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牯牛降坐落在安徽石台、祁门两县交界处,距石台县城22公里,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为6700公顷。牯牛降以雄、奇、险著称,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牯牛顶天而立,故而得名。《江南通志》记载,黄山有三十六垣(yuan,颓垣断壁),与歙之黄山相峙,其最高者古牛岗可望匡庐。可见,牯牛降在古代就与黄山齐名,其主峰海拔1727.6米,与著名的黄山(1873)、清凉峰(1787)同为皖南三座高峰,自西向东,犹如三尊巨人,并肩屹立在安徽南部。</h3><h3> 牯牛降共分为五大景区:主峰景区、龙门景区、奇峰景区、双河口景区和观音堂景区。</h3><h3>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2012年做过专题报道。2015年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组也做过专门报道。</h3><h3> 由于时间和我们队伍中年长者较多 ,所以我们这次就不去游览主峰景区了,按照新环线去游玩。</h3> <h3> 2018年11月4日早晨7:50分,早餐后,我们一行开始游玩牯牛降景区。由于我们居住在景区里面,可以在工作人员没有上班前进入景区游玩。这样就成了第一拨进入景区的人员。我们出发了……。</h3> <h3> 我们今天游玩线路是:严家古村一>,鸳鸯潭一>情人谷一>,四叠瀑布一>返回(折返)一>,鸳鸯潭一>新环线一>龙门潭景点一>回饭店吃午饭。</h3> <h3> 子陵桥。这是通往严家古村的一座石桥。严家子孙为纪念先祖东汉隐士严子陵而修建的(原桥己毁)。</h3> <h3> 我们继续前行。</h3> <h3> 走过子陵桥,右手边一棵古树像是迎接前来的游客,矗立于村头。</h3> <h3> 继续前行,前面粉墙黛瓦的徽派古建筑在向我们招手。</h3> <h3> 严氏宗祠外的马头墙。墙上还留有标语的痕迹。</h3> <h3> 严氏宗祠大门。</h3> <h3> 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属于这个祠堂。</h3> <h3> 古老沧桑的青石板巷。</h3> <h3> 古民居大门两边依稀可见文化大革命时期留下的标语。左侧己看不清了,右侧还能部分看清上面的文字痕迹,”新时期总任务……”。</h3> <h3> 我们继续向前,看到一个村妇正在锯着一棵樟树,旁边有几块己经锯好的樟木,她每天可以通过卖这些锯下来的一块块樟木赚些零花钱(樟木可以防虫驱虫,保护衣物)</h3> <h3> 一旁的溪河里,鹅鸭和滕鸭正在欢快的戏水。</h3> <h3> 看,溪水边的鸡已经飞起来。</h3> <h3> 这时队友说中午的鸡汤就是它了。</h3> <h3> 继续向前,我们来到了”农具屋”,这是当年集体经济时生产队集中放工具的地方。</h3> <h3> 筛选稻谷用的风车。</h3> <h3> 盛放稻谷用的木制粮仓。</h3> <h3> 水磨坊。</h3> <h3> 离开水磨坊,我们继续前行。</h3> <h3> 经过绳索桥,我们像四叠瀑布前行。</h3> <h3> 指示牌:情人谷,四叠瀑布向前</h3> <h3> 溪流</h3> <h3> 继续向前便到了四叠瀑布景点</h3> <h3> 远看四叠瀑布。</h3> <h3> “四叠飞瀑”象一匹硕大的四叠白练直挂崖壁,如雪似玉,曲折回环,似从天来,现在是枯水季,如果丰水季来看,一定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景象。</h3> <h3> 老曹说:来,给我们俩口子来一张合影。</h3> <h3> 淡然和秋天的童话也要来一张合影。</h3> <h3> 这里青山绿水相依, 烟云变化无常,于险峻中见温柔,秀美中见恬静,奇幻中见优雅,生态环境极为优美,自然风光集雄、奇、幽、秀于一身。</h3> <h3> 借用别人的诗句来看她的美。</h3><h3>兄弟相牵下九重,飞流接力挟天风。</h3><h3>生来有志朝江海,纵死犹须作鬼雄!</h3> <h3> 看,淡然美女穿着红衣在水中倒影多美。</h3> <h3> 看到水中倒影美景好,大林也要来一张。</h3> <h3> 这时薄荷走过去也要来一张。</h3> <h3> 听说美,林老师也走过来了。</h3> <h3> 林老师穿着红衣服也要来一张。</h3> <h3> 你看,这四叠瀑布真美。</h3><h3> 《四叠瀑布》</h3><h3> 泉水清澈从天降,</h3><h3> 依山顺势飞下崖。</h3><h3> 两岸青山相对出,</h3><h3> 一条白带舞起来。</h3> <h3> 离开四叠瀑布景点,我们来到情人谷景点。</h3><h3>这里三面环山,茂林修竹、泉水淙淙,是情侣眷属的好去处。</h3> <h3> 可惜,由于景区管理人员没有很好的打造这一块,这个景点已经找不到往日情人谷的味道了。</h3> <h3> 这里是情人谷泉水流出的洞穴,可惜没水流出。</h3> <h3> 谷中的茶花散发出阵阵清香。