h1><b>此处我在2009年10月16日来过,当时对这段历史也只是参观一下,这次和父辈的儿女们一起来,较为清晰了。</b></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淮海战役纪念塔碑文</b></h1> 公元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br>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胜利展开之际发动的。国民党反革命军队南线主力蝟集徐、海、蚌地区,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屏障反动统治巢穴南京,疯狂挣扎,挽救其垂死命运。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华北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会师淮海,决战中原,以气吞山河之势,首歼海州西撤敌军劲旅于碾庄圩。继歼豫南来援重兵于双堆集,再歼徐州倾巢西逃敌军主力于永城地区。在强大的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面前,敌军四个半师先后起义。这次战役,人民解放军浴血苦战65昼夜共歼灭敌军五个兵团、二十二个军,五十六个师,计五十五万五千余人。至此,蒋匪南线精锐部队被歼净尽,江、淮、河、汉广大地区逐告解放。这一战役,连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伟大战略决战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帝国主义扶植的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直捣南京、席卷江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br>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同志伟大军事思想的光辉体现,是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艰苦奋斗,英勇善战的结果。战役中,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敢于打大仗,打硬仗,不怕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毒气,暴风雪,涉冰河,架人桥,闯火阵,逐村逐屋激战,一沟一堡争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表现了一往无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被解放的蒋军士兵,立即加入人民解放军行列,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罪行,调转枪口,杀敌立功。华东、中原、华北地区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全力支援,要人有人,要粮有粮;200万民兵、民工,冒枪林弹雨,忍风雪饥寒,千里远征,随军转战,对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br> 淮海战役中,许多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烈士们的高风亮节激励着我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中奋勇前进!<h1><br>英雄们的伟大业绩与日月争辉!</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烈士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span><br></h3> <h1><font color="#ed2308">三、11月14日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和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font></h1> <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双堆集战役的经过,用日记的方式镶在陵园的主道上,为了留住记忆,我一个一个的拍下了,共23天。</b></span></h1><h1> 第一天,1948年11月23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致电中央军委,认为歼击黄维兵团时机甚好,决心歼击该敌;总前委移驻临涣集小李家;中野第4纵队等部队在南坪集地区阻击黄维兵团第18军。</h1><h1>。。。。。<br> 最后一天 1948看12月15日我人民解放军东西南三路会师双堆集;黄昏,黄维兵团残部分头突围;至午夜被全歼,黄维、吴绍周等被生俘,胡琏率少数残部施放毒气弹窜逃;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结束。</h1> <h1><b>国家领导人题词</b></h1> <h1><b>烈士公墓</b></h1> <h1><b>来到是淮海战役的决胜地</b>(第三阶段)<b>陈官庄纪念馆</b></h1> <h1>认真听讲解员介绍</h1> <h1><b>【走向胜利】五前委雕塑从左至右,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b></h1> <h1><b>  1949年1月<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0日凌晨,国民党陆军将领</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杜聿明</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被解放军战士俘虏时穿着士兵服来试图躲避人民解放军识别,可让他签名时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派克笔,使身份暴露。</span></b></h1><h1><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在淮海战役博物馆保存这支派克笔和欠条等个人物件。</span></b></h1> <h1>“收条:收到战犯杜聿明壹名”</h1><h1>左边是杜聿明签名的 派克笔</h1> <h1><b>陈洁革命烈士,广东人</b></h1><h1> 华野一纵二师文工团员,牺牲时年仅25岁,曾参加过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开封、济南、豫东等淮海战役。她能歌善舞,饰演的“白毛女”深受战友们喜爱。淮海战役中,陈洁在打扫战场时不幸牺牲。现在淮海战役纪念馆展出的陈洁烈士《246首革命歌曲》手抄本为二级文物。</h1> <h1><b>向烈士墓鞠躬</b></h1> <h1><font color="#ed2308">四、11月15日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font></h1> <h1><b>来到淮海战役碾庄圩战役纪念馆</b>(是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h1> <h1>  徐州邳州市碾庄镇,一个苏北小镇,也因为淮海战役第一次大规模的围歼战发生于此而载入共和国史册。