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风光旖旎草色青青,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一首《我要去西藏》歌曲唱出了每个人对西藏向往的心声。</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年少时看过一部电影《农奴》,歌唱家才旦卓玛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舞蹈《洗衣歌》使我对西藏那个离天很近的地方有一种憧憬。随着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雪域高原离我们已不再遥远。由于年龄的增长,对高反的恐惧,梦想迟迟未能实现。</p><p class="ql-block">金秋九月,感谢曾是西藏老兵老杨的召集,使得我们这群向往西藏的朋友走到一起,决定沿318国道,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用:车轮丈量大地 镜头记录美景;身心感受旅途 , 行动实现梦想 </p> <h3>经过三天的行程,来到四川雅安碧峰峡熊猫基地,它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青山绿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我们到达时已近中午,大熊猫有的在吃竹子、嬉戏或者在睡觉,也不搭理我们的呼唤,见有一只熊猫准备进房舍,就大声叫它,它就款款向这边走来,突然来个就地打滚,然后走向一棵大树,飞快地爬上去并走上树叉,又退下来走回房舍,这一番表演引的游客一阵叫好要求再来一个,它就接连来了好几遍。太可爱了熊猫宝宝。</h3> <p class="ql-block">“大渡桥横铁索寒”,时至今日站在泸定桥上,天上下着毛毛细雨,脚下的大渡河水流湍急,桥体晃动的厉害,每走一步都要扶着两边的铁索,实实在在体会到当年红军勇士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壮举真是不易。泸定桥始建于1706年,目睹了中国三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今天依然承载着南来北往的游客,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杰作。</p> <h3>一曲《康定情歌》唱进天下人的心中,一座跑马山让康定为人所知。</h3> <h3>折多山,海拔4298米,被称为“康巴第一关”,因二郎山隧道贯通后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线上第一座具有挑战性的高山。山顶上悬挂的风马旗在风中瑟瑟作响,仿佛在向神灵沟通,希望所有过往车辆无碍家人平安,刻画着各种吉祥图案的尼玛石墙,表达着藏族同胞的理想、追求、感情和希望。这一切都表明我们已经进入藏区啦!</h3> <h3>新都桥,沿途10公里犹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蔚蓝的天空,连绵的山峦,无垠的草甸,潺潺的溪流,远处散落的藏家村寨,山坡上觅食的牛羊,立体的光影效果,说是“摄影天堂”,一点也不过分。</h3> <h3>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川藏的界河,两岸风光旖旎。</h3> <h3>金沙江大桥,过桥后就正式进入了西藏。</h3> <h3>澜沧江峡谷</h3> <h3>东达山海拔5130米,是川藏南线上最高的垭口。下车后身体有点小感觉哦。</h3> <h3>业拉山海拔4658米,站在山顶可以远眺环绕四周的洁白雪山,近距离观赏大自然的精美“雕塑”—山顶石洞,仿佛置身于千百年的古老神话之中。</h3> <h3>怒江七十二拐,这条盘旋的山路长约12公里,是当年18军历经种种艰辛万苦而筑成的川藏天路,今天行驶在这条路上,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七十二拐的壮丽,更是修筑这条天路的先辈们的大无畏精神。</h3> <h3>怒江峡谷,两岸山体雄浑,江流湍急,人烟稀少,显得尤为幽深神秘。</h3> <h3>川藏线上的骑行者,有的还是年轻的姑娘,不管是刮风下雨,山高坡陡,他们都勇往直前,每当看到他们艰难前行时,我们就打开车窗,竖起拇指高喊“加油”,他们也都报以微笑喊“加油”,这是意志的磨练,人生的财富,向勇敢者致敬!</h3> <h3>然乌湖湖水清澈如镜,湖边的草地,山腰的秋叶深林,山顶的终年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斑斓,低垂的白云仿佛抬手就能触碰到,犹如置身于仙境一般。</h3> <h3>米堆冰川要近距离的观看,还需徒步穿越层林尽染的深林,翻越三道冰川运动留下的终磧垅,当气喘吁吁走上第三个终磧垅时,一个冰湖出现在眼前,湖的对面是冰洁如玉的冰川,形态各异,姿态优美,一切疲劳顿时烟消云散。</h3> <h3>通麦大桥和迫龙沟特大桥的通车,使川藏公路举世闻名的的通麦天险“卡脖子”路段成为历史。</h3> <h3>鲁朗,溪流蜿蜒,草甸上悠闲的牛儿吃着草,各种野花竞相开放,藏式民居星罗棋布,勾画出一副恬静、优美的“山居图”。</h3> <h3>走进“舌尖上中国”的石锅鸡,美味、滋补。</h3> <h3>走进藏家。</h3> <h3>向女主人尼玛拉珍学习做糌粑。</h3> <h3>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自然遗产”之一,是川藏线上旅行者非去不可的地方。</h3> <h3>南迦巴瓦主峰高7782米,终年积雪,云遮雾罩,难露真容。