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世上有两种喜悦: 意料之中的和意料之外的。屯留,总是给我们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即使是民族大家庭的普通一员,回过头去随意一发掘,就会挖掘出令人目瞪口呆并闪闪发光的一串串历史的明珠。比做梦娶媳妇还神奇的是,居然《易经》 、《左传》、《诗经》中都有所提及或涉及五七干校所在地屯留。</h3> <h3><h3>今天又根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一些补充。 考古学 + 业余训诂学则是更有意思了!</h3></h3><h3>本世纪初开始,社科院的考古专家们对晋南的陶寺遗址展开了集中考古发掘,意义重大。</h3> <h3>无论是按照《史记》所载的尧舜禹和平禅让,还是出土的《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尧舜禹暴力夺权,都至少表明,在大禹和启建立夏朝时,晋南才是他们统治的核心区域。</h3> <h3>令人惊奇的是,陶寺距离屯留五七干校只有80公里: </h3> <h3>更令人惊奇的是,陶寺北面偏东10-15公里处,便是洪洞县卦地村,传说中的伏羲画卦的所在,八卦的诞生地。 《洪洞县志》记载,伏羲演八卦就在该县的卦地村。卦底村现存伏羲庙,庙后有伏羲冢,村中设画卦台。卦地村周围有八村环绕,且距卦底均为八里,呈太极图状。八个以各自姓氏为名的村庄分别代表八卦中的乾坎震巽离坤兑艮。另外,古代大隐士巢父、许由据说也是来自洪。</h3> <h3>每一个曾经生活过得地方都有灿烂辉煌的过去。每到五月七号或到去干校周年纪念日,思绪就会翻腾,就会回到屯留。</h3> <h3><font color="#010101">普普通通的屯留,竟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屯留夏代属冀州(《舆图志》),商代属商州,商、周时代为黎侯领地。西周末期及春秋时期屯留为潞子国领地,称为留吁,归晋后又称纯留。</font></h3> <h3>战国时期称为屯留,西汉时,置屯留、余吾两县,都属上党郡。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从韩国时开始立县,原名纯留,唐武德五年迁至获壁村,县名也更名为屯留。上党盆地西侧,自古有“古韩要地”、“三晋通衢”之称。</h3> <h3>关于屯留的名称,在《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 (三国曹魏王弼注,唐代孔颖达做疏)中有所提及。【疏】"受之云尔者何。解云: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言及者,留吁行微不进。夏,成周宣谢灾。” </h3><h3><br></h3><h3>屯留的两年半生活在人生旅程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这次周年纪念日查询屯留历史,不得不查十三经注疏。中国文籍,浩如烟海,目前存世约十多万种,《四库全书》是这些文籍的精华,其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经部又是其精华,而《十三经注疏》则冠列于其经部之首。上次回北京时在西单图书大厦买了本《周易正义》 ,周末要抽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有关章节。<br></h3> <h3>屯留县名起源于春秋时期赤狄的支属留吁,据说出自于《易经》,这一段我查了不少资料,确实在《易经》第63和64三卦中找到和屯留相关的内容。《易经》以乾坤两卦始,以既济和未济两卦结尾,独具匠心,寓意深刻。既济和未济两卦中均有涉及屯留的内容,确实令人喜出望外。</h3> <h3><font color="#010101">商高宗时期出土的文物很多,甲骨文中有70%都写成于武丁时期。易经第63卦既济卦第三爻爻辞:"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这里的鬼方,就包括现在的屯留。</font></h3> <h3>《易经》 翻译成英文就是"变化的书", 各卦以及各爻之间错综复杂, 但万变不离其宗。《易经》 的既济卦的互卦,错卦和综卦都是未济卦。而且在这重要的两卦之中都有所提及现在的屯留。</h3> <h3>水火既济的九三爻变,就从水火既济变成了第三卦水雷屯(这里念ZHUN)。《说文解字》 : 屯,难也,屯然而难。" 屯留的生活,确实艰难。然而,</h3><h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屯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h3> <h3><font color="#010101">鬼方曾经是殷、周的强敌,在《易经》中就有殷商国君武丁以三年战争攻克鬼方的记载。《诗经·大雅·荡》中以周文王的口吻声讨商纣王。在位58年的商高宗(武丁)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商朝著名军事统帅。武丁在位时期(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在位时期定为前1250年—前1192年)</font>,曾攻打鬼方所在的晋东南地区(屯留县所属),并任用贤臣傅说为相,妻子妇好为将军,商朝再度强盛,史称“武丁中兴”。</h3> <div>王国维的《鬼方昆夷玁狁考》中指出鬼方就是后来春秋时出现的赤狄隗姓之国。而王玉哲先生的《鬼方考》一文,提出了异议,认为鬼方在今山西南部地区。