</h1><h1> 参观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碾庄圩战斗纪念馆,。。。经过十多天惨烈搏杀,直到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在碾庄的指挥部被攻破,黄百韬身亡,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h1> <h1><b>激战中的碾庄圩</b></h1><h1> 1948年11月17日,美国(太平洋邮报)记者罗文在飞机上拍摄的碾庄圩战斗的实景照片。</h1> <h1>体验一把当年支前民工的情景</h1> <h1><b>人民的胜利 毛泽东</b></h1><h3><b><br></b></h3><h1><b>人民支前<br></b><b>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的功勋。<br></b><b> 华东中原华北,解放军党政军名共同谱写了淮海战役胜利的光辉篇章,展现了人民战争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543万民工、20.6万副担架、88.1万辆大小汽车、运粮9.6亿斤、弹药300万吨、转运伤员9.8万余名,动员10万子弟参军。。。人民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无法估量的伟大贡献。<br></b><b>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b></h1> <h1><br></h1> <h1><b>陈官庄战斗纪念馆里,拍到了这组粟裕将军在担架上指挥战役的雕塑。</b></h1> <h1><b>一杯忠骨回碾庄</b></h1><h1><b>全体向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默哀</b><br></h1> <h1><b>歌颂淮海胜利</b></h1><h3><b> 解放大军65天的英勇奋战,彻底干脆把蒋匪最主要的徐州战场精锐主力五个兵团全部歼灭,活捉战犯杜聿明。</b></h3><h3><b><br></b></h3><h1>歌词:在那广大的城市里,人民歌唱伟大的胜利,在那辽阔的农村里,人民欢呼伟大的胜利。<br> 淮海战场平原千里,滚卷着解放战争的暴风雨,两大野战军的无敌铁流自南北两面投下了毁灭的打击。<br> 你看!无数支箭头日夜飞驰。<br> 你看!钢铁的战士踏步向前。<br> 我们追击,我们堵截,我们进攻,干脆彻底的围歼。<br> 六十五天英勇的奋战,赢得了江北的新局面。空前的胜利伟大的胜利,为蒋贼掘下了坟墓,为新中国铺平了路基。你听!你听!</h1> <h1><font color="#ed2308">  五、11月16日参观周恩来故居和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font></h1> <h1><b>在周恩来故居前合影留念</b></h1> <h1><b>来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b></h1> <h1><b>刘老庄纪念馆门口的雕塑</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著名的刘老庄战役</b></h1><h1>“刘老庄连”得名于江苏淮安市的一个村庄。1943年,日军在淮海地区发动大扫荡,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名战士在刘老庄与1600多名日伪军展开浴血厮杀。在打退敌军5次进攻、毙敌300余人后,4连的82人全部壮烈牺牲。</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nbsp; &nbsp; &nbsp; &nbsp;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接受检阅。</b></span></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结束语</b></h3><h3> 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她从赣南走来,从陕北走来,来到苏北,用飞夺泸定桥的勇气,用血战腊子口的精神,来到刘老庄。</h3><h3> 这是一支光荣的部队,他走向东北走向海南,恶战历家窝棚,勇渡琼州海峡。烈士的精神传遍黑土地,英雄的旗帜插上海南岛。</h3><h3> 他们用忠勇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他们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他们用青春铸就了一座座巍然岿然的丰碑。</h3><h3> 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了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他们以钢铁意志挺直了中华民族的脊梁。</h3><h3> 其中城与大地同在;其英勇与日月同辉。</h3> <h1>  在刘老庄纪念馆里发现了团友自己的一张表演照片,2001年他们为刘老庄事迹编辑成舞蹈。</h1> <h1><b>老兵:敬礼!</b></h1> <h1><b>中华儿女们永远记着你们的幸福是先烈们用血换来的,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邓小平提词</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六、11月17日</font></b></h1><h1><b> 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城北桃花垠,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距离周恩来故居约两华里,属周恩来故里景区。<br></b><b>&nbsp; &nbsp; &nbsp; &nbsp; 周恩来纪念馆于1992年1月16日落成,由邓小平题写馆名,江泽民、李先念、李鹏、杨尚昆等同志为纪念馆题词。</b></h1> <h3>  再见了团友们,我们和来的初衷一样,将兵分几路返回温暖的家。</h3><h3> 🤝谢谢中间这位红二代美女,你真有心送给我们当地特产。</h3> <h1><b>本次活动摄影并提供资料:</b>卢春宁(浓咖啡)<b>、</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石琳(漾)、王素珍(王素)、孙晓光(晓晓)、徐衍芬(天锤.神井茶)、湛友萍(萍)、王晓华、栗安琪(琪琪)、钱穗(忆江南)、孟力(梦里)、李治淮(七哥)、彭双林</span></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按行程行动编辑:大大</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8年11月17日</h3> <h3><font color="#b04fbb">结束语:</font></h3><h3><font color="#b04fbb"> 上海、江苏、淮海战役、周恩来和陈云家乡。。。,哇,收获满满的。谢谢你们大家一路陪伴🌹。我们四人王素你最累,我无言语表达,只能请喝茶🍵和请你喝你最爱的咖啡☕️。<br></font></h3><h3><font color="#b04fbb">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只要身体力行,我还会在路上。</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