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秋行

养蚊斋主人

<h3> 南国秋行</h3><h3>&nbsp;</h3><h3> 难得,在这美的秋里有一次难得的远行。为学习他山之石,我们驱车数千公里踏上了南行广西的旅程。秋意正浓,南行南国,我们从秋天走向夏天,到了广西我们发现美丽的南国依旧春天。</h3> <h3>  我们这次考察的课题为全域旅游,到了广西我们发现这里移步换行之间每个角度都是绝佳的风景。以山、水、林、洞为依托的自然风光,展示了广西原始自然生态保护的完整性。如果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倒觉得广西处处山水不输桂林之美。广西的山或奇壮连绵、或波澜壮阔,水或银浪倾泻、或柔情婉约,洞或千奇百态、或幽深绝险。多达数世纪的封闭、贫瘠,加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却以不可思议的生态完整性给了这片大地歉意的补偿。在边陲小城大新,这里的安平仙河就是原始留给我们的原始景区,这是属于岩溶峰丛峡谷景观带,行船逆水,翠竹、溪水、群山、村落……天水一色、天人合一,奇石与岛屿、迷雾与流水、激流与瀑布,给人以天生的纯美。飞瀑之下,一竹筏飘然而来,不知道镜头中的白子画与花千骨是否配得上这绝美的风景,但这风景确能经得住仙河的美誉。在崇左,我们来到了跨国景区——德天瀑布,这是一处典型的岩溶瀑布,其上游是流经越南境内的归春河,分汊型河道河床宽浅,多江心洲、心滩,这些河中岛屿将河水分割成多股水流,从不同的部位流到瀑布陡崖边,也许是大自然的造化,倔犟垂坠的河水从高达60余米的山崖上跌宕而下,撞击着层层岩石,飞流曲折,水花四溅,水雾迷朦,远望似缟绢垂天,近观如飞珠溅玉,阳光折射,五彩缤纷,哗的水声,振荡河谷,不经意间就形成了又一个迷人的奇迹。</h3> <h3> 广西、湖南、贵州等地至今保存完好的古镇和村落以鲜明、清晰、特色、完整诠释着壮、苗、侗、汉等不同民族的别样文化和内涵。姚黄古镇周围酒壶、真武、鸡公、叠螺、隔江、天马、天堂、牛岩、关刀等九座山脉,从四周聚向古镇。三条小河姚江、小珠江、兴宁河交汇于古镇,其居民主要来自中国东南地区,村镇的选址深受东南地区汉族风水文化的影响。黄姚古镇被群山环抱,被绿水绕行,具有东南风水理论所要求的全部要素,尤其是其建筑设计中体现的八卦图,充分展示了汉文化对南方的传递、传承与发扬。凤凰古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一座古城因沈从文的《边城》,因黄永玉那啼笑之间的画作惊艳于东方,200多条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和那写满土家味道横跨于沱江上的石桥成为展现土家族“原始生态”文化最为完整的地方,也是一座土家文化露天博物馆。隆里古城则是一个特例,这座由明代屯兵戍边、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是中央集权对边远地区统治和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渗透的产物,古城民居排列有序,大量具有精湛建造工艺的明清时代四合院较为完整保存下来,儒释道文化充分展现,尤其古城东“清阳”、南“正阳”、西“迎恩”、北门闭而不开,采取“勒马回头”设计,明通暗塞、虚实结合,深得汉文化建筑设计思想之精华。</h3> <h3> 行走南国,感受的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厚重、丰富、独特的人文图景,广西俨然名副其实的世界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很多自治州已经成为“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州”。壮族、苗族、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用服饰记载历史、用歌舞传承文化、用节会教诲感化,成为极具民族风情、原生韵味的地区。苗人信奉自然万物为自己的图腾,优美自然山水与古朴民族风情完美融合,苗族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保持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以多样性、多层次展示了“战国发型、魏晋遗风、唐宋服饰、明清建筑”的特殊面貌。作为苗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芦笙文化,以其器具的长短、五区的合奏、粗犷的舞姿、轻巧的步伐、激烈的转速、复杂的步式,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在苗寨领舞领奏的是古稀老人,场边学习演奏的是幼小孩童,文化传承已经融入苗族的血脉和基因,正因如此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无数的迁徙、兵变、灾害中才能生生不息、绵延不止。在侗乡,有侗人待客的重阳糯米酒,有身着奇装盛服、耳坠银环、手镯项圈的侗家姑娘,有抬官人、侗款、祭萨、摔跤等民俗风情。最令人赞叹的是被誉为东风艺术奇葩的侗族大歌,这种在侗语中成为“嘎劳”的声乐艺术形式,以口传心授的形式,将悠扬的音乐、侗人的情感、江河的神韵、乡土的气息完美交融,为世人提供了研究我国民族和声复调的宝贵依据。壮族虽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但他们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壮族人是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他们也把稻米做成了极致,蒸、煮、炒、焖、炸……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让你惊叹这个民族对于稻米的痴迷与想象。</h3> <h3>  一路行走在南国独有的秋意里,看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历史印记,这是一幅绵延不绝的《富春山居图》,但是也有让人忧心的地方,在工业化、城镇化、泛旅游化快速发展的当下,许多沉淀着久远岁月印痕的传统村落、古屋院落迅速被发现,但又瞬间悄无声息消失了,让很多人在钢筋丛林中传统缺失回忆、乡情无所依傍。在凤凰古城等经典景区,一些房屋重建中直接用钢筋水泥,外面刷一层木纹漆,与相邻古式建筑极不协调,丧失了传统工艺的本真与细腻,降低了景区的品位和内涵。如通往姚黄花海的道路被拓宽,两侧原来的民居都变成了商铺,一新一古中,彰显了保护与开发、利益与传承的难以调和。还有的地方为打通景区道路,在复杂山地条件下大量开山架桥,裸露山体与秀美景色格格不入,有些地方生态恢复至少要百年以上。</h3> <h3> 流连于镇南关后的友谊关,流连于北海的红树林和数十公里的银滩,流连于南宁的城郊公园青秀山……我们还是要踏上归乡的行程。一路北上,秋叶愈发泛黄,轻微的颠簸中让我开始些许卑微的思考,旅游是个大的话题,从过去的大旅游到现在的精品旅游,我想旅游发展的方向一定是小旅游、微旅游、探索游、体验游……如兹,我的梦里方湾可否是你微旅游的行程?归来,一场凉意的秋雨已经滋润了方湾花念,看着那姿楞起来的油菜苗,在这浓浓秋意里我已经看到了来年遍地的金黄。在那渺渺的金黄里我看到了游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我这一路南行的秋意、看到了我曾多次引用过的北国江南江南北国。</h3>