今天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脚下是雄壮的雅鲁藏布江峡谷,抬头看到在阳光的映照下,白云中只显露出南迦巴瓦一小部分山峰,很快就隐没在浓浓的云雾之中。名副其实的“羞女峰”啊。</h3> <h3>千年大桑树</h3> <h3>巴松措是绿色的,正如它的藏语名称一样,黛色山峦,翠绿色的湖水,环绕的雪山倒影其中,湖水清澈见底游鱼如织,湖心岛上有古刹、古迹,仿佛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h3> <h3>传说中的尼洋河,是神仙流下的一滴眼泪,现实中的尼洋河,是318国道上的美丽风景。</h3> <h3>行驶在新建成的林拉高速是全国唯一不收费的高速公路,车窗外风光旖旎。</h3> <h3>布达拉宫的名气如雷贯耳,它是雪域高原的象征,也是藏文化的博物馆。从外观看,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层次错落,气势雄伟,其建筑结构充分体现了藏族古建筑风格。宫殿外部颜色是明亮的红、白、黄三色,与藏传佛教传统密切相关。走进布达拉宫,幽深的廊道,错落有致的殿堂,金光四溢的灵塔,数不尽的佛像,看不完的壁画、唐卡,耳边听讲解员的介绍,这一刻仿佛走进西藏的千年历史。</h3> <h3>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拉萨人生活的中心。</h3> <h3>大昭寺的金顶</h3> <h3>大昭寺门口磕长头的朝拜者永远络绎不绝。</h3> <h3>在八廓街转经道围绕大昭寺转经的信徒。</h3> <h3>八廓街上这幢黄色二层小楼“玛吉阿米酒馆”名气相当大,许多游客慕名找来。相传六世达赖喇嘛及诗人仓央嘉措当年就在这里遇上姑娘玛吉阿米,写下《在那东方的山顶上》著名的诗篇。</h3> <h3>八廓街琳琅满目的商品。</h3> <h3>罗布林卡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h3> <h3>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以拉萨自然山川为背景,在高原圣域的璀璨星空下,还原大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画面。</h3> <h3>站在海拔4998米的山口,看羊卓雍错像一块月牙形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湖水蓝得澄碧、纯净、高贵,而又遥不可及,白云、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湖面,组成绝美的湖光山色。</h3> <h3>羊卓雍错湖水的颜色很丰富,随着一路下行,看见湖水的颜色由翠绿、绿蓝相间及深蓝在改变,真是绚丽多彩,风情无限。</h3> <h3>江孜宗山抗英遗址,矗立在悬崖峭壁上,1904年英军入侵西藏,曾在这里发生著名的江孜保卫战。电影《红河谷》以此为蓝本拍摄而成。</h3> <h3>进入珠峰景区入口处,距珠峰大本营还有76公里的盘山公路,路上见几个老外骑车艰难的前行,我们高喊Come o n!加油!为他们鼓励。</h3> <h3>在珠峰观景台上,我跑上跑下的拍照,一个小伙子对我说“阿姨,你真厉害,可以和你合影吗?”于是有了这张难得的照片,谢谢你帅哥,给我鼓励和勇气!</h3> <h3>站在珠峰大本营(5200米)近距离看珠穆朗玛峰,它就像一座巨型金字塔,威武、雄壮、圣洁昂首天外。</h3> <h3>我为自己点赞!</h3> <h3>喜马拉雅山脉北坡的佩枯错像一条蓝色缎带缠绕在高山草甸之间。</h3> <h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h3> <h3>发育在希夏邦马地区的山谷冰川,像一条条银色巨龙起伏蜿蜒在深谷之中,千姿百态。</h3> <h3>扎什伦布寺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h3> <h3>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h3> <h3>那曲草原</h3> <h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h3> <h3>黎明前的那一抹橙色</h3> <h3>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是青藏公路的最高点。这一带也是一片冻土层,道路起伏较大,颠簸的厉害,感谢二位司长联手,胆大心细,驾驶娴熟,平安走出危险地带。</h3> <h3>茫茫戈壁上野炊,冻并快乐着。</h3> <h3>西藏北大门,跨出去,就是青海啦。</h3> <h3>可可西里无人区,这片土地除了高山、湖泊、草原和野生动物,几乎荒无人烟。</h3> <h3>长江龙碑,长江发源地沱沱河。</h3> <h3>青藏公路是公路运输的大动脉,货车、客车来往不断,堵车也是一景。</h3> <h3>一列火车飞驰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上,让世界屋脊变得不再遥远。</h3> <h3>来到可可西里,一定要看看藏羚羊、藏野驴这些高原的精灵。</h3> <h3>青海湖朝霞</h3> <h3>一路走来,历时24天,行程一万一千公里,看到高山、峡谷、草甸、冰川、河流等美到极致的景色,克服雨雪、冰雹、高反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收获的是眼睛的饱览、意志的磨练、心灵的感悟,我们梦想成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