</h3> <h3> 离开情人谷,我们向百丈崖景点走去。</h3> <h3> 多美的一片竹林。</h3> <h3>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大林上前要我给他拍一张。</h3> <h3> 薄荷来了个依竹飞跃式。</h3> <h3> 老曹看到两个红衣美女和他一起照相,双手舞了起来。</h3> <h3> 在这翠竹中,老俩口来一张合影,还是非常惬意的。</h3> <h3> 淡然这个乐的。😄😄😄</h3> <h3> 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山坡上,从山上往下看,远处的山村静谧安宁。</h3> <h3> 我们继续前行,走过一个小木桥。</h3> <h3> 我们开始登原始古道。</h3> <h3> 过道上一棵枯死的老树成丫字形,将头放到丫字上面来一张照片,别有情调。</h3> <h3> 继续上行。</h3> <h3> 看,蓝天白云下尽显层林尽染。</h3> <h3> 走着走着,我们一行来到了茶社,大家坐下来休息。</h3> <h3> 这时司令说 ,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开个会。讨论研究一下今后旅游开发问题,尤其是我当年拼命打下的那个白石岭古村的旅游发展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h3> <h3> 看,大家纷纷举手发言,这不,又一美女举手,要求发言。一致认为通过这种观光旅游增加了对项目的了解,希望今后继续。</h3> <h3> 休息一会儿后,大家继续前行,来到了百丈崖景点。</h3> <h3> 观景台上留个影。</h3> <h3> 看,这景色多美。</h3> <h3> 西边 半山腰上的几颗树,红的红,黄的黄,远望这景色让人久久不愿离开。</h3> <h3> 《秋景》</h3><h3> 竹林深深青未了,</h3><h3> 秋风送凉叶叶黄。</h3><h3> 百丈崖谷渐染红,</h3><h3> 各領风骚万古香。</h3> <h3> 沿着栈道,我们离开百丈崖,来到田园风光景点,这是一颗百年板栗树。</h3> <h3> 继续向前经过一线天景点</h3> <h3>一线天</h3> <h3> 看,这里人只能一个一个通过。</h3> <h3> 通过一线天,我们来到田园风光景点。看,这层层梯田油菜,满眼葱绿,待到来年三四月份,又会一片金黄。</h3> <h3>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拴牛石景点,巨大的石头上现在修建了一个亭子,方便游人登高望远,站在亭子之上,可览山下景观。</h3> <h3> 拴牛石。牯牛降因牯牛而得名,它是黄山的余脉,号称西黄山,整个山脉像一头巨大的牯牛,因风景秀丽,当地人为了留住它,就用这块巨石拴住,故称拴牛石。</h3> <h3> 这是从拴牛石亭上拍的,看层林尽染尽收眼底。</h3> <h3> 离开拴中石,经过一段迷宫,我们来到了龙门潭景点。</h3> <h3> 怪石滩</h3> <h3> 看,这些石头不知怎么都留在了这里。</h3> <h3> 坐在巨石上想想它是怎么会集聚在这里</h3> <h3>水清见底</h3> <h3> 绳索桥</h3> <h3> 桥上最多供8人通过,每天有保安执守,负责安全,走过绳索桥,继续向前通向景区门口</h3> <h3> 各种大小不同的石头在水的作用从山崖流落到这里,形成乱石滩(或叫怪石滩)</h3> <h3>坐在巨石上欣赏著美景。</h3> <h3> 一潭碧水清澈见底。</h3> <h3>看,水中倒影</h3> <h3> 来一张</h3> <h3> 经过这弯栈道,我们来到沙滩,在这沙滩上走一走,看着青山碧水,会怡然自得。</h3> <h3>小石桥。到这里,今天的游玩就要结束了。一首小诗表达了对牯牛降美景的眷恋。</h3><h3> 《牯牛降》</h3><h3> 青山映碧水,</h3><h3> 绿竹纳溪凉。</h3><h3> 石台醉美景,</h3><h3> 牯牛降吉祥。</h3> <h3> 午饭后,大家稍作休息。下午1点,我们一行26人踏上了回家的路。</h3> <h3> 后记:</h3><h3> 在这行程即将结束之时,我想说的是:两天半的快乐之旅,大家结伴而行,一路欢声笑语,互助互爱,开心快乐,共同渡过了一段美好时光。</h3><h3> 燕赵的一首名趣诗,用网名将我们26人串联在了一起。愿我们再相聚,再同行!!!</h3><h3> 《 石台行名趣 》 </h3><h3> 燕赵 </h3><h3> 润之燕赵舞狂龙,鸿俊春城赏薄荷。 </h3><h3> 雪飞过后新荣现,晓明映辉林宗秀。</h3><h3> 勤勤跃进幸运友,强伟老玉彭家军。</h3><h3> 游客淡然平常心,画家梦海童话情。</h3><h3> 最后借用林宗秀的诗《无题》结束这次快乐之旅。</h3><h3> 《无题》</h3><h3> 林宗秀</h3><h3> 群里人才济济, 有幸与之搭伴。</h3><h3> 期盼来日再聚, 共度美好时光。</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