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渡口村

孙中献

<h3>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太行山脉的崇山峻岭中,蜿蜒曲折的山路宛如爬行的长蛇,时而匍匐于山脚,时而拱上山腰,时而冲上山顶,曲曲弯弯载着我们一家五口,直指河北邢台境内的秦王湖景区。</h3> <h3>据网查,秦王湖是河北邢台境内的一片水域。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曾在此处大战刘黑闼农民起义军,唐军与义军激战三天三夜,双方伤亡惨重,血流成河,李世民夺位功成之后,命大将尉迟敬德整饬水域,修建祠堂“漆泉寺”,以慰英灵。近年来发现附近山垴深谷中还有大量关于秦王李世民的历史遗迹,故将这片水域重新整修后更其名为“秦王湖”。</h3> <h3>由于山路崎岖,只能慢速行车。到达秦王湖已临近傍晚,刚刚望见天边的余晖,那高耸的远山便匆匆拉上了夜幕。宁静的湖水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着金黄色的涟漪。霓虹灯把伸进湖中的拱桥亭阁勾勒的分外靓丽。清新的山风拂过,还觉丝丝凉意。湖边那黑黢黢的树林,那望不到边的远山,使我们不再向往秦王湖那美丽的夜景,行车的疲惫和腹中的饥碌,催促我们尽快找到住宿吃饭的地方。</h3><h3>上车搜导航,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村庄,名曰“渡口村”,便驱车前往。但从村头到村尾,竟没发现一处可吃饭住宿的小饭店。开车的女儿看着村外马路渺无人烟,黑乎乎一片山野,不免有些胆怯,顿消前行另找的念头,便又调转车头折回村里。也许是正在吃饭的时点吧,空旷的大街上除几只昏黄的灯盏和几家上了卷帘门的门店以外,竟没有一人街上走动。</h3><h3>“别着急,往前开,只要有人总有办法!”我鼓励女儿。</h3><h3>“对”,14岁的小外甥马上兴奋起来:“咱车上有帐篷,不行就在这儿露营!”“胡说!半夜叫野狼把你吃了!”母子俩搭话间,忽然眼前一亮,灯光下闪出一个门店,并有轿车停靠。近前一看,并不是意想中的旅馆饭店,原来是家洗车店。女儿失望的欲开车离开,我则打开车门前去打探。店门开处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热情答道:“有,吃饭的饭店也有,住宿的旅馆也有”,“您向左拐,向前走,顺路再上左拐,村东头的十字街路北就是!”道过谢后,漂泊的心像大海中遇到了只小船,顿时踏实了许多。</h3> <h3>洗车店妇女指点的清楚明白,不一会儿就到了十字街口,果然见一招牌上写:“广阳饭店”。店面门面不大,倒也干净利落。这是一家夫妻店,丈夫老板兼厨师,妻子掌柜兼店员。丈夫像门边的那棵柳树,挺直细长,但从直射过来目光,倒觉得憨厚朴实;女老板也有着山里人那干练、爽朗、热情的性格,推荐的带有当地风味的四个菜和三盘水饺,都非常适合我们口味,菜量挺大,又赠一汤,吃的小外甥肚腩挺挺,脸上放光。</h3><h3>饭后又问住宿何处,女老板回答:我领你们去。并将饭费、住宿费用一起结算。价位便宜的让我们吃惊,两个房间一顿饭还不及城里食宿费的三分之一!踏着不太明亮的灯光,怀着一份感慨一份疑惑的心情,随女老板走进一处院子。这是个农家四合院,北方4间,东西厢房则有8间之多,南房兼大门4间。影壁后停有农用三轮车、小推车,还有一些常用的铁锨、扫帚之类。女老板把我们领进东厢房的两间房屋。一张大床的一间住进女儿一家三口,两张小床的一间住进我们老两口。房间内陈设非常简单:两张床铺,倒挺规整洁净;两床被褥,也挺蓬松柔软。没有室内卫生间,更显简洁卫生;没有电视机,更觉清闲肃静。女老板一边为房间的简单陈设道歉,一边细心地交代好洗澡间、洗手间、卫生间等位置与注意的事项,打来开水,嘱我们早点休息。一转身又回饭店忙干活了。老伴看她匆匆离去的背影,不由赞叹:这女主人真能吃苦,也真能干!看她急三火四的,忙得脚不沾地!</h3><h3>也许是一天劳顿的疲惫,也许是晚饭吃的舒适的原因,也许是山里空气新鲜气温适人吧,头沾枕头即进入香甜梦乡。朦胧间听见鸡鸣狗叫方知置身于异乡他境。</h3> <h3>天麻麻亮,我即起床洗刷。对面厢房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也早早起来,收拾家务,南厢房的一位瘸腿老伯也在收拾三轮车的物件,还有一50多岁的男子,则准备用小推车往外运送垃圾。三人都在按着自己想做的事忙碌着。无人催促,无人指派,力从心出,自由自在。如同当年的老黄牛一般,心灵默默,勤奋耕耘。</h3><h3>“这是自来水龙头吗?”我问面前的这位男子。他和善地点点头,又指指自己的耳朵和嘴巴。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怪不得昨晚在院子里遇见他时只是微笑而不言语,错怪人家不礼貌了。“小心点闺女!”这是女老板的声音。门帘掀处走出一位年轻女子,她用托盘端着三大碗鸡蛋面条送过来,这老少三人,随即折回房间吃饭了。这一切都那么和谐自然,没有言语,也没一点的客套礼让,这都是老板一家人呀。</h3> <h3>我看到吃饭还有点时间,边信步走上东南角上的台阶。拾级而上,竟然走上了房顶。登高望远,这是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绿树环绕,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杂粮。村里的房子都是石头垒砌,房顶为水泥板浇注,十分结实牢固。因而房顶就成了理想的晒粮场。家家户户的房顶上满是备晒的玉米。一片连着一片,方方正正,黄白相间,初升的朝霞映照,满眼的金碧辉煌。远处,正有人从房顶上往下卸玉米。只见一只硕大的圆筒,正在把满桶的玉米凌空倒下,正好流淌在停在路边的大卡车的车斗里。俯视院内,瘸子老伯正在发动三轮车,那聋哑的中年人跨上三轮后座,开出大门疾驶而去,两人大概下田收秋去吧。一个疑问忽然升上心头:这三位老、残、聋哑究竟是老板的什么人呢?相处这么融洽又是什么关系呢?有着多年新闻工作习惯的我,一心想探个究竟。这时那位干练利索的女老板高声叫:“饭好了,吃饭去吧!”</h3> <h3>于是,我们拉上行囊,又回到昨晚的“广阳饭店”。邻座正好有一村民吃饭,便上前探问。一说到这饭店老板,村民由衷佩服:老板是这村的村委会主任。为人实诚,脑子灵活,为村民集体致富办了好多好事、实事。他俩经营了这家饭店和旅馆,人品好,生意也好。儿子女儿都在外地工作,儿子前天刚结婚办了喜事。村上的三个老弱孤鳏,他都接到家来无偿瞻养。这么多年他都把他们当自己的至亲看待。他年年都是县乡的模范党员,优秀村干部、还有孝亲爱老模范......</h3><h3>就要离开渡口村了。怀着敬佩的心情,又向“广阳饭店”投去深情的目光。小店仍和他的主人一样,静静地矗立在街旁,那么朴实简洁,那么普通平凡。我忽然领悟到“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的深切内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