之后,王玉哲又在《鬼方考补正》一文中,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认识,基本把问题说清了。历史上的鬼方,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游牧民族,在商王武丁在位时,曾耗时三年才攻克这一劲敌。足以想见,当时鬼方势力之强。事实也证明当时的鬼方确曾活动在晋西南、晋东南地区。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曾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目为“新月诗派的四大诗人陈梦家(1911~1966)也坚持晋南说。</div><div><br></div> <h3>留吁被晋国占领后,晋人改称这里为“纯留”:“襄公十八年,春,白狄始来。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执孙蒯于纯留,为曹故也。”(《左传·襄公十八年》)。“屯留”之名形成于春秋末战国初。</h3> <h3>《诗经·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h3> <h3>《大雅·荡》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八章,每章八句,其主要内容为托周文王作以自儆并刺王室。第一章开篇即揭出“荡”字,作为全篇的纲领,其后各章都是以“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开头,假托周文王慨叹殷纣王无道之词。全诗构思精巧,结撰奇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h3><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西汉初年,屯留县城故城位于在今屯留县城南五公里的古城村。1970年前后我母亲就曾在屯留县的古城沟小学教书,我妹妹也曾是古城沟小学的学生。母亲是台湾大学化学系学生,解放前回到大陆,后又赴朝参加抗美援朝。解放后曾是上海女排第一任队长。所以,在干校附近的小学教书,不但认真负责,而且还和村里的老乡关系融洽。几十年后,村里的学生和民办老师还多次来家里拜访。</font></h3> <h3>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回忆也是,当我们第一次体验那段生活时乳臭未干,主要的任务是享受生活,身体心灵一片空白,接收了各个方面的大量能量和信息。几十年后在脑海中重放那段电影,感悟会非常多,不经意的随意一查询一回顾,就有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h3> <h3>当时我还是小学生,到了干校被分配到另外一家人的宿舍住,并到松坡中学上学。我没去人家家住,后又被分配到二连的一个十二人大宿舍,床铺挨着我们家在北京的老邻居甘叔叔,感觉不错。甘叔叔用很时髦的塑料布床罩,让我很羡慕。</h3> <h3><font color="#010101">倒是很愉快地去了松坡中学,课程蛮多的: 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政治,语文,数学,英语, 体育。马佩伦老师教我们英文,后来还是我们的班主任。</font></h3> <div>马老师和蔼谦虚,当时只感觉马老师长得有点像外国人,后来才知道马老师出自名门,父亲是中国体育史上如雷贯耳的马约翰。这次一查询,原来马老师读小学时跟王国维的子女王松明,王登明,王慈明以及杨武之之子杨振宁是小学同学。</div><div>关于马老师,以后会专门撰文。</div> <h3><font color="#010101">清康熙进士梁迪在《留城早春》一诗中赞道:“上党天高四望遥,留城佳气动春潮。绿还绛水风送暖,青露行山雪渐消。”康熙进士励宗万在《立秋日屯留道中》也以“人行翠陌青畦里,秋在绵云絮雨中”的名句歌颂这里纯美的风光。笔者也有打油诗一首纪念那特殊的岁月: </font></h3> <h3>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人类很渺小,多大多少全在于想像的极限。人生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加法减法:</h3><h3>公元2019 - 公元1969 = 50年</h3><h3>公元前1250 + 公元2018 = 3268年</h3><h3><br></h3><h3>如果跟人家说我在回忆五十年前的往事,挺吓人的;但如果跟人家说这一段回忆涉及到前后三千两百六十八年,也许有些感人。</h3><h3><br></h3><h3><br></h3> <h3>刚刚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高宗,其实就在去年,本人和张素央阿姨(爱过将领张治中将军的女儿,前中国技巧协会主席) 2017年坐在运动场的主席台上参加大纽约地区首届华人运动会。而5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9年的11月15号,我们坐在同一节车厢里奔赴山西屯留五七干校。</h3> <h3>特别感谢发小赵前老弟、丛小路大哥2018年6月专程回到屯留五七干校,特别是赵前老弟用无人机拍摄干校以及松坡中学720度全景图供发小们观赏同时回忆那段美好的童年生活。</h3> <h3>本文所有屯留航拍的图片均为从赵前老弟拍摄全景视频中的截图剪接。这些高质量和极佳角度拍摄的让我们穿过半个世纪的时空,乘坐科技的翅膀,重回屯留,重温那难忘岁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