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抵上,山海互市连接的交通古道都可以叫做“茶盐古道”吧。茶叶和盐是山海交易的最重要的物资。有人说:盐是由海入山的重味,茶是由山出海的清香。屏南境内山峦叠嶂,溪小湍急,水运不通。崇山峻岭之间往来只能靠步行,物资运输只能靠人力。屏南为此修建起了多条通往外界的道路,其中最为重要有两条:一是以古田县杉洋为起点向北经过北乾、康里、白玉、白凌通往宁德;二是以屏南县城双溪为起点经过水竹洋、七房、寿山、前乾向东通往宁德的两条“茶盐古道”。这两条古道在一个叫“门楼岔”的地方合二为一以莒州为终点出海。</p><p>对屏南 “茶盐古道”神往已久,这次终于成行。我们选择了寿山做为起点因为“茶盐古道”最完整段在寿山,并且去年寿山乡举行了“斗鱼杯”“茶盐古道”国际越野挑战赛,有比较成熟的路线,免的做攻略,省事。途经前墘、茗园、白凌,终点在白玉,全程约21公里。</p> <h3> 寿山村原名“观寿兜”,也有人叫“官树兜”,这有个典故:寿山村有棵树的精灵替亡人去外地做官,别人以为它死了想砍掉树,它赶紧弃官而归,树就活过来了做为从旧城(双溪)东门走出,方圆百里是唯一的一个大村。"茶盐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清代有八大茶行,内地的茶叶、山货等到从这里挑往宁德、然后外销。沿海的食盐、海鲜也从这里挑进内地。因此当时有"赶鲜黄瓜"的名称。("赶鲜黄瓜",民间传说屏南旧县城在双溪,当时的官员想吃宁德官井洋的黄鱼,为了赶新鲜,每隔一段路程换一脚夫,以奔跑传递的方式将黄鱼送到县城)。</h3> <h3> 从寿山学校边上出发,观音庙往上,一条沧桑青石路蜿蜒而上,这就是茶盐古道。先人曾从这走出重重山岭,他们长年跋涉在道路上,往来山里与码头之间,用肩膀和双脚担负着山里山外的物流交通,山海边界因他们的穿行而繁荣。走在其中仿佛能听到“担回头客”们“嘿哟嘿哟”的和声在山道回响。古道从古木苍翠到杂草丛生一路蜿蜒而上,盘旋在高山峡谷之间。</h3> <p> 登到山顶,路边有一亭名为:峰岔亭,此亭可能是因为建在岔路口,而得名吧。介绍牌写这亭又叫:红军亭。为纪念1935年闽东特委阮英平率独立师百余人在峰岔与敌省保安五团陈国祥作战五十周年,1985年,此亭得到重修,另起名字红军亭,于是峰岔亭又有了新的纪念意义。此时,一个路牌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路牌指四个方向,分别是寿山、北墘、周宁、猴洋。大家都在猜这上面指示的“周宁”会到哪?查过地图发现直指后垄,相约,下次就从这徒上来。这时候浓雾变成了毛毛雨,通往前墘村的山路大概是因为人迹罕至,虽然去年举行比赛有修整过,现在又是杂草丛生了。开始走下坡路,湿滑的路面让我们小心翼翼,即使如此,依然有队友摔个四脚朝天。不禁想唱一句歌:“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p> <h3> 古道十里一铺,五里一墩;十里一亭、五里一歇。象这种亭子特别多。</h3> <p> “人客挑回头,到了这里问路,村里人就指着朝东的寿山方向说,前行,前行,后来,这个村就叫前行。行,在方言中与墘同音,所以‘前行’后来又称作了前墘。”这是两年前慕名公鸡寨到前墘时热心的村民给我们讲的故事。这次在村口广场,好几个牌子上村名却写“前圪”。莫名其妙的简化字,查了下,好像“墘”又没有这种简写法。我更愿意称它“前墘”,“ 墘”字,音乾,从土,有“沿”的意思,我宁愿是村民把“田沿”美化成“前墘”,也不喜欢看到这不伦不类的简化。原有的村名,更有乡土气息和安宁的古韵味。</p><p>两年前,给我们当向导的热心的村民,畅想着前墘旅游开发的美好前景,这里景点众多:公鸡寨、母鸡寨。天柱石、蘑菇云石、罗经盘……;还是个红色村,阮英平等人曾经在这战斗过,周边还保存有红军亭、烈士墓、红军厂等红色遗迹还有红色遗址。还设想在原小学办农家乐,做民宿……。还说我们来的太迟了好多地方都没玩,以后再来,再带我们玩遍前墘。我果又来了,可是并没有看到欣欣向荣的景向,寂静的村庄因下雨而更加寂静,想找户人家添口热水而不可得。这个寿山乡最偏远的村落,古时是往来于屏南、宁德和周宁三县的交通要道,现如今随着茶盐古道的凋零,也慢慢没落在岁月中,美丽的鸡公寨也淹没在浓雾里,前墘哑巴王的传说也无人述说了,在村口的廊桥上用过干粮我们继续前行。</p><p><br></p> <h3>途经一片竹海真的很漂亮,让我想起了徐家山到东山的那片竹海。</h3> <h3> 从前墘到门楼岔的古道更显荒凉,走着走着,山路就被野草淹没,两边的山岭都是莽莽苍苍,偶尔见石头垒砌的路亭,在灌木之中露出头脸。甚至有的地方连石头都不见了。不断出现的亭子、客栈遗址路牌却告诉我们这里五里一亭,十里一铺的曾经繁华。只是如今已是过眼云烟,多少故事与沧桑在古道中湮灭。</h3> <h3> 门楼岔,是屏南两条古道的交汇点,站在这十字路口,似乎能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听到人声鼎沸的喧嚣。精美的石牌坊见证此地的繁荣昌盛,据说,茶盐古道上最大的客栈就在此地,主人有“千租地主”之。称只是光阴荏苒,繁华不再,人世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残垣断壁上依稀可见昔日景象,所有的往事已经隐没在沧桑古道中。</h3> <h3> 从门楼岔经白凌到白玉的古道,保存完好,或许是因为屏南建县前归古田管辖,又或许是因为当年从古田县杉洋为起点向北经过白玉、白凌通往宁德的商贾更多,路修的更好,只是这里的地势更为险要,那些由卵石、块石、青石条砌成的道路,曲折陡峭,盘旋于高山幽谷之间,穿行于蔽日浓荫之中。人迹罕至的古道铺了厚厚一层松针,人行其上,如在画中。</h3> <h3><br></h3> <h3> 时光荏苒,桑海苍田,如今,在茶盐古道上,挑夫不见,茶香消散。留印在茶盐古道上那些先人们的足迹与马蹄印,彻底成为一段山与海交流的历史记忆。走一段茶盐古道,寻一段尘封历史,品一段千古情怀。把心灵放空在大自然,享受无拘无束的精神之旅,“茶盐古道”我还会再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