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font color="#39b54a"><b> 上课铃把孩子们召唤进了教室,如同快乐的小鸟回归巢穴,安静也如期而至,耳边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在这和谐欢畅的氛围中,我们数学组18位成员在高校长的组织下,开始了"期中考试分析总结会"。每位老师都认真地做着笔记,尤其是年轻教师,更认真地和有经验的教师一起探讨交流。</b></font></h3> <h3> 首先,由一年级罗艳君老师发言,她对此次考试中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她说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有限,此次考试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孩子们不会把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还有部分同学因为识字少,造成理解题意错误。</h3><h3><b><font color="#b04fbb"> 罗老师的分析引起了其他一年级老师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在以后教学中,一年级的数学课不能再单纯地关注孩子数学知识,还</font></b><b><font color="#b04fbb">要让孩子自己读题,增大识字量。</font></b></h3> <h3> 二年级的闫萨老师针对此次考试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综合分析此次二年级学生试卷,失分较多的是计算题。出错的原因有:①不认真;②数感不强。而且在解决问题上也存在对题意理解不够全面,不够透彻的现象。</h3><h3><font color="#ed2308"> 闫老师说二年级学生的可变性很大,今后要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加大对计算题的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font></h3> <h3> 三年级董慧丽老师指出:此次数学试卷较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出题比较有新意,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但这也是此次考试暴露出的最大失分点。</h3><h3><font color="#ff8a00"><i> 董老师表示以后必须更多的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间道理的理解和联系,让学生灵活学习数学。</i></font></h3> <h3> 四年级许晴老师认为此次考试题考察的基础比较多,且都比较贴近生活实际,比如教材上面积单位规定的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但是考试中遇到了“亩”,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了。</h3><h3><font color="#167efb"><u> 许老师认为学生的失误与老师也有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是应用于生活的,我们以后要勤于思考,教给学生“有用”的数学。</u></font></h3> <h3> 赵冰老师强调,本次考试首次使用答题卡,学生对时间掌控能力不强,做题也无策略造成部分同学试卷没有写完。另外五年级上册计算主要是小数的乘除法,部分同学在小数计算上错误太高。</h3><h3><font color="#b04fbb"><b> 根据学生特点和所学知识的变化,今后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字体的规范和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b></font></h3><h3> </h3> <h3> 刘娜老师分析六年级失分较多的有计算:①运算定律混淆;②不换算单位、不注重细节。③碰到没见过的、灵活运用的题无从下手,缺乏解题策略。数学是讲“理”的学科,在以后的教学中,把每一道题的每一步的“理"都讲清楚,学会举一反三,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h3><h3><font color="#39b54a"><i> 纵观此次考试,数学出题比较灵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们必须学会思考,认真钻研教材。学透教活,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结论,更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i></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高校长首先对数学组的自我反思和总结氛围做了充分的肯定。接着提出:如何把我们的困惑当成课业去研究、思考?如何解决困惑,把失分点变成下次考试中的得分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感觉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就是有用的?</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 每一次研修交流,都如同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洗去浮华、回归本真,带着每一次反思,从不同的起点再次出发。我们坚信:通过本次交流大家都会有不同的提升,让我们相约下次的共同进步!</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