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队!桐庐富阳行!

生普洱

<h3> 天刚曚曚即起床,<br></h3><h3> 收拾行囊工疗忙。</h3><h3> 桐庐富阳目的地,</h3><h3> 仁山智水乐徜徉。</h3><h3> 解甲转岗忽经年,</h3><h3> 再为聊发少年狂。</h3><h3> 案牍杂务先遁形,</h3><h3> 蓄能更为初心往。</h3><h3> -高茂勤</h3> <h3>因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而一再推迟的工疗,于11月12日终于成行。虽然天公不作美,阴沉蒙蒙,但大家的心情是朗爽的,从金华到桐庐一路上车厢里欢声笑语不断,放飞的心情早已随着随车导游小蒋的介绍飞到了桐庐富阳。</h3><h3> 沿途邂逅了浦江的茜溪新光村,用导游小蒋的话讲,这是旅游团“免费”送给大家的,给大家半个小时感受下,走过路过不容错过。新光村是“诗画江南”浦江一个美丽的历史文化古村,村里的灵岩古庄园始建于1738年,被誉为“江南乔家大院”。身处其中,说不尽的幽静与沧桑,但又创意新颖灵动,一间间古色古香的老屋,被入驻庄园的青年旅游创客装饰成了一个个具有现代气息、别具一格的小店,风情小酒吧、青创咖啡、手工DIY、花艺、健康果汁等等不一而足。而令我们疑惑的是诸多的小店却不见店员,也没有监控探头什么的。导游小蒋说,这些店最大的特色是诚信经营,游客看中哪样物品只需扫下二维码手机支付即可。由于时间关系,匆匆一瞥即行离开。而新光古村“枯枝发新芽”,创意花开古院香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些许印象,特别是我们的摄影小友赵舟拍摄的两桢新光古村写意照,深秋的新光村,层林尽染、虹桥卧波,唯美极了。</h3> <h3>龙哥组团!-龙之队!</h3> <h3>  当我们还在为未能遍游新光村深感遗憾之时,车子驶进了我们此次工疗的第一站:桐庐县芦茨村。在车子上,导游小蒋很是夸了这芦茨村,说是浙江著名的美丽乡村,其独特的优美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底蕴吸引了上海很多退休老人入住。带着小蒋的引荐,我们一下车就惊诧于芦茨村的美了。这里交通便利,我们的大巴沿着S210省道直达村内,离桐庐县城仅15公里。这里风光旖旎,群山环绕,环境清幽,新鲜清新的空气直扺心肺,顿觉心旷神怡,一条宽约20米的小溪倚村流过,溪水清澈见底。一条宽敞规正的柏油马路沿溪岸贯穿整村,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做最美桐庐人等的宣传标牌列在路边,路侧沿线都是装修古典兼具现代气息的民宿,“喝着啤酒撸着串儿,生活就该这个样儿”、“吃顿小烧烤,人生真美妙”的店招颇具惑人,青山、溪流、山风、往来的村民和风格迥异的民居,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村田园图,浑然天成的野趣与山间生活的淳朴令人惬意心醉,生活的烦恼顿时消失了大半。过惯了快节奏都市繁华和喧嚣的旅人,来这里演绎一段冬日暖阳、茗茶一杯的慢生活,可好!这里人文历史深厚,名扬《全唐诗》的方干故里就在这里,村里文化礼堂旁竖立着方干的全身像和一通方干简介的碑刻,字迹虽有点模糊,我和杜局还是凑近仔细的品读:方干,字雄飞,号玄英。晚唐著名诗人桐庐白云源(今芦茨村)人。自幼颖悟,喜吟咏。得徐凝指点,诗律日进。干因唇缺貌丑,屡试不举。虽布衣终身,但苦吟不止,“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其诗既清润小巧,又恢弘气象。《全唐诗》收录其诗10卷348篇,后人赞曰“官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受干影响,后裔中有十八人先后进士及第登科,芦茨被誉为“进士之乡”。<br></h3><h3> 据村中宣传牌介绍,这里还是时任睦州(桐庐郡)知州范仲淹留恋忘返之地,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灵感来源,也是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叶浅予创作写生钟情之所。谢灵运、李白、苏东坡、陆游、李清照、黄公望、康有为、郭沫若、郁达夫等文人墨客更是在这里留下数千诗文。(待续)</h3> <h3>群峰耸立飞激瀑,山风阵阵听松涛。芦水源清来唤波,一叶扁舟江中摇。-孙晓辉-</h3> <h3>桐庐第二天,遇见神,神与人如此的神似。</h3> <h3>严子陵</h3> <h3>大奇山</h3> <h3>如果说芦茨村是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小家碧玉,典雅娴静,那么接下来的白云源、大奇山森林公园、琴溪香谷就是十足的大山汉子,粗犷而不失温柔。特别是白云源里的大瀑布,让我们大呼好水,一堵危崖峭壁之上,呈曲线型似纱如绢的流水飘逸下坠。瀑布下有潭水倒映美景,山光水色融为一体,使人充分领略到“山因水美,水因山秀”的真味。唐代诗人戴叔伦曾赋诗赞赏白云源“山遥入修篁,深林蔽日光。夏云生嶂远,瀑布引溪长。秀迹逢皆胜,清芬坐转凉。贪看玉尊月,归路赏前忘。”身临壮观飞瀑,自然掀起了拍照高潮。队中的美女们最是抢眼,摆出几个姿势,拍了看看了拍,真个是“拍照传郎俏不俏?”。尤其是赵处拍的照,还俘获了众多迷妹,“把脸上的胶原蛋白都拍厚了!”</h3> <h3>最乖孩子~刘冬冬</h3> <h3>孙权面筋~好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