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博歌

<h3>岁 月 如 歌 (第三部)知青只有年轻而没有青春,这话虽然谈不上特别精辟,细细想来确实也很有道理。岁月在蹉跎中度过,时光在荏苒中流逝,那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像一池清水悄然蒸发而去了。我们短暂的青春已经无怨无悔地献给了伟大的祖国,仍有些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将长期守望在“第二故乡”的土地上了。默默地做出奉献与牺牲,而不图任何回报与同情,渴望的仅仅是社会的理解与沟通。我们曾经年轻……,火一样的年华,花一样的季节, 祖国人民不会忘记。30年的沧桑写在每人脸上会有着不同的效果,有的透着幸福、满足。有的则在脸上写满了艰苦磨砺而刻骨铭心,二十世纪中叶兴起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给了后者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不容忘怀的故事……这些在痛苦与欢乐、泪水与笑容、失望与希望、失败与成功、惶恐与挣扎中走过曲曲折折路的人们,都是在那动荡与骚乱,狂热与激情的年代历经磨难,经过十年下乡、回城的升降起伏,又经过二十年的重整旗鼓,组合排列前后三十年,对于漫长的历史不过是弹指一瞬,可对于我们却是一半的人生!曲指算来都是“知天命”的人了,在中国“知青”中间的佼佼者,歌唱家蒋大为,主持人敬一丹,相声演员姜昆……这些比起几千万知青来说毕竟是寥若晨星,更多的则无情地淹没在大都市的人海里。大家回城后,大都和父母挤兑在原已十分拥挤的房子里,甚至婚后还不能自拔。这些人几乎被社会所遗忘了,当年的“知识青年”回城后都被当作“无知识、无文化”的人处理了。他们为自己能找到一份环卫、司机、炼钢工人、街道厂、大集体</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