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羚羊谷的照片看起来还算过得去,但是当时当地我们的感觉并不如这些照片。作为此行的重点,早早就花了高价订好了中午光线较好时入峡谷。 按时坐上了车,14人被导游硬生生挤装在一辆简陋的“吉普”中,感觉是坐国内的三轮摩托,车子颠簸时要抓个扶手都不容易。进了峡谷就是赶鸭子前进,停下来给你照相的时间仅几分钟,因为要不断让路给前一队参观完出峡谷的游人,上羚羊谷的进出是一条道,尽头无出路。</h3> <h3>除了要给对面过来的游人让路,还要让摄影发烧友有空间拍照,他们是花了100美元进来可以用三脚架的,导游都会主动管理好自己的团队,不让大众游客妨碍到摄影团客人。所以在峡谷中,我们憋憋曲曲抓紧机会捏了几张,几乎没有可能拍到人景同框到此一游。</h3> <h3>总算拍到有几缕好光线的,没有辜负付了高价的午时票。</h3> <h3>这是从多张懵懂照下来的选出的一张,聊以自慰。</h3> <h3>好不容易到达尽头,又见阳光,大家都觉得还是在峡谷外拍照自在些。不过,这里无路回去,还是要走峡谷。导游说,回程不可拍照,一个个跟上径直出去。得,同队中的一位同胞做了总结,“被它的名气忽悠了,不来么不甘心,看过了才知性价比不高。”</h3> <h3>在亚利桑那Page地区,我所推崇的是Glen峡谷水坝的访客中心(Carle Hyaden Visit Center). 可以买票参观大坝内部和电站,也可以免费看电影和图片展览。访客中心的后门建有一个平台,可以近距离观看大坝和Glen峡谷大桥。</h3> <h3>这是从网上找来的照片,显然是坐船在科罗拉多河中拍的。比我们拍到的好太多,不仅拍出了大坝和大桥的气势,而且突显了科罗拉多河岸独特的红色岩石岸体。 50年代中建造大桥以前,这里是荒凉冷僻之乡,离最近的公路有30英里,车辆要开225英里才能从峡谷的一头抵达另一头,于是建造大桥迫在眉睫。是Glen峡谷大桥,大坝和发电厂催生了Page镇,一个人口数量超过7000的城镇,如今是Glen Canyon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和Lake Powell的门户,每年吸引了3百万游客。依愚之见,以它丰富的旅游资源、历史内涵和现今的地理位置,这里有很大的潜力在他日上升为国家公园。</h3> <h3>此访客中心放映三个免费电影,系统地介绍了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变革,以及建造大坝和发电厂的背景及过程。三部电影每半小时轮流放,片长都是约16分钟。本来我们的计划是参观水坝内部,看了一个电影后绕有兴趣,看看离关门时间不多了,便改变计划,看完了三个电影,并利用放映的间隙时间就到旁边的图片展览浏览,了解到不少关于水坝、Lake Powell和Page城的知识,收获满满。</h3> <h3>在图示展览中,惊喜地发现Glen峡谷大坝与三峡大坝的并列比较,是为自豪。<br></h3> <h3>Glen峡谷大坝建成蓄水后,湍急狭窄的科罗拉多河被套上笼头制服了,成了一汪碧澄的人工湖,即Lake Powell。这是在89号公路边上的Wahweap Overlook眺望湖面。沐浴在朝阳之中,红色的山崖和碧蓝的湖水是那么美丽宁静。</h3> <h3>这是Wahweap Marina. 游湖的船艇都从这里出发。对岸的山崖更显挺拔多姿,陡峭的山崖紧贴碧波万顷,这是我向往了很多年的景色。26年前经过犹太州时,从Triple A的旅行小册子中看到Lake Powell的照片,就对直立的红色山崖和碧蓝的湖水印象深刻,一直没机会亲近。由于地形复杂,这里不进入National Recreation Area的话,是看不到这地标性的湖畔风光的。总算是在最后一刻寻到了梦境。</h3> <h3>从羚羊谷到死谷国家公园,开车一天,中午在与犹太州交界的内华达州的一家赌场吃自助午餐,比起拉斯维加斯的自助餐便宜得多。夜宿死谷公园外的一家度假村兼房车营地。</h3> <h3>这张照片的背景是死谷公园的热门景点Zabriskie Point. 以其侵蚀景观而著名。山体组成是来自Furnace Creek湖,这个湖在500万年以前就干涸了,远早于死谷形成之前。Zabriskie是一位商人,20世纪初期时太平洋岸硼砂公司的总经理。在他任职期间,太平洋岸硼砂公司将它的硼砂运营从其他地方转移到了死谷及邻近地区。</h3><h3>图示牌介绍了死谷地区19世纪末年运送硼砂的20头骡车,它要走165英里才能到达Mojave附近的铁路,要花10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20头骡车是死谷的标记。</h3> <h3>这便是“20头骡车峡谷小道”,去的人不多,我却颇有兴趣。硼砂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我在职业生涯中对它并不陌生,以前就听搞原料的同事提起过死谷和硼砂,至今才弄清这其中的渊源。</h3> <h3>坏水盆地(Badwater Basin),低于海平面85.5米, 是美国最低的地方(世界上最低点是死海,低于海平面430.5米)</h3> <h3>坏水盆地(Badwater Basin), “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即使是10月底,气温仍高达华氏97度(摄氏36度)时值正午,没了勇气直走到这盐碱地的尽头。</h3> <h3>“魔鬼高尔夫球场”,就是一片坑洼地。</h3> <h3>“彩色山梁”(Artists Palette), 午后的光照太强烈,屏蔽了色彩。</h3> <h3>死谷公园的名称有些吓人,想象中是一片不毛之地,便少了些吸引力,这也是我们在2005年到了拉斯维拉斯却与死谷公园失之交臂的原因。这次看过了从没见过的形态各异的地貌,倒也感到了它的魅力。游过之后听人说,最好的时候是冬春交界时下过雨后,那时沙漠中有大片的野花,更添美丽和生气。 希望不久就有机会,而不要又过13年(时不我待哦!)</h3><h3><br></h3><h3>相比于我们过去10年的旅行目的地,这次的美国西南部游历是近程,省时省心省力且经济,收获倒也高于期望值。想起驴友们讨论过“若论自然风光,美国不差,不必舍近求远”。我们身体力行之后非常赞同,以后会将“旅游战略”之重点转移至美国本土,在深度游的“深”字上,再探求一番。</h3><h3><br></h3><h3>(完)<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